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超声联合微泡选择性破坏小鼠腹主动脉不稳定斑块内不成熟血管的可行性及其对斑块不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以高脂饮食饲养30只8周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至30周龄,建立动脉不稳定斑块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12)、未干预组(n=12)及对照组(n=6)。对实验组经鼠尾静脉弹丸式注入0.1 ml微泡后,以超声辐照腹主动脉斑块对应体表区域,并于治疗后24 h和8周后各处死6只小鼠。对未干预组注入0.1 ml微泡后行腹主动脉超声造影,检查结束后处死动物。对照组仅予超声辐照,于8周后处死。对各组腹主动脉斑块行病理检查,分析斑块易损性,计算易损指数和核/帽比值,评估斑块微血管密度(MVD)。对比实验组与未干预组斑块内微血管情况,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斑块易损性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超声联合微泡治疗24 h后斑块内不成熟血管MVD较未干预组降低(P<0.05);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超声联合微泡斑块易损性指标改善,斑块MVD减少(P均<0.05)。未干预组斑块易损指数及核/帽比值与斑块内总MVD和不成熟血管MVD均呈正相关(P均<0.05),与成熟血管MVD均...  相似文献   

2.
超声介导微泡靶向传输基因促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微泡靶向传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促心肌血管新生即心肌“分子搭桥”的新途径。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EGF165;制备载VEGF165基因脂质体微泡,分析其理化性质和功能,在超声场利用超声辐射向大鼠梗死心肌靶向传输VEGF165;2周后取材,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评价大鼠心肌中人源VEGF165mRNA表达,蛋白印迹杂交(WesternBlot)观察大鼠心肌VEGF165的蛋白表达,CD34免疫组化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半定量法评价超声介导微泡靶向传输VEGF165促梗死心肌血管新生效果。结果①成功构建、克隆血管内皮生长基因VEGF165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EGF165,测序分析、酶切鉴定准确无误;②研制的脂质体微泡超微结构显示可粘附或包载DNA,粒度分析显示平均粒径<5μm;③在超声介导下该脂质体载基因微泡可靶向传输VEGF165至大鼠梗死心肌,超声介导靶向传输组VEGF165的mRNA、蛋白表达及促血管新生作用(MVD表示)仅次于VEGF165基因心肌注射组。结论超声介导微泡可向大鼠心肌靶向传输VEGF165基因并产生促血管新生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携抗αvβ3-整合素单抗靶向微泡对肿瘤新生血管的靶向效应.方法 通过生物素桥接法制成携抗αvβ3-整合素单抗的靶向脂质微泡(MBa)、对照微泡携同型抗体脂质微泡(MBc);选取12只HepG2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肿瘤组)和正常对照裸鼠(对照组),经尾静脉随机注射MBa、MBc和RGDfvV封闭10 min后再注射MBa(Blocking+MBa),并行对比超声检查,测量声强度(VI).分别取肿瘤组肿瘤组织和对照组正常骨骼肌组织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肿瘤组中MBa的VI值(17.43±3.30)U,较MBc的VI值(5.88±1.04)U增大近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应用RGDfvV封闭αvβ3-整合素后MBa的VI值降至(6.14±2.25)U,与MBc及对照组的各VI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检查显示:肿瘤组织的新生血管内皮有大量αvβ3-整合素显色,可被RGDfvV封闭;而骨骼肌中仅有少量αvβ3-整合素显色.结论 携抗αvβ3-整合素单抗的靶向微泡对肿瘤新生血管具有明显的靶向效应,有望用于肿瘤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证实超声介导阳离子微泡能显著提高微泡的携基因量及体内转染后的血管新生效应来探讨阳离子微泡作为基因载体的价值。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阳离子微泡与声诺维微泡在体外的基因携带效率。构建兔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分组:阳离子微泡组(超声靶向破坏携SDF-1α基因的阳离子微泡并进行转染)、声诺维微泡组(超声靶向破坏携SDF-1α基因的声诺维微泡并进行转染)和对照组(不进行转染)。转染后3 d后3组各取3只兔子处死,ELISA检测目的基因蛋白表达情况;转染后4周行超声心动图和心肌超声造影,检测兔子心功能及心肌灌注情况,之后全部处死,免疫组化检测心肌血管新生效应。结果阳离子微泡组基因携带率是声诺维微泡组的11倍。阳离子微泡组SDF-1α蛋白表达是声诺维微泡组的4倍,对照组的9倍。阳离子微泡组在心肌毛细血管新生效应、心肌血流灌注和心功能方面均优于声诺维微泡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阳离子微泡能明显提高在体外的基因携带效率,从而使体内转染效率增强,更好地促进心肌血管新生,是一种高效的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破坏微泡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在大鼠缺血骨骼肌中的作用. 方法 24只Wister大鼠离断右侧股动脉7 d后分为4组:①超声+微泡组(US+MB);②干细胞静脉移植组(MSCs-iv);③超声+微泡+干细胞静脉移植组(US+MB+MSCs-iv);④对照组.处理后第7 d取局部缺血骨骼肌行免疫组化检测. 结果 US+MB+MSCs-iv组缺血骨骼肌可见较多移植的MSCs,其新生血管数量较其他组明显增加. 结论 超声靶向破坏微泡有可能成为一种增强MSCs移植和促进血管新生的新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对造成不同狭窄程度的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研究,分析造成不同狭窄程度的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异同,并与超声造影(CEUS)技术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SMI技术的可靠性。方法筛选74个低回声斑块及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依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斑块处的颈动脉直径狭窄率)分为轻度狭窄斑块组、中度狭窄斑块组、重度狭窄(包括闭塞)斑块组,三组均进行SMI、CEUS检查,记录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MI及CEUS检测结果均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s(SMI)=0.576,rs(CEUS)=0.673。SMI与CEUS检测结果相比较:Kappa=0.735,P0.05。结论低回声斑块及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SMI技术用于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微泡技术影响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 TA)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变化,为该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手术获取TA增生进展期、炎症硬化期及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后再狭窄期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建立偶联抗体的靶向超声微泡剂,采用20 kHz低频超声辐照150 s后培育24 h进行研究观察。结果:通过超声微泡处理后3组细胞存活率有明显差异(P0.01);相较其他两组,PTA后再狭窄期血管平滑肌细胞反应更敏感(P0.05),其培养基活性氧(ROS)明显上升(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加(P0.01)。结论:超声微泡联合处理可能对PTA后再狭窄期的治疗更有效果,超声微泡对TA血管平滑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与促凋亡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能量超声联合微泡对小鼠骨骼肌血管的影响。方法成年小鼠4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只,对照组采用超声照射,观察组采用超声照射+0.1mL微泡干预;干预前、后采用二维超声和对比增强超声评估小鼠骨骼肌血流灌注情况,取2组小鼠骨骼肌行组织病理检查HE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干预前、后骨骼肌微血管密度,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干预前、后骨骼肌新生血管比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骨骼肌超声视频强度干预后(60.74±3.93、63.56±4.23)与干预前(63.55±4.94、63.66±4.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管内皮连续性中断,组织间有红细胞渗出,对照组干预后骨骼肌血管形态结构均完整,内皮细胞排列较紧密,未见红细胞渗出;观察组干预后骨骼肌微血管密度(27.00±3.16)和干预后即刻骨骼肌新生血管比率[(7.31±2.19)%]较干预前[(34.40±3.84、(18.75±2.89)%]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干预后骨骼肌微血管密度(33.40±4.34)和干预后即刻骨骼肌新生血管比率[(16.93±2.62)%]与干预前[34.20±3.63、(18.09±3.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骨骼肌微血管密度和新生血管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骨骼肌微血管密度和新生血管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能量超声联合微泡可选择性损伤小鼠骨骼肌新生血管,对成熟血管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态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血管内超声 (IVUS)和病理检测两种方法评价 3 5例患者的离体脑动脉。结果 对照组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均呈同心圆状 ;脑卒中组可见到偏心性狭窄、管壁赘生物和夹层分离 ,其中脑梗死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粗糙或断裂明显较其他组为多(P <0 .0 5 )。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性状态是发生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显著因素 ,血管内超声可以协助发现高危性脑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0.
超声微泡介导VEGF基因治疗下肢血管闭塞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用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进VEGF基因治疗兔下肢缺血的可行性.方法将30只大白兔左股动脉结扎后随机分为3组: A组采用局部注射VEGF质粒DNA; B组采用局部注射VEGF质粒与超声微泡造影剂的混合物;C组作为对照.于治疗后4周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侧支循环建立和血管新生.结果 DSA可见用超声破坏微泡后促进侧支循环建立较好,新生血管较多;单纯局部注射质粒可促进部分血管新生,而对照组的侧支循环和新生血管较少.各组免疫组化所测血管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超声微泡介导的VEGF基因转染,可促进缺血骨骼肌的血管新生和侧支循环建立,为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血管内超声(IVUS)不稳定斑块的血管重构特点。方法通过转染p53基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兔模型。应用IVUS分别观察测量腹主动脉同一血管段中破裂斑块与未破裂斑块处血管的外弹力膜面积(EEMA)、管腔面积(LA)、斑块面积(PA)及管腔面积狭窄率,计算斑块处血管的重构指数(RI)。通过比较两组的RI,明确不稳定斑块的血管重构特点。结果与未破裂斑块相比较,破裂斑块的EEMA、PA及管腔面积狭窄率明显大于前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破裂斑块呈现明显的正性重构,占80%(16/20),而稳定斑块主要为负性重构,占70%(14/20)。结论IVUS应用于已建立的AS不稳定斑块动物模型上,发现AS不稳定斑块处血管呈现明显的正性重构,正性重构是不稳定斑块突出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应用超声造影(CEUS)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比较不同厚度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差异。方法选择46例经常规超声确诊存在颈动脉斑块患者,共70个斑块,应用CEUS技术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结果 CEUS技术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厚度低回声、等回声颈动脉斑块的增强强度与斑块厚度呈正相关(rs=0.5540.000)。结论不同厚度低回声、等回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与斑块厚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携CD54单抗的超声造影剂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整和CD54单克隆抗体及白蛋白微泡制备靶向超声造影剂。新西兰大白兔 26只,高脂饮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随机分 3组。第 1、2组分别使用普通、靶向造影剂行腹主动脉超声造影,第 3组同时应用两种造影剂造影。视频密度法评价两种造影剂对动脉内膜、粥样斑块的造影增强效应,免疫组化检测白蛋白微泡在靶组织中分布情况。结果 各组造影后内膜、粥样斑块峰值视频密度与造影前基值相比均有显著增加 (P<0. 01)。第 1、2组间血管内膜、斑块峰值视频密度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1)。第 3组使用普通造影剂的内膜、斑块峰值视频与使用靶向造影剂的对应峰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5 )。腹主动脉壁上携CD54单抗的微泡免疫组化染色呈强阳性,普通微泡为弱阳性。结论 携CD54单抗造影剂对粥样硬化动脉内膜及斑块有靶向显影价值,可提高超声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微泡造影剂受一定强度超声辐照后会破裂并产生声致孔效应,从而使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血管内容物外渗并在局部引起炎症反应,其产生的炎症因子可促进局部组织血管新生.超声介导微泡造影剂携药物或基因进行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靶向治疗技术.本文就超声微泡促进血管新生机制及其在缺血性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超声造影三维成像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低回声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定量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61例存在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脑梗死分为两组:脑梗死组27例,34例无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低回声斑块行超声造影三维成像,并对三维图像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处理,计算并记录斑块的体积和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条数,计算血管指数,所有参数进行两组间的对比分析. 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低回声斑块的血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斑块体积、最大厚度、横截面积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三维成像不仅能显示颈动脉低回声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的空间立体分布,还可以通过血管指数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定量评价,这为进一步研究斑块内微血管灌注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CEUS技术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强强度及其与病理染色所示的新生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新西兰白兔25只,高脂饲养4周后,以球囊扩张腹主动脉,再高脂饲养16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观察不同类型斑块的增强情况,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增强强度,以CD31染色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密度。应用非配对t检验比较软斑与硬斑造影强度及新生血管密度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EUS增强强度与斑块新生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二维超声诊断为软斑的斑块在CEUS中的增强强度明显高于硬斑(P<0.05);软斑的新生血管密度明显高于硬斑(P<0.05);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与斑块造影增强强度存在明显相关性(r=0.75,P<0.001),与斑块增强强度/管腔增强强度亦存在明显相关性(r=0.68,P<0.001)。结论 CEUS可定量评价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增强情况;斑块增强强度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LHRHa靶向微泡联合紫杉醇对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DDP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法合成LHRHa靶向微泡。将对数生长期的A2780/DDP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紫杉醇+超声组、普通微泡+紫杉醇+超声组、LHRHa靶向微泡组和LHRHa靶向微泡+紫杉醇+超声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激光共聚焦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LHRHa靶向微泡+紫杉醇+超声组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明显,24h、48h和72h抑制率分别为(35.39±2.12)%、(66.90±2.15)%、(69.53±2.85)%,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除LHRHa靶向微泡组外,各处理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LHRHa靶向微泡+紫杉醇+超声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低于其他组(P均<0.05)。结论超声介导LHRHa微泡联合紫杉醇能有效增加紫杉醇对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DDP的增殖抑制和线粒体膜电位的耗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超声微血管成像(SMI)与超声造影(CEUS)在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行SMI及CEUS检查,比较SMI与CEUS在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出情况。结果颈动脉粥样斑块新生血管主要出现于低回声或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性斑块中,SMI方法与CEUS方法对低回声斑块和低混合回声的斑块新生血管显现率分别为75.6%(28/37)、91.8%(34/37),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SMI方法与CEUS方法对低回声与低回声为主的混合性斑块的血流评级基本一致,其中在斑块厚度≥2.5mm时,两种方法对新生血管的评级高度一致,而在斑块厚度2.5mm时,两种方法对新生血管的评级无明显一致性。结论厚度2.5mm的低回声以及低回声为主的混合性斑块,SMI对其新生血管的检出以及分级与CEUS的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携GL-7靶向微泡造影剂对高脂饮食兔腹主动脉内膜体外特异性结合及体内增强显影效果.方法 14只新西兰兔用高脂饮食法建立腹主动脉内膜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两组,4周后分别使用对照微泡和靶向微泡造影剂进行腹主动脉超声造影,以视频密度法评价两种造影剂对动脉内膜的增强效果,荧光显微镜观察两种造影剂体内结合情况及与动脉内膜荧光染色的结合情况及荧光强度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微泡、靶向微泡造影后血管内膜回声均较造影前增强,靶向微泡造影与对照微泡造影比较,血管内膜峰值视频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靶向微泡血管腔内呈现绿色荧光,而对照微泡血管腔内仅有微弱的绿色荧光.动脉血管冰冻切片结果显示,靶向微泡造影组动脉内膜有绿色荧光表达,而对照微泡造影组绿色荧光表达较弱,两组荧光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7靶向微泡造影剂与兔动脉血管内膜体内、体外特异性结合,可显著增强兔腹主动脉内膜靶向显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破坏微泡促进大鼠骨骼肌血管新生的时间-效应关系.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超声破坏微泡组、单纯超声组、单纯微泡组、对照组),超声破坏微泡组经尾静脉输入自制的脂质全氟丙烷微泡造影剂0.5 ml,同时用1.0 MHz、2.0 W/cm2的超声在其大腿骨骼肌局部作用3min;单纯超声组仅在骨骼肌局部用同等的超声能量作用;单纯微泡组仅由尾静脉输入脂质全氟丙烷微泡造影剂0.5 ml;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实验结束后的第3、7、10、14、21、28 d,各组分别取两只大鼠处死,取局部骨骼肌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显微结构的变化,CD34免疫组化计数微血管密度(MV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超声破微泡组有较多的血管新生;单纯超声组新生血管较少;单纯微泡组和对照组几乎无血管新生.随着时间的变化,超声破坏微泡组的MVD值和VEGF表达在第10 d达到高峰;单纯超声组的高峰出现在第14 d.结论 超声破坏微泡可刺激骨骼肌中内源性VEGF较快、较多地分泌,从而更好地促进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