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河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为加强对住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7个省辖市中抽取中学生21 791名,其中住校生14 819名,使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住校生和菲住校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住校生有心理问题者占48.7%,非住校生有心理问题者占39.2%;除高中学生在学习压力感和情绪不稳定上得分住校和非住校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其余无论男、女生,城市、乡村,初中、高中,住校生在心理健康量表各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非住校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住校学生中有孤独感的占64.7%,非住校学生有孤独感的占55.8%,住校学生的孤独感体验强于非住校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61,P<0.05).结论 住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差于非住校生.教育部门需重点关策佳校生心理状况,通过配备心理教师、平富校园活动等各种措施减轻住校中学生孤独感,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2.
张慧杰 《中国健康教育》2011,(10):744-746,750
目的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21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健康总均分达到2分及以上的初中生为24.34%。男生学习压力感得分为2.02±0.89,高于女生得分(1.86±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P=0.00);男生在适应不良分量表上的得分(1.67±0.59),高于女生得分(1.57±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P=0.00);男生情绪不稳定分量表上的得分(1.91±0.74),也高于女生(1.78±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P=0.00),而女生在敌对分量表上的得分(1.69±0.78)高于男生(1.58±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2)。独生子女在学习压力感上得分(1.95±0.83)高于非独生子女(1.83±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P=0.00);适应不良分量表上独生子女的得分(1.63±0.56)也高于非独生子女(1.55±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漯河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 ,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 54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 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健康总均分达到2分及以上的中学生为40.10%,各因子异常发生率最高为强迫(57.75%),其次为学习压力(56.00%)。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在适应不良分量表的得分(2.04±0.69)高于女生(1.95±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在抑郁分量表的得分(1.89±0.65)高于男生(1.82±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宿生在偏执、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适应不良4个分量表方面的得分高于非住宿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生活环境非常不快乐、不快乐的中学生10个分量表因子得分都要高于家庭生活环境比较快乐、非常快乐的中学生,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有40.10%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男生较女生容易产生适应不良,女生较男生容易产生抑郁。住宿生较非住宿生容易产生偏执、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适应不良。家庭生活环境快乐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全面好于家庭生活环境不快乐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学生健康素养与心理亚健康症状的相关因素,为针对性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蚌埠市中学生3330名,使用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评定问卷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农村、乡镇、城市中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分别为(184.46±23.38)、(188.10±24.00)、(192.09±23.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215,P0.01);独生与非独生中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分别为(191.48±25.24)、(186.37±23.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8,P0.01);学习日住校与不住校的中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分别为(185.75±23.25)、(190.33±24.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4,P0.01)。心理亚健康症状检出率的比较,初中生(64.1%)低于高中生(68.9%),学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6,P=0.002);不同性别、户籍、是否独生和学习日是否住校中学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72、1.231、0.485、3.557,P均0.05)。有心理亚健康症状的中学生健康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得分均低于无心理亚健康症状的中学生(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高中生、乡镇学生、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低健康技能是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健康素养是中学生心理亚健康发生的影响因素。可从提高健康素养入手,对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了解河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7个省辖市及7个县中抽取中学生21 870名,使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河南省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5.7%,其中轻度者为40.7%,中度者为4.8%,重度者为0.2%.男、女生心理状况良好率及量表总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地区和学段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及量表总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城市学生,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初中学生.学习压力感是中学生最突出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延安市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将来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分层抽取延安大学及延安市某重点中学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学生进行SCL-90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心理评估。结果 SCL-90结果:中学生各因子均分在1.75~2.20,大学生各因子均分在1.42~1.95,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中学生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大学生(P﹤0.0005)。中学生各因子≥2的检出率在61.58%~32.62%,大学生在40.02%~18.87%,中学生中≥3检出率合计55.93%,大学生合计31.30%;焦虑自评结果:中学生均分是(35.42±4.35)分,大学生(32.34±3.72)分,医学专业生(32.97±4.35)分,轻度焦虑在不同教育层次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自评结果:中学生均分(39.61±5.55)分,大学生(36.78±4.90)分,医学生(38.36±4.28)分,轻度抑郁在不同教育层次有差异。结论延安市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中学生,学校是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7.
探讨拓展训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为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珠海市某中学初二年级2个班120名学生为拓展训练组,同时选择该中学初二其余班级所有学生共539名为对照组.拓展训练组除了补充20次拓展训练外,其他学习安排均同于对照组.在训练前1周及完成训练后1周,均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检测量表”及“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对两组中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开展拓展训练前,两组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拓展训练后,拓展训练组在中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检测量表偏执[(1.80±0.73) vs.(1.98±0.72)]、适应不良[(1.70±0.66) vs.(1.94±0.66)]、情绪不平衡[(1.93±0.67) vs.(2.15±0.71)]分量表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9,2.84,2.11,P值均<0.05);拓展训练组在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人际关系[(104.80±13.23) vs.(96.98±15.50)]、行为规范[(83.94±15.49) vs.(78.84±13.05)]、环境适应[(73.48±13.19)vs.(69.00±12.23)]、心理资源[(81.72±19.11)vs.(77.13±16.63)]分量表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9,2.48,2.18,2.06,P值均<0.05).结论 拓展训练可以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某高校大学生824名,进行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SCL-90量表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贫困大学生的躯体化(1.45±0.50)、精神病性(1.47±0.51)、抑郁(1.51±0.54)、焦虑(1.50±0.51)、恐怖(1.45±0.51)、偏执(1.47±0.52)6个因子和总均分(1.51±0.48)与非贫困大学生的躯体化(1.33±0.48)、精神病性(1.38±0.52)、抑郁(1.33±0.48)、焦虑(1.42±0.54)、恐怖(1.37±0.52)、偏执(1.39±0.53)6个因子和总均分(1.43±0.50)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2个因子P0.01,后4个因子和总均分P0.05)。贫困大学生主观支持分(24.46±6.41)和非贫困大学生的主观支持分(25.30±5.58)差异显著(P0.05)。贫困大学生SCL-90各因子除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与社会支持各项得分在0.05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外,其余各因子都在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SCL-90各因子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除强迫症状外,SCL-90各因子与积极应对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SCL-90各因子与消极应对维度相关不显著。主观支持、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对支持的利用度进入回归模型(P0.01),对心理健康预测作用的大小依次为主观支持、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对支持的利用度,修正后的判定系数为0.050、0.055、0.071、0.077。结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因素、积极应对方式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但主要受其主观支持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了解新疆塔城地区牧区和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差异,为该地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塔城牧区和非牧区抽取各15所中学的共18 946名哈萨克族高中学生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塔城地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状况表现良好的占54.06%,轻度心理问题的占39.49%,中度心理问题的占4.79%,重度心理问题的占1.66%;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状况在良好、轻度、中度、重度方面所占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牧区有心理问题的哈萨克族中学生比例为50.50%,非牧区为4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8.90,P<0.01);初一至高三年级中,牧区轻度、中度、重度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均高于非牧区;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心理量表总均分为(2.05±0.54)分,非牧区为(1.91±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3,P<0.01);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孤独感体验明显强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59,P<0.05).结论 新疆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牧区相比相对较差,社会、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关注牧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宏  李建桥  吴瑞  刘琴  曹型厚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36-1338
了解重庆市某库区县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留守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一中文版》(MSLSS-CV)对某库区县3所乡镇中学共1618名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库区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均分为(4.26±0.53)分,各个维度得分由高到底依次为家庭(4.73±0.93)、自我(4.41±0.82)、朋友(4.25±0.60)、居住环境(3.91±0.56)、学校(3.69±0.72).女生生活满意度总分与男生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仅家庭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一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分高于高一学生(P<0.05),其中学校、居住环境、自我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生活满意度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住校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分高于住校学生(P<0.05),其中朋友、学校、居住环境、自我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影响库区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父母期望、自评家庭经济情况、家庭结构、每月生活费及母亲的文化程度.结论 库区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较低,相关部门应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库区中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陶君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33-1335
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关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对南京市高一至高三100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生心理健康总均分为(2.13±0.64).不同性别、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高中生在学习压力感和情绪波动性因子上得分高于职业高中生.高中生自我效能感总体情况为中等偏上,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高中生自我调节效能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种效能感都与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其因子呈负相关,自我调节效能感对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其因子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高中生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加大自我调节效能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开展大学生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某高校大学生279人,进行一般情况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问卷调查。结果SCL-90总分≥160分的大学生有65人,占23.3%。大学生中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依次是强迫(38.3%)、人际敏感(25.1%)和抑郁(21.6%)。调查对象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6个因子得分分别为1.41±0.46分、1.86±0.57分、1.65±0.52分、1.54±0.51分、1.40±0.46分和1.48±0.45分,与国内青年常模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专业大学生的SCL-90总均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文科总均分最高,为1.75±0.57分,理科总均分最低,为1.30±0.32分。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学校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海南省大学生交流恐惧现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对海南省516名在校大学生的交流恐惧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海南省大学生高交流恐惧检出率为12.4%,二人交流、参加会议2个分量表的得分分别为(15.26±3.94)、(17.41±3.99)分,均高于常模(P0.01),当众演讲分量表得分为(17.97±3.72)分,低于常模(P0.01);男生二人交流分量表的得分为(15.86±4.17)分,明显高于女生的(14.96±3.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医学生二人交流分量表得分为(15.72±4.13)分,高于海大学生的(14.60±3.57)分,海医学生的量表总分为(66.93±13.58)分,高于海大学生的(64.53±11.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之间进行比较,在二人交流、小组讨论分量表和总量表上,海医大三年级的学生得分最高,分别为(17.41±4.45)、(17.14±4.61)和(71.86±15.33)分;海大学生各年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海南省大学生的交流恐惧状况不容乐观;高校应主动承担起优化校园心理环境、加强学生交往技能训练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王亚  王宏  李建桥  刘琴  曹型厚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655-1658
探索重庆某库区县中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关系,为提高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MSLSS-Chinese Version)和《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MLERQ)对重庆某库区县3所乡镇中学共2 24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女生生活满意度的家庭维度得分(4.77±0.91)高于男生(4.66±0.99)(t=-2.765,P<0.05);高一学生的居住环境维度得分(4.05±0.58)高于初一学生(3.95±0.76)(t=-3.534,P<0.05);独生子女的朋友维度、居住环境维度得分(4.25±0.82,3.90±0.86)低于非独生子女(4.36±0.59,4.02±0.65)(t值分别为-2.071,-2.183,P值均<0.05);住校生的自我维度得分(4.39±0.78)低于非住校生(4.50±0.93),而居住环境维度得分(4.04±0.64)高于非住校生(3.91±0.75)(t值分别为-2.693,3.948,P值均<0.05).男生生活应激事件的恋爱与性维度得分(0.67±0.67)高于女生(0.50±0.60)(t=6.133,P<0.05),其余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女生(P值均<0.05);初一年级学生各维度得分均低于高一年级,除家庭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独生子女的同伴维度得分(0.99±0.82)低于非独生子女(1.15±0.81)(t=-2.914,P<0.05);住校生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住校生(P值均<0.05).父母文化程度在生活满意度、生活应激事件部分维度上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生活满意度的家庭、朋友、自我维度与应激性生活事件各维度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99~-0.301,P值均<0.01).家庭应激对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有负向影响作用(B=-0.145,t =-5.739,P<0.01).结论 减少家庭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提升学生应对应激事件的能力,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现状,并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网络欺负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网络欺负问卷和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广西南宁市8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心理韧性整体水平较高(3.59±0.43),其中,男生得分为(3.59±0.45)分,女生得分为(3.58±0.41)分;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心理韧性的情绪控制和人际协助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男生的情绪控制得分(3.40±0.69)显著高于女生(3.14±0.73);女生的人际协助得分(3.52±0.54)显著高于男生(3.38±0.51)。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心理韧性各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361,P0.001),心理韧性与网络欺负呈负相关(r=-0.184,P0.001),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r=0.435,P0.001);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网络欺负之间起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社会支持可能通过心理韧性间接的影响网络欺负或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淮安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年6月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淮安市所辖区及县中学学生1 254人,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以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学校及不同居住情况为分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学生中学习压力感、自我强迫及情绪不稳定得分居各分量表得分的前3位,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与谁居住因素10个分量表及总量表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偏执"、"情绪波动"外,不同年级因素中其他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点中学学生各量表得分均低于普通中学学生,其中"人际敏感"、"抑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比较,农村学生中"自我强迫"、"偏执"、"心理不平衡"得分均高于城市学生,"学习压力"则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其个性特质、生活环境、教育体制及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杭州市某中学初中学生316人,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和中学生攻击性量表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攻击性进行评定。按照心理健康水平量表总均分将学生分为高心理健康水平组和低心理健康水平组。结果高心理健康水平组177人(61.89%),MMHI-60总分为(1.51±0.27)分;低心理健康水平组109人(38.11%),MMHI-60总分为(2.52±0.47)分。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中学生在不同的攻击性水平上的人次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心理健康水平组在攻击性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高心理健康水平组(P〈0.01)。MMHI-60总分与攻击性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有相关性(P〈0.01)。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其攻击性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初中生情绪应对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95名初中生进行间隔5个月的重复测量,并对数据进行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在2次测量中,4种情绪应对与心理健康总均分均成正相关。高心理症状组被试情绪应对得分高于低心理症状组被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交叉滞后分析表明,心理健康对情绪应对有较好的预测力,而情绪应对不能很好地预测心理健康状况。结论心理健康有时可能是应对方式的前因变量,应对方式受很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并分析广州市流动青少年的情绪与行为问题。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UCLA孤独感量表、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对广州市360名流动青少年及331名本地青少年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流动青少年的UCLA孤独感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P0.05);而不同年级流动青少年的UCLA孤独感量表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流动青少年的直接攻击分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P0.05);而不同年级流动青少年的直接攻击分量表、间接攻击分量表及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得分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青少年的UCLA孤独感量表、直接攻击分量表、间接攻击分量表以及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得分均高于本地青少年,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青少年在家庭环境量表中的亲密度分量表、知识性分量表及娱乐性分量表上的得分均低于本地青少年,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青少年存在严重的情绪与行为问题,心理健康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20.
了解某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州某医科大学2011-2014年全体大一新生5 728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一新生的恐怖因子得分(1.44±0.44)高于2008年全国大学生常模(1.3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8,P<0.05).在性别因素上SCL-90总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P<0.05),女生得分(142.33±34.19)高于男生(136.22±35.23);除偏执因子外,其他因子在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非医学类专业学生的SCL-90总分(141.57±36.55)高于医学类专业学生(139.35±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5);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在躯体化、敌对两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医学类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9,-2.83,P值均<0.05).结论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充分考虑性别、专业等因素,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