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及血压控制情况。方法:对北京市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 520名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血压控制现状,危险因素、伴随疾病以及药物治疗信息。结果:社区就诊患者73.6%为65岁老年人,53.3%为心血管病高危患者。采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的患者仅占26.4%,在高危患者以及伴有冠心病的患者中采用联合治疗的患者仍然低于单一服药的患者。在服药患者中,两种药物的联合用药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的者最多(10.5%),其次为ACEI/ARB和钙离子拮抗剂(CCB)的联合应用(7.7%)。ACEI/ARB的服用率最高(54.6%),其次为β受体阻滞剂(39.7%)和CCB(31.1%)。采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的患者血压总体控制率和单一药物治疗者相比没有明显优势(48.3%,53.1%,χ~2=3.325,P=0.068),但ACEI/ARB分别与β受体阻滞剂和CCB联合应用血压控制率高于单用或与其它药物联合以及不用此类药物的其他药物治疗。结论:北京市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心血管病高危患者采取联合治疗的比例低。ACEI/ARB的服用率最高,不同于其他同类人群以利尿剂应用为主。药物联合的方案还需要优化,联合治疗的降压效果还需要提升。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门诊患者2239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门诊各科室就诊的高血压患者数量、分布情况、用药情况以及药费金额,分析β受体阻滞剂在该院使用的各类降压药中所处的地位。方法利用"东华医院信息系统"门诊医师工作站收集复兴医院2007年7月26日至2008年1月31日门诊各科室收治22399例高血压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分级等就诊资料及用药情况、药费金额。将患者就诊科室分为心血管内科、非心血管内科、非内科专业3个组,根据医院门诊药房备药情况将降压药物分为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拮抗剂、利尿剂、中成药、传统复方降压药物8类。分析3组患者血压分级、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不同类型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及药费金额之间的差异。结果在门诊就诊的女性高血压患者多于男性患者(53.77%vs46.33%),心血管内科组高血压3级患者明显多于非心内科组及非内科专业组(P0.001),其西药费次均金额亦最高(296.75元),而中成药次均金额最少(0.00元)。在非内科专业组中,中成药次均金额明显多于西药费(P0.001)。在非心内科组与非内科专业组中处方量最大的前3种降压药物依次为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ACEI,心血管内科门诊处方量最大的降压药物依次为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利尿剂。结论心内科医师更多地在指南范围内选择降压药物,心血管内科组在降压治疗中中成药使用量明显少于非心内科组及非内科专业组。目前在复兴医院β受体阻滞剂仍作为一线降压药物被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积累高血压的防治经验,提高高血压控制率。方法以我科门诊300例高血压患者的病历统计并分析结果。结果 300例患者使用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率为91.2%,控制率为91.1%。单药治疗148例,2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治疗152例,单药控制率为86.7%,2种药控制率为94.7%,3种药控制率为97.4%,4种药控制率为91.6%,联合用药的控制率明显高于单药。联合治疗中以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最高。结论联合2种和2种以上的降压药治疗,比单药的控制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二异丙酚静脉诱导对不同抗高血压药治疗后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方法 选择单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的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各15例,分别测定各患者术前基础血压值和二异丙酚静脉注射后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60 s血压值和心率变化.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各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显著降低(P<0.01);与β受体阻滞剂组比较,诱导后ACEI和ARB组血压和心率均显著降低(P<0.01).与CCB组比较,诱导后ACEI和ARB组血压均显著降低(P<0.01),ARB组心率显著低于CCB组(P<0.01).结论 在对使用ACEI和ARB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时,应降低二异丙酚的诱导剂量或避免使用抑制循环的药物,以免造成严重低血压.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心力衰竭防治的新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主要归因危险,而大多数心衰患者均有高血压史。长期高血压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又是促进冠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降压治疗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衰。降压目标水平为130/80mmHg。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均适用此类患者,通常需2~3种药物合用。其中ACEI(或ARB)加β-受体阻滞剂的合用最受推荐。钙拮抗剂(CCB)一般不用,但长作用二氢吡啶类CCB如氨氯地平或非洛地平已证实不会使心衰加重或预后恶化。收缩性心衰在利尿剂基础上应长期使用ACEI(或ARB)和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病死率;舒张性心衰亦可应用这些药物,但只能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6.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5,13(7):448-448
高血压杂志编辑部老师: 关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人的降压治疗,我们看到的文献,听到的报告各家看法不一.有的人认为5种降压药[利尿剂、β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效果都差不多.有的人特别强调用ACEI或ARB.你们怎么看?  相似文献   

7.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老年心衰患者药物干预的实际情况,为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 入选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973年7月至2007年7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1983年1月至2002年12月年龄60~98岁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回顾性调查年龄、性别、病因、心功能、药用等,根据年代分为1973~1979、1980~1989、1990~1999、2000~2007年共4组,建立数据库并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结果 入选4704例次,占同期成人心力衰竭患者(6602例次)的71.3%,男2430例次(51.7%),女2274例次(48.3%),平均年龄(71.3±7.1)岁,80~98岁的患者占12.8%(4704/6602).1973~1979、1980~1989年组前3位病因分别为肺心病、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1990~1999、2000~2007年组的前3位病因则分别为冠心病、肺心病和风心病.心力衰竭治疗药物在4组的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ACEI)+β受体阻滞剂2种药物合用、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3药物合用也呈逐年代增加.各种药物及联合应用最多的病因分别为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及扩张型心肌病.随心功能级别的增加,利尿剂、洋地黄制剂、醛固酮拮抗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3药合用、利尿剂+洋地黄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4药合用的应用比例增加;β受体阻滞剂以心功能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和Ⅲ级的患者应用多;ACEI在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的患者应用多;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以NYHAⅢ级和Ⅳ级患者居多.结论 天津市部分医院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治疗药物以利尿剂、硝酸酯制剂和洋地黄制剂等为主;ACEI、β受体阻滞剂、ARB、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的应用逐年代增加迅速.  相似文献   

8.
正高血压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1心房颤动降压治疗高血压伴心房颤动患者的降压治疗原则包括降低血压和降低左心房负荷。对于心房颤动患者首选以下几类降压药:(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国内外指南均推荐ACEI和ARB用于预防心房颤动的发生和进展,单药控制不良时,优先推荐ACEI/ARB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或噻嗪类利尿剂联用。(2)β-受体阻滞剂:对于高血压伴心房颤动患者,β-受体阻滞剂可以控制发作时心室率、促进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和维持窦性心律,以及减少心房颤动复发。但对于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首先评估心功能情况;禁用于伴有预激综合征的心房颤动患者。(3)非二氢吡啶类CCB:对于需要控制心率的心房颤动患者,一线治疗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CCB(地尔硫和维拉帕米),但一般情况下不推荐两者联用。对不伴有收缩功能不全的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患者,急性期心室率控制可采用缓慢静脉注射地尔硫注射液或维拉帕米注射液。禁用于伴有预激综合征的心房颤动患者。2其他类型室上性心律失常高血压合并其他类型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如下:(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房室传导紊乱:建议排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的降压药物治疗——从ALLHAT临床试验得到的启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压降压药物治疗已取得重要进展 ,传统的降压药物噻嗪类利尿剂和 β阻滞剂降压治疗的受益早已得到确认。近年来 ,一些新的降压药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钙拮抗剂 (CCB)、α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RB)又相继应用于临床 ,ACEI和CCB与安慰剂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已证实其在高血压患者可降低心血管事件 ,但这些新的药物是否比价格明显低廉的传统药物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尚不明了。2 0 0 2年 12月在JAMA杂志发表的“降血压和降血脂预防心肌梗死临床试验 (anti hypertensiveandlipidloweringtopreventheartattac…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及高血压控制情况。方法对北京大兴区长子营地区1240例60岁以上正在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调查。降压药分为三类:推荐制剂、传统制剂、中药制剂。推荐制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βRB)、钙通道阻滞剂(CCB)和噻嗪类利尿剂(HCTZ);传统制剂:包括降压0号、复方降压片、复方利血平等;中药制剂:包括罗布麻片、珍菊降压片、牛黄降压丸等。降压药物使用后血压≤140/90 mmHg为血压达标。结果 1240例调查对象中710例(57.2%)使用推荐制剂,499例(40.2%)使用传统制剂,9例(0.7%)使用中药制剂,22例(1.7%)使用推荐制剂+传统制剂;血压达标率分别为43.1%、40.7%、33.3%和54.5%;总体达标率为42.3%。使用推荐制剂患者中选用单种及两种或三种降压药联合治疗的患者分别占66.9%、31.0%和2.1%,血压达标率分别为34.1%、60.0%和80.0%。使用单种推荐制剂的患者中使用CCB、ACEI/ARB,βRB和HCTZ比例分别为62.1%、29.9%、6.3%和5.6%。使用两种推荐制剂联合治疗的患者中CCB+ACEI/ARB占83.2%,HCTZ+其他推荐制剂患者仅为2.3%。结论北京局部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治疗药物使用尚不够规范,推荐制剂使用不足60%;推荐制剂组达标率高于传统制剂组和中药制剂组。40%以上的患者使用传统制剂和中药制剂,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其降压效果和是否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
心血管病和癌症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两大原因。据统计,约37%的癌症患者存在高血压[1-2],通过用降压药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可预防癌症患者心血管病的发生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广泛应用的降压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β受体阻滞剂(beta-blocker,BB)、钙拮抗剂和利尿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心内科门诊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治疗情况及控制率。方法选取2014年中国高血压筛查公益项目(iSTATUS)研究中北京地区心内科门诊患者调查数据,总共纳入36家医院患者90 790例,记录患者血压、降压药物治疗情况、合并疾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等项目。结果在所有心内科门诊患者中高血压发生率为81.7%(74 148/90 790),65 483例(88.3%)患者接受药物治疗,41 778例(59.1%)血压得到控制(140/90mm Hg)。在降压药物选择上,钙拮抗剂使用率最高,为46.4%(30 384/65 483),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为27.9%(18 270/65 483)。在所有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中,32 700例(49.9%)采用单药治疗,25 966例(39.7%)采用两种药联合治疗,6817例(10.4%)采用≥3种降压药治疗。在单药治疗患者中,钙拮抗剂使用率仍然最高,达47.3%,不同药物治疗的控制率差别不大,只有利尿剂控制率较低(58.5%)。在使用两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中,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联合方案使用最广泛(41.8%),并且达标率较高(69.4%)。其中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单片复方制剂的血压控制率最高达76.6%。结论北京地区心内科门诊患者中高血压发生率高,但治疗控制率较好,与广泛使用联合降压治疗或单片复方制剂有关。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北京地区心内科门诊高血压患者最常使用的降压药物,同时也是最常用的联合降压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福建省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使用及其血压控制情况。方法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通过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在福州市台江区、莆田市涵江区、龙岩市武平县、南平市延平区、三明市大田县、宁德市寿宁县采用方便抽样法,共邀请年龄35~75岁常住居民7.8万人参与筛查,完成体格及实验室检查,记录其基本信息、身体指标及用药史,检出高血压患者33 583例纳入研究。结果在本次调查的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知晓率60.4%、治疗率53.0%、控制率21.9%。知晓自身用药信息的患者仅为38.4%。在用药知晓患者中钙拮抗剂使用率最高(53.1%),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及联合用药使用率次之,分别为12.7%、19.1%。在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中,单用复方药的控制率最高(76.9%)。在有合并症和病程≥10年的患者中,单用β受体阻滞剂的控制率最高,分别为44.2%和51.2%。结论本研究的高血压患者多数对自身用药情况不了解,血压控制水平低,治疗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1心房颤动降压治疗高血压伴心房颤动患者的降压治疗原则包括降低血压和降低左心房负荷。对于心房颤动患者首选以下几类降压药:(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国内外指南均推荐ACEI和ARB用于预防心房颤动的发生和进展,单药控制不良时,优先推荐ACEI/ARB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或噻嗪类利尿剂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我国基层社区门诊就诊高血压患者用药现状及用药与指南推荐不一致的情况。方法 基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从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选取25个区县,纳入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危对象进行研究。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及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的名称、剂量和频率。分析高血压患者中不同类型降压药的使用频次、联合模式及用药与指南推荐不一致的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高血压患者4 518例,年龄为(61.7±9.4)岁,男性占45.2%。2 930例高血压患者正在接受药物治疗,其中68.3%为单药治疗。接受单药治疗的患者中,钙通道阻滞剂(CCB)使用比例最高,占59.2%;联合用药以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联合CCB最常见,占24.7%。有5.3%的高血压患者药物选择与指南推荐不一致。结论我国社区门诊就诊高血压患者中用药以单药治疗为主,降压药的使用存在与指南推荐不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中心卫生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604例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降压药物分三类:推荐制剂、传统制剂、中药制剂。推荐制剂即《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推荐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βRB)、钙通道阻滞剂(CCB)和利尿剂(HCTZ);传统制剂:降压0号、复方利血平等;中药制剂:清肝降压胶囊、牛黄降压胶囊等。平均治疗时间为12.31±5.54 d,治疗后连续3 d血压≤140/90mm Hg为血压达标(1 mm Hg=0.133k Pa);达标率=达标患者数/治疗人数×100%。结果 604例患者年龄在40~96岁之间,平均(63.44±10.12)岁;其中男性259例,女性345例;平均高血压病程为8.5±8.2年;住院时限为10~20 d,治疗后血压不同程度降低,收缩压从入院时的151.9±15.6 mm Hg,到治疗后的128.5±8.0 mm Hg;舒张压从91.7±9.8 mm Hg降到79.6±4.9 mm Hg。总体达标率为98.5%,高血压1~3级患者达标率分别为100%,99.4%,97.82%。在药物的使用方面563例选择推荐制剂占93.2%,31例使用传统制剂+推荐制剂占5.1%,10例使用中药制剂+推荐制剂占1.6%。推荐制剂使用中,单种制剂、两种制剂和三种制剂分别为54.88%,40.6%和4.4%。单种推荐制剂使用中67.6.1%为CCB,两种制剂联合使用者86.4%为CCB+ACEI/ARB。三种制剂联合使用中68.0%为ACEI+ARB+βRB,4%为CCB+ACEI+ARB。结论基层医院住院患者高血压治疗总体规范,达标率高达98%以上;93%以上的患者使用了推荐制剂,单一和二联制剂使用规范,三种制剂的联合用药的选择上存在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重复使用,有一定局限性,可能是少数患者血压不达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药物治疗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观察303例门诊及住院HOCM患者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洋地黄类、硝酸酯类等药物的使用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不合理用药。结果:①β受体阻滞剂与钙通道阻滞剂使用状况:单用β受体阻滞剂者91例(30.0%),单用钙通道阻滞剂者33例(10.9%),β受体阻滞剂合用钙通道阻滞剂者166例(54.8%),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均未使用者13例(4.3%)。在199例使用钙通道阻滞剂的患者中,苯烷胺类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占54例(27.1%),地尔硫类钙通道阻滞剂(硫氮酮)占106例(53.3%),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占39例(19.6%)。②其他药物使用状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125例(41.3%),利尿剂70例(23.1%),洋地黄类17例(5.6%),硝酸酯类64例(21.1%),乙胺碘肤酮15例(5.0%)。不合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类或硝酸酯类药物合计102例(33.7%)。结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药物治疗以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为主,但仍存在不规范用药。  相似文献   

18.
固定复方降压制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血压可有效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如高血压导致的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目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品种繁多,作用各异,我国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有如下6类: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ⅡA)、钙拮抗剂、和α受体阻滞剂。选择降压药主要取决于药物对患者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还应该考虑患者靶器官受损情况和有无糖尿病、血脂、尿酸等代谢异常,以及降压药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痛风合并高血压患者同一高血压分级情况下服用不同种类降压药物对其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未行降压治疗或规律服用单一种类降压药物8周以上的痛风合并高血压患者902例,按照血压水平将其分为3组;比较3组高血压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及同一高血压等级患者在分别服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进行降压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受试者体质量指数(BMI)、血糖(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SUA)均呈上升趋势;1级高血压患者中,利尿剂组TG、Cr显著高于未用药组,CCB、ACEI及ARB组TG、BUN、Cr、SUA水平显著低于利尿剂组,ARB组尿酸排泄分数(FEUA)较其他各组显著升高(P均<0.05);2级高血压患者中,CCB、ACEI、ARB组与利尿剂组及β受体阻滞剂组相比SUA降低,ACEI及ARB组较其他各组Cr降低,ARB组较其他各组FEUA升高(P均<0.05);3级高血压患者中ACEI及ARB组TG、SUA、Cr低于利尿剂组,ARB组FEUA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结论痛风合并高血压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正确选择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联合给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某社区256例原发性高血压门诊病人中服用钙通道阻滞剂(CCB)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门诊处方,并予以分类整合,分析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居民用药情况及服药依从性差异。结果①256例居民按照CCB要求用药者178例(69.5%),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者17例(6.6%),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者72(28.2%),服用β受体阻滞剂者62例(24.2%),使用ARB+利尿剂者24例(9.4%),使用其他复方制剂者12例(4.7%);②单一用药者40例(15.6%),其中血压水平达标8例(20.0%);联合2种药物者167例(65.2%),其中血压控制149例(89.2%);联合3种及以上药物者49例(19.1%),其中血压控制44例(89.8%);③208例遵循医嘱用药,占总调查比例的81.3%;剩余48例居民存在用药不规范或服药依从性不足情况,以未按次、按时服药,未配合非药物治疗及随意增减药物剂量者居多。结论本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居民用药基本遵循医嘱,符合《国际高血压防治指南及解读(第3版)》中常规治疗要求,以联合用药居民居多,单一降压及控压比例较低,服药依从性理想,对少数存在不良用药习惯居民可通过加强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干预力度,增强居民联合、规范用药意识的方式,提高其控压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