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良恶性占位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经病理证实的肾占位行超声造影检查,用Sonoliver定量分析软件行脱机分析,获得最大峰值强度(maximum intcnsity,IMAX)、上升时间(rise time,RT)、达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平均渡越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等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肾良恶性占位超声造影定量参数RT、mTT、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AX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肿瘤的RT及mTT均小于良性病灶,IMAX与AUC均大于良性病灶.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分析对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EUS在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7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观察造影增强特征,并对其中40例肾透明细胞癌(CCRCC)和1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造影增强特征进行比较,并分析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包括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及平均渡越时间(mTT)。结果 CCRCC和AML的CEUS增强模式、增强强度、增强均匀度和假包膜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CCRCC的IMAX高于AML,RT和mTT均早于AML (P < 0.05)。CEUS定性诊断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91.49%(43/47),特异度75.00%(15/20),准确率86.57%(58/67)。结论 CEUS结合造影定量分析软件有助于诊断和鉴别CCRCC与AML。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参数成像技术评价超声造影在眼球后方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造影检查的眼球后方占位性病变患者63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恶性组14例,良性组49例。应用SonoLiver造影软件分析超声造影图像,获取时间-强度曲线(TIC)、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C)及定量参数,分析及比较两组间DVPC、TIC曲线特点,比较两组病灶区的到达时间(AT)、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IMAX)、平均渡越时间(mTT)、上升支斜率(RS)及下降支斜率绝对值(DS)等指标的差异,并行ROC曲线分析获取鉴别诊断的最佳截断值。结果(1)良性组TIC主要表现为快升慢降波,DVPC主要表现为正向波,恶性组TIC主要表现为快升快降波,DVPC主要表现为正负双向波,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TIC定量参数mTT、RT、RS、D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MAX、AT、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当RT为11.8,mTT为29.2,RS为115.8,DS为45.4是鉴别眼球后方良恶性肿瘤的最佳截断值,其中RS为115.8鉴别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超声造影参数成像技术可为眼球后方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超声造影不同增强强度及定量参数对肾脏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118例肾脏小肿瘤患者行术前超声造影,依据肿瘤增强的强度分为低增强组,等增强组,高增强组,用Sonoliver超声造影分析软件进行量化分析,获得最大峰值强度(maximum intcnsity,IMAX)、上升时间(rise time,RT)、达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平均渡越时闻(mean transit time,mTT)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等参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不同增强强度及各参数指标对肾脏小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 低增强组与等或高增强组肾脏小肿瘤的病理类型存在差异(P<0.05)。28例低增强组肾脏肿物中20 例低度恶性或良性肿物,6例透明细胞癌,1例乳头状细胞癌,1 例转移性肾癌。90例高或等增强组肾脏肿物中,66例透明细胞癌,6例乳头状细胞癌,1例嫌色性细胞癌,1例多房囊性肾癌,1例转移性肾癌,1 例低度恶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4例良性肿瘤。低增强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IMAX、RT、mTT、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等及高强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RT、mTT、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眼眶肿瘤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7例眼眶肿瘤患者47个病灶(良性组35例,恶性组12例)进行术前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瘤超声造影的特征,应用SonoLiver分析软件进行后处理得到肿瘤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获取造影剂达到时间(AT)、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曲线下面积(AUC)、峰值强度(IMAX)、造影灌注指数(PI)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良恶性肿瘤的血流灌注特点不同.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中上升支斜率、半降斜率的绝对值、IMAX、PI、mTT、半洗出时间、RT良恶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AUC、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在眼眶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不同增强强度及定量参数在肾脏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18例肾脏小肿瘤患者行术前超声造影,采用Sono Liver超声造影分析软件进行量化分析,获得最大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及曲线下面积(AUC)等参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不同增强强度及各参数指标对肾脏小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注射造影剂后118例肾脏小肿瘤均增强,其中低增强28例(23.6%),包括恶性8例,良性20例;等增强30例(25.4%),包括恶性22例,良性8例;高增强60例(51.0%),包括恶性54例,良性6例。低增强肾脏小肿瘤超声造影诊断敏感性62.5%,特异性85.0%,准确率78.6%;等增强肾脏小肿瘤超声造影诊断敏感性81.8%,特异性75.0%,准确率80.0%;高增强肾脏小肿瘤超声造影诊断敏感性92.5%,特异性83.3%,准确率91.7%。低增强良、恶性肾脏小肿瘤超声造影定量参数IMAX、RT、mTT、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等增强及高增强恶性肾脏小肿瘤RT、mTT均小于良性病灶,IMAX、AUC均大于良性病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增强强度超声造影联合定量参数分析可为肾脏良恶性小肿瘤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及参数成像特点.方法 对97例经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利用肿瘤与周围肾皮质的造影强度差值进行动态血管模型(dynamic vascular pattern,DVP)参数成像构建,DVP曲线分为Ⅰ(正向型)、Ⅱ(先正后负型)、Ⅲ(先负后正型)、Ⅳ(负向型)4种类型,DVP参数图分为Ⅰ、Ⅱ型、Ⅲ、Ⅳ型.结果 定量参数峰值强度(maximum intensity,IMAX)、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平均渡越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在分析区与参考区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数上升时间(rising time,R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透明细胞癌在DVP曲线中Ⅰ型占58.8%(57/97),Ⅱ型11.3%(11/97),Ⅲ型10.3%(10/97),Ⅳ型19.6%(19/97);在DVP参数图中Ⅰ型占58.8%(57/97),Ⅱ型11.3%(11/97),Ⅲ型8.2%(8/97),Ⅳ型21.7%(21/97).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及参数成像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肿瘤的特点,为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SonoLiver定量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对眼眶淋巴瘤和炎性假瘤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眼眶淋巴瘤和25例眼眶炎性假瘤超声造影图像行Sonoliver软件分析,获取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C)及时间-强度曲线(TIC),归纳两者的动态血流灌注模式特点,并分析比较两者的定量参数:峰值强度(IMAX)、到达时间(AT)、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上升支斜率(K_1)及下降支斜率绝对值(K_2),作为鉴别诊断的量化指标。结果眼眶淋巴瘤和炎性假瘤的血流灌注模式不同:(1)淋巴瘤DVPC以正负双向波为主,炎性假瘤DVPC以正向波为主,两者DVPC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TIC定量参数IMAX、K_1、K_2、mTT、RT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T、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onoLiver软件得到的DVPC、TIC对眼眶淋巴瘤和炎性假瘤的超声造影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对其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动态血管模式(dynamic vascular patterns,DVP)曲线及参数图在肝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SonoLiver软件对83例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并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肝局灶性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定量分析,获得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及DVP曲线,构建DVP参数图,并计算出TIC相关参数.结果 TIC参数: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IMAX)、平均渡越时间(mTT)、上升斜率及半降斜率绝对值在良恶性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P曲线波形分四种类型:Ⅰ型(正负双向波)、Ⅱ型(正向波)、Ⅲ型(负向波)及Ⅳ型(负正双向波).94.9%Ⅰ型为恶性病变,100%Ⅳ型为良性病变.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分别在恶性、良性病变中占72.5%、13.7%、13.7%及0和6.2%、43.8%、31.2%、18.8%.DVP参数图分型特征及在良恶性病变中所占比例均与DVP曲线一致.结论 动态血管模式DVP曲线及参数图直观反映了病变区与周围肝实质血流灌注的差异,为肝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定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肾脏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肾脏小肿瘤患者71例为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诊断结果、鉴别诊断效能、造影特征,对比不同增强程度病灶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结果:超声造影检出肿瘤恶性43例、良性28例,其中低增强病灶多是良性,高增强病灶多是恶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造影对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95.12%,特异度为86.67%,诊断符合率为91.55%。恶性病灶造影特征表现为快进、快退、有环状增强;良性病灶表现为等进、慢退、无环状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增强肿瘤中,良、恶性病灶的定量参数无显著差异(P> 0.05)。等/高增强肿瘤中,恶性病灶的IMAX和AUC增高、RT和mTT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造影诊断肾脏小肿瘤具有较高价值,分析比较造影特征和定量参数,可对良、恶性病灶进行准确鉴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膜后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指标的差异性及动态血管模式曲线特征,为腹膜后肿块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52例腹膜后肿块患者(良性组26例,恶性组26例)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SonoLiver造影软件分析图像,获得时间-强度曲线(TIC)和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比较两组病灶区的达峰时间(TTP)、最大相对强度(IMAX)及病灶区与参考区的达峰时间差(ΔTTP)、强度差(ΔE)、拟合度(QOF)等指标;分析恶性组内动态血管模式曲线的形态特征及其与最大相对强度的关系。结果①良性组TTP(38.3±21.7)s大于恶性组TTP(26.6±10.3)s,良性组ΔTTP(12.2±16.8)s大于恶性组ΔTTP(-11.0±15.2)s,良性组IMAX(162.1±110.8)%小于恶性组IMAX(297.6±17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ΔE和QO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恶性组动态血管模式曲线包括正性单向波13例、正负双向波9例及负性单向波4例;③正性单向波的IMAX为(208.6±86.5)%,正负双向波的IMAX为(123.4±43.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超声造影病灶区与参考区的强度变化过程可为鉴别腹膜后肿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肾细胞癌(RCC)亚型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的肾脏肿瘤患者76例,其中肾透明细胞癌45例(CCRCC组),肾乳头状癌9例(PRCC组),肾嫌色细胞癌8例(CHRCC组),AML 14例(AML组),比较各组常规超声图像特征、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差值的差异,其中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差值包括病灶最大增强区域与周围正常肾实质感兴趣区域峰值强度、基础强度、上升斜率、达峰时间、曲线下面积、梯度的差值(ΔPI、ΔBI、ΔSL、ΔTTP、ΔAUC、ΔGrad)。结果 (1)各组常规超声图像特征比较:与AML组比较,CCRCC组以低回声、向外突出生长、内部回声不均匀、有假包膜、富血供表现为主,CHRCC组以低回声、向外突出生长、有假包膜表现为主,PRCC组以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表现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RCC组、PRCC组、CHRCC组各常规超声图像特征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各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比较:CCRCC组以“快进”、“慢退”、增强后呈不均匀高增强、环状高增强表现为主,与...  相似文献   

13.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组织血流灌注参数评价肿瘤化疗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组织血流灌注参数在评价肿瘤化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18只小鼠建立H22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只。自模型建立次日起分别经腹腔注射顺铂1mg/kg体重(顺铂治疗组)和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照组),每天1次,连续给药5d。超声造影检查前,常规二维超声测量肿瘤3个最大径线,然后计算肿瘤体积。肿瘤接种后第8天行超声造影检查,然后脱机采用时间-强度曲线软件进行分析,获取曲线下面积(AUC)、峰值强度(IMAX)、灌注指数(PI)、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和拟合优度(GOF)等参数。超声检查完成后完整剥离肿瘤,免疫组化检测肿瘤CD34表达情况,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顺铂治疗组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0.000)。顺铂治疗组的PI、IMAX和MV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AUC、mTT和TTP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组织血流灌注参数的改变可以有效评价肿瘤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TIC)在鉴别胰腺局灶性占位性病变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疑有胰腺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作TIC分析,获得以下定量参数:曲线下面积、达峰时间及梯度.结果:良性组中胰腺病灶与病灶周围胰腺实质的达峰时间、梯度、曲线下面积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中胰腺病灶与病灶周围胰腺实质的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下面积、梯度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胰腺局灶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存在差异,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可以对胰腺局灶性占位性病变进行量化分析,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肝脏炎性病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肝脏炎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肝脏炎性病灶的患者共22个病灶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其中16个病灶为肝脏炎性假瘤,6个为肝脓肿.采用5级评分法对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结果进行评分.利用Sonolive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获得肝脏炎性病灶与病灶周围肝实质超声造影上升时间(RT)、达峰值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峰值强度(Imax)等参数以及动态血管模型(DVP)参数图并进行比较.结果以评分为1~2分定为诊断准确,本组22个肝脏炎性病灶常规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13.6%(3/22),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为63.6%(14/22),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P<0.01).22个肝脏炎性病灶RT为(25.1±9.7)s,TTP为(29.0±13.9)s,均早于病灶周围肝实质的(32.4±8.8) s、(39.3±11.2) 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均为-2.6, P均<0.05);22个肝脏炎性病灶mTT及Imax与病灶周围肝实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个肝脏炎性假瘤病灶与6个肝脓肿病灶RT、TTP、mTT、I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2个肝脏炎性病灶DVP曲线Ⅰ型高增强未消退型占18.2%(4/22),Ⅱ型高增强消退型占36.4%(8/22),Ⅲ型低增强型占45.4%(10/22).16个肝脏炎性假瘤病灶与6个肝脓肿病灶仅动脉期强化方式及实质期坏死区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9、8.32,P均<0.05),而动脉期峰值时增强形态、峰值时病灶边界差异以及实质期廓清速度、病灶边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可提高肝脏炎性病灶的诊断准确率,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更客观地显示肝脏炎性病灶与肝脏的血流灌注特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肾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脏占位性病变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上的变化特征.方法 对21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行Sono Vue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并运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对储存的动态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多样,良、恶性组均欠规则.相对来说,良性组灌注起始端较圆滑,曲线较低平,恶性组多形成一个明显的角度,曲线较宽大.声学定量参数峰值强度、曲线尖度及曲线下面积恶性组均大于良性组(P<0.05),达峰时间良性组大于恶性组(P<0.05).结论 运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肾脏占位性病变,可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一些肾脏肿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肾细胞癌(RCC)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RCC患者和17例RAML患者的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CEUS特征。结果:RCC的二维灰阶超声特征以低回声为主,RAML则以高回声为主(P0.05);RCC的CDFI检查分级以Ⅱ~Ⅲ级为主,而RAML以0~Ⅱ级为主,但两者间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特征比较,RCC组与RAML组间患者病灶检查所显示的灌注程度、灌注均匀性和有无环状灌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EUS在RCC与RAML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D31、CD34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表达情况,为超声造影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提供病理依据。方法:回顾性观察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3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超声造影过程,并用TomTec软件绘制时间-强度曲线获得定量参数。对术后石蜡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微血管密度测定,并与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23例表现为与周围甲状腺实质等增强,4例表现为高增强,3例表现为低增强。30例甲状腺腺瘤中29例表现为高增强,1例表现为等增强。时间-强度曲线显示定量参数mTT、IMAX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T、TTP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甲状腺腺瘤的微血管较丰富,超声造影定量参数RT、TTP、mTT与微血管密度呈负相关,IMAX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不同,有助于二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定量参数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肾透明细胞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并通过时间-强度曲线软件得到相关参数,根据病理结果,将肿瘤分为未侵犯组(41例)、侵犯组(34例),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CCRCC超声造影多表现为快进、快出或慢出、等或高增强,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CRCC的不均匀增强多见于侵犯组(P0.05),而CCRCC的假包膜征及长径≤3cm的肿块多见于未侵犯组(P0.05);(3)侵犯组CCRCC的曲线尖度、曲线下面积及ΔPI均高于未侵犯组(P0.05),穿透肾包膜的CCRCC在曲线尖度及ΔPI上均高于侵犯肾被膜者(P0.05)。结论 CCRCC的超声造影特点与其侵袭性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57例膀胱可疑占位性病变患者,共169个病灶结节,超声造影观测其造影剂灌注模式,病变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和峰值强度(IMAX).结果 116个膀胱癌病灶,96个表现为“快进慢退”,呈高增强;16个表现为“快进快退”,呈高增强;4个呈等增强.23个腺性膀胱炎病灶中,18个与周围正常膀胱壁同步增强和消退,5个表现为“快进慢退”.22个膀胱内血块和3个膀胱前壁混响伪像在造影过程中始终无增强.5个前列腺增生组织突入膀胱内,与前列腺组织同步增强和消退,无明显分界线.与自身膀胱壁比较,膀胱恶性肿瘤RT、TTP缩短,IMAX增强(P<0.05).对膀胱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常规超声为85.8%,超声造影为97.0%.结论 超声造影可为膀胱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