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9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年龄、原发肿瘤类型、肿瘤病灶数、肿瘤最大直径、甲状腺包膜、颈部淋巴结转移个数、纵隔淋巴结转移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寻找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滤泡状癌、多个肿瘤病灶、肿瘤最大直径4 cm、甲状腺包膜受侵犯、颈部淋巴结转移≥6个、纵隔淋巴结转移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出现肺转移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灶多发、肿瘤最大直径4 cm、甲状腺包膜受侵犯、颈部淋巴结转移≥6个、纵隔淋巴结转移为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病灶多发、肿瘤最大直径≥4 cm、甲状腺包膜受侵犯、颈部淋巴结转移≥6个、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容易发生肺转移,因此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以上相关指标,及早诊断和干预可能存在肺转移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原发病变超声特点与颈部大量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术后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463例,所有患者病例资料完整并有明确颈部淋巴结病理结果。超声观察记录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原发病变结节数目、大小、内部回声、有无钙化、被膜侵犯、血流情况。通过多因素分析寻找中央组及侧方组颈部淋巴结大量转移的超声相关危险因素。中央组及侧方组影响淋巴结大量转移的潜在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与因变量的相关性。结果中央组大量淋巴结转移24例(5.2%,24/463),单因素分析中,男性与女性(11.2%vs 3.4%)、年龄45岁与年龄≥45岁(8.3%vs 2.4%)、微小钙化与粗大钙化、混合钙化及无钙化(8.3%、0.0%、3.2%、0.7%)、有被膜侵犯与无被膜侵犯(9.3%vs 3.2%)、最大径7 mm与≤7 mm者(9.2%vs 2.5%)淋巴结大量转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分析中男性(OR=3.205,P=0.009)、年龄45岁(OR=2.923,P=0.031)、微小钙化(OR=9.380,P=0.031)及肿物最大径≥7 mm(OR=3.272,P=0.013)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大量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侧方组大量淋巴结转移10例(2.2%,10/463),单因素分析中,年龄45岁和年龄≥45岁(4.1%vs 0.4%)、癌灶多发和癌灶单发(5.3%vs 0.9%)淋巴结大量转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分析中年龄45岁(OR=11.939,P=0.024)、癌灶多发(OR=7.247,P=0.007)为侧方组大量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原发病变超声特点与颈部大量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术前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00例PTC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根据术后转移情况将其分为转移组(n=30)和未转移组(n=70)。术前均行平扫期、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CT扫描,计算原发病灶CT值、净增CT值与标准化CT值,并对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转移组患者CT值、净增CT值和标准化CT值均高于未转移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转移组患者年龄≥50岁、多发灶、被膜侵犯、外侵犯所占比均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被膜侵犯、外侵犯为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TC患者原发病灶静脉期CT值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有预测作用;年龄≥50岁、被膜侵犯、外侵犯与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及术后颈部淋巴结病理结果,分析其超声待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性、肿瘤5 mm、多发病灶、微钙化、边界模糊、肿瘤与甲状腺被膜接触、血流丰富,以及肿瘤位于甲状腺上极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癌患者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P0.05);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性及肿瘤与甲状腺被膜接触是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2.122、14.578,P0.05)。结论多发病灶、微钙化、肿瘤与甲状腺被膜接触及性别男性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应用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常熟市中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100例,纳入转移组,另选取80例未发生转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纳入未转移组,患者均于术前行多普勒超声诊断。统计比较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查结果、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超声图像特征。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率为98.33%(177/180),灵敏度为98.00%(98/100),特异度为98.75%(79/80),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转移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有微小钙化、淋巴结大小/形态不超过2mm、有包块,囊内有体液或液化区、淋巴结血流丰富、淋巴门消失或淋巴结结构出现紊乱占比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S/D、RI水平高于未转移组(P<0.05);两组EDV、PSV、P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应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结果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及术后颈部淋巴结病理结果,分析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发病灶、结节边界模糊及结节与甲状腺被膜接触的患者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边界模糊及结节与甲状腺被膜接触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发病灶、结节边界模糊及结节与甲状腺被膜接触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类型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其颈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被膜侵犯、多灶性等相关。了解颈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及规律对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确定以及减少淋巴结清扫所带来的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于峡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病理证实为原发于峡部PTC患者的超声表现,并随机选取同时期原发于侧叶PTC患者90例进行对照,比较两组患者超声表现差异,所有患者均在行超声检查后2周内行甲状腺全切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峡部与侧叶PTC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灶大小方面相匹配,无明显差别;两组病例在肿块边界、内部回声、微钙化等超声特征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原发于侧叶PTC相比,峡部PTC常易表现为甲状腺被膜侵犯、纵横比<1、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侧叶PTC相比,峡部PTC更易于发生被膜侵犯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对于即使边界较清、纵横比<1的甲状腺峡部结节仍须仔细观察排除恶性结节的可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超声特征的关系。方法:在本文研究将收治时间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作为主要对象,一共选取200例,对患者原发灶超声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情况进行分组,其中未转移组100例、转移组10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转移组性别、年龄、形态和转移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原发形态不规则、年龄小于或等于50岁、男性。结论:原发形态不规则、年龄小于或等于50岁、男性为造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同时原发灶的超声特征能对颈部淋巴结转移进行预测,提供相关影像学依据,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标志物,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喉前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并构建与验证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将96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有无喉前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收集两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标志物(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癌胚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喉前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两组肿瘤位置、病灶个数、肿瘤最大径、包膜侵犯、中央区非喉前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癌胚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高于未转移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腺体上1/3或峡部肿瘤、病灶多发、肿瘤最大直径、包膜侵犯、中央区非喉前淋巴结转移、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癌胚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喉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根据上述因素构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喉前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校准曲线显示,该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54例,根据有无中央区及侧颈区淋巴结转移,采用单因素分析结合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 cm、多发灶、侵袭外膜、不伴结节性甲状腺肿、不伴甲状腺瘤、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5);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 cm、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是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 cm、多发灶、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患者颈部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 cm、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方法 选择.方法 我院2002年2月至2008年1月收治7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根据肿瘤大小、病灶数量、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年龄选择不同术式.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行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切除或加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双侧者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高危患者(年龄>45岁,肿瘤>4 cm,肿瘤≤4 cm但超出甲状腺包膜)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11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对侧腺体部分切除术19例,甲状腺近全切除术26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22例;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5例,中央区(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23例.结果 乳头状癌68例(87.18%),滤泡状癌10例(12.82%);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6例.术后并发症:短期低钙手足麻木12例(15.38%),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8例(10.26%),永久性声音嘶哑2例(2.56%),乳糜漏3例(3.85%).74例获随访,随访率为94.87%,随访6个月~6年.6例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经再次手术切除,无远处转移.生存率97.30%(72/74).结论 肿瘤大小、病灶数量、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年龄应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选择的依据,对于高危患者应常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术前超声检查47例甲状腺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超声所见与手术切除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对照,符合的淋巴结41个,符合率78.8%。淋巴结的内部回声不均、髓质变形或缺失、周边型及混合型血流预示淋巴结有转移。结论: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周倩  许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35(11):1752-1756
甲状腺癌近年来呈高发趋势,尤其是乳头状癌(PTC)。PTC预后较好,但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有淋巴结转移,后者是术后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常规灰阶超声可评估甲状腺结节及颈部淋巴结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模式等,结合超声造影血流增强模式动态显示及定量参数评估、超声弹性成像可定性判断及测定结节硬度,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及分子检测可进一步提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能力。本文主要对超声评估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超声图像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超声图像特征对PTM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对83例PTMC患者行二维超声检查,分析39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和44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超声图像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灶直径、部位、纵横比、内部钙化类型、与被膜的关系及微钙化是否超出结节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边缘和内部回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与被膜的关系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其余参数均无关。结论超声图像特征对PTMC患者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当PTMC病灶接触被膜时,应在术中清扫中央区淋巴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甲状腺未分化癌超声特征,探讨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0例甲状腺未分化癌、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超声资料,总结甲状腺未分化癌超声特征。结果甲状腺未分化癌与乳头状癌在年龄、病灶大小、边界、形态、纵横比、内部结构、钙化、血流、周围组织浸润、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未分化癌与良性结节在年龄、病灶大小、钙化、血流、周围组织浸润、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边界、形态、纵横比、内部结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未分化癌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超声医师熟练掌握其声像图特点有利于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超声指标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将手术病理证实的103例甲状腺癌患者,共计108枚病灶的TI-RADS超声指标与肿瘤侵犯包膜或包膜外周围组织及淋巴结转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108枚病灶中颈部淋巴结转移56枚;淋巴结未转移52枚;癌组织侵犯包膜或侵及包膜外组织38枚;癌组织局限于腺体内70枚。(2)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状腺癌≥2cm、结节内微钙化灶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增多(P0.05),以结节内微钙化灶预测更有价值。(3)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2cm对预测甲状腺癌包膜或包膜外侵犯有较高价值(P0.05)。结论 TI-RADS超声指标中结节大小和微钙化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根据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初步预测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癌是颈部常见肿瘤,每年发病率为0.5~10.0/10 万[1].有报道证实[2],其收治的4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有13例甲状腺原发肿瘤侵出甲状腺外膜,淋巴结转移率为100%.2010年我科收治了1例广泛侵犯颈前肌、颈内静脉、咽腔食道的甲状腺癌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顺利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52例患者(包括乳头状癌43例,滤泡状癌4例,髓样癌4例,未分化癌1例)共70个颈部淋巴结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采用灰阶超声观察淋巴结形态、淋巴结实质内部回声、淋巴门存在的情况,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淋巴结内的血流分布情况。以淋巴结长短径比2、淋巴门消失、淋巴结内存在钙化、囊性变、高回声、淋巴结血供丰富作为可疑特征,并按照颈部淋巴结分区记录淋巴结分布,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评估,并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诊断中的实用价值。结果:70个颈部淋巴结经病理证实其中36个为甲状腺癌转移,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6.11%,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 value,PPV)为100%,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 value,NPV)为87.17%。其中,超声检查诊断对甲状腺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78.95%,NPV为85.19%,低于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94.12%)、NPV(91.67%)。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有不同的超声特征,大部分表现为长短径比2(28/31)、淋巴门消失(26/31)、血供丰富(18/31),其中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表现较为多样,滤泡状癌转移性淋巴结未见钙化、囊性变及高回声(0/3),髓样癌转移性淋巴结多见钙化(3/4)、血供丰富(4/4)、未见囊性变(0/4),未分化癌转移性淋巴结血供丰富(1/1),未见钙化、囊性变及高回声(0/1)。结论: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诊断中具有实用价值,能够对颈部淋巴结转移作出准确诊断,指导临床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而其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中央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手术方式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颈部淋巴结术前超声所见与手术方式及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度88.0%、灵敏度85.4%、特异度91.4%.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区域多见于颈旁区(Ⅱ~Ⅳ区,43.1%)及中央区(Ⅵ区,37.5%),显著高于Ⅰ区(1.1%)及Ⅴ区(5.2%),其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前超声在颈部不同分区或不同手术清扫方式中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与病理均有较高的符合率.结论 术前超声检查可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做出比较客观的准确诊断,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