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单光纤激光消融甲状腺结节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方法、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结节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经皮单光纤激光消融甲状腺结节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超声引导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单光纤激光的方法对甲状腺结节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合理布点、分层消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且经济微创,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在经皮激光消融(percutaneous laser ablation,PLA)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LA治疗,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淋巴结血供,术后即刻和3 d采用超声造影观察消融灶范围,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对淋巴结进行超声随访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测定。结果:3例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成功进行了PLA治疗,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发现消融区无彩色血流信号,术后即刻和术后3 d超声造影显示消融范围内无明显造影剂灌注,术后30 d超声随访发现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而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在治疗前后保持稳定,未升高。结论:超声在PLA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结果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及术后颈部淋巴结病理结果,分析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发病灶、结节边界模糊及结节与甲状腺被膜接触的患者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边界模糊及结节与甲状腺被膜接触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发病灶、结节边界模糊及结节与甲状腺被膜接触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54例经活检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行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输出功率30 W,行多点和扩大消融,超声造影评估疗效。术后激素控制。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计算消融灶缩小率、术后复发率及淋巴结转移率。结果 54例病例均一次完全消融,治疗期间和术后无主要并发症,轻微并发症包括轻度疼痛(6/54,11.1%)、声音嘶哑(4/54,7.4%)、饮水呛咳(1/54,1.9%)。随访期间无局部复发。消融灶体积6个月后较消融前结节增大80%,12个月体积平均缩小率为70%。1例术后颈部淋结转移(1.9%);1例术后12个月对侧叶新生病灶,并行第二次消融治疗;1例术后行侧叶切除,病理证实完全消融。结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6例细针穿刺确认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探讨PTC大小及CEUS增强模式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联系。结果总计37例患者术后病理提示颈部淋巴结转移,不同大小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相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CEUS不同增强模式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相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82例,共202枚转移淋巴结,入院后接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疗效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结果 202枚转移淋巴结均成功消融,其中186枚使用功率为3 W,16枚为5 W;消融时间23~482s,平均(155.4±88.6)s,总能量75~1 460J,平均为(442.5±276.3)J。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后1、3、6个月,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后1、3、6个月,转移淋巴结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6个月缩小程度高于治疗后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缩小转移淋巴结体积,安全性较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percutaneous laser ablation,PLA)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术后颈部转移性淋巴结(metastatic lymph nodes,MLNs)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收集并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  相似文献   

8.
周倩  许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35(11):1752-1756
甲状腺癌近年来呈高发趋势,尤其是乳头状癌(PTC)。PTC预后较好,但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有淋巴结转移,后者是术后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常规灰阶超声可评估甲状腺结节及颈部淋巴结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模式等,结合超声造影血流增强模式动态显示及定量参数评估、超声弹性成像可定性判断及测定结节硬度,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及分子检测可进一步提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能力。本文主要对超声评估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造影模式,并分析其病理学依据。方法对40例接受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切除后的患者颈部出现的56个异常淋巴结行超声造影检查,之后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并分析二维及超声造影各项特征与转移性淋巴结的病理关联性。结果细胞学证实56个颈部淋巴结中,26例患者的35个淋巴结为转移性淋巴结,各项超声特征中,超声造影的增强均匀性、增强强度、增强方式,这三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更具有相关性。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的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超声造影表现为不均性高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PLA)治疗单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超声科接受超声引导下PLA治疗的60例单发PTMC患者。治疗前均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评估甲状腺实质及淋巴结情况。治疗后24h行CEUS评估是否消融完全。治疗后1、3、6、12个月及以后每6个月,进行超声检查明确消融灶大小、颈部淋巴结及甲状腺实质情况,分析疗效。随访过程中,对出现的可疑转移淋巴结及甲状腺内可疑复发病灶行细针穿刺活检。结果所有60例患者成功进行激光消融治疗,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60例患者于PLA治疗后24h行CEUS,均达到完全消融,单次消融成功率达100%。本研究平均随访时间(38.3±17.26)个月(12~66)个月,至最后一次随访时,54 (90%)个消融灶完全消失,6 (10%)个消融灶呈瘢痕样改变。随访期间,未发现淋巴结转移,1例(1.7%)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再次行PLA治疗。结论超声引导PLA治疗PTMC安全、可靠且疗效较好,可作为治疗部分PTMC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与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方法将采取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NAB)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65例患者,结节最大直径1.0cm。根据患者自愿,消融组30例,手术组35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并发症、术后甲状腺相关激素变化及消融组术后肿瘤的体积缩小情况。结果消融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甲状腺相关激素波动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较手术有明显优势,为不愿手术及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的一种新型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颈部淋巴结内囊性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高分辨率超声仪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并评价颈部淋巴结内囊性变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特征性改变及其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颈部淋巴结异常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曾行灰阶及彩色多普勒检查、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活检和/或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超声显示淋巴结异常,在69%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转移淋巴结中可见囊性变。而在非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转移淋巴结中仅有2例可见此现象。颈部淋巴结内部出现囊性变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超声特征性改变,其敏感度为69%,特异度为96.6%,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83.6%,准确度为87.4%。结论:颈部淋巴结内出现囊性变高度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特征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08例PTC患者,研究PTC结节超声影像学资料及术后侧颈部淋巴结病理结果,分析PTC超声待征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LLNM)的相关因素,在肿瘤大小的基础上,用超声评分的办法预测LLNM风险。结果肿瘤最大径10mm、多灶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更易发生侧颈部淋巴结转移(P0.01),钙化、边界模糊及与甲状腺被膜接触易发生侧颈部淋巴结转移(P0.05)。超声积分在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超声积分≥2.5为分界值,其灵敏度为74.8%、特异度为86.8%。结论肿瘤大小及病灶数结合超声积分对PTC患者LLNM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与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40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应激指标水平、甲状腺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1 d时血清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时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 0. 05),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术后1个月时TSH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FT3、FT4水平显著降低(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2个月时,2组均无结节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治疗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术后3、6、9、12个月时甲状腺结节体积显著小于术前(P 0. 05)。结论与甲状腺切除术相比,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具有创伤小、应激反应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较好地保留甲状腺功能,且疗效与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9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颈部超声检查资料,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结果术后病理结果证实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有60例,未发生转移的有37例。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淋巴结纵横径比2者比例、点状钙化发生率、淋巴门结构消失发生率、囊性变发生率、淋巴结内部峰值血流速度增大发生率、阻力指数减低发生率高于无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超声检查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8.33%,特异度为72.97%,漏诊率为11.67%,误诊率为27.03%。结论术前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无创、价格低廉的特点,同时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及术后颈部淋巴结病理结果,分析其超声待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性、肿瘤5 mm、多发病灶、微钙化、边界模糊、肿瘤与甲状腺被膜接触、血流丰富,以及肿瘤位于甲状腺上极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癌患者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P0.05);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性及肿瘤与甲状腺被膜接触是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2.122、14.578,P0.05)。结论多发病灶、微钙化、肿瘤与甲状腺被膜接触及性别男性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86例(156个结节),术前细胞学检查确定为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结节微波消融术后即刻超声造影,对不全消融结节行二次消融.在术后随访观察消融术后结节大小变化及并发症情况.同时与此期间在我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6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现人数及甲状腺功能恢复等.结果仅4/156枚需二次消融,一次消融率达97.4%.消融后第1、3、6及12个月体积缩小率分别为20.98%,45.37%,75.12%和86.83%;23/156(14.7%)枚结节在随访6-12个月内消失.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人数多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出现人数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是传统手术治疗的一个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甲状腺未分化癌超声特征,探讨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0例甲状腺未分化癌、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超声资料,总结甲状腺未分化癌超声特征。结果甲状腺未分化癌与乳头状癌在年龄、病灶大小、边界、形态、纵横比、内部结构、钙化、血流、周围组织浸润、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未分化癌与良性结节在年龄、病灶大小、钙化、血流、周围组织浸润、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边界、形态、纵横比、内部结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未分化癌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超声医师熟练掌握其声像图特点有利于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49例恶性肿瘤术后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结果总射频转移淋巴结病灶118枚,术后超声造影示所有射频病灶消融完全。并发症主要有皮肤灼伤、局部疼痛、恶心、胃部不适等。平均随访(10.8±6.4)个月,均未发生局部复发和(或)肿瘤残留。术后射频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射频淋巴结明显缩小(缩小率≥80%)65枚,部分缩小(50%≤缩小率80%)30枚,小部分缩小(缩小率50%)23枚。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技术可以作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微创治疗手段,可提高治疗疗效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方法及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方法、风险及近期疗效。 方法 对78例108个甲状腺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节毗邻颈部重要结构时,术中注射液体隔离带,将其与周边组织分离。术后采用CEUS评价消融效果;常规超声随访结节大小变化;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转归。 结果 术中81个结节注射液体隔离带;术后超声造影显示101个结节无造影剂灌注,一次完全消融率93.52%(101/108);术后1、3、6、12及18个月结节体积缩小率分别为22.22%、50.83%、83.76%、91.45%和93.16%;33个结节(33/108,30.56%)在术后6~12个月完全消失。 喉返神经损伤2例, 药物治疗1.0~1.5个月后恢复。 结论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效果好,并发症少,治疗风险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