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省2013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高流行区农村育龄妇女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现状,评估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 B)接种效果,为完善HBV母婴阻断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广东省乙肝高流行区3个县(市,下同)农村抽取15~49岁育龄妇女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调查人口学特征、肝炎病史、Hep B接种史等。结果共调查育龄妇女2076人,平均年龄30.64岁。3个调查县育龄妇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 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s Ag,Anti-HBs)、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V Core Antigen,Anti-HBc)年龄标化阳性率分别为12.81%、63.73%、65.90%。HBs Ag阳性妇女中乙肝病毒e抗原(HBV e Antigen,HBe Ag)和抗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e Ag,Anti-HBe)阳性率分别为29.76%和63.94%。不同年龄组育龄妇女HBs Ag、Anti-HBc、HBe Ag和Anti-HBe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HBs Ag=42.01,χ2Anti-HBc=443.35;χ2HBe Ag=38.10,χ2Anti-HBe=36.51;P均0.01),但Anti-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Anti-HBs=5.41,P=0.14)。不同地区、职业育龄妇女HBs Ag、Anti-HBs、Anti-HBc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地区间比较:χ2HBs Ag=9.07,χ2Anti-HBs=7.04,χ2Anti-HBc=39.44;P均0.01;职业间比较:χ2HBs Ag=46.17,χ2Anti-HBs=13.30,χ2Anti-HBc=445.18;P均0.05)。育龄妇女Hep B接种率为31.22%,有Hep B接种史组Anti-HBs阳性率(71.87%)高于无Hep B接种史组(58.57%)和Hep B接种史不详组(63.73%)。结论广东省2013年乙肝高流行区农村育龄妇女HBs Ag携带率处于较高水平,小年龄组育龄妇女HBs Ag携带率下降明显,Hep B接种预防效果显著,仍需继续落实HBV母婴阻断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贵州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免疫策略的实施效果。方法收集贵州省2003年乙肝疫苗(Hep B)纳入免疫规划(EPI)后Hep B常规免疫、1994-2007年出生人群查漏补种以及1992年、2006年、2014年1-29岁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乙肝报告发病等数据,比较分析Hep B接种率、乙肝病毒(HBV)流行率、HBV表面抗原(HBs Ag)流行率。结果贵州省1992年1-4岁、5-14岁、15-29岁HBV流行率分别为29.92%、44.89%、59.73%,2014年分别为1.33%、9.32%、34.50%。2006年3个年龄组HBs Ag流行率分别为2.72%、2.94%、6.47%,2014年分别为0.66%、1.69%、5.00%。2014年3个年龄组Hep B调查接种率分别为100%、82.63%、26.00%。2004-2014年1-29岁人群乙肝发病率为2.38/10万-145.73/10万,其中1-14岁、15-29岁分别为2.38/10万-28.59/10万、37.36/10万-73.80/10万,分别比2006年下降79.43%-82.22%、38.87%-48.35%。结论贵州省Hep B纳入EPI后使1-29岁(特别是1-14岁)人群HBV和HBs Ag流行率、乙肝发病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产妇乙肝标志物筛查情况及乙肝病毒(HBV)母婴阻断工作开展现状,评价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阳性产妇筛查及新生儿母婴阻断措施开展情况。方法在四川省彭州市和西充县选取2013-01-01/2014-03-31期间在医院产前筛查出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阳性住院分娩产妇及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地区医疗机构产妇HBV血清学标志物筛查均采用国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产妇HBs Ag阳性筛查率为5.18%,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为99.72%。随访的330名HBs 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均开展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Hep B)免疫策略,89.79%的新生儿接种10μg重组Hep B(酵母)。新生儿HBs Ag阳性率2.1%,乙肝病毒表面抗体(Anti-HBs)阳性率93.09%。不同喂养方式(χ~2=8.210,P=0.004)和母亲乙肝病毒e抗原(HBe Ag)产前不同检测结果(χ~2=4.500,P=0.034)对新生儿HBs 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查地区HBV垂直传播母婴阻断措施实施效果显著,且不受喂养方式和分娩方式的影响,HBs Ag和HBe Ag双阳性和HBV DNA水平较高(106 U/ml)孕妇应为母婴阻断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重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Hep B)对孕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阳性所生新生儿的阻断效果,为调整Hep B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4个市州的9个县级医院作为调查单位,对调查单位HBs Ag筛查阳性的335名孕妇所生新生儿分别接种5μg和10μg重组酵母Hep B(5μg组和10μg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标志物(HBVM),分析其血清HBs 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HBs)和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HBc)、Anti-HBc水平以及疫苗保护水平。结果 5μg组193名,10μg组142名。5μg组HBs Ag阳性率为27.46%,Anti-HBs阳性率为69.95%,Anti-HBc阳性率为34.20%,HBs Ag+HBe Ag阳性率为13.99%,Hep B保护率为67.69%;10μg组HBs Ag阳性率为16.90%,Anti-HBs阳性率为80.28%,Anti-HBc阳性率为23.94%,HBs Ag+HBe Ag阳性率为6.34%,Hep B保护率为80.12%。5μg组的HBs Ag阳性率、Hbs Ag+HBe Ag阳性率高于10μg组(χ~2=4.575、4.228,P均0.05);10μg组的Anti-HBs阳性率明显高于5μg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3,P0.05)。结论接种10μg重组酵母Hep B免疫及阻断效果优于接种5μg重组酵母Hep B。建议对无应答者加大剂量或更换Hep B种类再次进行全程免疫,进一步提高Anti-HBs阳性率,避免HBV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陆良县﹤5岁儿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Antibody to HBs Ag,Anti-HBs)情况,为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陆良县十个乡镇按人口数分层整群抽样624名儿童,经过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Bs Ag和Anti-HBs,并统计分析。结果该年龄段Hep B(Hepatitis B Vaccine,Hep B)接种率为99.68%,Hep B1及时接种率为89.74%;HBs Ag阳性率为0.48%,Anti-HBs阳性率为75.48%,两指标的阳性率与地区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ep B1及时和全程接种是阻断HBV感染因素之一,Anti-HBs阳性率随着人群年龄呈现下降趋势。加强﹥3岁儿童Anti-HBs监测,对高危人群开展Hep B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贵州省乙肝表面抗原筛检阳性孕妇的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4个市州,在4个市州中随机抽取9个县级医院作为调查单位,对调查单位内2014-01/2015-12期间住院分娩的孕妇开展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筛查,对HBs Ag阳性的孕妇及其新生儿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及脐带血标本,分离血清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 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Anti-HBs)、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Anti-HBc)。对HBs Ag阳性标本进行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 Ag)和抗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e Antibody,Anti-HBe)。结果孕妇HBe Ag阳性占40.29%,HBs Ag、HBe Ag双阳性者占38.68%;527名新生儿中,33.97%为HBe Ag阳性,20.30%为HBs Ag、HBe Ag双阳性。孕妇感染HBV模式有20种,大三阳和小三阳占65.10%,新生儿HBV感染模式有23种,大三阳和小三阳占新生儿数的30.70%;162名大三阳孕妇所生新生儿中有56.79%为大三阳,203名小三阳孕妇所生新生儿中有35.47%为小三阳。结论孕妇HBs Ag、HBe Ag双阳性以及大、小三阳感染模式是贵州省HBV母婴传播防控的重点人群。对重点人群所产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h内,肌内注射1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按0、1、6个月3针方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切断HB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6年和2014年贵州省1-29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血清学标志物(HBV marks,HBVM)模式,评价乙肝疫苗(Hep B)纳入免疫规划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2006年和2014年1-29岁常住人口,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项HBVM,包括HBV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 Ag)、抗HBs Ag抗体(Antibody to HBs Ag,Anti-HBs)、抗HBV核心抗原抗体(Antibodies to HBV core antigen,Anti-HBc)、HBV e抗原(HBV e antigen,HBe Ag)和抗HBe Ag抗体(Antibody to HBe Ag,AntiHBe)。结果 2006年、2014年调查分别检出HBVM模式9种、7种,均以模式7(Anti-HBs和Anti-HBc阳性)、模式8(单纯Anti-HBs阳性)、模式9(HBVM五项全阴性)为主,2006年分别占7.14%、39.44%、48.52%,2014年分别占4.47%、50.00%、41.73%。2006年和2014年1-4岁组模式7、模式8、模式9构成比分别为3.17%和0.66%、69.39%和75.42%、23.81%和22.59%;5-14岁组分别为6.35%和0.00%、26.93%和41.10%、62.54%和56.78%;15-29岁组分别为18.41%和15.50%、13.93%和22.00%、57.71%和53.00%。结论贵州省Hep B纳入免疫规划明显提高了与保护有关的HBVM模式8,降低了与感染和缺乏保护有关的模式7和模式9;建议对5-29岁人群开展Hep B查漏补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贵州省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4个市州,在4个市州中随机抽取9个县级医院作为调查单位,对调查单位内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的孕妇开展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筛查,对HBs Ag阳性的孕妇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标本,分离血清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 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Anti-HBs)、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Anti-HBc)。对HBs Ag阳性标本进行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 Ag)和抗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e Antibody,Anti-HBe)。结果共筛查9个县18 007名孕妇,HBs Ag阳性561例,经ELISA方法复测HBs Ag阳性517例,孕妇HBV感染率为3.08%,HBs Ag阳性率为2.87%。9个县孕妇HBs Ag阳性率1.82%~9.32%,HBV感染率1.89%~9.79%,HBe Ag阳性率0.81%~3.00%,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9个县孕妇HBs Ag阳性率、HBV感染率、HBe Ag阳性率均是黎平县最高。孕妇HBV感染的HBVM模式有20种,以HBs Ag、HBe Ag和Anti-HBc阳性(大三阳),HBs Ag、Anti-HBe、Anti-HBc阳性(小三阳)占总感染孕妇数的65.10%;调查的561例孕妇中,64例有乙肝疫苗免疫史,占11.40%,无免疫史的346例,占88.60%。结论贵州省孕妇存在HBV感染,以小三阳、大三阳感染模式最多见,孕妇乙肝疫苗接种比例不高,建议贵州省在加强乙肝疫苗常规免疫的同时,应对15~30岁妇女开展乙肝疫苗补充免疫,提高贵州省育龄妇女乙肝疫苗覆盖率,进一步降低孕妇HBs Ag阳性率,减少HBV的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单采血浆还输血球的有偿献血20年后,河北省某"献血村"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现状,探讨乙肝传播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乙肝在该人群传播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北省某"献血村"常住村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血清学标志物,采用统计分析系统9.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北省某"献血村"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 Ag)和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V Core Antigen,Anti-HBc)流行率分别为4.46%(22/493)和33.87%(167/493),均接近河北省自然人群水平。母婴传播是导致HBs Ag阳性的主要因素[母亲HBs Ag阳性组vs阴性组:比值比(Odds Ratio,OR)=13.17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457~70.669];接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 B)是Anti-HBc阳性的保护因素(接种组vs未接种组:OR=0.014,95%CI:0.003~0.058)。结论 HBV在河北省某"献血村"人群主要通过母婴传播。目前预防控制乙肝的策略应放在发现HBs Ag阳性的孕产妇,阻断母婴传播,以及提高成年人群Hep B的接种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深圳市乙型肝炎病毒流行状况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对深圳市居民进行系统抽样,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 Ag),分析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筛选出252份HBs Ag阳性血清提取DNA,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及基因分型。结果乙肝表面抗原流行情况:共调查3 771人,深圳1岁~59岁人群HBs Ag阳性率为6.68%,低年龄组流行率显著低于高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分型选择83份DNA浓度≥1×103copy/ml的阳性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B型检出率为73.5%,C型检出率为20.5%,B+C混合型检出率为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法分型4例(4.9%)。B、C基因型的分布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感染者HBe Ag、抗-HBe Ag阳性率及HBV DNA水平均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地区1岁~59岁人群中HBs Ag携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乙型肝炎人群中感染的HBV基因以B型为主,C型次之,B+C混合型最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县医疗保险人员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为降低乙肝病毒(HBV)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县所有参加医疗保险人员抽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 Ag、HBe Ag、抗HBs、抗HBe、抗HBc五项指标,以了解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结果我县医疗保险人员作为特殊人群,享有很好的医疗保障,HBV感染率仅为3.74%,远低于全国10.00%的水平。结论加强所有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将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纳入慢性病管理、强化乙肝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是有效控制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最好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2012年1~6岁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乙肝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广西122个县(区、市,下同),每个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各抽取1~6岁儿童25人,对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化学发光法对调查儿童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西2012年1~6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Antigen,HBs Ag]阳性率为0.60%,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s Ag,Anti-HBs)阳性率为59.76%,且随着年龄的增长HBs Ag阳性率逐渐上升,Anti-HBs阳性率逐渐下降(χ2=13.530,P=0.019;χ2=789.306,P=0.000)。不同地区、接种不同剂次和不同剂量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 B)其Anti-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9,P=0.655;χ2=429.417,P=0.000;χ2=818.100,P=0.000)。调查16 760儿童中,有Hep B接种史100.00%,首剂(First Dose)Hep B(Hep B1)及时接种率为89.68%,全程接种率为99.86%,全程合格接种率为84.87%。结论广西2012年1~6岁儿童HBs Ag阳性率为0.60%,开展儿童Anti-HBs监测,及时接种Hep B1,全程接种Hep B,可减少HBV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传播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儿科门诊进行乙肝5项检查的1~14岁儿童1 936例。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HBV)感染标志物;使用自制的调查表收集儿童的人口学特征、Hep B接种史、乙肝病毒暴露史,统计HBV感染情况。结果选取的1 936例儿童HBV感染率为7.70%,其中1~4岁、农村地区的儿童HBV感染率均明显低于5~14岁、市区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乙肝免疫史的儿童HBV感染率为4.27%,明显低于无免疫史儿童的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全程接种、合格接种、首剂Hep B及时接种的儿童HBV感染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家庭成员中HBs Ag阳性、有创伤性治疗史、有口腔诊疗史的儿童HBV感染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出生地儿童HBV感染率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市区儿童HBV感染风险是农村儿童的2.20倍,有创伤性治疗史儿童HBV感染风险是无创伤性治疗史儿童的2.53倍,有口腔诊疗史儿童HBV感染风险是无口腔诊疗史儿童的1.95倍;乙肝免疫史是儿童HBV感染的保护因素,有乙肝免疫史儿童的HBV感染风险是无免疫史儿童的0.16倍。结论本地区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HBV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根据危险因素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继续推行新生儿Hep B免费接种政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Antigen,HBs Ag]阳性产妇筛查及新生儿母婴阻断措施开展情况。方法在云南、湖南、广西、安徽、甘肃、贵州、内蒙古、四川8个省(自治区,下同),选取2010年新生儿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 B)及时接种率(Timely Birth Dose Rate,TBD)〈75%的设区的市(地区、州),以2011年产前筛查出的HBs Ag阳性住院分娩产妇及其新生儿为观察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产妇HBV血清学标志物筛查情况,孕期是否采取阻断措施,新生儿首剂(First Dose)Hep B(Hep B1)及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lin,HBIG)接种情况等。产妇在分娩前采集静脉血5毫升(ml),在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CDC)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HBs Ag、乙肝病毒e抗原(HBV e Antigen,HBe Ag)和抗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e Ag,Anti-HBe)进行复核检测。结果调查地区医疗机构产妇HBV血清学标志物筛查多采用国产ELISA试剂。经省级CDC实验室复核检测,初筛HBs Ag阳性产妇HBs Ag、HBe Ag、Anti-HBe复核一致率分别为95.93%、83.28%、75.44%。调查9999名HBs 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全部接种了Hep B1,79.58%的新生儿接种10微克(μg)重组Hep B(酵母);TBD为97.05%,早产儿、低体重儿TBD低于足月儿(χ2=80.72,P〈0.05)、正常体重儿(χ2=175.1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婴儿Hep B1和HBIG联合接种率为67.17%,产妇HBe Ag阳性、阴性或未检测者,其新生儿联合接种Hep B和HBIG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P〉0.05)。结论需继续加强HBs Ag阳性母亲的早产儿、低体重儿Hep B1及时接种,以及HBs Ag和HBe Ag双阳性产妇的新生儿Hep B1和HBIG联合接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母体注射乙型肝炎(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影响及新生儿血清HBV标志物动态变化的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e抗原均阳性孕妇120例,按照孕妇是否愿意接受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分成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58例。观察组单阳性(HBs Ag阳性)孕妇32例,双阳性(HBs Ag及HBe Ag阳性)孕妇30例;对照组中单阳性(HBs Ag阳性)29例,双阳性(HBs Ag及HBe Ag阳性)孕妇29例,4组分别记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Ⅰ组、Ⅱ组在妊娠第28周起,每周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400 U,直至生育新生儿。Ⅲ组、Ⅳ组则给予常规管理。结果 120例孕妇共生育134例新生儿,4组宫内感染率分别为2.63%、18.75%、21.21%、38.71%,相应地检测4组新生儿血清抗HBs产生情况,发现Ⅳ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939 4,P0.05)。在新生儿第1年的不断检测下,Ⅰ组发生慢性HBV感染的比例为0.00%,而Ⅱ组、Ⅲ组、Ⅳ组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13 6,P0.05)。结论母体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降低HBV宫内感染概率,新生儿的HBs Ab阳性表达也明显提高,有助于HBV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影响因素及乙肝高危儿免疫预防的价值。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3年8月至2016年5月HBs Ag阳性产妇546例及乙肝高危儿546例,依据乙肝高危儿是否感染HBV分为感染组(19例)与未感染组(527例)。对HBs Ag阳性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乙肝高危儿均行血清HBs Ab、HBs Ag水平测定。统计乙肝高危儿免疫注射及血清标志物测定情况,对比不同年龄阶段乙肝高危儿HBs Ag、HBs Ab阳性率,分析乙肝高危儿HBV母婴传播因素。结果乙肝高危儿均进行了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注射,其中524例(95.97%)联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检测结果显示19例(3.48%)高危儿血清HBs Ag呈阳性,381例(69.78%)血清HBs Ab呈阳性;0.5~岁年龄段HBs Ab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发现产妇HBe Ag阳性率、乙肝免疫预防方式为HBV感染母婴传播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产妇HBe Ag阳性、乙肝免疫预防方式为HBV感染母婴传播的独立影响因素,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对乙肝高危儿免疫预防价值较高,对乙肝高危儿予以乙肝疫苗联合HBIG免疫接种可降低新生儿HBV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严重威胁着当今世界人类的健康,在我国尤为突出。接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 B)是预防和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之一。2002年1月全面实施儿童Hep B免疫规划以来,儿童HBV感染率大幅下降,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1~4岁儿童HBs Ag携带率仅为0.96%[1],Hep B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孕妇的不同感染状态对胎儿宫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1月在该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120例HBs Ag阳性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HBs Ag,HBe Ag,HBc Ab均为阳性)、B组(HBs Ag,HBe Ab,HBc Ab均为阳性)、C组(HBs Ag,HBc Ab为阳性)、D组(HBs Ag,HBe Ag为阳性),另选取孕期血清HBV标志物全阴性的50例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孕妇乙肝两对半,采用全自动荧光定量PCR仪检测PCR-HBV-DNA值,检测其所生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 h的乙肝两对半。结果 A组孕妇与B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9),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1×10~5(基因拷贝/ml)的新生儿血HBs Ag阳性率为53.8%,1×10~5(基因拷贝/ml)的为100%(P0.001),即当母血中HBV-DNA值10~5基因拷贝/ml时,新生儿出现HBs Ag阳性的概率升高(χ~2=24.828,P0.001)。结论乙肝大三阳孕妇或体内HBV-DNA载量高是胎儿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慢性丙型肝炎(丙肝)感染者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 B)的效果。方法通过以社区为基础的筛选方法选择聊城东昌府区18-59岁的慢性丙肝病例,且血清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HBs Ag)、抗HBs Ag抗体(Anti-HBs)、抗HBV核心抗原抗体(Anti-HBc)均阴性,抗丙肝病毒(HCV)抗体和HCV RNA阳性者为病例组;按照1∶2配比选择以上五项指标均为阴性的人群对照组。采用0-1-6月程序为所有研究对象接种3剂次Hep B,比较两组人群免疫后1个月Anti-HBs免疫应答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结果病例组、对照组Anti-HBs阳转率分别为100%(17/17)、100%(34/34);低应答率分别为23.53%、2.94%(χ~2=5.43,P=0.02);正常应答率分别为29.41%、41.18%(χ~2=0.67,P=0.41);高应答率分别为47.06%、55.88%(χ~2=0.35,P=0.55);GMC分别为563.46m IU/ml、1 270.70m IU/ml(t=1.50,P=0.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丙肝感染是Hep B免疫应答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丙肝感染者接种Hep B后免疫应答弱于健康人群;需增加接种剂量或剂次以提高其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5,(8):1044-1045
目的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探讨两种方法的相关性。方法采集490份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的体检者的血清,采用ELISA法和FQ-PCR两种方法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比较分析其结果。结果 HBs Ag(+),HBe Ag(+),HBc Ab(+)阳性组血清中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95.6%,HBs Ag(+),HBe Ag(+)组阳性检出率为100.0%,HBs Ag(+),HBe Ab(+),HBc Ab(+)组阳性检出率为20.6%,HBs Ag(+),HBc Ab(+)组阳性检出率为36.4%。第1组、第2组、第3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3组和第4组相比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感染者HBV DNA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男性感染者的阳性均值略高于女性感染者。结论荧光定量PCR和ELISA两种方法在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中有密切相关性,荧光定量PCR法结果更为科学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