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认识、改善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间住院的PM和DM患者共32例,对其年龄、住院时间、肌力、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股四头肌MRI、肺高分辩率CT(HRCT)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M组和PM组患者在年龄、肱二头肌力、股四头肌力、住院时间、ESR、CRP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PK水平PM组(3032±2973)U/L显著高于DM组(390±94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DM和PM患者颈肌受累、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间质性肺炎(IL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PM组患者(P=0.021),且MRI上水肿信号的改变比PM患者明显。PM组对糖皮质激素疗效显著优于DM组(P=0.013)。4例死亡均为DM患者,3例死于间质性肺炎合并感染后呼吸衰竭,1例死于横纹肌溶解综合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DM患者CPK水平不及PM患者高,但并发ILD较多,预后较PM差。  相似文献   

2.
张轶凡 《黑龙江医药》2014,(6):1340-1341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联合泼尼松治疗多发性肌炎(PM)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26例,观察组进行白芍总苷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泼尼松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肌酸肌酶(CK),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肌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K值均明显下降,且治疗前后的CK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变化值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肌力提高≥2级以上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增高,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泼尼松治疗多发性肌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利临床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PM和DM患者的临床表现、肌酶水平、肌电图、肌活检以及转归,并对PM和DM进行分析比较。结果PM首发症状以发热肌痛、近端肌无力多见,DM则皮疹为首发症状。PM患者出现肌酶LDH,AST升高明显高于DM组患者,ILD在DM中发生率高于PM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M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散在肌纤维萎缩;DM以束周萎缩多见。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年龄、肺部感染,肿瘤有关。结论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DM/PM)的死亡因素。方法收集近三年来在我院住院的121例DM/PM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DM/PM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或自动出院后死亡,死亡率13.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肺间质病变、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恶性肿瘤与DM/PM患者死亡显著相关,肌病类别、年龄、病程、肌力、血清肌酶CK与DM/PM患者死亡无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衰竭与DM/PM患者死亡显著相关。结论 DM/PM死亡率高,男性、呼吸系统受累、恶性肿瘤是DM/PM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6.
李芹  要庆平 《云南医药》1998,19(3):183-184
30例成人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的死因分析李芹寿涛要庆平陈佩英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PM)是一组原因未明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横纹肌纤维变性和间质炎性改变为其病理特征,皮肌炎尚有特征性皮疹。本文共收集死亡病例30例,对其死亡因素进行分...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是一组以四肢近端肌肉受累为突出表现的异质性疾病[1],以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 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最常见。DM表现为四肢近端肌群、肩胛肌群、颈部和咽喉部肌群等受累的炎症性肌病及特征性皮损,缺乏皮损者则为PM。自1916年Sterze首次报道PM并发胃癌以来,关于DM/PM伴发恶性肿瘤的报道层出不穷。由于该病的病理过程复杂,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并缺乏判断活动度的特异性指标,早期诊断困难,加上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造成该病预后差,死亡率高。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治疗与预后、筛查的意义等方面综述如下,旨在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合并肺间质病变(IL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80例DM/PM患者以及34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DM/PM合并ILD及IPF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将DM/PM患者按合并及未合并ILD分成两组对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0例DM/PM患者中,合并ILD 38例,ILD的发生率为47.5%.DM/PM合并ILD比IPF发病年龄轻,IPF老年男性患者多、且临床症状和体征更多见.影像学上,DM/PM合并ILD患者较多出现胸膜增厚.对于合并ILD的DM/PM患者与未合并者比较,关节痛及吞咽困难的比例、血沉、血清LDH、抗Jo-1抗体阳性率等指标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8例合并ILD患者好转24例,无明显变化7例,死亡7例.结论 ILD在DM或PM中发病率较高、症状不典型,应常规行肺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临床的辨证治疗,认为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由素体阴虚阳盛、脏腑蕴热及外感暑湿热毒侵充血脉而成。辨证分型以风湿热毒入营入血及肝肾阴虚余邪痹阻为纲,灵活运用了普济消毒饮、清温败毒饮、当归拈痛汤、知柏地黄汤和大补阴丸的辨证配伍,突出了中医中药在本病治疗中的重要优势,非常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15):2043-2046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多发性肌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多发性肌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泼尼松片口服,初始给药剂量为60~100 mg/d,每日3次,然后根据患者肌酸肌酶(CK)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10 mg/d,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来氟米特片10 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2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肌力评价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肌酶谱[包括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PK)、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2(IL-2)、IL-8、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7.8%)和肌力达3级率(81.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5.5%、55.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2%vs.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肌酶谱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多发性肌炎疗效较好,可以显著提升患者肌力,改善肌酶谱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性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和骨质疏松的发生情况,并讨论疾病的病情和激素用量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量36例女性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患者(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组)和健康女性(对照组)的股骨颈、三角区、大转子及左前臂桡骨远端的骨密度,并同时记录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患者的症状变化、临床指标、激素使用情况。对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患者诸多影响骨密度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组中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组中骨量异常的患者比骨量正常的患者年龄更大、病程更长、激素使用时间更长、激素累积用量更大(P〈0.05)。与非闭经妇女相比,闭经妇女出现骨质疏松的比例增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激素的使用时间、激素的累积剂量与股骨颈骨密度值有线性回归关系。结论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闭经妇女更易出现骨质疏松,激素的使用时间及累积剂量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醋酸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在治疗IgA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将116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按照入院编号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54例,采用采用醋酸泼尼松药物治疗,观察组62例,采用醋酸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有效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7.78%,显著低于观察组9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在治疗IgA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黄葵胶囊配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黄葵胶囊配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与泼尼松组的疗效、副作用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将68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成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3例),分别应用黄葵胶囊加用泼尼松治疗及单用泼尼松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69.7%)(P<0.01),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尿素氮、血脂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黄葵胶囊配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优于单用泼尼松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这两种不同的中效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片和泼尼松)应用于初治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初治单纯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1例。随机分为泼尼松组(A组,29例),甲泼尼龙片组(B组,22例)。结果泼尼松组(A组)反复或复发的病例有14例,其中频复发病例占8例;甲泼尼龙组(B组)反复或复发的病例有7例,其中频复发病例占1例。A组和B组反复或复发的病例比较,P>0.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和B组频复发的病例比较,P<0.05两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甲泼尼龙对初治的单纯型激素敏感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能减少频复发,疗效优于口服泼尼松。  相似文献   

15.
将128例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两组均持续4周的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要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关节疼痛与关节肿胀指数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关节疼痛与关节肿胀指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类风湿因子(RF)值为(50.22±19.82) IU·mL-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14±20.59) IU·mL-1(P<0.05),且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明观察组治疗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能有效调节HPA轴状况,促进RF表达下降,缓解疼痛与肿胀症状,安全性好,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观察小剂量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影响。 方法: 102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在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片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片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肾功能和血清MMP2、MMP9、TIMP1水平变化。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和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24hUpro)、尿β2 微球蛋白(β2 MG)、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以及血清MMP2、MMP9、TIMP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剂量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同时能明显降低血清MMP2、MMP9、TIMP1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泼尼松择时释放片,评价其体内外的释药.方法 采用水不溶性包衣材料,干法压制包衣制备泼尼松择时释放片,用HPLC法测定泼尼松体外释放度,LC-MS/MS测定Beagle犬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泼尼松择时释放片与泼尼松普通速释片后血浆中泼尼松的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所制泼尼松择时释放片的体外时滞时间为4~5h,时滞后药物可达到0.5h内释放大于85%的爆破型脉冲释药效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泼尼松在Beagle犬体内的AUC0-t分别为62.01±3.57、59.96 ±2.72 ng·mL-1 ·h;AUC0-∞分别为63.35±3.51、62.76±3.27ng·mL-1 ·h;t1/2分别为1.00±0.16、1.22±0.54 h;Tmax分别为4.67±0.26、0.97±0.30 h;Cmax分别为27.84±3.03、28.05±1.94 ng·mL-1;Tlag分别为3.83±0.26、0h.结论 犬体内外的结果均证明该制剂具有延迟释放特性,其设计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8.
李燕燕 《药品评价》2021,(5):298-300
目的:探究泼尼松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配合使用氯雷他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泼尼松治疗.治疗2周后,记录两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