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养生,即保养生命,颐养天年。《内经》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部医学专著,在养生方面论述较多,其内容广泛,方法具体,行之有效。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对健康及寿命的期望在提高,传统的治疗医学逐步转向预防、康复医学。《内经》的养生学  相似文献   

2.
《内经》养生方法探析文斐玉,谢梅轩(江西中医学院330006)关键词《内经》,养生方法《黄帝内经》蕴含着丰富的摄生之法、养生之道,完全可以这样认为《内经》养生方法是后世预防医学之蒿矢。故此,现就《内经》的养生方法试作探析如下。1治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  相似文献   

3.
养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又称“摄生”、“道生”。查阅《内经》,深感《内经》中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之丰富。在《素问》的前3篇,即《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中都有比较集中的论述,并可散见于其他各篇。现笔者试就《内经》中有关养生论的运动观的辩证法思想作一粗略的探讨。1天人相应整体观天人相应,又叫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应的整体观。《内经》理论认为人与外界环境密不可分,人始终生活于外界环境之中,外在的自然界和社会环境时刻都影响着人的形体和精神变化。人必须根据自然界阴阳消长、寒暑往来的变化规…  相似文献   

4.
欧阳波  翟双庆 《新中医》2014,46(10):224-226
《内经》养生思想是在吸收道家养生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论在理论原则还是实践方法上与道家养生观都非常一致,其中道家"无为"思想在《内经》养生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道家"无为"的"无欲无求"的精神追求体现在《内经》情志养生中,提倡恬淡虚无的精神调养;二是道家"无为"的"顺其自然"思想体现在《内经》情志养生,强调顺物合道保持心境平和;三是道家"无为"的"不妄为"思想体现在《内经》的情志养生中,主张节制情欲勿使情绪过极、节欲保精以保全生命活力。总之,在《内经》的情志养生中,处处体现着道家"无为"思想的精神实质,其最终还是为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养生目的,以求健康长寿,尽其天年。  相似文献   

5.
段阿里  鞠宝兆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1):2305-2308
随着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颁布,对于时间医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医学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中医时间医学理论首次出现在《黄帝内经》中,有大量关于人体生命活动呈节律性、周期性的描述和记载,它提出的养生观更是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以"四时五脏阴阳"为理论基础,要求人们根据时间节律的变化特点进行养生。文章着重针对《内经》的时间养生理论的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力求汲取其精华部分,既可以指导人们合理养生,又可向世界展示中医时间养生理论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医书经典,其内容涉及医学、哲学、天文、气象、生物等诸多方面;其理论渊博,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渊薮",被后世尊称为"医家之宗",其博大深邃的健康理论,影响着中医一代又一代的传承,造就了众多著名的医学大家。从古至今,健康都是人们一直重视并追求的一项事业,《内经》对其也有深刻的理论阐述。文章从《内经》天人相应的生态观、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五脏为枢的整体观、邪正相争的发病观、以平为期的治疗观、未病先防的养生观探讨健康之要,为日常生活作出指导,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灸疗与养生     
《内经》"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重要的养生医学思想阐述。《素问·四气调神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李东垣解释"治未病"就是养生,指出"如能慎言语、节饮食,所谓治未病也"。因此,《内经》灸疗养生理论研究,既是中医养生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又是对《内经》"治未病"养生思想的弘扬。  相似文献   

8.
《内经》中的养生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正确认识人的自然寿命,全方位提出关于人类养生的重要法则,阐明人体养生要做到内外兼顾,重视预防为主的"治未病"思想,以及详细分析人类早衰的根本原因等。《内经》中的养生学思想主张天人相应、内外兼顾、形神合一、动静结合、未病先防,对现代研究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人体科学等,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心身医学"并非现代医学的首创,早在《内经》时代就有相关的论述。《内经》中的"心身医学"内容散在不同的篇章之中,其所论述的"心身疾病"及其诊治与预防,为现代医学相关疾病提供了研究思路。文章从《内经》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心身疾病",同时结合《内经》对"心身疾病"的诊治以及"形与神俱"的养生理念,体现了《内经》时代所重视心理与躯体两者紧密相关的医学问题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谈治疗高热与时辰医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辰始于《易经》,时辰医学详于《内经》。《内经》以中医基础理论“天人相应”为指导,从整体上研究人生命活动的周期性,提出了时辰治疗医学,用于指导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和养生的一门时间医学科学,它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与其它学科有...  相似文献   

11.
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处处可见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看做是"天-地-人"三才理论在医学中的体现。笔者追溯三才理论之源,将《内经》中有关三才医学观的内容加以阐述,揭示代表"天"的气候环境,代表"地"的地理环境和代表"人"的社会环境在人体的生理、发病、治疗及预防养生等各方面所起的作用。1三才之源  相似文献   

12.
《内经》的整体观与练功和养生白求恩医科大学(130021)阎春生,郭学彦[关键词]《内经》,整体观,气功养生(黄帝内经》集先赛至汉初医学家理论和实胜之人在.莫定了中华民族医学的基础,是我国乃至在界观存最早的医学巨著.后世医家制内经》是“医学之家”.对...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饮食养生与食疗药膳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养生 ,又称摄生 ,是保养、调摄生命的意思。养生学说是研究和讨论养生原则和方法的学说。食疗、药膳是通过食物或药物与食物结合 ,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和措施。《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内经》非常重视养生 ,其体系完整、内容广泛、方法具体 ,饮食养生是其重要方法之一。同时 ,《内经》还是最早记载食疗理论的书籍 ,一些药膳方剂也是其首创。从现代长寿老人调查资料和健康新兴理念来分析 ,《内经》的饮食养生与其颇相吻合。《内经》提出的食疗理论与药膳组方方法 ,对后世食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内经》养生理论,提出相关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的建议,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新的防治思路。方法 结合《内经》养生理论、中医学理论基础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现代医学研究进展,从其生活方式上进行干预。结果 基于《内经》养生理论提出的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身心状态,达到有效减轻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症状、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并发症的风险目的,构建其中医特色生活体系。结论 基于《内经》养生理论构建中医特色生活体系充分发挥了中医特色优势,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临床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5.
《内经》养生学和"治未病"思想对糖尿病防治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兆和  张征宇 《中医杂志》2007,48(10):940-941
《内经》的养生学说建立了中医养生学体系,确立并强调以顺应自然、形神共养、惜精固本、综合调养等养生的基本原则,倡导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应遵循《内经》的养生方法,从调养身体提高正气和预防病邪、避其毒气等方面着手,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发展,《内经》养生学说和"治未病"思想对于糖尿病的防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内经》将古代"和合"思想引入医学领域,用以阐明人的生命规律和疾病的防治规律,认为"和"是健康的标准和生命的本质,"和之"是养生的最高法度。只有把握适中、有度的原则实施养生方法,才能使人体处于天人和、形神和、阴阳和、脏腑和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哲学基础、基本特征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了《内经》中的时间医学,认为《内经》构建了中医时间医学的理论框架。其以天人合一观、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揭示了人体生理、病理规律与时间和周期的关系,这种认识对说明疾病的变化以及诊断、治疗、预后、养生都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上提供诸多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禄颖 《吉林中医药》2011,(10):1028-1029
"因时摄生"是《内经》养生思想的主要特点,它以"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为基础,重视人体与自然界变化的统一性,根据自然四时、昼夜阴阳消长规律以及人体的生命活动节律来因时调摄身体,增强体质,从而达到防病抗衰,延年益寿的目的。《内经》"因时摄生"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顺应天之四时而养生、顺应昼夜节律而养生以及顺应人体生命活动周期而养生等3个方面。其中顺应昼夜节律养生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睡眠养生。  相似文献   

19.
1养生遵道养生保健是当代主流社会十分重视的生活理念,也是当代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社会活动行为。然而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追求在名目繁多的养生健身活动中并不一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内经》在总结前人养生强体,养生长寿时,将获得不同结果的人分别成四类,一曰:“真人者,提挈天  相似文献   

20.
研究概括《内经》时间医学理论,总结为因时养生,四季养生调阴阳,子午流注养生调气血;因时诊病,针对四季气候差异导致不同的疾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病情因时变化,病情可在特定的时间加重或恶化,这种变化与互运六气相关;因时治疗,如特殊疾病选时治疗,特殊针刺选时取穴等,分析其对现代养生保健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