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川芎主产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与丰缺状况。方法:测定成都平原33个乡镇173个土壤样品pH,凯氏定氮法测定全氮,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有效磷,火焰光度法测定速效钾,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铁,分光光度法测定色度,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养分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和相关性。结果:川芎主产区有效锰和有效铁含量分布均呈现中等程度(25%块基比75%)的空间自相关性,受土壤类型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其高值区域分别分布在眉山东北部和彭州-什邡一带。川芎主产区土壤的酸碱度基本适宜(pH=5.77);全氮和有效磷含量丰富,平均值分别为2.18 g·kg~(-1)和72.07 mg·kg~(-1)。除邛崃和绵竹外,川芎其他产区的速效钾均存在不同程度缺乏(100 mg·kg~(-1)),占总样品的18.50%。除眉山外,川芎其他产区的有效锰均存在不同程度缺乏(5 mg·kg~(-1)),占总样品的14.45%。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的质量分数极高,平均值分别为5.82、8.83、371.33 mg·kg~(-1)。土壤色度L值与全氮、有效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色度a、b值与有效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川芎主产区全氮、有效磷、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含量丰富,而速效钾、有效锰存在不同程度缺乏。7个营养元素的空间自相关性均较低,其质量分数的变异度较大,提示施肥等人为因素对川芎产地土壤养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窝儿七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测定窝儿七产地土壤因子的含量,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不同产地窝儿七有效成分的含量和土壤因子的含量进行偏相关系数分析,筛选影响窝儿七有效成分的主导土壤因子。方法:HPLC法,常规土壤测定法,偏相关分析法。结果:窝儿七中总木质素含量与速效氮呈显著负相关性,与速效钾、pH呈正相关性;总黄酮、槲皮素的 含量与锌、铜呈显著地负相关性;鬼臼毒素的含量与全氮、速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性, 与速效氮、铁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山奈素的含量与土壤中pH呈显著地负相关性,与全磷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窝儿七的有效成分与土壤中的氮、钾、铁、 铜、锌、pH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产地野生仙茅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与仙茅苷含量的关系。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采自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26个地方的野生仙茅生长土壤的p H和养分含量,以及各地仙茅的仙茅苷含量。结果:仙茅生长土壤呈较强的酸性,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丰富,速效磷中下水平,速效氮缺乏。p H与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全磷有显著相关关系;有机质与全氮、速效钾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全磷有显著相关关系;全氮与速效氮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仙茅生长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与其仙茅苷的含量之间存在二次多项式回归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影响仙茅苷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全氮、速效氮,其次是全磷、速效磷和全钾。以影响仙茅苷含量的5个因子进行聚类,仙茅的生长土壤可明显划分为4类。结论:仙茅生产中应重视氮肥、磷肥的施用,同时,在酸性土壤中应添加石灰调节p H值,以提高速效氮转化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土壤理化因子与滇龙胆中药有效成分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采集大理市、保山市、临沧市和毕节市4个产地7个样点滇龙胆植株及根际土壤,测定土壤理化因子、滇龙胆中有效成分(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当药苷、马钱苷酸)的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有效成分含量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龙胆苦苷含量与土壤pH、全钾、多酚氧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獐牙菜苦苷含量与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呈极显著正相关;当药苷含量与全钾和多酚氧化酶呈显著正相关;马钱苷酸含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龙胆苦苷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全钾、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影响獐牙菜苦苷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多酚氧化酶、全磷等;影响当药苷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有机质、脲酶;影响马钱苷酸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pH、多酚氧化酶。结论 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滇龙胆中药品质的重要因素,且各土壤因子之间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产丹参适宜的土壤有机质和氮素肥力条件.方法 在四川丹参主产区,定点测定窝子丹参及其优级品产量,并同时采集0~30 cm和30~50 cm的土壤,采用水合热法、H2SO4-HClO4-H2O2消化,20%NaCl浸提-碱解蒸馏法,测定川丹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和速氮含量,t检验法.结果 首次报道了紫色土适宜丹参高产的肥力指标、函数模型以及丹参土壤的肥力对比研究结果,适宜于丹参高产的肥力指标为OM 10~20 g·kg-1,全氮1.0~1.5 g·kg-1,速效氮200~500μg·g-1,C/N比率61~71.丹参土壤耕作层A的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回归方程为N(g·kg-1)=0.054 7 OM(g·kg-1) 0.050 3(n=15,r=0.771 91),OM4.59~45.52 g-kg-1).结论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与丹参色泽、规格等级和产量有关,土壤供氮力低是丹参产量提高的突出问题.研究证明土壤协调适中的C/N比率,较高的有机质、全氮贮量以及供氮力强是丹参高产的重要营养条件之一.GAP栽培丹参采用科学增施有机肥和氮肥,为丹参优质高产奠定了良好的营养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土壤养分与云南黄连产量及有效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土壤养分与云南黄连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了13个土壤化学性质指标,以及云南黄连根茎生物量和根茎中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的含量,对所测得的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从土壤化学性质指标中提取了3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86.9%),其中钙(Ca)、镁(Mg)、铁(Fe)、锰(Mn)、锌(Zn)与第1因子有较强的相关性,有机质、氮(N)、有效N、有效磷(P)、有效钾(K)与第2因子有较强的相关性.云南黄连产量与土壤中有效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达到0.931,与土壤有效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703;云南黄连根茎小檗碱含量与土壤有效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680.结论:在有效N和有效P含量高的土壤中,云南黄连产量和小檗碱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产地、不同年限的太白贝母鳞茎品质与根际土壤因子之间相关关系,为太白贝母药材的优质、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份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鳞茎及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农化分析方法对根际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 H及6种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鳞茎中贝母辛和9种核苷含量,UV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利用SPSS 22. 0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根际土壤因子与鳞茎品质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5)。土壤因子方面,野生品根际土壤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6种土壤酶活性均高于栽培品,而速效磷,p H低于栽培品。随生长年限增加,栽培品土壤养分指标呈现不同趋势的变化,野生品无明显变化,但两者的土壤酶活性大多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鳞茎品质方面,太白贝母鳞茎9种核苷含量和生物碱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呈现降低趋势,栽培品变化趋势较大,而野生品变化不大,多数栽培品核苷及生物碱含量高于野生品。相关性分析显示,根际土壤因子之间及土壤因子与鳞茎品质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整体上说,土壤营养状况和鳞茎品质随着年限的增加呈下降状态。结论:太白贝母品质主要受到其根际土壤因子综合影响,在太白贝母野外就地保护或人工栽培过程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土壤各养分的含量及其比例关系,以保证其品质。  相似文献   

8.
杜仲药材有效成分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影响杜仲皮和叶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产地差异性的主要环境因子. 方法: 利用HPLC同时测定10个产地10年生杜仲皮和叶中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流动相分别为乙腈(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0~25 min,5%~13%A;25~45 min,13%~15%A;45~80 min,15%~21%A),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0~20 min,5%~12%A;20~35 min,12%~13%A;35~45 min,13%~19%A;45~65 min,19%~25%A),检测波长均为210 nm.检测杜仲生长地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及pH,获得土壤因子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4种有效成分与气候及土壤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10个产地同一生长年限杜仲皮、叶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最高气温对4种成分在杜仲不同组织中的影响较大. 结论: 杜仲不同组织部位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明确了主导环境因子,为合理施肥及环境调控来提高杜仲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提供参考,为杜仲的适宜种植区选择及其道地性产生原因分析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5,(8)
目的:了解不同产地野生仙茅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与仙茅苷含量的关系。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采自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26个地方的野生仙茅生长土壤的p H和养分含量,以及各地仙茅的仙茅苷含量。结果:仙茅生长土壤呈较强的酸性,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丰富,速效磷中下水平,速效氮缺乏。p H与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全磷有显著相关关系;有机质与全氮、速效钾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全磷有显著相关关系;全氮与速效氮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仙茅生长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与其仙茅苷的含量之间存在二次多项式回归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影响仙茅苷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全氮、速效氮,其次是全磷、速效磷和全钾。以影响仙茅苷含量的5个因子进行聚类,仙茅的生长土壤可明显划分为4类。结论:仙茅生产中应重视氮肥、磷肥的施用,同时,在酸性土壤中应添加石灰调节p H值,以提高速效氮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川芎有效成分与土壤营养值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川芎药材品质与产地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确定影响川芎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 采用TFW-VII型土壤养分·水分综合测定仪测定土壤样品中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及硝态氮等土壤营养值,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土壤营养值与川芎有效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 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速效钾与川芎有效成分相关性最大,速效钾与川芎总荧光物质、藁苯内酯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洋川芎内酯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是有机质、土壤pH、速效磷,而硝态氮与所选有效成分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影响川芎有效成分的主要土壤因素是速效钾和有机质。同时通过分析还发现川芎有效成分之间、土壤营养值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由此说明土壤养分对于川芎药材品质的影响并非单因素作用,而是由协同作用来共同影响川芎药材品质。该结论可为川芎的合理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SPSS软件提供的功能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能达到简便、快捷和准确的统计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芩提取物制备过程中化学成分及药效的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黄芩提取物制备过程中化学成分及药效的动态变化规律,探寻确定合理提取工艺的研究思路。方法: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黄芩提取物制备工艺制备4个中间产物,分别记为水提物(样1),第1次酸沉产物(样2),醇沉精制后产物(样3)和第2次酸沉产物(样4),分别测定以上4个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及其解热、抗炎作用,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双变量相关分析考察成分与药效的相关性。结果:酸沉精制能明显提高黄芩提取物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但醇沉精制对提高这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作用不明显。样1对干酵母致大鼠发热试验的解热效应最强,样2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样3和样4的解热抗炎作用有所减弱,即进一步的纯化精制存在功效损失。黄芩苷与体温升高值、耳肿胀率和足肿胀率的灰色关联系数分别为0.78,0.81和0.70,双变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957,0.848和0.819,均为5种成分中的最大值,说明黄芩苷对药效的影响最大;此外,除黄芩苷外,其他4种成分与体温升高值、耳及足肿胀率的双变量相关系数为负值(解热效应中的黄芩素除外),提示提高其他4种成分的含量有利于增强提取物的解热抗炎效果。结论:虽然黄芩苷对黄芩提取物药效的影响最大,但也不是该成分含量越高越好,且增加除黄芩苷外的其他成分的含量有利于提高该提取物的整体解热抗炎效果。黄芩提取物解热抗炎作用是多种成分的综合效应,在确定制备工艺时应综合考虑多种成分对药效的影响,避免过度纯化造成功效损失。  相似文献   

13.
脑积水证候要素与靶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积水证候要素与靶位,为该病的证候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11年至今有关脑积水的文献,从中提取证候要素与证素靶位,采用SAS 9.0进行频数分析,典型相关分析,采用数据挖掘工具SPSS clementine 11.1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得出17个证候要素与11个证候要素靶位,典型相关分析得出5对综合变量能反映原两组变量的信息,关联规则分析中瘀、水、脑之间的关联获得了最高置信度为70。结论:水瘀互结、肾虚(包括肾精亏虚,阳虚不足,阴虚)是脑积水主要证候,另外脾虚水泛、痰瘀阻络、阴虚肝亢、热毒壅滞在脑积水证候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除了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外,还可引起听觉系统的损害.由于糖尿病聋以高频听力受损为主,临床上不易察觉,病变起病缓慢常呈渐进性并不可逆转,临床疗效也有限.积极听力学检查有助于糖尿病听力损害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听功能情况已引起临床医师和听力学家的重视,由其引起的听力损害的报道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5.
姜黄生长土壤的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隆云  张艳  宋红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2):718-721
目的:根据不同土壤对姜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寻找适宜土壤。方法:田间控制栽培对比试验法。数据分析和处理应用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结果:土壤质量与土壤因子间的相关性最显著,并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结论:根据相关分析和土壤因子聚类结果,姜黄生长土壤可分为适宜、较适宜和不宜种植3 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法牡丹皮药材中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等7个成分及Fe,Mg等2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探讨牡丹皮药材中物质与微量元素间的关系,为牡丹皮药材的质量综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波长融合方法测定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先葡萄糖,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7个成分的含量;采用微波消解-电感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Fe,Mg等2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对指标成分、微量元素等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综合评价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法牡丹皮的质量。结果: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法牡丹皮指标性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部分有显著差异(P0.05),灰色关联度模型稳定,牡丹皮中的不同成分、各种微量元素之间存在显著的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P0.05)。结论:微量元素与多指标成分的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模型为牡丹皮优质药材选择提供充分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芪中元素铜与有机物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书兰  顾萱  马丹  胡育筑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5):1249-1253
目的:通过对黄芪中有机成分的提取,探讨元素铜与总黄酮(TFA)、多糖(TPA)及总皂苷(TSA)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萃取法从黄芪中分离出TFA,TPA和TSA,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相应提取物中元素铜。结果:元素铜在不同有机成分中均有分布,其中TFA及TPA中含量较多;不同有机成分与元素铜在提取量上的相关性差别较大,元素铜与TFA及TPA相关性较强(r21=0.754 8,F1=57.202,P<0.01和r22=0.499,F2=21.906,P<0.01),而与TSA没有相关性(r23=0.002 6,F3=0.041,P>0.1)。结论:相关性分析能反映黄芪中有机成分与元素铜的关系;有机成分的含量及其结构特征可能是决定黄芪中元素铜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中国西部地区医院住院病床工作效率情况,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包括平均病床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等指标在内的综合指标体系,对中国西部地区医院的病床工作效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中国西部地区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医院病床工作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新疆、宁夏、重庆、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古、西藏。结论: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适用于各类资料的综合评价,能够科学反映中国西部地区医院住院病床工作效率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牛蒡稳定的碳同位素与环境因子及牛蒡子药材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联用技术测定δ13C值,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牛蒡的δ13C值与各因子的关系。结果:牛蒡叶的δ13C值与经度、高程、土壤中Mg等相关性较大,牛蒡子和叶的δ13C值与牛蒡子质量因子无相关。结论:牛蒡为C3植物,我国西部地区牛蒡叶的水利用率较高。该方法可作为药用植物溯源和发现耐干旱药用植物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冠脉康抗缺血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脉康有效部位群中指纹图谱共有峰与处方药材有效部位及药效的相关性,探讨冠脉康有效部位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以冠脉康制剂中53个色谱峰的校对峰面积为自变量,以各提取物对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息时间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有效成分与药效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53个色谱峰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的计算,发现有12个化学成分与冠脉康抗缺血作用密切相关。结论:初步提示有12个化学组分可能是冠脉康抗缺血的药效物质基础,处方中各药材在抗缺血作用中均有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