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痛是临床很多疾病常见的主要证状之一,按其的性质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二种。本人在临床中用背俞穴为主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腹痛病人107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107例病人中急性腹痛67例,慢性腹痛40例;男62例,女4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达10年之久。 治疗方法;根据疼痛的部位所属脏器,取其相应的背俞穴,并配合表里脏腑、或配合临近脏器之背俞穴,如胆绞痛取肝、胆俞;胃脘部痛取脾、胃俞;腹痛取大肠  相似文献   

2.
背俞穴药物注射治疗顽固性失眠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利用刺五加注射液4ml背俞穴(心俞、脾俞、肝俞、肾俞)注射,每次选取一组穴位(双侧),交替使用。结果:观察28例,治愈17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61%,总有效率为93%。结论:刺五加注射液背俞穴注射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方法:采用刺五加注射液4ml背俞穴(心俞、脾俞、肝俞、肾俞)注射,每次选取一组穴位(双侧),交替使用。结果:观察28例,治愈17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61%,总有效率为93%。结论:刺五加注射液背俞穴注射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治疗顽固性失眠30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效果。方法:治疗组3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采用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法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西医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是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俞穴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艳  王红  卢丽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31(4):87-87,F0004
面肌痉挛即面部一侧肌肉抽搐(个别人出现双侧痉挛),开始多起于眼轮匝肌,逐渐向面颊乃至整个半侧面部发展,常因疲倦、精神紧张自主运动而加剧,病人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工作或学习,严重影响着患者身心健康。我科2004~2008年共收治面肌痉挛病人19例,经背俞穴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痤疮作为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容貌,造成生活及社会活动上的各种不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收集的44例痤疮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刺络放血联用艾灸法),对照组(口服美满霉素法),每组各22例。经临床实验后发现,治疗组及对照组对治疗痤疮均有一定疗效。但背俞穴放血联用艾灸治疗痤疮疗程更短,不良反应小,并且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痤疮新发、复发,可以达到表里兼顾、标本同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假性球麻痹是中风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三个困难”,即吞咽困难、发音困难、语言困难以及强哭强笑、下颌反射亢进,而吞咽困难是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对吞咽困难严重者,易致肺炎、水电解质紊乱、脱水、营养不良等各种并发症,加重病情或突发窒息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8.
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4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假性球麻痹是中风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三个困难”,即吞咽困难、发音困难、语言困难以及强哭强笑、下颌反射亢进,而吞咽困难是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对吞咽困难严重者。易致肺炎、水电解质紊乱、脱水、营养不良等各种并发症,加重病情或突发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该病症,尽早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肺部感染率和死亡率有积极意义,中药汤剂难以内服,使内治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针灸在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点刺背俞穴加火罐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及C肽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基础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点刺肺俞、胰俞、胃俞、脾俞、肾俞,针毕用中号火罐在上述穴位拔罐5min,6次/周;对照组60例仅予常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INS)、C肽(C-P)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点刺背俞穴加火罐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提高胰岛素及C肽含量,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俞穴埋针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降糖药物+健康宣教)联合阿普唑仑片,治疗组予基础治疗(降糖药物+健康宣教)联合俞穴埋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60.00%;组间失眠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FPG、2 hP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FPG、2 h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俞穴埋针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障碍,并能改善患者的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思诺思对照组和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治疗28天后,对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积分进行比较.结果 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西药对照组的73.3%(P<0.05).针刺治疗组的睡眠质量完全改善率为73.3%,西药对照组为43.3%(P<0.05).针刺治疗组对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的改善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思诺思,主要体现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等方面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风偏瘫应用背俞穴埋线配合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中风偏瘫患者共66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应用背俞穴埋线配合针刺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中风偏瘫中,应用背俞穴埋线配合针刺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讨中风后偏瘫患者合用背俞穴埋线与中医针刺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8月选取6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为两组(33例/组),Ⅰ组单纯接受中医针刺治疗,Ⅱ组在上述针刺下接受背俞穴埋线,评估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实施效果。结果Ⅱ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3.9%,明显比Ⅰ组的总有效率(72.7%)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接受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测,数据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Ⅱ组的评测结果明显较Ⅰ组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中风后偏瘫患者实施中医针刺配合背俞穴埋线有显著效果,利于促进患者运动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刘小平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5):138-139
目的探讨针刺背俞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名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人、对照组20人;治疗组采用针刺背俞穴,对照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6.67%、60.00%,治愈率分别为68.33%、25.00%。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背俞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背俞穴注射治疗黄褐斑8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褐斑是面部常见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临床表现为面部凸出部位出现淡褐色或深褐色斑块,呈对称性,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但境界清楚;多分布在颞、鼻、额、眉及上唇等部位。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与性激素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另外精神抑郁、过度疲劳、日晒、劣质化妆品等因素亦可诱发。近年采用背俞穴辨证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8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对II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分型的认识,将中医基础理论的经络、经筋理论以及现代解剖学知识相结合,整理出以刺激夹脊穴、背俞穴为主,分型治疗本病的思路及理论依据,旨在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电针结合背俞穴拔罐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背俞穴拔罐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和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将4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与西药组。电针组采用电针结合背俞穴拔罐治疗,针刺脾俞、肺俞、足三里、章门、大椎等穴,后将两侧脾俞、肺俞、足三里接电针仪,留针30 min,起针后在背俞穴拔火罐,留罐10 min,每日治疗1次;西药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每日1次,每次10 mg,20 d后统计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后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电针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西药组复发率分别为10%、30%,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结合背俞穴拔罐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较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有效,且可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背俞穴是内脏与体表联系的部位,其有反应内脏疾病和治疗相应内脏疾病的相对特异性;又是脏腑经络之气所输注的穴位,当脏腑患病时,在相应的背俞穴处有些可出现阳性反应区、点和阳性反应物。本人在临床以刺灸肺俞为主,治疗肺系疾患;以刺灸心俞为主,治疗心悸、心气不足以及神志疾患;以刺灸肝俞为主,治疗胁痛、眼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背俞穴走罐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慢性咳嗽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37例,对照组患者34例,治疗组患者予以针刺配合背俞穴走罐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对症治疗,两组共治疗2周后,分别于治疗1周、治疗2周时评价两组患者咳嗽积分、视觉模拟评分及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结果 (1)治疗1周及治疗2周时,两组患者咳嗽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治疗1周时,咳嗽积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在治疗2周时,两组患者咳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周及治疗2周时,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治疗1周时,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治疗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LCQ三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患者在生理、心理领域及LCQ总分比较,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社会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背俞穴走罐相比常规西药治疗能够较快地缓解患者咳嗽症状与咳嗽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背俞穴为主埋线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背俞穴为主埋线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应用背俞穴为主行穴位埋线,10日埋1次,三次为一个疗程,采用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愈25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7%.结论:背俞穴为主埋线能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