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复方丹参方对拟血管痴呆大鼠学习及记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方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作用。方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采用穿梭箱实验的行为学方法,比较大鼠痴呆程度的变化。结果:复方丹参方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复方丹参方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的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运用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报道较多,根据组方原则的不同,按照补肾填精为主组方、活血通络为主组方、化痰开窍为主组方、益气活血为主组方以及多种治法综合组方对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概况分别进行综述,显示中药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独特优势,指出以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统一动物模型制备标准,明确临床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筛选中药有效单体,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深层次药物作用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患病率高,病理分子机制复杂,现代医学在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但目前仍未完全阐明其分子机制,且尚无疗效公认的治疗药物,亟须进一步探索其分子机制及治疗方案。中医治则治法指导中药复方广泛应用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层次协同治疗的作用机制,与血管性痴呆复杂的分子机制相契合,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广阔临床应用前景。系统综述国内外近年中医药复方干预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文献,根据不同治疗靶点和分子机制进行分类归纳,以期为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并探讨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7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采用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中药复方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脑通复方制剂对拟血管性痴呆(VaD)模型大鼠脑组织神经型尼古丁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nAChR)的影响,分析脑通复方制剂改善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Pulsinelli's four-vessel occlusion, 4-VO)法复制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脑通复方制剂治疗后观察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blot法测定脑组织神经型尼古丁受体蛋白水平.结果 脑通复方制剂可缩短实验大鼠逃避潜伏期,增加跨越平台次数,上调海马组织神经型尼古丁受体的表达.结论 脑通复方制剂可通过上调nAChR表达,从而改善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近况。方法:通过广泛检索近几年的文献,对文献中所记载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及中药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在改善智力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结论: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有其优势,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会得到更多广泛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对拟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简称VD)大鼠模型首次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穿梭箱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便准确全面地反应痴呆大鼠行为学的改变.目的:研究清脑灵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穿梭箱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大鼠痴呆程度的变化.结果:清脑灵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清脑灵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优于同期使用的西药喜得镇,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运用神经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化学的方法观察中药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为核心目的,并通过与脑血管病发病有密切关系的几种血管活性物质探讨影响血管性痴呆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醒神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血管性痴呆大鼠炎症损伤机制及自拟醒神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栓法制作血管性痴呆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以及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区TNF-α、IL-1β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的行为学症状较模型组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海马区TNF-α、IL-1β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促炎因子TNF-α、IL-β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自拟醒神汤能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减轻脑组织损伤,改善行为学症状。  相似文献   

10.
疏调益智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运用神经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化学的方法观察中药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为核心目的,并通过与脑血管病发病有密切关系的几种血管活性物质探讨影响血管性痴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从病机、临床中医药辨证论治、专方治疗、针剂、针灸疗法、实验研究等方面论述了血管性痴呆近年的治疗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近30年生物医学期刊有关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文献的处方录入,对其用药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探索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常用药物和配伍规律.频数分析结果显示,菖蒲、川芎、黄芪、何首乌、远志、丹参、当归、枸杞子、郁金、水蛭、淫羊藿等为常用药物.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了本病治疗的用药规律.用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用药处方规律,可更好的指导临床,同时也是血管性痴呆证候规范化研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痴呆中药治疗的实验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阅有关的药理研究文献,并结合已成熟的有关理论基础,对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优点及其实验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进行综述。大量实验研究结果证实了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靶部位多,不良反应小,能改善血管性痴呆的各种病理生理表现及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患者雌二醇(E2)、睾酮(T)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VD的关系及中药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本病患者70例,与正常对照组进行E2、T水平比较;并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中药和西药治疗。结果女性VD患者血清E2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男性VD患者血清E2、E2/T高于正常组,血清T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男、女治疗组治疗前后E2值、E2/T值及男性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85%,对照组有效率60%。结论VD患者存在性激素异常.通过补肾调节性激素是防治VD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N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一般较为严重,甚至需要透析治疗的方法来延续生命。长期高血糖会导致慢性代谢异常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转录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的调节变化,导致肾脏结构畸形的发生,进而发展成DN。近年来,中药复方防治实验性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文献增多,显示出中药复方在防治DN方面所具有的一定优势。通过对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对DN主要发病机制的六大方面进行梳理,如调控异常糖代谢、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调节肾血管血流动力学、组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活化、肾小球超微结构变化、改善肾功能等方面,以期为DN的临床治疗及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近年来针对实验性DN的中药复方研究围绕DN发病的核心机制,主要通过影响糖异常代谢、氧化应激作用和肾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方面展开,达到控制DN大鼠过高的血糖,抑制体内氧化应激状况,调整肾脏血管血液动力学的目的,最终改善DN的临床症状,如降低尿蛋白、尿素氮含量和肌酐等指标。通过对研究文献的整理分析,显示中药复方在防治实验性DN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而且处方的构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世界上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是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总称。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数量在我国不断攀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痛苦和精神压力。在治疗上,西医临床疗效欠佳,中医复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层面治疗的潜力和优势显著。文章通过查阅近年中医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文献,从补虚、化痰、祛瘀和解毒四方面论述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近况,给科研工作者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缪卫红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607-1607
目的:研究中药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6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同治疗,治疗组患者中药益智汤治疗,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评分提高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60%(P<0.05),结论中药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是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非痴呆认知功能损害(V—CIND)指由脑血管性病变所致的早期或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且认知障碍程度尚未达到痴呆标准的一类综合征,是近年来才提出的新的疾病概念。V—CIND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略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差异性大,主要有轻度智力下降、执行功能损害,始动性差及动作迟钝,也可有抑郁、焦虑的症状。该病的确立对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和血管性痴呆(VaD)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西医认识概况、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分型和临床治疗等方面对近年来V—CIND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找到问题和不足,提出亟待重视的研究目标和方向,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临床较常见的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也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类型。AD的病因复杂,治疗药物匮乏,其发病机制与治疗靶点始终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在中医药治疗AD的研究中,JAK2-STAT3信号通路已被多项研究证实与AD的进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多种中药复方与中药有效成分可作用于此信号通路,通过调控Aβ的异常表达、Tau蛋白过磷酸化、神经细胞炎症反应等方面减轻和改善AD患者临床症状。现对近年来国内外中医药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及有关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深入治疗AD提供研究靶点和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