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建立荧光素酶标记人胃癌原位异种移植模型.方法 将萤火虫荧光素酶作为标记基因导人人胃癌MGC803细胞,建立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将其接种裸鼠胃壁浆膜下,建立胃癌裸鼠原位肿瘤模型.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检测肿瘤的发生发展,并进行小动物超声影像和病理学分析.结果 裸鼠原位成瘤率为100%,活体荧光成像观察发现在接种第7天,就可以观察到肿瘤发光.21 d后肿瘤进入对数生长期,28 d后肿瘤出现明显坏死,平均荧光光子数晕现下降趋势.超声成像发现小鼠胃部有直径为8.39 mm,面积为28.92 mm2瘤块.结论 荧光素酶标记可以实时监测原位异种移植人胃癌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人胰腺癌细胞株Capan-2建立胰腺癌裸鼠移植模型,评价生物发光和小动物超声成像在移植瘤模型建立中的作用。方法将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入人胰腺癌细胞Capan-2,将1×106人胰腺癌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裸鼠胰腺和右后肢皮下,使其成瘤。生物发光成像和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肿瘤细胞原位移植成功率为75%,皮下移植成功率为100%。生物发光成像系统在肿瘤细胞原位接种第7天,可以观察到肿瘤发光;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在肿瘤细胞皮下接种第7天,可以测量肿瘤的大小,但在肿瘤细胞原位接种的第7天不能测量肿瘤的大小。另外肿瘤细胞在裸鼠皮下生长的速度比原位生长速度快3倍左右。结论生物发光成像系统更适用于肿瘤早期监测,为深入研究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机制提供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基于活体成像的裸鼠卵巢癌休眠模型并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验证休眠细胞的存在.方法 采用慢病毒载体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稳定转染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firefly luciferase gene),经筛选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luc).将skov-3/luc细胞接种至裸小鼠右侧腋部皮下,成瘤后观测荧光并做肿瘤切除手术,术后的裸鼠再常规喂养8周后选取接种肿瘤处肉眼未见肿瘤组织生长的裸鼠进行活体成像观察,显示接种处肿瘤细胞荧光阳性者,即认为卵巢癌裸鼠休眠模型建立成功.结果 筛选到了稳定表达Luc的skov-3/luc细胞株;成功构建了基于活体成像的裸鼠卵巢癌休眠模型,并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验证了裸鼠体内卵巢癌休眠细胞的存在.结论 利用活体成像技术构建的裸鼠卵巢癌休眠模型为研究肿瘤休眠的机制及诱导和维持肿瘤细胞休眠的方法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GFP(绿色荧光蛋白)/Luciferase(荧光素酶,Luc)双标高效表达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GFP/Luc,并建立该细胞的裸小鼠肝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裸小鼠肝原位移植瘤的生长及转移情况.方法 应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建立GFP/I.alC双标的SMMC-7721细胞系,接种于裸小鼠肝原位,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该细胞在小鼠体内深部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了GFP/Luc双标表达率接近100%的SMMC-772l-GFP/Luc细胞系,进行裸小鼠肝原位移植后,应用活体成像系统可观察到裸小鼠肝原位早期的微小病灶和晚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而且,随着肿瘤移植时间的延长,移植瘤体积的增大,活体成像检测到的发光面积逐渐增大,发光强度也逐渐增加.结论 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可直接观察肝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有助于了解人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其特性,鉴于其敏感、直观,动态、可靠的优点,它将为肝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极其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裸鼠肝原位移植荧光人肝癌细胞,观察肝癌细胞肾脏、睾丸转移情况,并探讨盐酸千金藤碱抑制肝癌细胞转移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人肝癌细胞SMCC-7721-Luc.BALB/c裸鼠皮下接种SMCC-7721-Luc细胞,待肿瘤长至100 mm3左右,取皮下瘤植入裸鼠肝脏包膜,建立裸鼠原位肝癌模型.裸鼠腹腔注射盐酸千金藤碱,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肝原位肿瘤肾脏、睾丸转移情况.给药21 d后,解剖取肿瘤组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同时取肝脏、肾脏、睾丸等组织,用10%中性甲醛固定,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构建的SMCC-7721-Luc细胞能稳定表达Luc基因,裸鼠肝原位接种该细胞后产生较强、稳定的荧光.活体成像系统显示盐酸千金藤碱能抑制裸鼠原位肝癌向肾脏、睾丸转移,与其降低MMP-7和N-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有关.结论 盐酸千金藤碱通过调控MMP-7、N-cadherin和E-cadherin蛋白抑制原位肝癌向肾脏、睾丸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裸小鼠模型,探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在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建立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及荧光素酶(GFP/Luc)的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分别采用组织决法及培养细胞法建立裸小鼠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动态观察肿瘤在肠原位的生长及转移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GFP/Luc的人结肠癌细胞,并应用该细胞成功建立了结肠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经连续7周动态观察表明,随着肿瘤移植时间的延长,腹部皮下触诊显示肿瘤逐渐增大,小动物活体成像显示荧光素表达面积和强度也逐渐增大.结论 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能够客观评价结肠癌的原位生长及转移情况,为体内深部肿瘤的观察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CT)对裸鼠人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组皮下注射OCT100μg/kg.d-1,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无菌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OCT作用后裸鼠人肝癌BEL-7402组织中Bcl-2、Bax表达情况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OCT作用后裸鼠人肝癌BEL-7402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OCT作用后,移植瘤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Bcl-2阳性表达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凋亡促进基因Bax阳性表达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电镜下可见OCT组移植瘤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或消失,凋亡细胞多见等改变。结论 OCT能引起人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组织中凋亡基因Bcl-2及Bax的表达发生改变,诱导组织细胞发生凋亡;OCT能引起裸鼠人肝癌BEL-7402组织超微结构发生典型的凋亡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Luc-GFP标记的高转移性人肝癌细胞株,两种方法建立方便观察且自发转移的裸鼠原位肝癌模型。方法构建p CDH-CMV-Luc-EF1-GFP-Puro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CCLM3,通过细胞悬液肝左叶注射法或皮下移植瘤组织块肝内植入法构建裸鼠原位肝癌模型,利用活体成像技术和组织病理学比较两种方法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结果构建稳定表达荧光素酶(Luc)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高转移性人肝癌细胞株HCCLM3-Luc-GFP,裸鼠活体成像和病理学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建立的原位肝癌模型成瘤率均为100%。其中细胞悬液法建模周期短,对宿主肝的损伤小,更能模拟出肝癌患者的微环境,转移率高;而肿瘤组织块法的成瘤大小和位置较易控制,但转移率较低。结论成功构建Luc-GFP标记的高转移性人肝癌细胞系HCCLM3-Luc-GFP,细胞悬液法和肿瘤组织块转接法分别建立了自发转移且便于观察的裸鼠原位肝癌模型,为连续、直观地监测肿瘤的生长转移,评价抗肝癌生长转移药物的疗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选用稳定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人源性肝癌细胞株(HCCLM3-Luc),构建人肝癌细胞株原位癌荷瘤裸鼠动物模型。方法活体成像仪定量分析不同细胞数量HCCLM3-Luc的荧光强度表达情况,并检测各细胞数量的荧光素酶活性,探索HCCLM3-Luc荧光素酶产生的光子量与肿瘤细胞数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采用肝叶原位接种HCCLM3-Luc瘤块组织和尾静脉注射HCCLM3-Luc细胞悬液,分别构建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癌模型;比较两种方法构建人肝癌细胞株原位癌裸鼠模型的可行性,并优化模型构建中的关键因素。结果 HCCLM3-Luc细胞数量的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2 )=0.9989,直线方程式:Y=1155.8X+1×10~6),平均ROI值约为每个细胞140光子/s。采用肝叶原位接种组的原位瘤成瘤率[(82.5±7.2)%]明显高于尾静脉注射[(34.1±13.2)%]。结论本课题构建了生物发光人肝癌细胞株原位癌裸鼠模型,该模型可采用小动物成像仪实时监测肿瘤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10.
Wang K  Xie SM  He JJ  Ren Y  Xia HB  Zhang XW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1):1812-1818
目的构建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以建立可用于活体成像的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方法采用磷酸钙共沉淀的方法构建表达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载体,体外感染MDA-MB-231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稳定细胞系后,通过活体成像评价感染后细胞表达荧光素酶的情况,并通过MTT法、transwell肿瘤侵袭模型、细胞划痕实验等评价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能力是否改变;此外将细胞接种至雌性BALB/c-nu//nu裸小鼠的右侧第2对乳房垫内,构建乳腺癌原位肿瘤模型。利用活体成像系统监测体内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情况,并通过冰冻切片、HE染色评价细胞系在活体内的稳定性及成瘤能力。结果成功构建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MDA-MB-231细胞系,荧光素酶的活性达到每细胞9689 photons/s,慢病毒的整合没有改变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成功建立了乳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结论(1)慢病毒以其高效稳定的感染率,应作为标记荧光素酶基因的首选载体;(2)带有荧光素酶的MDA-MB-231细胞在动物体内可被快速而灵敏的检测到,这将为人三阴性乳腺癌转移机制的研究及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一个直观、方便及灵敏的平台;(3)荧光素酶和荧光蛋白基因双标记优于单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