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8—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敬辉  宋超  郭勇峰  杨宏 《职业与健康》2011,27(17):1967-1969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以预防或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依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总体方案要求进行,对食品进行随机采样及检测,监测指标为大肠菌群、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结果 2008—2010年食品食源性致病菌共检测食品样品407件,共分离出各类致病菌15株,检出率为3.69%。其中单增李斯特菌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沙门菌1株,副溶血性弧菌1株。结论北京市西城区食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和规律,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0年深圳市疾控系统采集的可疑食物中毒样本进行致病菌检测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分析892份可疑食物中毒样本(包括可疑食品、患者肛拭子、手拭子、呕吐物以及食品操作间物品涂抹样等),其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17.04%;152份阳性样品中,菌种分布依次为副溶血弧菌(52.63%)、沙门菌(32.24%)、金黄色葡萄球菌(9.21%)、蜡样芽孢杆菌(5.23%)、致泻性大肠埃希菌(0.66%);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样品中,肛拭子致病菌的检出率最高(38.5%,121/314)。结论深圳市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菌的检出率稳定且低于国内其他城市,主要致病菌为副溶血弧菌。  相似文献   

3.
阜阳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阜阳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有效防治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7年度工作手册”检测技术要求提供的检测方法和GB4789-2,3,9中的国家标准方法,对食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9大类129份食品样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32株,总检出率24.81%(32/129)。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检出率90.00%(18/20);沙门菌3株,检出率为2.32%(3/129);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4株,检出率为3.67%(4/109);大肠杆菌O157:H71株,检出率为1.51%(1/66);动物性水产品检出副溶性弧菌4株,检出率为40.00%(4/10);空肠弯曲菌检出2株,检出率为20.00%(2/10)。结论阜阳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生奶、生肉、市售熟肉、蔬菜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应有针对性防范和控制各类食品致病菌的污染,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4.
安康市2010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康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和高危食品种类。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要求对市售食品进行采样检测。对安康市几个主要的集贸市场和超市采集12类食品进行7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0年共对174份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检测,检出致病菌29株,总检出率为16.67%(29/174),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11.11%(12/108),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10.42%(10/96),沙门菌检出2.87%(5/174),副溶血弧菌检出率5.56%(2/36)。12类食品中熟肉制品以及速冻熟制米面制品污染率较高,分别达到了28.57%、16.67%。结论各类食品中均检出食源性致病菌,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表明这两种菌是本市目前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应加强对各类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防止食源性疾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理州市售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开展食品安全评估和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进行检测。结果 2010年-2013年共监测大理州内食品10大类,共701份。致病菌检出率最高的为地方市售食品,为34.7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9.17%,沙门菌为5.56%;其他9类食品致病菌检出率为4.13%。2013年-2014年共检测凉拌生猪皮样本78份,总致病菌检出率为28.21%,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3.08%,沙门菌检出率为5.13%;共检测乳扇/乳饼样本74份,总致病菌检出率为17.5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7.57%,未检出沙门菌。结论少数民族地区较高的食物中毒发生起数与其特殊饮食习惯有关。地方市售食品致病菌检出率较高,易引起聚集性食物中毒。需制定地方市售食品的安全标准,同时应加强监测和监管,控制以食物中毒为主的食源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丽水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动态变化,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按照2007年-2012年度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对丽水市食品中的致病菌进行监测,建立监测信息通报机制。结果 2007年-2012年丽水市在售食品2 808项检测中,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为11.76%,创伤弧菌检出率为11.54%,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9.6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6.75%,沙门菌检出率为6.10%,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2.77%,阪崎肠杆菌检出率为1.56%,大肠杆菌O157:H7检出率为0.27%。结论丽水市主要食品均受到食源性致病菌不同程度的污染,为加强食品的致病菌污染监测及监管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了监管的针对性,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定西市市售各类食品中沙门氏菌、致泻性大肠杆菌0157、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腊样芽孢杆菌、阪崎肠杆菌对各类食品的污染情况,初步确定易被污染的食品,为我市以后食源性致病菌的进一步监测及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手册及甘肃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方案的要求,按照国家标准,对各类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2011年我市共检测各类市售食品321份,共检出各类致病菌49株,总检出率为15.26%。其中检出沙门3株,检出率为0.94%;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22株,检出率为6.85%;检出单增李斯特菌检出10株,检出率3.12%为;检出蜡杨芽孢杆菌检出10株,检出率为3.12%;检出0肠杆菌检出3株,检出率为0.94%;检出阪崎肠杆菌检出1株,检出率为0.31%。所检食品中,熟肉、非发酵豆制品、凉拌菜、凉皮粉皮、生奶中致病菌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海市市售食品致病菌的污染情况。方法按《2011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要求的检测方法,共采集7类10种食品检测7种目标菌。结果 2011年共监测食品7大类10种194份,检出致病菌3种18株,总检出率9.3%,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43.5%(10/23),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9%(5/171),沙门菌最低1.5%(3/194);动物性水产品检出率最高43.5%(10/23),其次为餐饮食品8.8%(5/57),肉与肉制品和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均为5.3%(1/19);副溶血性弧菌均分布于动物性水产品。结论北海市市售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致病菌污染,部分餐饮食品和动物性水产品可能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  相似文献   

9.
赵常智 《职业与健康》2015,31(7):979-980
目的了解沈阳市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提高食源性疾病预警和控制能力。方法 2011—2013年,对沈阳市采集的8类食品进行8种致病菌监测,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操作。结果共采集560份样品,检出致病菌58株,总检出率为10.36%。其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12.75%(13/102),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0.24%(17/166),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8.90%(13/146),沙门菌检出率为0.58%(2/342),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65%(9/339),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81%(3/166),志贺菌检出1株,未检出阪崎肠杆菌。检出率最高的是婴幼儿配方食品,检出率为28.85%(15/52);其次为地方特色食品(冷面),检出率为23.08%(6/26)。结论沈阳市食品受到不同程度的致病菌污染,存在食物中毒和发生食源性疾病的隐患,应加强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石景山区奥运相关餐饮业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监测北京市石景山区奥运相关餐饮业中即食食品中大肠菌群及常见的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EHEC0157H7、变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计数等9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现况和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采用国家标准方法《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及《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9—1996)进行。结果全年监测辖区内奥运相关餐饮单位共计194户次,共监测食品样品978件,其中监测大肠菌群的样品931件,大肠菌群超过450MPN/100g(现行食品卫生标准中大肠菌群最高限量)的样品14件,检出率为1.50%,且全年每月大肠菌群超标检出率均低于北京市同期检出率(5.8%~38.1%)。全区监测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食品样品942件,共检出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5件,总检出率为0.53%,低于北京市同期监测检出率4.6%。结论全区奥运相关餐饮业中即食食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在北京市处于较低水平,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宣教及监督力度,预防食物中毒发生,保障奥运食品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1.
董炳刚  梁胜楠  程利红  姜宁宁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55-2756,2758
目的了解聊城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状况,为食品安全监管和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依照《食品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4789-2003、《食品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 4789-2010标准要求进行检验。结果调查采集12类食品301份样品,共检出致病菌49株,总检出率16.2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6.67%,沙门菌检出率1.33%,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4.40%,阪崎杆菌检出率40.00%,副溶血弧菌检出率8.00%,大肠埃希菌O157检出率4.67%;未检出空肠弯曲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志贺菌。结论食源性致病菌在聊城市流通领域食品中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较严重的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应加强监督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12.
仝玉平  贾桂华  毛斐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76-1477
目的了解许昌市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概况,尤其是流行特征及实验室检测情况,为食物中毒的判定、治疗、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T 4789标准和常规食物中毒检验程序操作,对疑似食物中毒的样品进行检验。结果 5年共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59起,送检标本574份;其中38起检出致病菌,检出致病菌69株。由单一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35起,由混合菌株引起的食物中毒3起。共检出致病菌6种,检出率最高的是沙门菌(25.42%),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13.56%),变形杆菌(10.17%)。各菌对样品的污染情况是:沙门菌以污染肉类为主,副溶血性弧菌以污染水产品为主,变形杆菌以污染肉类和米菜为主。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场所以餐饮业最多,其次是学校餐厅。结论该市细菌性食物中毒以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多发生在第3和第2季度,应重点加强餐饮业和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管工作,预防和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邓丽芳  许立新  王雪梅  林崇昌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08-1609,1611
目的探讨和分析近5年开平市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故的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食物中毒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06—2010年细菌性食物中毒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开平市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19起。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主要是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36.8%),其次是沙门菌(31.6%),发生时间主要在第2、3季度(36.8%、57.9%);发生场所主要在乡镇餐饮单位(36.8%),其次是城区餐饮单位(31.6%)和企业食堂(21.1%),采集样品检出率是以肛拭子或粪便样本最高(73.7%),其次是可疑剩余食物(31.7%),检出率最低是呕吐物(16.7%),事件病原查明率为84.2%。结论近5年开平市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为主要病原菌,主要因为夏季和秋季气温逐渐升高,有利于细菌繁殖,加上一些餐饮场所卫生管理不规范导致。因此,加强餐饮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吴茜 《职业与健康》2010,26(7):771-772
目的了解腾冲县城生产加工销售糕点的卫生质量,确保糕点食品安全,旨在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方法对2003—2007年该县城生产加工销售的各类糕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该县城生产加工的糕点卫生质量总合格率为78.42%,各年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1,P0.01)。按类别分,月饼合格率最高(88.68%);按指标分,微生物不合格为169项UQW,不合格率以霉菌最高(49.11%);铅、砷、致病菌未检出。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是霉菌。结论该县城生产加工的糕点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严重,总合格率偏低,应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及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以随机购买的方式获得样品,按照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2006~2009年合计检测735份样品,检出目标菌72株,总检出率为9.80%。不同年份间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检出的72株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5.17%、3.40%、1.22%,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均未检出;生牛奶、生肉类、水产品、散装熟肉制品的检出率分别为28.75%、15.93%、4.21%、2.00%,生食蔬菜、冰激凌、速冻产品、豆制品、鲜榨果蔬汁均未检出;养殖场、肉制品厂、农贸市场、超市、食品厂、餐厅检出率分别为25.00%、17.91%、11.01%、6.58%、2.74%、0.75%,不同单位样品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牛奶及生肉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6.
黄国贤  何伦发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084-2085
目的查明某医院接诊28名以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和头痛为主要症状患者发生食物中毒的发病原因,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预防类似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方法使用广东省CDC统一制定的《个案现场调查表》对进餐人员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采集有关的样品开展致病菌、有机磷农药定性和毒素检测等实验室检验。结果某厂集体食堂和该食堂2009年2月20日的午餐分别是引起该起食物中毒的进餐场所和餐次;炒东北面豆是所有患者唯一共同进食食物,进食此食物的罹患率最高(42.4%),与进食其他食物的罹患率(10.5%~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炒东北面豆皂甙检验阳性。结论确认此次食物中毒由进食东北面豆引起,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强集体食堂从业人员预防食物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北海市海产品污染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坚  包贤艳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70-2371
目的了解北海市海产品污染状况。方法采集北海市市售海产品共90份进行重金属(铅、无机砷、镉、总汞)、甲醛、食源性致病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创伤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项目的检测。结果在所检测的90个样品中,合格率为46.7%。铅、无机砷、镉、总汞、甲醛、食源性致病菌的合格率分别为93.3%、94.4%、65.6%、100.0%、94.4%、80.0%,铅、无机砷、镉、总汞的检出率分别为82.2%、54.4%、87.8%、98.9%,甲醛仅在甲壳类干制品中检出。90份样品中共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8株。结论结果显示,重金属在海产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积累,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且海产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致病菌污染,可能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  相似文献   

18.
黄旭  王国彬  范秀红  黄世祺 《职业与健康》2011,27(12):1353-1354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尿铅含量情况,为企业预防和控制铅中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尿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W S/T 18-1996的检测方法,对该厂127名铅作业工人进行尿铅含量检测。结果 127名铅作业工人中有23人尿铅含量超过限值(≥0.34μmol/L),超标率为18.11%;37人尿铅含量超过诊断值(≥0.58μmol/L),超标率为29.13%;不同工龄尿铅超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铅超标率与性别、年龄无直接关联(P>0.05)。结论该厂铅作业工人受铅危害影响较严重,应引起企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对策,预防和控制铅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11年沧州市食品中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该市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11年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技术指南,对10类食品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阪崎肠杆菌等11种致病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型鉴定。结果 466份样品分别检测不同致病菌2 030份,检出致病菌24株,致病菌检出率为1.2%(24/2 030)。其中沙门菌8株,检出率为1.7%(8/466);副溶血性弧菌2株,检出率9.5%(2/2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1株,检出率为2.6%(11/426);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检出率为0.2%(1/445);蜡样芽孢杆菌2株,检出率为2.2%(2/90);大肠杆菌O157:H7、志贺菌、阪崎肠杆菌未检出。结论 2011年沧州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凉拌菜污染较重。希望卫生监督部门加大对上述产品流通、销售和餐饮的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1995—2013年安顺市食源性疾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20年来安顺市食源性疾病发病规律以寻求降低食品风险的依据和食品安全措施。方法采用Excel2007和Epinfo软件对1995—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安顺食源性疾病报告事件作流行病学描述性和分析性研究。结果 1995—2013年共报告103起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病3 587例,死亡61例。7、8月是高发季节。中毒原因以微生物为主,报告事件数为33起,占总事件数的32.04%(33/103);中毒人数为1 419人,占总病例数的39.56%(1 419/3 587)。死亡原因以化学中毒尤其是鼠药中毒为主,占死亡病例的55.74%(34/61);其次为不明原因死亡,占死亡病例的26.23%(16/61)。发病和死亡主要集中在农村人口中,中毒发病起数农村高于城市,中毒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χ^2=153.077 8,P〈0.01),但中毒病死率农村远高于城市(χ^2=28.177 8,P〈0.05)。结论安顺市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重点在农村家庭与学校食堂,针对安顺市在高发季节对高发人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降低发病数和死亡数,以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