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内外环境的硒含量提高与大骨节病病区病情下降有密切关系,本文从内外环境的硒含量角度对 X 线患病率与主食,人发、饮水中硒含量及病区经济状况,农田用肥等方面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该病区 X 线患病率与硒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6953,r=-0.879粮硒、发硒)。2、农村群众主食小麦中的硒含量接近非病区,内外环境中的硒含量明显提高。3、该病区病情下降与改革后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施用化肥量增加有直接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973—1984年间和1987—1988年间普查的7个小学,在未采用任何防治措施进行了前后对比调查,其 X 线总异常率由36.96—85.33%降至5.45—40.00%;干骺端改变由32.58—68.66%降至2.50—26.00%,统计学处理,除一个学校未下降外,其余 X 线总异常和干骺端异常率均呈显著性下降。发硒含量由平均0.0660±0.0240(136份)μg/g上升为0.1732±0.1072(62份)μg/g。1/6万硒盐组总 X 线异常检出率由46.04%下降至26.62%,干骺端改变由19.9%降至12.40%;发硒由0.0819(35份)和0.053(15份)μg/g升至0.3024±0.0415(136份)μg/g。二组病情均明显下降,发硒上升,而硒盐组发硒上升更明显。自然情况下监测组发硒升高与食小麦比例增加、外来食品及使用化肥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3.
4.
陕西省麟游县大骨节病病情下降特点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麟游县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病情下降的特点,回顾可能促使病情下降的因素。方法将1978年全民普查临床患病率分为轻、中、重病情三层,每层随机抽取1/3的行政村,进行全民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检查25656人,检出大骨节病患者3489例,患病率13.6%。患者主要分布在30—60岁年龄组,以50~59岁为最高(3239%)。0—20岁年龄组患病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1.43%)。结论麟游县大骨节病病情明显下降,尤以青少年儿童下降为著,可能是综合因素的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5.
甘肃大骨节病病情下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甘肃3个基本控制病点和3个相对较重病点,进行气象环境、居住状况、饮水和粮食卫生学质量、经济收入及硒营养等项目流行病学对比调查,以探讨导致大骨节病下降的可能因素。结果表明,粮食卫生学质量和饮水质量的改善、部分地区居民居住状况改变、经济收入增加和硒水平提高与病情下降有一定关系。但任何单一因素都难以成为导致病情下降的唯一原因,而是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效应。为此,提倡和坚持以补硒为主的综合措施是当前  相似文献   

6.
本次对1983—1985年间和1987—1988年所拍大骨节病6个小学手部X线片、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生活、卫生、水源、居住条件、粮食贮藏等方面的对比调查,发硒和粮硒分析,结果显示①干骺端病变检出率的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②发硒含量除先锋小学外,均超过110ppm以上③发硒水平与末次干骺端病变检出率有负相关关系,与干骺端病变检出率下降速率无关④硒水平的提高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硒是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广泛分布于人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具有生物学功能。缺硒可以导致人体多种疾病,有研究表明低硒与大骨节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1,2]。为了解吉林省大骨节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我们于2012年在吉林省21个大骨节病病区县(市)采集自产粮食(玉米)和7~12岁儿童头发样本各1 500份,并测定粮食硒和发硒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汉源县是全国大骨节病活跃重病区,病区处于低硒环境。按照《四川省大骨节病监测方案》要求,于1990~1997年对该病区7~12岁儿童进行了8年病情及发硒的监测,现将监测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对象 汉源县双溪乡大骨节病病区7~12岁儿童。1.2 监测时间 1990~1997年。1.3 监测指标 儿童X线阳性检出率及发硒含量。1.4 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西藏地区粮食中硒水平与大骨节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西藏地区粮食中的含硒量,探讨硒与大骨节病分布的关系。方法采集西藏地区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含硒量,结果运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西藏大骨节病病区内粮食硒水平显著低于非病区(P<0.01)。结论西藏地区粮食含硒量处于低硒水平,大骨节病病区的粮食含硒量显著低于非病区粮食,低硒食物摄取是西藏大骨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大骨节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了1986年以来,我们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10个县(点)大骨节病流行病学调查。1、材料选择不同主食、克山病区与非病区作为调查点,重点放在与我省毗邻有大骨节病发病的四川,西藏相连地带。普查对象为年龄在5~15岁的农业人口。2、10个点海拔分布在580~3310米之间,有克山病发病的点7个,以大米为主食的点8个,以玉米为主食的点1个,青稞为主食的点1个。临床共检查4978人,摄片4441人,未发现大骨节病人。有 X 线改变291人,占总摄片人数的6.6%,5~10岁有改变的占1.0%、11~15岁有改变占5.6%。男性检查2538人,有改变144人,占男性被检数5.7%,女性检查1903人,有改变147人,占女性被检数7.7%,各点检出率在4.0~9.3%之间。3、手部 X 线改变291人,其中干骺端改变检出278人,占总摄片数的6.1%,骨端改变22人,占总摄片数的0.49%,其内干骺端、骨端同时改变9人。干骺端改变表现为不规整及硬化,骨端改变表现为边缘尖锐及不整和凹入。4、10个点的儿童发硒值最低为0.067±0.054ppm,低于0.154±0.037ppm 的有6个点。主粮硒在0.008~0.026ppm之间的有8个点,有7个点是克山病区。  相似文献   

11.
西藏大骨节病地区儿童发硒与病情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分析西藏不同地区儿童发硒水平,探讨大骨节病的分布特征与儿童发硒的关系。方法采集典型病区与非病区内儿童的发样,用原子荧光法测定硒。结果西藏大骨节病区与非病区儿童发硒平均值分别为(0.13±0.04)μg/g、(0.18±0.07)μg/g,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硒病区与非病区的儿童发硒平均值分别为(0.28±0.03)μg/g、(0.18±0.04)μg/g,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藏儿童发硒普遍偏低,病区儿童发硒更低,发硒与大骨节病病情关系密切,补硒可以显著提高人体发硒水平,补硒措施是大骨节病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硒与大骨节病的实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通过5个实验论述了硒与大骨节病的关系,初步结论是:①硒防治大骨节病的效果是有限的,②发硒高低与大骨节病干骺端病变没有直接关系、发硒高、病变可以不好,反之发硒低,病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与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一步掌握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消长态势和相关环境因素对大骨节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为今后大骨节病的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陕西省大骨节病病区范围内分别选择了6个项目调查点和20个省级自设监测点.临床检查7~12岁儿童2568例,右手X线拍片1788例.采集项目点粮样600份和发样300份,测定粮硒、发硒及食粮(180份)T-2毒素水平,调查相关因素与病情的关系.结果 全省23个病区县(区)26个调查点中,大骨节病临床Ⅰ度以上患者无检出,X线总检出率为1.29%;儿童发硒为(0.37±0.07)mg/kg,粮食硒(0.049±0.016)mg/kg,粮食T-2毒素(3.82±4.38)μg/kg.结论 陕西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处于基本控制后的平稳低发态势,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的明显升高、饮食结构的明显改善、粮食卫生学质量的提高及经济收入的增加是病情得到控制的主要因素,应进一步深化防治措施落实和加强病区群众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15.
环境中的硒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调查阐明陕西省不同区域,硒在水、土、谷物及发中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儿童病情(X 线检出率)和水、土、谷物及发中硒含量呈负相关。谷物、饮水中硒含量低,则发生大骨节病;谷物、饮水中硒含量高,就不发生大骨节病或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了解若尔盖县巴西地区4个乡大骨节病病情现状。方法对巴西地区4乡所有居民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和7~12岁儿童进行右手X线拍片。结果成人大骨节病平均患病率17.8%,其中I度患病率16.0%,Ⅱ度患病率1.4%,Ⅲ度患病率0.23%;儿童X线检出率平均1.97%(0~3.4%)。结论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较重,虽然儿童有新发病,但病情处于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林芝地区大骨节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调查点进行全民临床调查和4~13岁儿童右手X线拍片检查。结果 2个县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共1918人,检出Ⅰ度以上病例95例,米林县、朗县临床患病率分别为3.81%,6.96%;儿童X线共拍片462人,2县各检出阳性病例2例,米林县、朗县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62%,1.54%。结论此次调查的林芝地区2县均为大骨节病轻病区。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大骨节病病区于1992年通过了国家基本控制病区考核验收,迄今已5年多,为掌握全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997年对全省7个市(州),279个大骨节病病区自然屯的7~12岁儿童进行了部分X线检查工作,共拍片10485人,检出率为1.69%。表明吉林省大骨节病病情持续稳定,患病率低 几年来虽有新发患者,但患病程度轻,没有造成流行和小区域暴发,全省大骨节病病情仍符合国家基本控制病区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病情的动态变化了解发病条件的变化,为病因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和大骨节病通用的调查方法和操作步骤.结果病情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的人群病情开始下降;6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群重度患者的发生得到控制;80年代重病区X线病情已很轻并逐步下降.90年代以后病情消退.结论该地区致病条件50年代初开始发生变化,表现为危害程度下降,以后这个趋势得到了保持和发展,90年代开始危害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