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类型冠心病 (CHD)患者血浆组织因子 (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水平变化 ,探讨其在CH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CHD患者血浆中TF和TFPI抗原水平。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血浆TF和TFPI水平与正常对照者和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相比均有显著性增高 (P <0 .0 5 ) ,以AMI患者尤为明显 (P <0 .0 1) ;UAP和AMI患者的TF PI/TF比值显著降低 (P <0 .0 5 ) ,而SAP患者的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者相比 ,其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UAP和AMI患者TFPI/TF系统失衡 ,标志高凝状态的存在 ;TF和TFPI在这两种类型CH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E对组织因子及其抑制物在冠心病中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的不同类型中血浆组织因子 (TF)及其抑制物 (TFPI)含量的差异变化及维生素E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干预作用。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CHD患者 [包括稳定型心绞痛 (SAP)、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AMI]入院时及治疗 2周时血浆TF、TFPI含量。结果 :①SAP组血浆TF、TFPI水平及TF/TF PI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且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P >0 .0 5 )。②UAP组、AMI组血浆TF、TFPI水平及TF/TFPI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但两组常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③AMI加维生素E组干预治疗后TF值显著下降 (P <0 .0 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TFPI干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TF/TFPI比值明显降低 (P <0 .0 1)。④各组TF与TFPI呈明显正相关 (P<0 .0 5 ,r=0 .4 32 )。结论 :TF及TFPI在CHD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维生素E的干预显著降低患者血浆TF水平 ,降低TF/TFPI比值而对TFPI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冠心病(CHD)不同类型患者中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90例CHD患者,根据病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tableanginapectoris,SAP)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30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组30例,正常对照组42例。所有对象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IL-18浓度,比较不同组间IL-18含量。结果①健康对照组血浆IL-18浓度平均值为14.27±7.31ng/L;②SAP组、UAP组与AMI组不同类型的CHD患者,IL-18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③后两组之间血清IL-18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IL-18水平增高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有关,IL-18可能是预测近期心脏事件、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炎性细胞因子在正常人和各临床类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炎性反应在CHD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8和IL-10在正常人23人(正常组)和各临床类型CHD患者5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8例]血清水平及含量差异。结果与正常组和SAP组比较,IL-8在UAP组和AMI组血清中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IL-10在UAP和AMI组含量明显降低;血清IL-87.5 pg/ml CHD患者Gensini评分显著低于血清IL-89 pg/ml CHD患者,而IL-10水平与Gensini评分无相关性。结论炎性因子表达与CHD危险程度呈正相关,提示炎性反应在CHD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白介素-10 (IL-10) 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ACS患者38 例(ACS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组18 例;稳定型心绞痛(SAP) 组17 例;对照组17 例.用ELISA法测定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白介素-10水平.结果血清M-CSF水平AMI组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均<0.05),UAP组高与SAP组和对照组(P均<0.05),AMI组与UAP 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IL-10水平AMI组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均<0.05), UA组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均<0.05);ACS病人血清IL-10和M-CS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52,P<0.05).结论 (1)ACS患者血清M-CSF升高反映斑块的不稳定性.(2)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IL-10升高,并且与血清M-CS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反映了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作为抗炎因子的IL-10与其他炎症因子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睾酮、血浆白介素-18(IL-18)、IL-10的水平,探讨睾酮与IL-18、IL-10的相关性,及在CHD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96例男性CHD患者被分为急性心梗(AMI)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9例),另选择30例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为非冠心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睾酮,血浆IL-18、IL-10水平。结果:血清睾酮水平在UAP组、AMI组均显著低于非冠心病对照组[(6.89±1.35)mmol/L比(5.02±1.87)mmol/L比(13.46±1.99)mmol/L,t=1.917~2.365,P均〈0.05],且AMI组显著低于UAP组(t=1.034,P〈0.05);IL-18水平在SAP组、UAP组和AMI组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209.32±80.49)pg/ml比(316.78±75.63)pg/ml比(457.78±83.21)pg/ml比(146.72±79.36)pg/ml,t=2.016~3.167,P均〈0.05],且UAP、AMI组显著高于SAP组(t=2.173,2.596,P〈0.05);IL-10水平在SAP组、UAP组和AMI组显著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116.45±42.76)pg/ml比(85.64±27.33)pg/ml比(70.26±18.55)pg/ml比(48.46±18.27)pg/ml,t=2.9972.018,P均d0.053,而AMI组、UAP组显著低于SAP组(t-2.034,2.291,P〈0.05)。Pearson直线回归分析显示,CHD组的血清睾酮水平与IL.10(r=-0.678,P〈0.01),IL-18(r=-0.579,P〈O.0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冠心病血清睾酮及IL-18,IL-10水平有显著改变,且血清睾酮与IL-18,IL-10呈显著负相关,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白细胞介素(IL)-10,IL-18和C反应蛋白(CRP)在冠心病(CH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对106例CHD患者[急性心肌梗塞(AMI)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稳定型心绞痛40例(SAP)]和32例正常人血浆中IL-10,IL-18和CRP的浓度进行检测。并根据Gensini积分,106例CHD患者又被分为A组(Gensini积分26分)、B组(Gensini积分26~54分)和C组(Gensini积分54分),对各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HD患者的SAP组、UAP组、AMI组血浆IL-10水平依次为[(115.56±53.11)pg/ml、(86.00±30.55)pg/ml、(72.38±19.55)pg/ml],IL-18水平依次为[(217.53±95.83)pg/ml、(327.93±80.36)pg/ml、(430.28±71.62)pg/ml]和CRP水平依次为[(0.61±0.38)mg/L、(0.84±0.44)mg/L、(1.72±0.67)mg/L],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9.58±19.82),(154.97±88.65),(0.46±0.34)mg/L,P均0.05]。冠心病C组血浆IL-18(389.21±93.55),CRP(0.86±0.48)水平明显高于B组[(331.32±106.59),(0.62±0.38)]及A组[(250.20±106.89),(0.42±0.34)];B组的显著高于A组的(P均0.05)。结论:虽然IL-10作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水平升高,但不足以阻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IL-18和CRP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其水平的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及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18例,并选1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血浆TF活性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TAT含量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1)AMI组、对照组、SAP组比较,血浆TF分别为(2179+1236)、(1132+473)、(1147+480)ng/L,TAT分别为(257+108)、(73+63)与(71+53)ng/L,AMI组血浆TF活性与U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T含量较UAP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UAP组血浆TF活性、TAT含量较健康对照组及SAP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AP组血浆TF活性、TAT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UAP患者存在异常激活的高凝状态,TF触发的外源性凝血途径,在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组织因子及其抑制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中血浆组织因子 (TF)及其抑制物 (TFPI)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captopril干预治疗的作用。用ELISA方法检测急性心肌梗塞 (AMI)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入院后即刻、第 1天、2天、3天、1周、2周、3周不同时间点血浆TF及TFPI的含量。 1 50例AMI患者中 ,AMI用ACEI干预治疗 (AMI +ACEI组 ) 2 5例 ,常规治疗组 (AMI组 ) 2 5例 ,UA组 2 8例 ,血浆TF、TFPI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AMI+ACEI组血浆TF水平发病后第 3天开始下降 ,于 2周时间点明显下降 ,同AMI组及UA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0 1)而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MI +ACEI组TFPI含量无明显下降 ,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 2 TF与TFPI呈正相关 (P <0 .0 1) (r=0 549)。组织因子及其抑制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起重要作用。ACEI药物降低血浆TF水平对TFPI无影响 ,降低TF/TFPI比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TFPI-1)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在冠心病(CHD)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68例,分为3组:稳定型心绞痛(SAP)5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2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24分组53例,25分~46分组62例,46分组53例;根据病变血管数分为3组:单支病变组62例,双支病变组68例,多支病变组38例;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9名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SAP组和单支病变组的血浆TF、TFPI-1和TFPI-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心病的发展、Gensini评分和病变血管数的增加,血浆TF、TFPI-1和TFPI-2也增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中TF和TFPI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TF和TFPI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发展有关,监测TF和TFPI水平可用于评估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降低冠心病血浆TF或增加TFPI水平可能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凝血机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水平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探讨其在冠心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96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25例(对照组),冠心病组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3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3例)和稳定性心绞痛组(30例)。冠心病患者又按Gensini积分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2例。分析各组TF、TFPT、INR和APTT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患者TF、TFPI、TF/TFPI高于对照组,INR、APTT低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TF、TFPI、TF/TFPI显著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及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INR、APTT明显低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及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C组患者TF、TF/TFPI明显高于B组和A组,INR、APTT低于B组和A组患者;INR与TF/TFPI呈负相关(r=-0.302,P=0.003),INR与APTT呈正相关(r=0.349,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TF、TFPI、TF/TFPI、INR、APTT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严重程度,其中TF/TFPI能反映冠心病患者的凝血状态,对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分层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的变化及其关系,探讨凝血与炎症的相关性及其在AC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18例,根据诊断分为ACS组67例和稳定性心绞痛组51例,2组患者测定血浆组织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两变量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血浆组织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101.44±21.32)ng/L vs(90.01±19.44)ng/L,(311.73±113.00)ng/L vs(246.59±94.63)ng/L,P<0.01];ACS组血浆组织因子与白细胞介素18呈正相关(r=0.654,P<0.01),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浆组织因子与白细胞介素18无相关性(P>0.05)。结论 ACS患者体内炎症活动与凝血活动可能互相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ACS患者4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1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1例,稳定性心绞痛(SAP)18例,健康对照者20例,以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酶联免疫吸附法钡4定IL-10水平,ACS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分析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清hsCRP、IL-10水平的关系。结果: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SA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1),但AMI患者血清IL-10水平高于UAP患者(P〈0.05);ACS患者hscRP/IL-10比值(hsCRP/IL-10比值是一种表达斑块炎症及不稳定的准确指标)明显高于SA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1),AMI患者的高于UAP患者,UAP的又高于SAP(P均〈0.01);ACS患者hsCRP水平与IL-10水平成负相关(r=-0.52,P〈0.01),hsCRP和IL-10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均无相关性。结论: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二者比例失衡。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8/IL-10比值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探索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新途径。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1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IL-18和IL-10的水平变化,并对所有患者进行24个月随访,根据随访的结果将患者分为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组,38例)及未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组(B组,173例)。结果 A组患者血浆IL-18水平及IL-18/IL-10比值显著高于B组[(229±77)vs(166±5 0)ng/L,(2.4±0.7)vs(1.6±0.6),P〈0.01],A组患者血浆IL-10水平低于B组[(101±37)vs(115±38)ng/L,P〈0.05];高血浆IL-18/IL-10比值使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优势比值增加3.935倍(P〈0.01)。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IL-18和IL-10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IL-18/IL-10比值增高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有一定预测价值,提示机体炎症活动增强是促进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因素,抗炎治疗可能是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蛋白-A(PAP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及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变化.方法 4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5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5例,均行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其中24例行PCI术,16例CAG结果正常者为对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1年3月~2012年7月山东菏泽市立医院胸痛患者220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CHD组(n=140)和对照组(n=80)。冠心病组依据临床表现和病情由轻到重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58)、不稳定心绞痛(UAP)组(n=45)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37)。所有入选者记录身高、体重、血压及是否吸烟等冠心病危险因素,采用酶法检测GGT、血脂、血糖等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GGT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CHD组患者血浆GG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5.14±7.36)U/L,P<0.01];随着病情的加重,GGT也随之增加[SAP组:(38.43±6.10)U/L,UAP组:(54.68±4.12)U/L,AMI组:(61.32±9.61)U/L],各组间GGT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T是冠心病发生独立危险因素(OR=4.333,95%CI:2.596~7.234)。结论 GGT是与冠心病轻重程度有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 ET-1)和血清C型利钠肽( CNP)、胱抑素C、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 PAPP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1例为冠心病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35例( 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33例( UAP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23例( AMI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35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浆ET-1和血清CNP、胱抑素C、 PAPP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浆ET-1和血清CNP、胱抑素C、 PAP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 SAP组、 UAP组、 AMI组血浆ET-1和血清CNP、胱抑素C、 PAP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UAP组、 AMI组均高于SAP组, AMI组高于UAP组(P<0.05)。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PAP-PA水平与血浆ET-1(r=0.592)和血清CNP (r=0.602)、胱抑素C (r=0.593)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ET-1和血清CNP、胱抑素C、 PAPPA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冠心病严重程度加重而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7(IL-7)表达对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82例,根据诊断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2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9例,急性心肌梗死组21例;同期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IL-7、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钠尿肽(BNP)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水平。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重组IL-7刺激12 h为刺激者,采用重组IL-7刺激为未刺激者。检测Tim-3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磷酸化STAT-5(p-STAT-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3(Socs-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IL-7、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稳定性心绞痛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IL-7、hs-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BN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Tim-3 CD4T细胞、Tim-3 CD8T细胞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刺激者Tim-3 CD8T细胞均明显高于未刺激者[(2.61±0.87)%vs(0.88±0.30)%、(4.80±1.53)%vs(2.15±0.69)%,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刺激者和未刺激者Tim-3 CD4T细胞和Tim-3 CD8T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刺激者p-STAT-5、Socs-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刺激者(P<0.05),两者STAT-5表达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IL-7水平明显升高;IL-7可通过上调Tim-3表达,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发挥抑制炎性应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