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之一。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钟历勇博士告诉记者,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糖尿病患者中有95%左右的人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治疗最根本的原则是保持饮食、运动和胰岛素生物作用三者的平衡和统一,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体重的影响。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结果 治疗组四周后血糖及体重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合适的运动疗法是Ⅱ型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减轻体重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患者的有效疗法之一,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与体力运动可增加糖的利用,减轻胰岛负担,降低血糖,有效控制体重,改善心肺功能,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尤其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运动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护士应对糖尿病病人做好运动治疗的指导,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病人的生命,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CSⅡ)胰岛素与传统多次注射胰岛素(MSⅡ)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过程中的血糖控制和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目标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分配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分给予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给多次注射胰岛素,4周/疗程。根据采集数据和随访结果,对比两种治疗方法产生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显示CSⅡ和MSⅡ两种方法均可有效地控制目标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但经CSⅡ治疗后发现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稳定且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Ⅱ疗法较MSⅡ疗法更迅速、平稳、持久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且胰岛素用量较低,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宋淑梅 《黑龙江医药》2010,23(3):474-475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对社区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心理疗法及药物治疗,同时加用运动疗法,观察运动前后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运动治疗1个月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有明显下降,其疗效明显。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合理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最经济、安全的方法之一,不但减少了降糖药物的用量,缩短了疗程,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一定重要意义,积极提倡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初诊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糖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运动组行有氧运动治疗,药物组以罗格列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均明显下降,胰岛素抵抗明显减轻。但运动组其体质指数优化情况明显优于药物组。结论有氧运动可有效调节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及脂代谢,降低胰岛素抵抗,优化胰岛功能,降低体质量。而且运动疗法不增加医疗费用支出,社会效益好。  相似文献   

7.
陈蕴清  张卫平 《河北医药》2000,22(5):345-346
目的 通过检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细胞抗体,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免疫法对39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胰岛细胞抗体检测。结果 Ⅱ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为8.4%,阳性病例和阴性病例空腹血糖、胰岛功能等检查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健康人胰岛细胞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中有成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发病早期临床诊断及各项指标检测缺乏明显特征性,因此,胰岛细胞抗体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出诊Ⅱ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行3个月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前后行糖负荷实验,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初诊Ⅱ型糖尿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患者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在60min、120min、1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保守治疗5年以上药物继发失效,再行强化治疗患者则无此差异。结论初诊Ⅱ型糖尿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可减少高血糖毒性作用,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使部分胰岛-β细胞得到修复。而保守治疗时间长、见效慢、胰岛素分泌差者,胰岛-β细胞呈不可逆性衰竭。  相似文献   

9.
正运动的益处其实,我国是最早提出运动治疗糖尿病的国家。早在1300多年之前的隋代,名医巢元方就在《诸病源侯论》中提到,糖尿病患者应"先行百步,多者千之,然后食之",这就包含了运动疗法的意思。大量科学研究表明,运动不足是Ⅱ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运动频率的增加与Ⅱ型糖尿病发病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诺和锐30对初诊Ⅱ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胰岛功能恢复情况。方法42例初诊Ⅱ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诺和锐30强化治疗3个月,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重指数等比值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FPG、2hPG、HbAlc、TC、TG、LDL-C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HDL、FNS、2h-NS、F-C、2h-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BMI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诺和锐30治疗初诊Ⅱ型糖尿病能降低FPG、2hPG、HbAlc,间接改善血脂,明显改善胰岛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成为威胁广大人民健康的第三位非感染性慢性病。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临床医院一般侧重于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对运动疗法实施的较少。我们对所负责社区的32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量化饮食,口服降糖药物的同时,进行为期1a保持中等强度的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2.
城镇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对本城镇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4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建立个人档案资料,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食物治疗、自我监测、运动疗法等社区护理干预.结果 4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平 《家庭医药》2004,(3):25-25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更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在糖尿病治疗中,运动成了其基本的疗法之一。通过运动,糖尿病患者不但可以控制血糖,还可以少花钱,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17 例,分为运动疗法组(65 例)和非运动疗法组(52 例),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下,运动疗法组进行运动治疗6个月,对照组不进行运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运动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运动疗法组低切变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下降,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与运动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15.
分析2004~2005年2年间在对住院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具体实施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实施情况,来探讨具体实施Ⅱ型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方法。1具体措施1.1糖尿病基本知识宣传Ⅱ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缺陷共同形成的以高血糖为主的代谢异常综合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Ⅱ型糖尿病的危害,即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预后等。Ⅱ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以及糖尿病控制目标及其意义。1.2糖尿病治疗的选择Ⅱ型糖尿病的治疗不仅仅是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是治疗手段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运动可以锻炼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与弹性,锻炼关节和韧带,增强抵抗力,还能帮助糖尿病患者克服忧郁孤独等不良情绪。这一点无论对Ⅰ型糖尿病患者还是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都是同样的。不同的是,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来说,规律运动可以改善血糖控制,但对于Ⅰ型糖尿病患者和胰岛素比较缺乏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有时,运动反而导致比较大的血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长期持续性高血糖状态可诱发和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及早使新诊断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是非常有益的。本研究通过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应用持续皮下胰岛素类似物输注(CSⅡ胰岛素泵)及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强化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血糖明显升高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尽早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必要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杨德鸣 《淮海医药》2001,19(1):49-50
目的 通过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评价、指导糖尿病病患的个体化治疗。方法 根据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对糖耐量异常(IGT)、Ⅱ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的患选择不同的降糖药物。结果 应用不同的降糖药物治疗各型糖尿病后患的血糖均可获得良好控制。结论 糖耐量异常、Ⅱ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患治疗前根据其胰岛B细胞功能结合患体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神经肌肉穴位电刺激疗法联合Kinect体感交互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和握力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医院康复科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2例,随机分为A组51例、B组49例与C组52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A组采用神经肌肉穴位电刺激疗法联合Kinect体感交互运动,B组单用Kinect体感交互运动;C组单用神经肌肉穴位电刺激疗法;比较治疗前后三组患者体重指数和握力改善情况。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三组患者体重指数呈改善趋势,尤其是A组。治疗不同时间点三组BMI和握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神经肌肉穴位电刺激疗法联合Kinect体感交互运动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和握力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体力活动减少、工作压力增大,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对初诊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观察了快步行走(每分钟120步)与口服二甲双胍对初诊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从中体现了运动疗法在治疗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按亚洲人群肥胖定义分类,体重指数(BMI)≥23为超重,25~29.9为轻度肥胖,≥30为重度肥胖,选取2006年3月~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4名初诊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