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Velcade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velcade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细胞凋亡效应及机制,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2、10、50和100nmol/L velcade处理U266细胞活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Annexin—V、线粒体跨膜电位(△ψm)和氧自由基(ROS),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bcl-2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velcade抑制U266细胞增殖;诱导U266细胞凋亡,24小时Annexin—V阳性细胞比例增高,△ψm降低;12小时时活性氧明显增高,荧光强度增强;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降低。结论:velcade对U266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和杀伤作用。其可通过内源性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诱导U266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索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 DNA甲基转移酶(DNMT)活性、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生物学意义。用ELISA方法检测U266细胞DNMT活性,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DNMT 1、3a、3b mRNA在U266细胞中的表达,体外用不同浓度去甲基化化合物异硫氰酸苯己酯(phenyl hexyleisothiocyanate,PHI)处理U266细胞,分析DNMT活性变化及DNMT1、3a、3b在瘤细胞中的表达改变。结果表明,骨髓瘤细胞U266中DNMT总活性升高,DNMT1、3a、3b mRNA均高表达,不同浓度PHI处理U266细胞后,细胞增殖抑制,DNMT活性亦被显著抑制,DNMT1、DNMT3a以及DNMT3b mRNA表达下降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DNMT活性及其表达增高是骨髓瘤细胞特征之一,当DNMT活性或mRNA表达抑制时瘤细胞发生凋亡,因此DNMT可作为骨髓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DNA甲基转移酶(DNMT)和甲基化CpG结合结构蛋白2(MBD2)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蛋白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与免疫印迹法对28例成人GIST标本及配对对照标本进行DNMTs与MBD2的蛋白表达研究。结果 DNMT1、DNMT2、DNMT3a、DNMT3L、MBD2蛋白在GIST中表达显著高于配对对照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NMT3a在GIST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ST表达DNMTs(除外DNMT3a)和MBD2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U266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中分离CD138阴性细胞,对其进行培养,观察分离到的CD138阴性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用免疫磁珠法分离U266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中的CD138阴性细胞,用干细胞培养基进行培养。结果从U266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中分离CD138阴性细胞在干细胞培养基内呈球体生长。结论 CD138阴性细胞具有干细胞生长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DNA甲基转移酶(DNMT)基因在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之间的 关系,对72例AL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骨髓采用RT-PCR方法进行DNMT、p15INK4B、mdrl mRNA水平的检测;对 56例AL患者和14例正常人p15INK4B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率,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进行检测。结 果表明:AL患者组所有3种DNMT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改用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为内对照, 差别仍有统计学意义。AL患者3种DNMT基因表达之间呈明显正相关,表现为协同的高表达;p15INK4B、mdrl与 DNMT表达呈明显负相关。DNMT因同时阳性患者组完全缓解(CR)率明显高于DNMT基因部分阳性或阴性 患者组(P<0.01)。p15INK4B基因在56例AL患者中,31例(55.4%)完全甲基化,12例(21.4%)部分甲基化,14例 正常人在同一条件下则无1例甲基化。结论:DNMT基因在成人AL患者有异常高表达,其可能通过促使抑癌基因 启动子区域过甲基化,而使其转录失活,从而导致白血病恶性克隆的形成。对于高表达DNMT的AL患者,可能对 化疗更敏感,提示DNMT基因高表达可能是临床预后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EB病毒DNA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EB病毒DNA的检测张王刚陈银侠曹星梅王香玲王俊宏刘捷王剑利李陕区多发性骨髓瘤(MM)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最近研究发现EB病毒(EBV)可诱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MM[1,2]。我们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1995年新...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MM的遗传学背景和细胞增殖特点。应用直接免疫磁珠法分选19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骨髓瘤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瘤细胞的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结果表明:19例患者中4例骨髓瘤细胞为超二倍体,15例骨髓瘤细胞均为二倍体;正常人浆细胞处于S+G2/M期细胞的比例为(1.15±0.60)%,MM患者骨髓瘤细胞处于S+G2/M期细胞比例为(10.06±12.6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初治组患者出现超二倍体比例为11.76%,复治组患者为100.0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35);初治组骨髓瘤细胞处于S+G2/M期的比例为(7.12±4.98)%,复治组为(35.10±32.5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MM患者骨髓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提示了该病遗传背景的复杂性和细胞增殖的异常。而此与病程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株为实验对象,探讨地西他滨对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为MM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及实验依据,也为MM的发病机制提供进一步的佐证。应用MTT实验、平板克隆形成试验、FCM分析细胞周期、transw ell迁移及m atrigel侵袭试验分别检测地西他滨对U26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西他滨随着浓度增加对U26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增强,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FCM检测结果表明地西他滨处理后,G0-G1期U266细胞明显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降低(p<0.05),表明地西他滨可抑制U266细胞DNA合成,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低浓度(0.8mm o l/L)地西他滨处理后,U266细胞迁移能力及侵袭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地西他滨对U266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有抑制作用,本研究为地西他滨应用于MM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黄芩素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黄芩素处理MM细胞株RPMI 8226和U266细胞不同时间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实验检测黄芩素对MM细胞增殖的影响;用黄芩素和(或)IL-6处理RPMI 8226、U266细胞,激光共聚焦及Western blot检测处理前后细胞中β连环素(β-catenin)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不同浓度黄芩素处理前后RPMI 8226和U266细胞的迁移能力;RT-PCR检测不同浓度黄芩素处理前后细胞内β-catenin、c-myc、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细胞迁移相关基因整联蛋白β7(integrin β7)基因mRNA表达.结果 黄芩素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RPMI 8226和U266细胞的增殖;激光共聚焦及Westem blot结果显示黄芩素能够抑制β-catenin的表达从而抵抗IL-6对MM细胞的促增殖作用;RT-PCR检测显示黄芩素能够抑制β-catenin、c-myc、cyclin D1和integrin β7的mRNA表达;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表明,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的趋化下,黄芩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MM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 黄芩素具有抑制MM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其分子机制与抑制增殖相关基因β-catenin、c-myc、cyclin D1和integrin β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DNA甲基转移酶2(DNMT 2)基因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实验组)及50例体检健康女性(对照组)外周血中DNMT 2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间DNMT 2蛋白表达,并分析DNMT 2与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DNMT 2 mRNA在外周血中的表达(5.785±3.956)与对照组(4.739±2.3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2,P=0.103),DNMT 2蛋白表达在两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MT 2基因和蛋白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浅蓝菌素改变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系U266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变化,进一步明确浅蓝菌素引起U266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用SuperArray cDNA基因芯片,分析U266细胞在浅蓝菌素(20μg/ml)处理前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变化,对Rip2、caspase9及TRAF2代表性主要差异基因进行半定量RT-PCR进行验证。结果浅蓝菌素处理U266细胞12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研究的96个基因中,共有44个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改变较明显,其中表达上调2倍以上的基因41个,表达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3个。caspase9表达的显著上调,说明线粒体途径在凋亡中起了主要作用;TRAF2基因表达的变化,提示在凋亡过程中有细胞核内转录因子的参与。结论浅蓝菌素引起U266细胞的凋亡有死亡受体信号通路和死亡受体非依赖的信号通路共同参与,线粒体途径在凋亡中起了主要作用,细胞核内转录因子参与了浅蓝菌素引起U266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FTY720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自噬与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ao AJ  Hu R  Li YC  Yao K  Wang HH  Zhang R  Yang W  Liu ZG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10):664-667
目的 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 0、2.5、5.0、10.0及20.0μmol/L FTY720处理U266细胞24h后,应用CCK-8方法检测不同浓度FTY720对U266细胞生存率的影响;20.0μmol/L FTY720分别处理细胞0、2、6及24h,通过CCK-8方法检测FTY720作用不同时间对U266细胞生存率的影响.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Ⅴ-FITC/PI染色检测相应的细胞凋亡率.不同浓度FTY720处理U266细胞后,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B的表达,明确应用FTY720后是否引起细胞发生自噬.FTY720单用或联合应用自噬抑制剂Bafilomycin A1处理U266细胞24h,检测细胞生存率及凋亡率,并检测其对抗凋亡因子survivin表达的影响.结果 应用FTY720后,U266细胞生存明显受抑制,可引起细胞发生凋亡,作用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LC3B-Ⅱ表达明显增加,呈浓度依赖性,表明FTY720可引起细胞发生自噬.应用自噬抑制剂Bafilomycin A1后,可解救FTY720引起的细胞生存抑制及凋亡,同时可解救FTY720引起的survivin表达下降.结论 FTY720可引起U266细胞发生凋亡及自噬,自噬对凋亡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自噬在溶酶体降解了survivin等抗凋亡因子或其上游调控因子,从而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藤黄酸对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藤黄酸处理U266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Ⅴ/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素激活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阳性细胞水平。结果藤黄酸呈浓度依赖性抑制U266细胞的生长,藤黄酸>0.5μg/ml才出现较明显的诱导凋亡的能力,藤黄酸降低U266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水平。藤黄酸作用U266细胞24h和48h时激活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上升24.9%、31.7%、32.4%和57.0%、64.5%、63.5%。结论藤黄酸可抑制U266细胞的生长,机制与诱导U266细胞凋亡有关,线粒体跨膜电位途径和胞浆激活途径参与了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在调控基因表达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在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生、发展及复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MM的去甲基化治疗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笔者拟从MM与DNA甲基化的关系及其去甲基化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多酸肽抑制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U266增值及其机制。 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计算不同尿多酸肽浓度(1.0、2.0、3.0、4.0、5.0 mg/g)对U266细胞生长的抑制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尿多酸肽作用后的细胞凋亡情况,Annexin-V/碘化丙啶(PI)检测尿多酸肽作用6、12、24 h后与对照组细胞(加细胞未加药物)的细胞凋亡率。使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caspase 8、caspase 3及其激活物在U266细胞株经尿多酸肽(4 mg/g)作用6、12、24 h后的表达改变。 结果随着尿多酸肽浓度提高,U266细胞抑制率显著上升(F= 17.276,P< 0.001)。经尿多酸肽作用后,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提示细胞核浓集及出现凋亡小体。Annexin-V/PI分析显示,尿多酸肽处理6、12、24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5.53 ± 0.28)%、(9.43 ± 1.78)%、(21.50 ± 2.45)%、(3.03 ± 0.11)%,F= 12.242,P<0.001]。同时,随着尿多酸肽作用时间延长,pro-caspase 8、pro-caspase 3表达明显下降(F= 18.241,P<0.001;F= 4.924,P= 0.005),而active-caspase 8、active-caspase 3表达明显上升(F= 22.322,P<0.001;F= 6.213,P= 0.002)。 结论尿多酸肽可抑制U266细胞增殖,且可能通过caspase凋亡途径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观察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对人骨髓瘤细胞系U266增殖、凋亡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用MTT法检测GA对U266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GA作用于U266细胞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GA对U266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GA对U266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现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GA可以诱导U266细胞凋亡;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核仁染色质边集,凝聚成块;GA可以诱导U266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表现为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而G2/M及S期细胞比例下降。GA可以下调U266细胞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下调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CA能抑制U266细胞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理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和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系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分离1例晚期λ轻链型MM患者外周血和骨髓的单个核细胞,用液体培养法进行培养,用瑞特-姬姆萨染色和细胞化学染色确定细胞形态;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检测细胞是否分泌单克隆λ轻链,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是否被EB病毒感染;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免疫表型;用染色体G分带法研究细胞的遗传学特征。结果 所得细胞系在饲养细胞或条件培养液存在时,可以持久增殖,该细胞分泌λ轻链,EB病毒阴性;细胞在瑞特-姬姆萨染色下呈典型的原,幼浆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酸性磷酸酶染色( ),髓过氧化物酶(-);细胞免疫表型为CD10^ ,CD28^ ,CD38^ ,CD138^ ,CD56^ ,CD49d^ ,CD54^ ,CD44^ ,CD58^ ,而不表达CD19,CD40,CD95,CD95L,CD34,CD2,CD5,骨髓来源和外周血来源的细胞系免疫表型无明显不同,核型分析结果均为i(lq ),8q 13q ,i(17q),i(18q), M。结论 用1例MM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细胞同时建立了一个生物学特性相同的分泌λ轻链的MM细胞系CZ-1。  相似文献   

18.
背景:马钱子碱具有抗肿瘤作用,而其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马钱子碱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U266细胞,分别用0,0.05,0.1,0.2,0.4g/L的马钱子碱干预12,24,48h,通过MTT法测得IC50,并以此浓度干预U266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RT-PCR法检测马钱子碱对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株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与结论:马钱子碱诱导U266的凋亡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5),其作用48h的IC50为0.16g/L。在马钱子碱诱导的凋亡细胞中可见凋亡小体,同时,细胞中的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量随马钱子碱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P<0.01)。说明0.4g/L浓度范围内的马钱子碱具有诱导U266细胞凋亡的作用,这种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可能是通过激活bax基因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