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桡骨远端骨折3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春杰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9):671-672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法总结我院1996年-2006年319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Colles骨折2例手术外,其余均为手法复位外固定。Smith骨折均为手法复位外固定。Barton骨折13例手法复位外固定,7例在透视下复位克氏钉固定,12例切开复位斜T形钢板内固定。Penrada骨折均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结论Colles骨折和Smith骨折多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Barton骨折和Penrada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2.
赵明  李刚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8):943-943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36例骨折,均采用手法复位,切开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本组骨折36例均全部愈合。随访4个月~12个月,骨折无移位,无断钉及外固定支架松动,6例钉孔感染,局部换药或拆除固定钉后愈合。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损伤小,固定可靠,无二次手术,是胫腓骨骨折良好的固定器材。  相似文献   

3.
安伟鹏 《吉林医学》2012,33(25):5448-5449
目的:探讨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并踝关节骨折脱位临床疗效。方法:分析Pilon骨折并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传统内固定组)30例和治疗Ⅱ组(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组)30例。结果:治疗Ⅱ组Pilon骨折并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治疗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并踝关节骨折脱位固定牢固,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根据受伤程度,骨折类型,选择合理内固定,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总结53例,71处骨折,根据受伤程度,骨折类型,其中克氏针固定20处,微型钢板固定36处、螺钉固定10处,外固定架5处。结果:20处克氏针固定,2处骨折不愈合,1处骨折延迟愈合;36处微型钢板固定,1处畸形骨折愈合,无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10处螺钉固定,无骨折不愈合,无延迟愈合及畸形骨折愈合。结论:微型钢板,螺钉,外固定架固定优于克氏针固定。  相似文献   

5.
王开江  何俊薇  吴小鹏  李蓉 《四川医学》2011,32(12):1995-1996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高能量骨折Pilon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25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8~20个月,患者未出现感染,骨折均愈合,踝关节根据Mazur评分标准:优20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88%。结论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骨折及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24例严重胫腓骨骨折,其中开放性骨折16例,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 24例均获得6~12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4~8月,骨不连1例,无骨髓炎、肢体短缩、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Pilon骨折参考Helfet等标准,优4例,良3例,优良率77.8%.结论伴有软组织损伤的严重胫腓骨骨折与Pilon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能够在有效固定骨折的同时处理软组织损伤,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相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骨内固定与胫骨外固定支架固定相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严重的小腿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腓骨骨折采用钛板固定,胫骨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骨折愈合时间12~23周,伤口加级愈合35例,乙级6例,丙级2例。2例并发创伤性踝关节炎,其余均获得良好恢复。结论腓骨内固定与胫骨外固定支架固定相结合是治疗软组织损伤严重的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后路的脊髓前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和利用后纵韧带复位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的脊髓前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53例,采用利用后纵韧带复位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44例,将二者的手术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后路的椎管前壁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组出血量略多于利用后纵韧带复位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组,手术时间略多于利用后纵韧带复位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组.按照Frankel分级,术后2周经后路的脊髓前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组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利用后纵韧带复位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组.术后1年经后路的脊髓前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组神经功能改善和利用后纵韧带复位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后路的脊髓前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能有效解除前路压迫,且手术操作难度无明显增大,是基层医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蔡文  王勇 《中外医疗》2008,27(16):135-135
目的 总结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经验教训,分析骨折固定失穗的原因.方法 应用单饲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的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7病例中仅有19例出现了固定失效,骨折再移位.结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具有优越性,但手术操作不当,骨折适应症选择不当,粉碎性骨折未配合内固定,术后过早负重活动过度或遭受暴力等可造成固定失稳.  相似文献   

10.
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并探讨相对科学的固定方法。方法:在分析内固定治疗失败原因的基础上,采用外固定法和改变内固定方法治疗四肢骨折。结果:经过积极治疗,22例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或基本接近正常。结论:在治疗四肢骨折时,一定要根据各种内固定器材的特点,结合骨折部位、骨折类型,以及骨折处软组织损伤情况,选择相对科学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早期内固定方法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172例 ,共 176侧肢体。本组骨折固定后合并严重深部感染 ,采用保留内固定闭合、药物冲洗方法治疗 ,治愈率为 89.2 %。骨折Ⅰ期愈合率为 85 .2 % ,疗效满意。认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早期内固定治疗可以预防感染扩散 ,促进骨折、软组织早日修复。选择何种方法固定骨折主要取决于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部位。即使是严重感染也不一定要除去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1999-2009年本院收治同侧股骨颈骨折伴股骨干骨折患者15例,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9例,术中诊断2例,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4例。其中3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针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2例采用加长动力髋螺钉(DHS)固定;4例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再行闭合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2例采用顺行带锁髓内钉(UFN)结合空心钉固定;3例采用钢板固定2~3d后发现股骨颈骨折,再行空心钉固定;1例采用股骨干锁定钢板(LCP)固定同时行全髋置换术。结果:术后随访1~7年,平均3.2年,股骨干骨折均愈合,股骨颈骨折愈合13例,其中1例畸形愈合,不愈合2例,股骨头坏死2例。结论: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相对较少,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3.
张增堂  韩林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0):883-885
目的回顾性分析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肱骨近端移位骨折36例,其中二部分骨折22例,三部分骨折9例,四部分骨折5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7例,切开复位不可吸收缝线固定1例,单纯螺钉固定6例,普通4孔钢板固定3例,张力带固定2例,髓内针张力带固定5例,"T"形钢板固定5例,带锁钢板(LPHP)内固定7例。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采用Neer分类及评分对各手术疗效进行评价。其中二部分骨折优良率为95.4%;三部分骨折优良率为66.7%,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四部分骨折优良率为40.0%,肱骨头坏死率20.0%。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加各种适合不同骨折类型的小型内植物固定,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轻术后肩关节粘连,预防肩关节僵硬、肱骨头缺血坏死及畸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对于较复杂的三、四部分骨折采用LPHP内固定可提高骨折复位的有效性和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三种固定方式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三种方法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共28例,术后不辅以其他外固定.其中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18例.结果 28例均得到随访,平均12个月.其中1例外固定支架固定后出现一处骨折不愈合,行植骨、钢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2例开放性骨折出现切口感染,皮缘坏死,经换药治疗后治愈;余25例切口均达甲级愈合,骨折无延迟、畸形愈合等.平均愈合时间16周,根据Jolaner-Wruhs评分,优良率为82%.结论 根据骨折情况,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既能保证骨折复位及坚强固定,又能有效保护骨折断端血供,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髌骨骨软骨骨折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髌骨骨软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髌骨骨软骨骨折8例,术后观察骨折复位固定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髌骨骨折复位固定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髌骨骨软骨骨折复位固定可靠,疗效确切,是治疗髌骨骨软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结果:平均随访15月,优良率88.5%,无骨折不愈合、骨折再移位、骨髓炎等发生。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提高肱骨近端骨折的复位质量,固定结构更稳定,减少了骨折固定失败的发生率,有利于肩部功能恢复,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冯俊东 《中外医疗》2011,30(30):72-72
目的分析现在骨科中各种骨折的固定方法,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的骨折固定方法讨论分析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骨折固定方法总体上分为内固定和外固定2种。结论在临床实践中,要个性化选择固定方法,减少骨折固定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分析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固定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双侧钢板内固定组12例和联合固定组18例。结果:联合固定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双侧钢板内固定组,联合固定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治疗优良率均高于双侧钢板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丽月  魏彩虹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933-1934
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是使伤肢尽快恢复功能,将不同的各支架配件如长螺丝钉、钢针穿入骨折两端,外加固定棒、钢针固定夹固定,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和相对固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小儿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中操作的注意事项. 方法 通过闭合或切开复位后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 结果 45例骨折,解剖复位20例,满意复位25例,经随访均骨折愈合良好. 结论 骨折固定材料的选择对于骨折如期愈合至关重要,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小儿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