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鹏  张向军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520-2521
目的:探讨对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对照组。降纤酶的首剂量为10^u,第2、3次剂量为5^u,在发病24h内开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评定的终点指标包括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A)。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FIB用药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T、PA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纤酶联用丹参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O.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高压氧联合康复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健  朱道荣  席刚明 《西部医学》2011,23(2):285-287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康复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 1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急性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高压氧疗,治疗开始及治疗3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27.34±5.54)降至(15.43±3.76);对照组由(26.78±5.47)降至(17.82±4.71),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基本痊愈+显著进步)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和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有协同作用,两者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能较显著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组的脑梗死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能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江平 《中外医疗》2010,29(7):114-11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2组各50例,观察比较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0.0%),(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每一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嘉清 《吉林医学》2012,33(28):6117-611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口服,100 mg/d,两组治疗过程中,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只进行脑梗死的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北大之路,恩经复18ug≥9000AU),18ug,im,q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周和第6周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6周两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显示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NGF)能较快速的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有很大临床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注射用降纤酶联合丹奥(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同期住院确诊为进展性脑梗死的病人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对照组B组、对照组C组(各30例);治疗组A采用降纤酶联合丹奥治疗;对照组B采用降纤酶治疗,对照组C采用丹奥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降纤酶联合丹奥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8例)和对照组(n=4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及治疗后两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相较于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模式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A、B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B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时,在患者神经症状、生命体征平稳后48 h内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天、第30天、第75天,依据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2组患者第30天和第75天的ESS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B组治疗后ESS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能够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侯彦波  刘晶瑶 《吉林医学》2012,33(14):2960-2961
目的:探讨凯力康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凯力康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d,评定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0%,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凯力康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张韶英  陈兴辉 《吉林医学》2010,31(4):492-493
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Polysaccharidesulfate,PSS)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藻酸双酯钠100 mg,1次/d,14 d为1个疗程,观察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藻酸双酯钠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洪柳  何巧玲 《中原医刊》2003,30(17):4-5
目的:研究丁咯地尔(活诺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丁咯地尔150mg静滴治疗组30例,对照组丹参注射液250ml静滴30例,每天1次,持续2周,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丁咯地尔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周爱清 《中外医疗》2010,29(10):122-123
目的探讨以火针疗法为主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急性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为2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为28例在常规西药治疗下采用火针疗法治疗,比较2组的总体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病残程度分级。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2.1%,(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t=1.69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病残程度分级与对照组相比(t=1.9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火针疗法为主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相比常规治疗,疗效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不同Org10172试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各分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型、S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型、S型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尤瑞克林可促使L型与S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纳络酮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纳络酮和常规治疗组,疗程14天,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评定及行颅脑CT测量梗死灶大小(体积)。结果纳络酮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临床治愈率、好转率明显增高(P<0.05);梗死灶(体积)明显下降(P<0.05)。结论:纳络酮是目前治疗脑梗死较理想的药物,尤其适用于发病早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t=14.857,P〈0.01)。两组患者均完成了治疗,疗程结束后无死亡发生;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65.7%(χ^2=6.87,P〈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干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用药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为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提示降低血液黏稠度可能是醒脑静提高脑梗死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剂量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