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崩漏从肝论治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漏一证从肾论治较多。近年来随着对肝脏的进一步研究 ,笔者认为 ,肝失和调也是崩漏发病的重要病机。“妇人多郁” ,由于临床上不少患者通过调肝治疗而取效 ,因此与补肾法一样 ,调肝法也是治疗崩漏之大法 ,值得深入探讨。1 临床常用调肝法1.1 疏肝化瘀法肝郁挟瘀是临床上最常见之崩漏。症见经血量多 ,色黯有块 ,或漏下不止 ,色如咖啡 ,胸胁胀痛或刺痛 ,双乳胀痛 ,抑郁寡欢 ,胸闷叹息 ,舌淡红或有瘀斑、瘀点 ,或舌暗红等。治宜疏肝理气、化瘀止血。方用四逆散疏肝理气 ,顺其条达之势 ,气行则血活 ,再加花蕊石、蒲黄、益母草、当归等活血化…  相似文献   

2.
失眠从肝论治五法杨杰(广东省深圳市保安区中医院深圳518133)关键词失眠治肝法失眠,出自《难经第四十六难》,又名“不得眠”、“不得卧”,通常称为失眠。指经常不易入寐,或寐而易醒,甚至彻底不眠。失眠的病因既多,病机也较复杂,它涉及到精神气血,脏腑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失眠与肝的关系密切。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肝不藏血,气血逆乱,魂无所附,发生血虚、血瘀、血热时均可出现不寐、健忘、多梦等。总结出从肝论治失眠常用五法,现结合医案探讨如下。1疏肝泄热,重镇安神案1:李某某,男,48岁。有慢性肝炎病史10余年,2年前不明原因出现胸闷、心悸、早搏频发,多处检查疑为"病毒性心肌炎",迭经中西医治疗不  相似文献   

4.
失眠当从肝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一症,病因繁多,临床最常见者为情志刺激,“七情致病.肝郁为首”,情志为病.无不伤肝.肝郁气滞,以致形成“气”、“火”、“痰”、“淤”等,扰乱神朗,魂不安藏,病发不寐.故情·唐容川云:“人寐则魂游于目,寐则魂返于肝”.笔者临证从肝辨治者颇多,且收效良好.今不揣简陋、介绍于下.不当之处敬请诸师斧正.  相似文献   

5.
病从肝治概况荣成市人民医院(264300)张岐山,王秉莲荣成市妇幼保健所(264300)李淑钊枣庄市立医院(277100)张兆霞关键词从肝论治;治则;治法近年来中医界对肝脏在人体中的特殊意义有所重视,专论肝之书亦多有问世。笔者据有关资料,现将各科疾病...  相似文献   

6.
崩漏是多种妇科疾病所表现的共有症状,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都属崩漏范畴。一般认为,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而导致冲任损伤的原因以血热、血瘀、脾虚、肾虚4型为多见,较少论及肝。笔者临床实践体会到,崩漏的发生发展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肝论治崩漏不仅有利于止血,更有利于月经周期的恢复。现将从肝论治崩漏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会导致患者注意力下降、抑郁、焦虑等神经心理异常,而此类神经心理异常又会反过来加重失眠,形成恶性循环,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该病的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值得关注。中医学认为,百病生于气,气郁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气血津液的布散失常,形成痰阻、食积、瘀血等病理产物,导致神魂失养,进而引发失眠。若失眠经久不愈,肝郁会愈加严重,导致病情缠绵难愈。李润东教授临床观察发现失眠的病因病机多为肝郁,主张以疏肝解郁为主要治则,在此基础上辨证论治。李润东教授以中医脏腑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治疗失眠当从肝入手,兼顾他脏,并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调摄,叮嘱患者进行适度的锻炼,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定时就寝,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治疗时,李润东教授擅长运用药对,充分发挥药物的相互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文章从肝的生理功能出发,从肝主疏泄,肝藏血、血舍魂,肝开窍于目三个方面阐述肝与睡眠的关系,以治肝为中心,兼顾调理其他四脏,以求阴平阳秘。心静神自安,则失眠可愈。  相似文献   

8.
黄俊山教授从肝脏生理病理特点认识失眠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肝郁失疏、心神不宁或肝血亏虚,心神失养是肝脏病变导致失眠的主要病机。黄俊山教授临床辨证论治,将失眠归纳为肝郁型、肝亏型及肝郁血亏型三类基本证型,从肝论治,分别以松郁安神方、酸枣仁汤、松郁安神方合酸枣仁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对黄俊山教授从肝论治失眠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失眠“从肝论治”浅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着重论述了失眠的发生源于脑,而非独咎于心。阐明了肝魂具有调节大脑抑制与兴奋、睡眠与觉醒之平衡协调的功能,为失眠从肝论治确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继尧  任超越  李廷荃 《光明中医》2023,(10):1876-1879
失眠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称之为不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压力的日益增大,近年来不寐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甚至加重或引起了焦虑症、抑郁症、心血管疾病等其他许多疾病。岐黄学者、山西省名医李廷荃教授治疗不寐效果显著,经验丰富。此文介绍李廷荃教授从肝论治不寐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头痛从肝论治十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富业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601-603
肝在头痛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肝论治是治疗头痛的重要治则之一。在这一治则指导下 ,衍生出从肝论治十一法 :降肝气法 ,泻肝火法 ,凉肝血法 ,疏肝气法 ,潜肝阳法 ,熄肝风法 ,补肝血法 ,滋肝阴法 ,暖肝法 ,利肝胆法 ,散肝瘀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失眠从肝论治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涉及肝脏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文献,将纳入的425篇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与评价。结果:出现频率在3%以上的证型共计7种,分别为肝郁化火、肝郁气滞、肝阳上亢、肝郁血瘀、肝血亏虚、肝肾阴亏、肝郁脾虚。其中以实证为主,并涉及除肝脏外的其他病位有6个。结论:失眠从肝论治具备理论依据及临床实践基础,且也成为本病的主要临床证型。在以情志失调为主因所致失眠的患者群中,均可从肝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依据、辨证分型、经验药对、足浴疗法等方面阐述王耀献教授从肝论治失眠的经验,并附临床医案体现其临床效验,认为临证中遵循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师古而不泥古,辨证与专病用药相结合治疗失眠,是王教授的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与肝密切相关,以肝之功能失调为病机关键。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经多年临床科研实践,形成疏调气机的学术思想,并基于疏调气机学说,结合多种病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临床颇获疗效。笔者通过介绍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从肝论治失眠的见解与方法,以阐述其临床思辨之精要。  相似文献   

15.
失眠始载于《黄帝内经》,描述为"不得卧""目不瞑"。感受外邪、情志内伤、气血亏虚、饮食不节、阴阳失衡、心神失养、脏腑不安等,病分虚实。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郁则气不通,血凝则神不得安,肝胆火盛上扰心神,神不得内守,故不寐多与肝脏有关,从肝胆论治,分为肝郁血瘀、肝胆火盛、心脾亏损三型,分别使用血府逐瘀汤(柴胡、桃仁各9g,枳壳12g,川芎15g,红花、桔梗各6g,牛膝15g,当归10g,生地黄、赤芍各15g,磁石30g,朱砂冲1.5g,生甘草6g);半夏厚朴汤方(柴胡、白芍各10g,黄芩12g,陈皮10g,生龙牡30g,半夏、桂枝各9g,茯苓15g,青礞石30g,远志10g,党参12g,甘草炙6g);六君子汤(黄芪24g,茯苓18g,远志炙16g,法半夏10g,党参24g,陈皮、枣仁、谷芽炒各10g,甘草3g)。根据不同证型分而治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吴群励  杨丹 《北京中医药》2019,38(11):1109-1111
梁晓春教授认为,失眠症虽然病因复杂,但精神心理因素最关键;在脏腑功能失调中,以肝居主导地位,主张从肝论治失眠;肝气郁结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始动因素,肝血亏虚是阴阳气血失和的病理基础,而病程中产生的郁火、痰阻和血瘀可加重失眠。初期以肝气郁结为主;中期可出现肝郁化火、痰热上扰、肝血亏虚、肝肾阴虚;后期可出现肝阳上亢及肝郁血瘀。治疗时依据失眠的病程长短和病情轻重,辨别脏腑之阴阳和气血之虚实的不同,采用疏肝、清肝、养肝、柔肝及平肝五法,根据兼证灵活配伍安神药,或酌情配合化痰和活血之品,使肝之气血调和,肝之阴阳平秘,失眠得以治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治肝,通过缓肝、柔肝、清肝、泻肝、调肝、疏肝、凉肝、养肝等八个方面来治疗搔痒症、斑秃、肾囊风、火毒、(疒言)癗、肌衄、疣症、翻甲等皮肤疾患,并取得一定的疗效。这对开拓临床医生的思路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于睿教授认为,睡眠调控作用非常重要,神志之病与肝密切相关。肝失疏泄之机、条达之性,则气血失和,影响心神,导致神不安宁而病不寐,故治疗多从肝论治。据此将不寐分型辨治,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加减,肝郁瘀阻-血府逐瘀汤加减,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加减,肝郁化火-龙胆泻肝汤加减,肝胃不和-暖肝煎合吴茱萸汤加减,肝肾阴虚-一贯煎合杞菊地黄丸加减。并强调择时服药、顺乎阴阳,有别于普通内服汤药早晚分服的服法,分别于午后和睡前服用。并主张身心并治,整体调理,药物治疗同时重视精神调摄、心理疏导和讲究睡眠卫生,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度参加锻炼,拓展兴趣范围,以丰富精神生活,从而促进失眠症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治痹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的发生外在因素通常是风寒湿热之邪 ,所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是痹证常用的祛邪之法。正气虚弱是引起本病的内在因素 ,调和营卫 ,补益脾胃 ,益气养血 ,补益肝肾是本病常用的扶正大法。此外 ,血停为瘀 ,湿凝为痰 ,痰瘀互结 ,与外邪相合 ,阻闭经络 ,病深难愈 ,因而化痰软坚 ,活血化瘀 ,成为痹证夹痰时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痹证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病机是气血阻闭不通 ,不通则痛 ,所以通经活络是各种痹证的通治之法。痹证的治疗方法有数 1 0种 ,但临床最常用的、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 祛风散寒 ,通络止痛法  风寒之邪…  相似文献   

20.
周仲瑛从肝论治失眠验案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中医学又称其“不寐”、“不得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周仲瑛教授系国医大师,行医60余载,造诣独到,善治急难病症,其从肝论治失眠,收效甚佳,今取其医案二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