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脑卒中降压治疗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临床上对高血压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降压治疗存在诸多争议,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案还不统一。本文总结目前诸多降压治疗与脑卒中防治的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旨在简述急性脑卒中的高血压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临床上对高血压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降压治疗存在诸多争议,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案还不统一[1-4].本文总结目前诸多降压治疗与脑卒中防治的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旨在简述急性脑卒中的高血压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3.
法舒地尔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AMI)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血管痉挛〔1,2〕。国内有研究对法舒地尔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了分析〔3~5〕,但未见针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人群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法舒地尔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验证金纳多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男37例,女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为期45d的金纳多序贯疗法,进行自身对照观察。结果金纳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治疗第14天、第45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第45天的NFDS较治疗第14天明显降低(P<0.05)。金纳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第14天时有效率为82%,治疗第45天时有效率为96%。结论金纳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已广泛用于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范围内,脑卒中是继心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常见死亡原因.随着人们对急性脑卒中氧化应激损害的深入研究,抗氧化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2009年8月-2009年11月我们在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加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易达生)抗氧化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卒中后心电图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80例脑卒中患者观察,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探究发生原因并进行临床指导。方法对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急诊科接诊时做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 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有60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5%。出血性脑卒中组心电图异常率为80%,缺血性脑卒中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0%。结论急性脑卒中与心脏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在治疗脑部疾病的同时,要加心电图的监测,一旦出现变化则提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脑卒中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正>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致死率和致残率第一位的疾病,严重危害人们健康,而缺血性脑卒中占80%以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治疗很具挑战性,毕竟与心电图快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急性脑卒中除了临床症状外,还需要急诊头颅CT来区分缺血性还是出血性脑卒中;另外,AIS的治疗时间窗非常短暂,目前惟一证实有效的治疗是及时恢复闭塞血管的再通。年,试验证实了静脉用重  相似文献   

8.
正时隔5年,2018年1月国际卒中大会(ISC)在《2013 ASA/AH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领域的重大研究及进展推出了《2018 ASA/AH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是神经科医生关注  相似文献   

9.
陈艳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595-159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分析4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统计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65岁、住院时间>3周,有脑卒中、慢性肺病史,意识障碍和吞咽困难,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等均为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积极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围手术期急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发生急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降低脑卒中发生率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发生围手术期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种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围手术期发生急性脑卒中78例,年龄60~98岁,平均70岁,56例(71.8%)急性脑卒中发生在术后1周内.与72例无急性脑卒中患者比较,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脑血管病史、围手术期血压波动和肥胖是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围手术期新发心房颤动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脑卒中的高危因素.结论 脑卒中是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对具有脑卒中发生危险因素患者,术前进行必要检查和积极治疗并存疾病,围手术期严密血流动力学监测、减少血压波动及加强对新发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对减少围手术期急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卒中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的原因及其特点。方法对脑卒中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6例脑卒中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中,治愈好转40例,放弃治疗而自动出院2例,死亡14例。2例行血液透析治疗者均预后良好。结论脑卒中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除与发病年龄、原有基础疾病有关外,还与脑部病变的严重程度、使用的药物等关系密切。尽早透析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卒中与高血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血压作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已经被公认 ,长期、合理、有效的降血压治疗可明显减少首次脑卒中发病率。但是 ,对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增高的治疗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 ,许多学者对急性脑卒中的血压变化及其处理进行了广泛研究 ,认识开始趋于一致。1 急性脑卒中与血压变化1.1 急性脑卒中的脑血流变化 急性脑卒中时脑血流量(cerebralbloodflow ,CBF)的变化直接关系到脑功能恢复 ,而足够的CBF又取决于脑灌注压 (cerebralperfusionpressure,CPP)和脑血管阻力 (cere…  相似文献   

13.
早期康复治疗用于急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用于急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2、4周,康复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康复组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4周,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牛黄熄风颗粒对急性脑卒中病人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20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牛黄熄风颗粒。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SE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的82%(P<0.05)。结论牛黄熄风颗粒具有降低急性脑卒中病人血清NSE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卒中规范治疗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卒中是我国人群的第二大自然死因,第一大致残病因。如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是神经科医师的主要任务。国外医院住院的卒中病死率亦高达30%~40%。至今国际上没有一种被公认的药物对急性脑卒中具有全程的确切疗效。国际上和我国某些医院已建立了卒中单元,为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保障。现将脑卒中治疗模式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急性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是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尽管近年来脑卒中治疗已有长足的进步,但患者的预后仍不容乐观,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使全社会都给予脑卒中的治疗与预防以高度关注。由于脑卒中患者普遍并存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在卒中的急性期,心血管问题的出现使治疗过程复杂化,预后更加凶险,所以,发现和处理脑卒中患者的心血管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于1996年6月获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治疗发病3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本文对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的临床应用及评价rtPA于9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6h以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得了较高的再灌注率[1,2]。同时Brott[3]等对rtPA不同剂量的安全性进行了探索,从0.35~1.08mg/kg范围内逐步增加剂量,对发病3h内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注射及观察,结果认为0.9mg/kg为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病理、治疗及预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明显降低,对脑卒中的超早期溶栓治疗,取得较好的进展。但对75岁以上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良好疗效的报道较少。我们就此采用纤溶酶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第六届世界卒中大会于2008年9月24~27日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召开。来自全球3000多位专家出席了大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400余篇,进行了25项专题讨论,包括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基因,神经保护治疗的新途径,脑损伤修复和康复,糖尿病、高血压与脑卒中,脑卒中与免疫,脑卒中与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服务和院前治疗,卒中单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内科治疗和介入治疗,溶栓治疗进展,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发展中国家的急性脑卒中治疗,神经影像学的未来,临床试验设计的有关热点问题,心脑对话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背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较差,多数患者可能出现认知障碍、失语或偏瘫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纳美芬作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新型阿片类受体拮抗剂,与功能性电刺激联合治疗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还未有报道.目的 探究纳美芬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