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的发病与免疫异常有关,现已有用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CSA)治疗再障获得成功的报道,我院从1993年3月至1995年3月用CSA雄激素——安雄片,共治疗10例再障患者。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及诊断标准 10例再障患者均系本院血液科住院病例,经外周血及骨髓检查,均符合1987年全国再障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其中,急性再障(SAA—Ⅰ)2例,慢性重型再障(SAA—Ⅱ)2例,慢性再障6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收集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3例重型再障住院患者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部分病人出现血清病反应,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人均符合1987年6月宝鸡全国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男10例,女3例。年龄17~32岁,平均25岁。其中急性再障4例,严重的慢性再障9例。治疗方法: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合并输血后肝炎(PTH),临床上并不少见,现将PTH对再障转归的影响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05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再障21例,其中5例病程中合并PTH。男1例,女4例,年龄10-35岁,中位年龄23岁,急性再障1例,慢性再障4例。患者均为输血后14-50d发生急性肝炎;排除输血以外其他病因引起的肝炎。  相似文献   

4.
再障患者血液SOD的测定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2年开始采用放免分析方法测定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SOD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23例再障患者均为住院病人,急性再障3例,慢性再障2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6例。年龄15~67岁,平均35.1岁。诊断标准按1987年宝鸡会议诊断标准诊断。另设对照组,观察正常人3O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8~68岁,平均37.3岁。采用特异的和灵敏的放免分析方法测定SOD含量。SOD-1放射免疫分析药盒由同济大学上海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研究所提供。结果正常对照组与再障患者SOD含量测定结果见附表。讨论缺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92年用浙江医科大学药学系及仙居制药厂研制的长效雄激素十一酸单丸素注射液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3例,疗效较为满意,观介绍如下。1.病例与方法3例再障的诊断、分型及疗效的判定均符合1981及1987年全国再障会议所确定的标准,其中非重型再障1例,重型再障2例。本文男2例,女1例;年龄16~23岁。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或伴有皮肤粘膜出血。具体用药:十一酸睾丸素0.sg,肌注,半个月1次,首次l·og。一叶获碱smm,肌注,每日1次。左族咪咄50mg,每日3次,口服,每周连续用药3d。病情缓解后,十一酸睾丸索改为0.sg肌注,且…  相似文献   

6.
耿玉芳 《海峡药学》1997,9(2):78-79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临床常见难治性贫血。我科自1988~1996年采有自制的激发液加雄激素联合治疗小儿AA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3岁~13岁。按1987年宝鸡全国再障会议修订的再障诊断标准[1],重症Ⅰ型(SAA-Ⅰ)4例,重症Ⅱ型(SAA-Ⅱ)5例,慢性型(CAA)8例,急性纯红再障(PRCA)3例。病程20d~48mo,其中初治12例,曾经不规则激素及中药治疗无效者8例。2.治疗方法:激发液的配制生理盐水500ml、硝酸士的宁3mg、氟美松10mg、654-220mg、辅酶A200u[2]。出血严重者氟美松增加10mg…  相似文献   

7.
自1988年~1995年我院收治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再障1型,以下简称急再障)ZO例,并以免疫抑制治疗为主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8例,年龄12~73岁。临床特点:1.半数以上(12/ZO例)为继发性急再障,病因以药物引起为主,包括解热镇痛药5例、马利兰2例、硫吐瞟吟1例和氯霉素2例,另有2例系肝炎后继发。2.临床起病急,多以严重感染和出血就诊,经过凶险,其中9例发生颅内出血。3.实验室检查,初诊时血常规:血红蛋白(Hb)ZI~SO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全部wtl.0X10’/L,其中11例wtOSXIO…  相似文献   

8.
我院血液内科近期用环孢菌素A(CSA)加雄激素──康力龙治疗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患者。现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病例及诊断标准5例患者均为本科病人,经外周血像及骨髓检查确诊,符合1987年全国再障会议制定的标准[1]。其中急性再障2例,慢性再障3例。2.治疗方法CSA剂量6mg/(kg·d),连续服1~6mo,同时口服康力龙2mg,每日3次。在治疗前后分别查外周血缘、骨髓象及治疗前查CD3、CD4、CD8。3.疗效判断及结果根据1987年全国再障会议标准,分为基本治愈、缓解、明显进步和无效。结果5例中缓解2例,明显进步2例,无效1…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丙球)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疗效。方法用大剂量丙球联合环孢霉素、雄激素治疗重型再障12例,治疗6月后评估疗效。结果缓解2例.明显进步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66.7%。结论大剂量丙球联合环孢霉素、雄激素治疗重型再障安全、有效,可降低早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HD-MP与G-CSF联合治疗重型再障(SAA)的疗效作用及治疗费用与疗效比。方法应用百分比判断治疗效果。结果HD-MP与G-CSF联合治疗SAA总有效率50%。结论其疗效价格比优于ALG、CSA、G-CSF、EPO联合方案,值得普通群众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环孢菌素A联合SSL方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进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7):2320-2320
环孢菌素A为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有效药物,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现将本院1999年2月~2004年8月收治的16例再障病人应用环孢菌素A(Cyclosporin,CsA)联合SSL方案治疗情况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2~66岁,中位年龄38岁。诊断按1987年全国再障会议修订标准,其中急性再障4例,慢性再障12例,将1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8例。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SSL方案(丹那唑0.2g口服日3次,左旋咪唑50mg口服,日3次,一叶秋碱16mg肌肉注射,日1次,每周用药3天,停药4天)治疗。观察组在SSL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雄性激素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重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SAA-I)18例、重型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3例、重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SAA-Ⅱ)21例,均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雄性激素联合治疗。结果:近期总有效率达64.3%,其中SAA-I型为83.3%,SAA-Ⅱ型为42.9%,PRCA基本治愈,有效率近100%。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雄性激素联合治疗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有效缓解病情,减轻症状,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是值得采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造血干细胞缺少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三大发病机制之一。而胎龄4~5个月的胎肝组织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用胎肝细胞悬液输注(输注,下同)治疗再璋国内外已有报告。我院自1983年3月至1984年6月治疗再障2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本文20例均符合1981年全国再障座谈会拟定的诊断标准。19例为慢性再障,1例为“慢粒”,系服用马利兰所致再障。其中男12例,女8  相似文献   

14.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以下简称再障 )起病急、进展迅速 ,一旦确诊首选骨髓移植治疗 ,我院自 1998年开始对于不适合或无条件做移植患者采用环孢菌素A(CSA)、康力龙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供临床参考。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我院 1998年以来收治 30例重型再障患者 ,观察组 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2 9±11岁 ;对照组 15例为我院 1998年以来收治重型再障患者 ,对照组 15例 ,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2 9± 1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中重型再障的诊断标准。治疗前观察组Hb(47 5…  相似文献   

15.
观察39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28例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Eb1),重型再障(SAA)11例,慢性再障(CAA)17例。作者将Eb1(+)AA与Eb1(-)AA病人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发现Eb1(+)SAA较Eb1(-)SAA有更低的Hb值。腔道出血、败血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Eb1(+)CAA较Eb1(-)CAA有更高的网织红计数(Ret),骨髓多为增生活跃,红系比例偏高,治愈率亦高。并对Eb1在AA中出现的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蔡岗丽 《海峡药学》2010,22(5):145-146
目的分析黄芪注射液联合雄激素治疗再障的临床疗效和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对照组应用十一酸睾酮素胶囊治疗再障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再障40例,比较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计数。结果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血常规计数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雄激素治疗再障在临床疗效和对免疫功能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独使用雄激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媛  郭智  何学鹏  刘晓东  刘丹  陈惠仁 《中国医药》2010,5(11):1014-1016
目的 观察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雄激素及造血生长因子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ATG联合环孢素、雄激素及造血生长因子对21例SAA患者进行治疗,检测其治疗前后血象及骨髓象的变化,分析临床疗效. 结果 21例SAA患者中,基本治愈3例,缓解4例,明显进步7例,无效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66.7%. 结论 联合应用ATG、环孢素、雄激素及造血生长因子治疗SAA,疗效肯定,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是SAA长期无病生存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萍  虞斐 《江苏医药》1998,24(4):277-278
报告环孢霉素A(CS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32例,讨论其临床价值及疗效相关因素。临床资料对象:我院1991年1月~1997年6月期间住院病人,男20例,女12例,年龄6~59岁,中位年龄31.8岁。按1987年全国再障学术会议诊断标准确诊。发病至就诊时间1个月~10年。其中慢性再障(CAA)25例,急性再障(SAAI)4例,单纯红再障(PRCA)3例。方法:(1)除3例PRCA外,均在原雄激素治疗基础上应用CSA(Sandoz公司产品)。22例静脉滴注,4~6mg·kg-1·d-1,10天为一疗程,间隔2周重复一疗程,见效者改口服,3~4mg·kg-1·d-1,…  相似文献   

19.
纳洛酮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4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游志 《医药导报》1999,(1):30-30
纳洛酮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国外已有报道,国内报导尚不多见。我科1997年2月~1998年2月对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纳洛酮和川穹喀治疗,并进行临床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综合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l临床资料91例均为住院患者,按入院次序分成2组(<8h就诊的分到治疗组),治疗组46例,男36例,女10例,年龄45~82岁,按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重型7例(15.2%),中型27例(58.7%),轻型12例(26.1%);对照组45例,男34例,女11例,年龄43~84岁,其中重型5型(11.1%),中型30例(66.7%),轻型10例(22.2%)。全部…  相似文献   

20.
从1997年12月~2001年12月我院共收治14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患者。现将心理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48例表现为进行性贫血 ,出血及感染 ,血象为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继发性再障101例 ,原发性再障47例 ;女99例 ,男49例 ;年龄5~58岁 ,平均26岁。2心理调查2 1紧张忧郁 :再障病人多为青壮年 ,家庭主要劳力和经济来源者 ;有的正处于恋爱的重要时期 ,突然得知身患此病 ,不知所措。患者初入院时关心病的治疗结果 ,精神处于紧张、焦虑、忧郁 ,食欲差、乏力 ,使病情进一步加重。2 2悲观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