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对下肢动脉缺血导致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 2003年6月至2007年5月对226例下肢动脉缺血导致创面的患者分为未行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的患者118例和行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的患者(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修复及支架置入术、人工或自体血管搭桥动脉旁路移植术、动脉血管内膜硬化斑剥脱血管成型修复、动脉血管切开取栓和大网膜移植血流再通重建术)108例共两组,采用超声彩色多普勒和选择性血管造影进行检查是否存在下肢动脉的缺血,分析创面的愈合情况(包括创面愈合时间、截肢率和复发率等)。结果 (1)226例下肢动脉缺血形成的创面中足部感染或溃疡197例(87%,197/226),小腿皮肤慢性感染和溃疡29例(13%,29/226)。创面〈1cm者59例(26%,59/226),创面1~2cm者77例(34%,77/226),创面2~5cm者63例(28%,63/226),创面〉5cm者27例(12%,27/226);(2)226例行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阳性结果201例(阳性率89%,201/226),其中完全闭塞者48例(24%,48/201),重度狭窄者71例(35%,71/201),中度狭窄者82例(41%,82/201);(3)行选择性血管造影者192例,检测阳性结果为167例(87%,167/192),其中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闭塞或狭窄者23例(14%,23/167),髂外动脉+股动脉闭塞或狭窄者39例(23%,39/167),股动脉+腘动脉闭塞或狭窄者58例(35%,58/167),腘动脉下动脉血管闭塞或狭窄者47例(28%,47/167);(4)在108例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的患者中,经皮腔内血管成形修复再通重建(PTA)及支架置入术32例(30%,32/108),人工或自体血管搭桥动脉旁路移植血管修复再通重建(髂-股动脉、髂-腘动脉、股-股动脉、股-腘动脉、股-胫前或后动脉)术36例(33%,36/108),动脉血管内膜硬化斑剥脱血管成型修复再通重建术25例(23%,25/108),动脉血管切开取栓再通术11例(10%,11/108),大网膜移植血流再通重建术4例(4%,4/108);(5)行和未行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的患者相比,创面愈合的天数平均缩短(25±3)天(P〈0.05),行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的患者截肢率为7%(7/108),复发率为8%(8/108),未行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的患者截肢率为14%(16/118),复发率为27%(32/118)。结论 在下肢动脉缺血导致下肢或足部创面的愈合的过程中,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内皮祖细胞移植对血管内膜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从脾源性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并扩增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研究EPCs移植对血管损伤后内膜修复的影响。 方法: 大鼠脾源性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法定向扩增EPCs,检测其内皮细胞特性。荧光标记EPCs从尾静脉移植到颈动脉内皮损伤的大鼠体内。 结果: 脾源性单个核细胞体外可诱导出内皮祖细胞,表现为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移植后,EPCs可归巢至血管损伤部位。EPCs移植组在球囊损伤2周后血管新生内膜明显减少,血管腔狭窄程度显著减轻。EPCs移植组新生内膜/中膜比值显著低于单纯球囊损伤组及M199组(0.82±0.09 vs 1.52±0.21, 1.48±0.19,P<0.01)。EPCs移植组PCNA 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少于单纯球囊损伤组及M199组(19.25±3.96 vs 31.42±5.23, 29.37±3.16, P<0.05)。 结论: EPCs能有效移植到内皮损伤血管段,参与损伤血管的内膜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3.
脉冲电刺激对血管内皮细胞与其祖细胞黏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W  Zheng L  Wang Q  Guo S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1,28(4):689-93, 697
为探索脉冲电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与内皮祖细胞(EPC)之间黏附强度的改变,诱导培养外周血EPC,荧光标记后与单层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固定电压和频率为5 V和5 Hz,选择1、3、6、9 ms的脉宽对其进行干预,持续刺激24 h后检测贴壁EPC的荧光强度,以荧光比率衡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 ms刺激组荧光比率即显著增高,随着脉宽延长,6 ms组达到最大值,但9 ms刺激组却显著下降,提示适宜脉冲电刺激有利于血管内皮细胞与EPC之间的黏附,为电刺激促进血管新生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背景:内皮祖细胞移植为肢体缺血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来源内皮祖细胞移植对改善肢体缺血的作用。 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扩增6 d后,检测其内皮祖细胞特异性标志的表达,并将荧光染料标记后的贴壁细胞通过缺血局部多点注射移植到后肢缺血的裸鼠动物模型体内,以评价其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出的贴壁细胞可表达内皮祖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133、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说明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可诱导出内皮祖细胞。移植内皮祖细胞后裸鼠缺血后肢的坏死情况和毛细血管密度均明显改善(P < 0.05);在缺血后肢肌肉石蜡切片中可见分散不均的红色和黄绿色荧光标记的内皮祖细胞的掺入。表明移植的内皮祖细胞可以定向整合到缺血局部,改善裸鼠的后肢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血管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1(VCAM-1)及P-选择素在机械性牵张力诱导HL-60细胞向小鼠颈总动脉内皮细胞黏附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分离的小鼠颈总动脉血管在一定压力下灌流HL-60细胞,使之与血管内皮相互作用后洗去未黏附细胞,镜下统计每个视野中黏附的细胞数。首先观察不同强度牵张力刺激对于HL-60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再利用针对VCAM-1、P-选择素的特异性中和抗体以及非特异性IgG预处理血管条,比较VCAM-1和P-选择素在牵张力引起的HL-60细胞黏附中的差别情况。结果随着施加在颈动脉的静水压增大,HL-60细胞黏附逐渐增多,说明牵张力引起的HL-60细胞黏附是强度依赖性增加的。非特异IgG预处理血管条后,黏附的HL-60细胞数目无明显变化。然而与此对照,VCAM-1与P-选择素预处理组都导致了黏附的HL-60细胞显著减少(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张引起的颈总动脉HL-60细胞黏附呈现压力强度依赖性关系;VCAM-1与P-选择素在机械性牵张力诱导小鼠颈总动脉HL-60细胞黏附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中血管再生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肢体缺血症状的改善情况。 方法: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市鼓楼医院血管外科于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35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抽取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沿下肢动脉走行路径进行多点注射,测定患肢疼痛程度、冷感缓解程度、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及皮肤溃疡或坏疽面积的改变,动脉造影观察血管新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疼痛评分: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2个月和1年的疼痛评分均较移植前有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后2个月与移植后1年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冷感缓解程度:移植后2个月缓解率为51%,移植后1年缓解率为60%,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③踝肱指数的变化:移植2个月踝肱指数均较移植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移植后1年踝肱指数较移植前有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④经皮氧分压的变化:对经皮氧分压增加值进行比较,移植后2个月及移植后1年均较移植前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后1年与移植后2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⑤行走距离:移植后2个月和移植后1年的行走距离明显增加,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后1年与移植后2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⑥溃疡创面的变化:移植后2个月和1年的溃疡面积均较移植前有缩小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⑦新生血管评价:移植后股动脉造影显示缺血下肢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的部位毛细血管增生明显,且与已有的毛细血管相互连接形成侧支循环,促进了缺血下肢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移植不同年龄大鼠骨髓EPCs对损伤血管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4月龄SD雄性大鼠30只,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均分成接受4月龄大鼠骨髓EPCs移植组、接受18月龄大鼠骨髓EPCs移植组和对照组。于接受移植后14 d处死大鼠,颈动脉切片观察不同年龄大鼠骨髓EPCs对损伤血管内膜增殖的影响。结果:接受EPCs移植的大鼠损伤内膜增殖少于非移植组,接受4月龄大鼠骨髓EPCs移植组较接受18月龄大鼠骨髓EPCs移植组内膜增殖也明显减轻。结论:外源性EPCs可减轻损伤血管内膜增殖,且供体年龄对EPCs功能有影响,随供体年龄增加,减弱损伤内膜增殖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在体实验研究川芎嗪对内皮祖细胞(EPCs)修复球囊损伤后的兔腹主动脉的影响,探讨更好的损伤性血管修复的方法。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EBM-2培养基培养7d,获得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应用2.5F球囊导管造成兔腹主动脉去内皮损伤模型。将实验兔分为三组,每组6只,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EPCs组只使用EPCs,EPCs+川芎嗪组注射EPCs及川芎嗪,术后14d处死动物,并测量各组内膜损伤血管再生内皮覆盖率和新生内膜增生程度。结果EPCs+川芎嗪组新生内膜/中膜厚度明显低于EPCs组,新生内膜面积明显高于EPCs组,两组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PCs可促进受损血管内膜修复,川芎嗪具有增强EPCs修复血管内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生长素1(Ang1)基因转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ng1-rMSC)对内皮细胞黏附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经慢病毒载体介导构建Ang1-rMSC,观察VEGF刺激下不同时间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黏附分子VCAM-1和ICAM-1表达的动态改变。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黏附分子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HUVEC在20μg/L VEGF刺激下,ICAM-1和VCAM-1 mRNA水平显著升高,8h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4.2倍及3.2倍。不同浓度上清液孵育的HUVEC在VEGF刺激后,ICAM-1和VCAM-1 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下降;含70%Ang1-rMSC上清液孵育的HUVEC,VCAM-1与ICAM-1表达较单纯VEGF组显著下降。结论Ang1-rMSC上清液可抑制VEGF诱导的HUVEC黏附分子表达,通过Ang1基因修饰Ang1-rMSC用于抑制干细胞移植伴发的炎症反应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快速阅读:文题释义: 内皮祖细胞:是存在于外周血及骨髓中的重要前体细胞,是能够特异性归巢于血管新生组织并进行分化、增殖成为成熟内皮细胞的一群祖细胞,其在不同环境中可向不同的方向进行分化。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糖蛋白中的一种,可对哺乳动物中红细胞的生成进行调节,主要由肾小管周细胞产生,也有少部分来自于肝脏,主要功能是使延缓细胞凋亡,其可以协同其他生长因子加速红系组细胞的增殖及成熟,并能促进骨髓中红细胞的释放。 摘要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内皮祖细胞移植均对下肢动脉闭塞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super 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标记的内皮祖细胞体外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修饰效果及体外磁共振成像的可行性。 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分4组培养,内皮祖细胞组,SPIO标记转染组将pcDNA3-EPO 重组质粒并转染至内皮祖细胞,随后进行SPIO标记;SPIO标记空载病毒组将空质粒转染至内皮祖细胞,随后进行SPIO标记;SPIO标记内皮祖细胞组直接进行SPIO标记。采用4.7 T MR成像SPIO标记的内皮祖细胞;检测4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及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MR成像:T1WI、T2WI、T2*WI序列均见细胞信号降低,随着细胞数目增多,信号降低逐渐明显;相同数量级细胞,T1WI信号降低最弱,T2*WI信号降低最明显;T1WI、T2WI、T2*WI所能检测到的最小细胞数分别为2×104、1×104、0.5×104;②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3组标记内皮祖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与内皮祖细胞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③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表达:仅SPIO标记转染组可见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表达;④结果表明:SPIO标记的内皮祖细胞体外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修饰后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无影响,4.7 T MR能够在体外对SPIO标记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修饰内皮祖细胞成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ORCID: 0000-0002-2568-7449(徐广宇)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

Our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combined autologous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 (MNC) and gene therapy in comparison to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ritical limb ischemia (CLI).

Material and methods

Thirty-two patients with CLI persisting for 12–48 months (average time 27.5 months) were randomized into 2 groups, each group consisting of 16 patients. In the first group, administration of autologous bone marrow MNC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plasmid was performed. The patients from the second group were treated pharmacologically with pentoxifylline. Ankle-brachial index (ABI) was measured and angiography was performed before and finally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 pain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before and after 3 months.

Results

Ankle-brachial index improved significantly from 0.29 ±0.21 to 0.52 ±0.23 (p < 0.001) in 12 patients (75.0%) 3 months after the experimental therapy in group 1. In this group angiography showed the development of collateral vessels. Ischemic ulcers healed completely in 11 patients (68.75%). In group 2 the ABI did not improve in any patient; moreover the complete healing of skin ulcers was not found in any of the patients of this group. Amputation was performed in 4 (25.0%) patients in group 1, and in 8 patients (50%) from group 2.

Conclusions

These data after 3-month follow-up indicate that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MNC combined with ge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LI is safe, and a mor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method of treatment than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 However, both therapies are limited by the degree of microcirculation damage.  相似文献   

12.
背景:干细胞移植可改善缺血性心肌血供并改善心功能。 目的:进一步验证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肌梗死后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方法:15只健康太湖梅山猪通过冠脉栓塞建立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其中2组分别在心肌梗死后3 h,2周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模型组不移植细胞。行心脏超声观察心脏功能各指标的改变;并在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值;在实验终点取大体标本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细胞在心肌内定植及分化情况,检测心肌血管密度。 结果与结论:心肌梗死3 h组与模型组比较,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收缩期内径各项心功能指标及心肌血管密度、不同时间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心肌梗死后2周移植组与模型组相比,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心肌血管密度大于模型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较移植前(P < 0.05)。提示不同时间点心肌微环境对于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及定植的影响,心肌梗死后急性期内局部微环境不利于移植细胞的存活,在瘢痕修复早期行骨髓干细胞移植对骨髓干细胞的分化和定植以及对心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经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20例,抽取骨髓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外周动脉穿刺插管,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注入冠脉。比较病人的临床症状,NYHY分级和治疗后由于心血管事件造成的再住院情况。结果 病人自觉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ECT检查显示在缺血区有血管新生。结论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血管内皮生长因(VEGF)诱导扩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自体局部移植对缺血骨骼肌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10μg/L VEGF诱导扩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局部肌肉注射,以单侧股动脉及分支动脉结扎并离断1h后的股内侧部作为扩增细胞局部移植组(n=8),以注射磷酸盐缓冲液组为对照组(n=8)。缺血28d分别检测缺血骨骼肌部位的毛细血管密度和细胞凋亡。结果 缺血28d时,骨髓细胞局部移植组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毛细血管与肌纤维比例亦高于对照组(P〈0.05);该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特定条件下体外扩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体内局部移植对肢体缺血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已有研究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目的: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 方法:应用文献检索的方法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相关研究文献,对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文章选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实验研究中,建立大鼠糖尿病足溃疡模型,给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创面溃疡的愈合情况,并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临床应用研究中,对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患者进行观察随访,观察创面溃疡的愈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实验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创面溃疡的愈合快于常规治疗,但是与正常足溃疡愈合相比仍较慢,且移植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升高,但是低于正常足溃疡对照的水平。临床应用研究显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创面溃疡基本均可完全愈合,且无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损伤以及出凝血时间改变等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背景:同种异体骨是临床常用的骨移植材料,但缺乏诱导成骨能力是最大的问题。 目的:评价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刮除或切除后应用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65例良性骨肿瘤(包括瘤样病变)患者,根据植骨情况分为2组。复合骨髓干细胞植骨组35例患者根据预计植骨量从每位患者两侧的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抽取红骨髓20-40 mL,经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骨髓基质干细胞备用,在植骨前将同种异体骨颗粒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充分混匀。肿瘤刮除或切除后,将混匀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同种异体骨颗粒,植入骨缺损区内。单纯植骨组将用生理盐水浸泡半小时的同种异体骨植入骨缺损区内。分别于治疗后1,3,6,12个月进行植骨区X射线检查,比较两组病例同种异体骨颗粒界限模糊、消失的时间,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62例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复合骨髓干细胞植骨组移植骨界限模糊时间和消失时间均短于单纯植骨组(P < 0.05)。复合骨髓干细胞植骨组1例出现排异反应,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2周后痊愈,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感染。结果表明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植骨能明显促进骨融合和骨缺损的愈合。  相似文献   

17.
文题释义:血管内皮细胞:研究中一般称内皮细胞,通常指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它形成血管的内壁。它们具有吞噬异物、细菌、坏死和衰老组织的功能,还参与机体免疫活动功能。 热休克:组织工程中一种细胞处理方法,将细胞置于42 ℃(也有文献报道为47 ℃)中1 h,造成热休克状态。 背景:目前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研究,多采用细胞因子或2种细胞共培养的方法进行诱导,热休克处理的内皮细胞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尚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热休克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能力,并探究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成血管的能力。 方法:将热休克处理后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非接触共培养,诱导14 d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D144、CD31、VEGFR2、vWF表型的表达;将诱导14 d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未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裸鼠皮下,14 d后取移植物做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体内血管形成能力;Matrigel成血管实验观察诱导14 d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未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血管生成能力。 结果与结论:①共培养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改变,呈类似铺路石状排列,流式细胞仪及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共培养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VEGFR2、CD31、CD144、vWF表达增加;②体内移植物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排列较对照组规律,有成血管倾向;③体外Matrigel成血管实验显示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血管能力较对照组有所增加;④结果表明,与热休克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能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内皮细胞特异性表型转化较明显,具有一定血管形成倾向。 ORCID: 0000-0003-4089-8882(曹百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及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小鼠BMSC经尾静脉输入异丙肾上腺素性心肌缺血雌性小鼠(BMSC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和未治疗组。5周后处死小鼠,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Y染色体鉴别基因(SR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天狼猩红染色分析心肌胶原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心肌VEGF、核增殖抗原(PCNA)和细胞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分布。 结果 BMSC组心肌SRY表达明显升高(11.22±0.90 vs 1.05±0.47, P<0.05)。与未治疗组相比,BMSC组的心肌胶原沉积减少(3.44±0.84 vs 8.44±1.09, P<0.05),VEGF(14.19±0.37 vs 11.88±0.28, P<0.05)和PCNA(4.08±0.18 vs 0.64±0.05, P<0.05)表达上调,caspase-3降低(0.46±0.11 vs 3.12±0.28, P<0.05)。 结论 BMSC能归巢至缺血心肌并促进微血管新生,改善心肌增殖-凋亡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部分影响因素.方法 下肢缺血性疾病病人15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67.3岁.病人移植前均内科常规治疗半年以上,临床症状、体征未改善.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按照操作规范和病人实际情况采集外周血干细胞(PBSC),全部病人均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600μg/d,皮下注射,行自体PBSC动员3~5d,然后用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采集PBSc,将干细胞悬液按3×3cm距离进行肢体移植术.术后第1天至3个月定期观察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结果 PBSC移植后3个月进行评价,全部病例下肢疼痛明显缓解,皮温升高,下肢冷感消失,14例感染得到控制,溃疡或足趾坏疽明显好转或愈合,足趾颜色由青紫色转为正常,肿胀消失,无1例病人行截肢术;有2例病人趾头已坏死在移植同时行截趾术;移植后所有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和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体PBSC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可使一部分病人免除截肢,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