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诊断为PCOS的非肥胖患者5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就诊的肥胖型PCOS患者435例为对照组,将两组的临床表现、性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等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两组月经稀发及 PCOS 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多毛的发生率为20.69%,观察组为15.00%;对照组痤疮的发生率为28.97%,观察组为17.80%;(2)两组血清促卵泡激素(FS H )、雌激素(E2)及泌乳素(PR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黄体生成素(LH)、LH/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睾酮(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型和非肥胖型PCOS患者具有不同的特征,应根据患者本身的个体差异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9-01——2019-06收治的3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人中平均27.1±4.1岁,BMI平均28.3±6.4Kg/m2,FINS平均19.8±15.6U/mL,高胰岛素血症12例(36.4%),无合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代谢特征。方法抽取河南省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在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试验组,并抽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对2组对象的内分泌代谢指标情况以及肥胖患者与非肥胖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雄激素(T)、胰岛素(INS)、催乳素(PR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对照组,肥胖患者最为严重,其中对照组对应指标分别为(9.79±1.28)、(0.33±0.02)、(10.98±1.98)、(6.46±1.29)、(4.5±0.3)和(1.3±0.5)。试验组中肥胖患者对应指标分别为(17.76±3.23)、(1.67±0.12)、(17.34±3.23)、(16.03±3.21)、(6.7±1.2)和(3.0±0.4),非肥胖患者对应指标分别为(14.89±2.67)、(1.03±0.06)、(14.98±3.22)、(13.76±2.26)、(5.8±0.9)和(2.0±0.6)。肥胖患者的胰岛素血症以及糖尿病的发病率更高,分别为11例和10例,而非肥胖患者分别为2例和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内分泌代谢紊乱,肥胖患者更为严重,临床上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预防处理,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9,(1):80-82
目的分析不同高雄激素血症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3例PCOS患者,根据不同的表型将所有患者分为高雄激素无排卵组、高雄激素有排卵组、非高雄激素无排卵组,同时取60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肥胖、血脂及C-反应蛋白(CPR)临床指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雄激素无排卵组胰岛素抵抗和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高雄激素无排卵组、高雄激素有排卵组、非高雄激素无排卵组胰岛素抵抗和肥胖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雄激素无排卵组TG、TC、LDL、HDL及CRP含量均高于其他3组,其中TG、LDL及CRP与其他三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OS患者合并高雄激素无排卵更容易发生脂代谢紊乱、肥胖及胰岛素抵抗,临床治疗时应重视患者的内分泌及代谢特征,从而给予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一般治疗,多毛症和高雄激素血症选择不同药物治疗,对于有生育要求者,给予促排卵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卵巢楔切术和腹腔镜卵巢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结论 对于有生育要求明确诊断后尽早给予药物治疗,争取早日妊娠.对于没有生育要求的病人,应积极给予对症治疗,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是以双侧卵巢呈多囊性改变 ,伴不孕、多毛、痤疮、月经紊乱的一组症候群 ,肥胖患者的体重指数≥ 2 5 ,近年来发现PCOS中肥胖患者发病率达 6 6 % [1] ,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常并发存在 ,相互影响 ,而高雄激素血症是其共同特征之一。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患者均为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内分泌门诊诊断为PCOS者 ,体重指数≥ 2 5为PCOS 1组 ,体重指数 <2 5为PCOS 2组。1.2 研究方法1.2 .1 PCOS诊断标准 ①B超检测一侧或双侧卵巢有 10个以上小卵泡 ,直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比较肥胖痰湿体质与肥胖非痰湿体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揭示肥胖痰湿体质PCOS患者的临床代谢特征,为肥胖痰湿体质的PCOS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内肥胖痰湿体质与肥胖非痰湿体质的PCOS患者,提取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生化指标。结果 两组PCOS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OS患者在FSH、LH/FSH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H、T、DHEAS、AND、SHBG、FAI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痰湿体质的PCOS患者5点血糖、180min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非痰湿体质的PCOS患者。结论 痰湿体质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更易发生糖脂代谢异常,临床中应重视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实验,以便尽早对糖耐量受损、糖尿病等远期并发症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好发于育龄妇女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是引起女性不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因为,其发病率在育龄妇女人群中为5%~10%.目前认为可能与内分泌功能紊乱、丘脑下部一垂体平衡失调有关.由于精神紧张、药物作用以及某些疾病等的影响,使丘脑下部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失去周期性,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Gn)比例失调,卵泡虽然发育但不成熟也不排卵,成为囊状卵泡.典型病例双侧卵巢增大,白膜增厚硬化,包膜下可见许多直径<10mm的囊性卵泡,呈珍珠串样.包膜下含有很多闭锁卵泡和处于不同发育期的卵泡,但无成熟卵泡生成,更无排卵迹象.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无排卵性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os)是由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所引起的闭经.不育、多毛、肥胖等一系列表现的症侯群.其发病高峰为20~30岁,约占妇科内分泌疾病的8%.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可归属于"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症"等病症当中.多因禀赋素弱、七情内伤、饮食劳逸失常等累及肾、肝、脾三脏、导致气血瘀滞、痰湿内生,胞脉阻滞不通,而发为本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代谢特征,重点讨论其胰岛素抵抗的特点,为PCOS的治疗和病因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内分泌科就诊的39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体重指数将患者分为肥胖组20例和非肥胖组17例,比较2组患者的血脂、血压、性激素水平,并对比2组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分析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2组空腹血糖、血压、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肥胖组TG、TC明显高于非肥胖组患者(P均<0.05),HDL-C明显低于非肥胖组(P<0.05);(3)肥胖组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均<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非肥胖组(P<0.05);(4)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AUC-I)肥胖组[442.55(292.21~728.09)]大于非肥胖组[298.88(153.81~41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I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604,P=0.00).结论 PCOS具有高度异质性,胰岛素抵抗是PCOS患者的重要特征之一,肥胖是PCOS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治疗耐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并不孕症病人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选择30例难治性PCOS病人,在B超引导下行经阴道卵巢穿刺术.记录病人手术前后基础激素水平,术后监测排卵,若2个月无排卵,则使用促排卵药物,同时指导性生活,并随访1年,了解妊娠情况.结果 手术后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手术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睾酮(A)、雄烯二酮(T)水平及LH/FSH差异有显著性(t=12.17~35.25,P<0.01).治疗后取得较高的排卵率(73.3%)、妊娠率(50.0%).结论 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为耐药PCOS病人的治疗开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龙申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6)
目的 探讨克罗米芬和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08年4月-2011年3月诊治高胰岛素血症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共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1例,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采用吡格列酮治疗,2组均治疗4个月,比较2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睾酮、促卵泡激素、排卵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接受治疗后2组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睾酮、促卵泡激素及排卵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睾酮、促卵泡激素、排卵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克罗米芬、吡格列酮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伴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均有恢复排卵、促进月经正常的作用,但吡格列酮较克罗米芬更能有效地降低胰岛素水平且不良反应更小,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一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即时促排卵方法,并观察研究该方法促排卵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PCOS不孕症病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入组条件:①即时激素测定雄激素正常,LH/FSH<2;②即时子宫内膜测定,厚度0.4~0.6 cm;③即时卵巢测定(超声)直径<4.0 cm.研究组病人实施即时促排卵治疗.对照组为随机的同期就诊PCOS不孕症病人,实施常规促排卵治疗,即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促排卵.观察两组病人第一促排卵周期中卵泡发育、排卵和妊娠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病人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排卵率、妊娠率分别为2.8±0.4和3.1±0.5、(1.12±0.31)和(1.09±0.28)cm、(1.81±0.35)和(1.92±0.36)cm、82.8%和84.3%、24.0%和26.0%,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和流产率也相似.结论 即时促排卵方法治疗PCOS所致不排卵性不孕症安全、有效,与常规促排卵方法治疗PCOS的临床排卵率、妊娠率相似.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位多囊卵巢促性腺激素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及12例正常育龄妇女取卵巢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卵促性腺激素受体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1)正常卵巢LH、FSH受体主要分布在颗粒细胞及卵泡膜;(2)PCOS的LH、FSH受体主要分布在增生的卵泡膜,增生的间质细胞只含少量;颗粒细胞层退化,变薄,FSH,LH受体较少;(3)正常卵巢及PCOS的白膜均不含FSH、LH受体。 相似文献
15.
卵巢颗粒细胞凋亡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确切病因机制未明,近年来,对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颗粒细胞凋亡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发病机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此做一综述,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是导致育龄妇女月经不调、不育的常见原因。瘦素是肥胖基因的蛋白产物,具有调节体内能量代谢和脂肪沉积的作用,而抑制素是卵巢颗粒细胞分泌的多肽糖蛋白,主要生理功能是反馈性抑制垂体FSH的分泌而对生殖活动产生影响。近年来研究表明瘦素、抑制素与生殖密切相关。本文从瘦素和抑制素两方面对PCOS的发病机制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丽丽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3):300-302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及其受体(Ob gene receptor,Ob-R)系统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机制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Leptin、具有信号传导功能的leptin长受体(Ob-Rb)在PCOS患者(15例)和月经周期规律的对照组(20例)卵巢的表达。结果①Leptin及Ob-Rb的蛋白及mRNA在PCOS患者和对照组的卵巢均有表达。②Leptin主要分布在各级卵母细胞、窦状卵泡至排卵前卵泡的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GC)、不同生长阶段及闭锁卵泡的卵泡膜细胞(theca cell,TC),在PCOS患者卵母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Ob-Rb主要分布在各级卵母细胞、各级生长卵泡及闭锁卵泡的TC、次级及近成熟卵泡的GC、成熟黄体的颗粒黄体细胞。在PCOS患者的卵母细胞、窦状卵泡的TC及闭锁卵泡TC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④Leptin及Ob-Rb在不同发育阶段卵巢的表达规律1卵母细胞强阳性表达,在初级卵泡的GC及TC表达较弱,随着卵泡发育表达逐渐增强,在排卵前卵泡或闭锁卵泡TC强阳性表达,Ob—Rb在发育期黄体的颗粒黄体细胞亦呈强阳性表达。⑤Leptin及Ob—Rb在PCOS患者小卵泡TC的表达高于G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卵巢具有分泌Leptin的功能。②Leptin及受体系统在卵母细胞、卵泡和黄体发育、受精及受精卵着床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③Leptin及其受体系统在PCOS的卵巢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青春期和成年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在临床表现、血激素水平、卵巢形态等方面的异同。方法:对31例青春期和141例成年PCOS患者进行血激素放免测定和卵巢B超检查。结果:月经稀发、闭经、多毛和肥胖在青春期组发生的百分比与成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月经不规则在青春期组发生的百分比为29.04%,显著高于成年组的7.10%。成年组的卵巢体积和体重指数(BMI)显著高于青春期组,BMI与年龄弱相关(r=0.26,P<0.05)。两组PCOS患者间血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OS可能始发于青春期,其临床表现和内分泌特征并不随年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系统由具有特定功能的配体、受体和结合蛋白组成,在正常生理活动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已发现,许多疾病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内分泌紊乱、癌症、营养不良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等与IGF系统密切相关。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治疗中,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IGF系统在OHSS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及健康妇女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比较,探讨CRP在PCO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依据2003年鹿特丹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选择PCOS患者40例,同时选择20例同龄女性健康者为对照组.记录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Ferriman-Gallwey(F-G)评分、痤疮评分、出生体质量及家族史等,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 ① PCOS组体质量、BMI、F-G评分及痤疮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②PCOS组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胰岛素抵抗组较非胰岛素抵抗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PCOS患者血清CRP水平较同龄健康女性明显升高,提示CRP可能影响PCOS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进而影响其预后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