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端局部注射自体骨髓多能干细胞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端局部注射自体骨髓多能干细胞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8例。[结果]随访6~15个月(平均8个月),优10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8.9%。没有一例出现针道浅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端局部注射自体骨髓多能干细胞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不仅骨折愈合效果满意,而且固定确实可靠,并能早期功能调整和训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护理.方法 对20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结果 随访6~30个月,远期疗效优良者18例,优良率90%.结论 老年桡骨骨折是一种多发性骨折,通过系统、有效的综合护理管理,可以使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效果得到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3.
杨传军 《中外医疗》2009,28(36):72-72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型性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7例。结果经6~13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桡骨远端影像学评估采用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评分法[1],术后第2天优15例,良12例;去除外固定架时优13例,良14例。疗效按Dienst[2]标准:优13例,良12例,可2例。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外固定支架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行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骨折愈合率达100%。腕关节功能采用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20例,良11例,可1例。结论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结合简单内固定是一种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既能起到可靠的固定作用,避免骨折端周围血供的破坏,又能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单侧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的2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临床资料和具体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观察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6~12个月(平均8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8周。结论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稳定、复位效果佳、功能恢复快而好等优点,可作为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跨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切开复位植骨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C3型)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跨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切开复位植骨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C3型)7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6个月~18个月(平均12.5个月)随访,根据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优6例,良1例。结论跨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切开复位植骨掌侧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C3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5例采用臂从麻醉下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20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用改良的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评估腕关节功能:优10例,良11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4%。结论:外固定支架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且微创、操作简单,复位良好,稳定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万向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CoonyⅣB、ⅣC)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30例桡骨远端粉碎骨折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影像学指标及腕关节功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平均随访10个月(8~18个月),按Di-enst功能评分,优13例,良15例,可2例,优良率93%,无腕管综合征及桡神经损伤,合并针道感染2例。结论万向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一种简单、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虹  丁焕文  涂强  刘宝  沈健坚 《重庆医学》2011,40(26):2652-2653,2655
目的 探讨带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采用带关节的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均获随访7~23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测量掌倾角8°~17°,尺偏角16°~26°,骨折完全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调试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2011年行可调试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限6~12个月,所有病例采用影像评分以及功能评分,优良率达90%。结论:可调试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皮牵引联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38例2-5掌骨干骨折的患者均应用皮牵引手法固定治疗,固定期内服活血化瘀、止痛消肿中药,拆除固定后中药浸泡,辅以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优29例,良6例,差3例,优良率92.11%。[结论]应用皮牵引联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掌骨骨折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配合中药治疗四肢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185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在骨折不愈合部位注入自髂骨抽取的骨髓,同时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术后外固定及功能锻炼治疗。结果185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其中注射1次愈合者23例,2次者115例,3次者43例,4次者4例。结论采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配合中药治疗四肢骨不连,具有取材方便,创伤小,痛苦少,避免移植手术供区、受区并发症,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浓缩自体骨髓移植结合金葡液注射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及其可能的分子机理。[方法]5月龄雌性家兔80只,体重2.5-3.0kg,采用去势法建造OPF动物模型,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浓缩自体骨髓移植结合金葡液局部注射治疗组(A组)、浓缩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组(B组)、金葡液局部注射治疗组(C组)、未治疗组(D组),每组20只。分四个时间点(2W、4W、6W、8W)处死动物取材,进行X线摄片、测定骨痂CT值、BMP-2及VEGF染色阳性细胞计数观察。[结果]各取材时间A组X线表现明显优于其它三组,A组第8W时骨折线基本消失。CT值对比显示各组CT值呈递增趋势,A组递增幅度最大,D组递增幅度最小,同一时间点取材各组骨痂CT值比较发现A组骨痂CT值均高于其它组(P〈0.01)。HE染色显示A组在2、4W时软骨细胞、成骨细胞较多,6、8W取材时可见细胞都已经成熟;D组第8W时仍较多软骨细胞存在。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W时A组骨痂细胞中BMP-2、VEGF的表达量均高于其它组;第8W时A、B、C组表达量均极少,D组表达量高于前3组。[结论]浓缩自体骨髓移植结合金葡液局部注射能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其作用明显优于单纯应用骨髓移植治疗或单纯金葡液局部注射治疗,其机理可能是提高了骨折早中期BMP-2和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行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Pilon骨折患者45例,其中35例在伤后8h内行急诊手术;其余10例予以石膏托外固定或跟骨牵引治疗7~14 d后,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2例切口感染和局部皮肤坏死,其余均Ⅰ期愈合。X线片示术后9~36周骨折愈合,平均13周。其中:优18例,良15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为73.3%。[结论]术前认真评估软组织损伤情况,正确选择手术时机,灵活选择内固定方式,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47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方法。[方法]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47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本组47例,骨折愈合时间为10~24周,内固定平均取出时间为10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优良率93.6%。[结论]下胫腓联合的整复固定,既恢复了踝关节的正常解剖,又为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创造条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63例老年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随机分为两组,动力髁螺钉内固定组30例,PFNA治疗组33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平均时间15(8~22)周。PFNA组优21例,良9例,DCS组优11例,良11例。[结论]PFNA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优点多,并发症少,不失为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准确定位打孔联合植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2月~2011年12月,共治疗早中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52例(93髋),根据ficat分期,Ⅰ期36 髋,Ⅱ期47髋,Ⅲ期10髋,在MRI三维定位、C臂引导下实施坏死区定位打孔植骨的同时植入体外分离获得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果 经1到4年零10个月随访及磁共振检查,49例患者症状缓解或消失,股骨头坏死体积明显减小,血管增加,新骨形成,总有效率97.8%.结论 准确定位打孔联合植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无需坏死灶清除.  相似文献   

18.
儿童巨大骨囊肿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道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移植治疗儿童巨大骨囊肿的疗效。方法 对7例儿童巨大单房性骨囊肿在C臂X光机监视下经皮穿刺抽尽囊液后注入自体骨髓和异体骨粉。结果 随访8-15个月。7例X线片示骨囊肿囊腔消失,骨皮质厚度恢复正常,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治疗儿童巨大单房性骨囊肿是一种简单、微创、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动脉溶栓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局部注射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选至股骨头供养动脉,灌注脲激酶40万u,罂栗硷50mg。然后局部穿刺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悬液15~20ml,MSC数量约为1×107~1×108个。结果股骨头、颈区域狭窄闭塞血管再通,股骨头血管染色区域明显增大,坏死区域逐渐缩小。结论经动脉溶栓后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局部注射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