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黄帝内经》的五味理论之一"辛甘发散为阳"进行探析。认为《黄帝内经》"辛甘发散为阳"的本义是阐明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功效。辛味能行能散,功在散寒解表、温经、行气血;甘味能和能缓,功在和中缓急,二者配伍相得益彰。其具体内涵,分而论之:辛味、甘味各自发散为阳,与其各自所喜脏腑肺、脾的生理特性有关,从辛味药、甘味药的作用特点可体现;合而论之,辛甘配伍能更好地发挥其发散为阳的特点,临床上多应用于发汗、补益类的方剂。此经文对临床组方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辛甘发散为阳"是《黄帝内经》的五味理论之一,《黄帝内经》中关于药物的理论虽不多,仍不失为临床组方用药的圭臬。以"辛甘发散为阳"为例,其本义是阐明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功效作用。分而论之,辛味、甘味各自发散为阳:与其各自所喜脏腑——肺、脾的生理特性有关;从辛味药、甘味药的作用特点体现。合而论之,辛甘配伍能更好地发挥其发散为阳的特点,临床上多应用于发汗、补益类的方剂,可见此经文对临床组方用药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深入探讨《黄帝内经》的制方原则对临床研究方剂配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辛味作为五味之一,其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多样,辛能散、能行、能通、能温、能升、能润、能化。通过查阅文献,归纳出辛味药不仅归于经典所说的肺经,大部分辛味中药还归于肝经、脾胃经,亦有归入心经、肾经。在脏腑经络的基础上,探究辛味药于脏腑归经的应用。辛味药入肺经可散表邪、行气行水行血、化痰饮、通鼻窍;辛味药入脾胃经可助脾胃之气左升右降,辛化脾胃湿浊及助脾胃祛除阴寒,恢复脾胃正常功能;辛味药入肝经则可条达肝气、疏肝解郁;辛味药入心经可开心窍、行心血;辛味药入肾经可润肾,苦燥能助肾行津液。辛味药无论入何脏腑,都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  相似文献   

4.
辛味药的药性理论及其配伍作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为进一步加深对辛味药药性的认识,笔者以雷载权主编的《中药学》为依据[1],从所载的484种常用中药中,搜集166种辛味药,其中辛温(热)药106种,辛寒(凉)药39种,辛平药21种,对其药效和归经进行归纳分析。本文仅就辛味药的药理特征及其配伍作用作一初步探讨。1 辛味药的主要来源及其药效范围166种辛味药物中,植物药144种,占总数的90%;矿物药9种,动物药6种,菌藻类1种,三者共占总数的10%。说明辛味药主要来源于植物。从科属来源来看,辛味药主要分布在菊科、伞形科、唇形科、姜科、芸香科、樟科和豆科等科…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黄帝内经》关于辛味的论述,对其进一步深入探析,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配伍应用。[方法]整理《黄帝内经》中论述辛味的条文,从辛的涵义、功效、临床应用、禁忌四方面阐述并引申发挥,使其更加系统明了。[结果]辛味不仅包括滋味、气味,还有功效之味。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认识辛味,其性升散,归肺属金,入于上焦,有着走气发散、养肺润肾、制酸养筋的独特功效。辛味药有行、散、润、通、化、升之功,作用殊多,并可与甘苦酸淡咸诸味组方配伍,衍化出辛甘化阳、辛开苦降、辛散酸收、辛咸软坚、辛淡渗利等等,进一步扩展了应用范围。辛味有其具体的治则治法,根据六淫外邪的不同和五脏各自的生理病理特性,或以辛为主,或以其为辅,随证治之。[结论]辛味居五味之首,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掌握其药性、功效,临床处方将更加得当灵活巧妙。  相似文献   

6.
苦降辛通法是将苦味与辛味药有机配伍,以开结散邪、降逆泄热的一种治法。《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苦能降能泄,辛能开能通,合而并用,一阴一阳,一升一降,寓开于泄,  相似文献   

7.
以阴阳之法辨脉是脉诊中的基本法则之一。除已为人知的部分之外,以阴阳辨脉还包括:寸口脉三部之中,单部脉搏波划过速度"数"属阳,速度"迟"属阴;一动之中,脉的升起部分称之为"来",属阳,脉的下落部分称之为"去",属阴;脉之一起一落称为"动",属阳,两动之间的静止期称为"静",属阴;右寸口脉属阳,左寸口脉属阴。根据脉搏波滑动速度迟或数的部位判断病位,分析病机;脉搏波来去、动静判断阴阳是否偏盛;左右寸口脉判断气血、阴阳的偏盛。  相似文献   

8.
辛甘化阳"起自《黄帝内经》,发扬于仲景,以辛味药物佐以甘味药物,使辛甘相配,阳自内生,阴证得解。男科患者多因房事不节,熬夜工作,加之老年患者阳气自半,阳气不足成为男科疾病的首要原因。李曰庆教授师承方鸣谦、施汉章等名家之后,凭借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当今社会男科疾病发病特点,总结出运用"辛甘化阳"法治疗男性相关疾病,疗效显著,颇受患者好评。文章浅析李曰庆教授辛甘化阳经验,冀启迪后学,裨益临证。  相似文献   

9.
中药的性味,即四气五味,是中药学理论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医学对此很重视,历代医学家在本草著作中大都首先标明性和味,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相同的味有其共同的作用;不同的味有不同作用,逐渐总结而成为中药五味的理论。沿用至今,在临床应用中仍有重大意义。1五味是辛、甘、酸、苦、咸淡等,不同性味的作用特点一般认为辛味有散发、行气、行血的作用,故解表药、行气药、理血药、芳香开窍药等均为辛味。甘味药,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故补益药多为甘味。酸味与涩味作用相似,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收涩药多为酸涩味。苦味药有泻下、泻火、降逆,燥湿的作用,故清热药和部分化痰药为苦味。咸味药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此外还有淡味,“淡附于甘”之说法。2常用性味的配伍在临床所起的不同作用2.1辛与甘的配伍从阴阳属性来看,辛甘性阳,《内经》有辛甘发散为阳的记载,这种配伍,因主次不同有下列两种情况。以辛为主,佐以甘味,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具有“走散”之性。这种作用可以驱除病邪,恢复脏腑的机能,但使用太过,则能损伤人体的正气,如发汗太过,可伤人体的阳气和津液,此时若配以甘味药物,可防止太过,达到能驱除外邪,又不伤人体正气的目的,例如解表剂的麻黄汤...  相似文献   

10.
高宝林  闫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20-2221
中药的性味,即四气五味,是中药学理论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医学对此很重视,历代医学家在本草著作中大都首先标明性和味,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相同的味有其共同的作用;不同的味有不同作用,逐渐总结而成为中药五味的理论。沿用至今,在临床应用中仍有重大意义。1五味是辛、甘、酸、苦、咸淡等,不同性味的作用特点一般认为辛味有散发、行气、行血的作用,故解表药、行气药、理血药、芳香开窍药等均为辛味。甘味药,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故补益药多为甘味。酸味与涩味作用相似,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收涩药多为酸涩味。苦味药有泻下、泻火、降逆,燥湿的作用,故清热药和部分化痰药为苦味。咸味药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此外还有淡味,“淡附于甘”之说法。2常用性味的配伍在临床所起的不同作用2.1辛与甘的配伍从阴阳属性来看,辛甘性阳,《内经》有辛甘发散为阳的记载,这种配伍,因主次不同有下列两种情况。以辛为主,佐以甘味,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具有“走散”之性。这种作用可以驱除病邪,恢复脏腑的机能,但使用太过,则能损伤人体的正气,如发汗太过,可伤人体的阳气和津液,此时若配以甘味药物,可防止太过,达到能驱除外邪,又不伤人体正气的目的,例如解表剂的麻黄汤...  相似文献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基本病机是"阳虚寒毒",针对MDS阳气衰弱、寒毒积滞的病机,采用辛温散积、温阳化寒、脾肾双补的方法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小儿感冒为例介绍黎炳南教授运用解表法的经验。黎教授认为:小儿感冒以风邪为主要病因,不可与温病混同;治疗宜重在祛风,其中应重视使用善于发散的辛温药物,并注意温清调配;须据证选用升散或通降之法;对兼有阳气、阴血不足者,可以补散并用,补法中又以补益阳气为主。  相似文献   

13.
全面检索现代期刊文献,查找治疗"肺阳虚"的方药并建立数据库,使用频数、聚类及关联规则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现代治疗肺阳虚的方剂均是以补虚、化痰止咳平喘、解表及温里药为主,药性以温、平、热为主,药味多辛、甘、苦味,主要归肺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常用药对6对,药组1组。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之腹痛与腹中痛在病位、病因、病机、治法方面均有所差异。腹痛病位偏于脐下,病因多属寒中,乃阴寒之邪搏结肠胃,多为阳气不足之证,治疗当以温字立法。寒湿滞于下焦,充斥肠间所致腹痛,治宜温涩之桃花汤;阴寒之气内盛,水势泛滥所致腹痛,治宜温化之真武汤;阳气虚极,阴阳几近离绝所致腹痛,治宜温通之通脉四逆汤。腹中痛病位在腹痛之上,多在脐上,亦可攻于心下,病因多为气血津液失和所致,治疗应以和字立法。里虚脉急,虚劳不足所致腹中痛,治宜和阴阳之小建中汤;邪正相搏,结于胁下所致腹中痛,治宜和表里之小柴胡汤;寒热分踞胸胃上下,阴阳不交所致腹中痛,治宜和寒温之黄连汤;肝气郁结,阳郁湿阻所致腹中痛,治宜和气机之四逆散。  相似文献   

15.
对《伤寒论》中呕吐治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论》中对呕吐的论述共计60余条,约占全文的20%。确立了十二种治则,如发汗解表法、清宣郁热法、和解少阳法、攻下通腑法、温中散寒法、辛开苦降法、清上温下法、温肾回阳法、攻逐水饮法、化气利水法、温阳利水法、育阴利水法等,独具匠心.确有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法治疗癌性发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晚期恶性肿瘤发热病人应用益气温阳方剂进行治疗,每日1剂。结果:癌性发热病人服用益气温阳类方剂后,发热症状大都很快缓解。结论:癌性发热病因病机复杂,多属阳气亏虚,临床采用益气温阳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张珍玉提出治疗心悸应"勿执养心安神,唯务燮理阴阳"的学术观点,认为饮食劳倦、体质虚弱、七情六淫以及痰饮瘀血等均可导致气血阴阳亏损,心失所养、心脉不畅而发为心悸,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四脏密切相关。实证治以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使邪去正安,心神得宁;虚证治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以补气血之不足,调阴阳之盛衰,常应用炙甘草汤加减燮理心之阴阳。  相似文献   

18.
基于《黄帝内经》中“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关键在于“阳虚阴结”。“阳化气,阴成形”失衡,阳气亏虚,邪气侵犯人体,并与精微物质相搏结,凝聚不化而生痰瘀,痰瘀为标,壅滞胞宫,阻碍气机而发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单用温阳扶正之法不可,仅用化瘀散结之法亦不当,应抓住阳虚阴结之病机,采用温阳、散结相结合的治疗原则,随症选用活血化瘀、化痰软坚之品除瘀消痰以治其标,用药可采用附子理中汤合桂枝茯苓丸合消瘰丸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内分泌科疾病,中医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具有明显的优势。王旭教授紧扣因痰致瘿的病机特点,剖析痰与甲状腺结节的关系,以化痰软坚为治疗大法,并提出理气化痰、健脾化痰、滋阴化痰、温阳化痰、活血化痰等方法辨证施治,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肝病黄疸从"瘀"论治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肝病黄疸的瘀血病机进行了探讨和阐发,认为肝络受损,胆汁入血,随血周流,溢于肌表为肝病黄疽的基本病机,而瘀血为其重要病理因素和病理产物;并结合临床提出了凉血化瘀、温阳化瘀、益气化瘀、养血和血、化痰散瘀等不同从瘀论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