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后隧道的建立与绕肝带的使用在高难度肝切除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Peng SY  Cao LP  Li JT  Wang XB  Liu YB  Wu YL  Fang HQ  Wang JW  Xu B  Du J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9):1644-1647
目的 评价通过下腔静脉前间隙安放绕肝带在高难度肝切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钝性分离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而形成肝后隧道。通过该隧道安放弹力带,环绕肝脏在其表面穿过止血板。拉紧绕肝带即产生局部压迫止血作用,用以替代肝门阻断实施7例高难度肝切除术。结果 7例均成功安放绕肝带并行第Ⅷ段、左半肝、右半肝、右三叶 全尾叶等切除术,未发生与本操作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下腔静脉前间隙安放绕肝带替代肝门和全肝血流阻断不仅在技术上可行,而且具有适应证广、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的优点,尤其适合于高难度肝切除及活体肝移植时供肝的切取。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告5例病灶紧贴下腔静脉的肝占位性病变右肝切除术,探讨手术方法以及肝门阻断时限。方法:本组病灶直径8~20cm。3例行右半肝切除,2例行右后叶切除。采用传统的手指离碎和止血钳钳夹技术切肝。累计阻断第一肝门时间23~49min。其中2例行全肝血流阻断无血切肝,全肝血流阻断时间分别为5min及7min。结果:术中平均输血量2000ml(1400~3200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6d(11~23d)。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认为充分显露和游离右肝,仔细处理肝短静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报告5例病灶紧贴下腔静脉的肝占位性病变右肝切除术,探讨手术方法以及肝门阻断时限。方法;本组病灶直径8-20cm。3例行右半肝切除,2例行右后叶切除。采用传统的手指离碎和止血钳钳夹技术切肝。累计阻断第一肝门时间23-49min。其中2例行全肝血流阻断无血切肝,全肝血流阻断时间分别为5min及7min。  相似文献   

4.
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8例报告黄建富,黄长玉,沈娟,郭永正关键词:血流阻断法,肝切除术肝叶切除仍然是目前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但对位于肝门尤其靠近第二肝门或肝后下腔静脉和巨大型肝癌有损主肝静脉的病人,术中有可能发生大出血或空气栓塞的严重并发症。应用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中预置全肝血流阻断带的指征,方法 对161例肝切除术中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全肝血流阻为和局部肝血流阻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第一肝门阻断和半肝血汉阻断。结果 预置全肝血流阻断带适用于大肝癌或良性巨大肝占位病变、特殊部位肝占位、术中有大血管损伤可能或并有门静脉癌栓需取栓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前入路并绕肝提拉法对外伤性右半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解剖分离肝脏后,于下腔静脉前间隙建立肝后隧道,置弹力带提拉肝脏,绕肝提拉法配合右肝血流阻断,行右半肝切除术.结果 42例肝破损≥Ⅳ级患者行全入路肝切除手术,其中37例成功置入绕肝提拉带,手术成功,无相关并发症.结论 前入路绕肝提拉法行右半肝切除术,仅阻断患侧肝血流,手术从容、安全可靠,适用于严重肝损伤的右半肝切除术,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熊奇如 《安徽医学》2007,28(4):346-347
目的探讨经腹经心包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切除术中的地位。方法在临床复杂肝切除术中常规肝血流阻断法难以应用时,应用经腹经心包肝血流阻断方法、分析探讨其优缺点和操作技巧。结果在2例复杂肝切除术中应用经腹经心包肝血流阻断方法取得较好效果,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省时病人术后8天康复出院。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省时。对复杂肝切除术、尤其是第二肝门巨大肿瘤、常规方法难以置阻断带,或分离中发生肝上下腔静脉大出血时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绕肝提拉法和半肝血流阻断行高难度切肝方法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08年8月期间我院采用上述方法行手术治疗的10例巨大右肝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行右半肝切除4例,右三肝切除6例,无术中及住院死亡。结论:对无法行常规游离肝切除的病例,联合绕肝提拉法和半肝血流阻断行高难度切肝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发肝后静脉损伤的严重肝损伤时损伤静脉的显露和修复,方法:本组肝右叶切除3例,其中直接修补肝后段下腔静脉1例;直接修补肝中静脉和肝正中裂2例,改良式全肝血流阻断修补肝和静脉8例,未明出血来源,盲目修补2例。结果:本组并发肝后静脉损伤的患者15例,其中死于术中大出血4例,死于术后不可逆休克1例,痊愈10例,结论:并发后静脉损伤时术前复苏,术中对损伤静脉的正确与修复是治疗的关键;改良式全肝血流阻断对修复肝后静脉损伤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回输血技术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治疗常规手术方法不能切除的肝巨大血管瘤。方法采用国产自体血液回输机,对8例贴近多个肝门的肝巨大血管瘤常规在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第一肝门放置阻断带,根据术中需要行不同时间的全肝血流阻断修补损伤血管。结果全组8例全部痊愈出院,除1例游离肝脏时瘤体破裂未能及时行全肝血流阻断致大出血术中输血6000毫升外,其余7例术中均未输血。结论采用自体回输血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技术切除常规手术方法不能切除的肝巨大血管瘤,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常温下改良式无血切肝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训  刘洲  修瑞龄  周晓辉 《四川医学》2000,21(8):662-663
目的 探讨改良式无血切肝术的方法。方法 从1997年1月至1999年6月,应用常温下改良式全肝血流阻断无血切肝术治疗原发性肝肿瘤38例。结果 38例术后无死亡,均在10 ̄20天内痊愈出院。结论 改良式无血切肝术可以切除浸润或可能伤及第二肝门肝后下腔静脉的巨大肝肿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肝切除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进,预防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方法:对46例半肝血流阻断联合绕肝提拉法的肝切除术中患者的手术方法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切除患者血流阻断时间13~47min,术中出血量140~910mL,术后患者肝功能恢复快,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肝功能不全,无手术死亡.结论:半肝血流阻断联合绕肝提拉法在肝切除术中有省时、安全、出血少、解剖清晰、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该方法对于肝脏外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郭向红  张颖霞 《中原医刊》2006,33(23):F0003-F0004
全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是指将进出肝脏的血流完全阻断,在肝脏完全处于无血状态下进行肝切除术[1],又称无血切肝术,此术式提高了肝脏肿瘤手术切除率,使一些按常规方法不能切除的肝门区或临近下腔静脉的肝脏肿瘤得以手术治疗,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6月行改良式常温下选择性全肝血  相似文献   

14.
李镜洲 《新疆医学》1994,24(1):16-17
本文报道改良的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14例,在无血状况下完成了切肝难度较大的中肝叶、第Ⅷ肝段肿瘤以及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等切肝手术。由于肝门血流阻断方法及切肝技术的改进,全肝热缺血时间明显缩短,手术省时、省血、安全。全组无手术死亡。讨论了肝门血流阻断方法及无血断肝操作等切肝技术的改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认识肝门板的解剖结构,探讨经肝门板选择性血流阻断下肝切除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肝病死亡尸体解剖患者肝脏4例及中重度肝硬化死亡尸体5例.分别解剖肝门板左主干支、左内叶支、左外叶上支、左外叶下支,右主干支、右后叶支、右前叶支,进行测量其宽度和深度.观察肝门板各支干与周围管道的关系及与肝脏实质间的组织间隙.同时临床筛选行左半肝切除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为经全肝血流阻断组与经肝门板选择性血流阻断组,统计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肝功能变化,对}匕分析两种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的肝切除技术.结果肝硬化肝脏肝门板与正常肝脏肝门板各支测量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肝门板与第一肝门入肝血管之间存在明显的组织间隙,组织间隙及位置相对固定.通过肝门板选择性血流阻断肝切除患者较全肝血流阻断行肝切除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以及肝功能状态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毒结论肝门板作为肝脏解剖上的一特殊结构,在肝脏病变过程中,相对稳定.经肝门板选择性肝脏血流阻断技术安全、可行,在临床运用中对于肝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明显低于全肝血流阻断患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肝后下腔静脉和肝静脉损伤是种致命性外伤,死亡率高达80%。该种损伤的外科处理关键是损伤部位的显露和迅速、及时、有效地控制出血。本文报道1例手术,系采用全肝血流阻断技术,于常温下暂时阻断全肝血流,在无血状态下剖开肝正中裂显露损伤的肝后下腔静脉并修补之,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腹切开膈中心腱阻断下腔静脉的心包内段行全肝血流阻断术的可行性。方法 在 2 5件成人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局部膈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膈中心腱前叶的形态和腱纤维的排列分层及血管分布情况。并在 1具童尸上进行模拟手术。全身动脉造影标本 1具 ,并拍片。结果 左膈下动脉前支的右支起始处的外径为 ( 0 .92± 0 .38)mm ,伴行静脉汇入左膈下静脉 ;右膈下动脉的前支的下腔静脉后支外径为 ( 0 .84± 0 .35 )mm ,其伴行静脉汇入右膈下静脉的后属支 ;右膈下动脉的前支的左支外径为 ( 0 .98± 0 .41 )mm ,伴行静脉汇入右膈下静脉的前属支。结论 经腹切开膈中心腱阻断下腔静脉的心包内段行全肝血流阻断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自体回输血配合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治疗紧贴重要血管的肝巨大血管瘤包膜外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从2001年2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全自动自体血液回输机,32例紧贴重要血管的肝巨大血管瘤,瘤体大小12 cm×15cm~18 cm×40 cm.常规在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第一肝门放置阻断带,根据术中需要行不同时间的全肝血流阻断使手术顺利完成.结果 全组32例均完整切除瘤体并痊愈出院,其中1例游离肝脏时瘤体破裂未能及时行全肝血流阻断致大出血,术中输血6000 ml;4例术中输外源性同型血400~800 ml;其余27例术中未输外源性同型血.术中有8例仅采用Pringle法切肝,其余24例用全肝血流阻断法,阻断时间5~30 min,平均16 min.结论 采用自体回输血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技术对紧贴重要血管的肝巨大血管瘤包膜外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附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温下第一肝门入肝血流半肝阻断的手术方法及合理性。方法:总结1997-2000年27例在半肝血流阻断下行各类肝切除的经验,与同期应用Pringle法行肝切除31例进行比较,结果:半肝血流阻断法保留了健侧肝脏的血供,术后肝功能损害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肝血流阻断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肝切除术中的出血,介同时又不可避免带来肝缺血后的损伤,半肝血流阻断技术既可达到肝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目的,同时又减少了健侧肝脏的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肝脏血流不同的阻断技术对肝脏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对采用第一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全肝血流阻断法、左半肝血流阻断法及右半肝阻断法,共125例肝叶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血生化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的肝血流阻断对肝脏血生化指标(AST,ALT,ALB,T-BIL,ICGR15(%),PA,CHE)的影响。结果:术后均出现肝功能酶学指标不同程度升高,以第一肝门阻断肝脏血生化升高较左右半肝阻断明显,但经统计分析,仅术后5天两者有差异(P〈0.05)。结论:行半肝切除术中第一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是一种减少出血的安全有效的简便方法,解剖性半肝血流阻断技术要求高,可避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肝损伤也小,术后肝脏功能恢复快,可以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根据病情,巧妙选用肝血流阻断技术,可减少肝切除术中出血和保证患者安全,同时节约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