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永军 《中外医疗》2010,29(10):90-91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门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2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手术后达到即刻止血。术后切口裂开4例,大出血并发休克1例,1例并发轻度肝性脑病,急诊手术死亡1例。随访1~5年,再出血8例,其余患者肝功能改善。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手术止血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肝功能有明显改善,再出血机率低,死亡率低,可广泛适用。  相似文献   

2.
邓勇 《吉林医学》2010,31(15):2165-2166
目的:探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收治的52例门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2例门脉高压患者,全部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8例疗效满意,4例术后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脾切除加离断术既解决了脾亢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出血问题,并维持了入肝的血流量,对肝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且操作较简单,易推广。  相似文献   

3.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8例临床体会李章红,董大磻,王小农(附属医院普外科赣州341000)关键词脾切除术;高血压.门脉/外科手术;食管静脉曲张/外科手术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门脉高压症断流术的一种术式,我们自1985~1993年对48例门脉...  相似文献   

4.
张树民 《西部医学》2007,19(4):577-578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门静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取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结果本组成功止血率100.0%,围手术期病死率6.7%,其中出血48小时内手术者病死率2.9%,并发症发生率34.3%;超过48小时手术者病死率12.0%,并发症发生率80.0%。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施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是可行的。早期手术(〈48小时)比保守治疗无效后再被迫手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大出血只结扎脾动脉不切除脾的可行性。方法对只结扎脾动脉不切除脾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大出血4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止血效果确切有效。血管离断的操作一结束,胃管内即再无活动性出血,止血效果率100%,远期再出血率2%;脾功能亢进亦很快得到纠正,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在10~14天恢复正常;脾脏3个月左右恢复到正常大小;术后3个月胃镜复查,发现食管下段的怒张静脉消失率92%,无手术大出血,无膈下积液及门静脉血栓形成;无手术死亡。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大出血只结扎脾动脉不切除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急性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于2009年1月-2013年1月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38例门脉高压急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达到满意止血的效果,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但最终3例患者死亡,截止到最终随访总体治愈率为92.1%(35/38);所有患者术后门静脉压值(27.9±5.8)cm H2O明显低于术前的(34.2±6.3)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2,P0.05)。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脉高压急性大出血的有效术式,但应注意手术时机和手术适应证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刘瑜 《西部医学》2006,18(3):330-331
目的 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大出血只结扎脾动脉不切除脾的可行性。方法 对只结扎脾动脉不切除脾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大出血4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止血效果确切有效。血管离断的操作一结束,胃管内即再无活动性出血,止血效果率100%.远期再出血率2%;脾功能亢进亦很快得到纠正,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在10~14天恢复正常;脾脏3个月左右恢复到正常大小;术后3个月胃镜复查,发现食管下段的怒张静脉消失率92%,无手术大出血,无膈下积液及门静脉血栓形成;无手术死亡。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大出血只结扎脾动脉不切除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7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传统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5例为对照组,实施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8例为观察组,分别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自由门静脉压(FP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6.64、7.91、4.27、3.33),P<0.05,自由门静脉压(FPP)明显下降(P<0.05)。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保留了机体自发性的分流,治疗门脉高压症大出血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0年12月~2005年12月间12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2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随访2个月~5年,无再出血,肝功能正常或好转,无肝性脑病发生,无死亡.结论 对于部分肝功较差,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者行急诊门奇断流加脾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止血效果确切,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林常青  蔡智锋 《当代医学》2009,15(34):79-80
目的总结急诊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在内科保守治疗无效下,急诊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77例切除脾脏,8例结扎脾动脉。结果85例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急诊断流术,治愈出院82例(96.5%)、死亡3例(3.5%)、近期在出血4例(4.7%)、远期在出血11例(12.9%)。结论急诊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良好术式,简便安全,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
石雅萍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85-1285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门静脉高压症施行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出血性并发症2例,感染性并发症5例,大量腹水3例,急性门静脉血栓1例。结论: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的密切监测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门脉高压症行吻合器食管横断再吻合术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门脉高压症患者46例,依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12)。治疗组采用吻合器食管横断再吻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门静脉压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围手术期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33.4%)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食管横断再吻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效果非常好,是外科治疗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1999年6月~2010年10月收治门静脉高压症患者40例,施行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近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5个月~3年,再出血率为7.9%(3/39).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熟练掌握手术的技术要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门静脉高压症常引起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水,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死亡率高达63%,且首次出血后仍有40%的病例继发再出血.为治疗和预防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广泛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因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不利因素,手术后护理难度较大.延边大学医院自2001年1月-2005年4月给60例门静脉高压病人实施了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现将其疗效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2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急诊成功止血41例(97.6%),手术死亡4例(9.5%)。死亡原因分别为上消化道大出血、肝功能衰竭和术后胃穿孔,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率高,操作简便,易在基层医院开展,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门脉高压症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进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止血率为95.7%.围手术期的死亡率为5.2%,急诊手术死亡率为11.8%,择期手术死亡率为1.9%,预防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0%.结论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51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及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体会.方法1985年1月~1997年12月间收治的51例门脉高压症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该组51例病例中40例行断流术获得满意疗效,6例因术后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脾切除后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应充分考虑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引起局部结构异常和病理生理的变化.所以,手术操作应规范化、合理化,并对全身情况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全面评估和处理,方能保证手术后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2例门脉高压大出血患者行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治疗。结果22例患者中,死亡1例,21例病愈出院。平均随访3年,无一例肝性脑病。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止血可靠,是急诊治疗胃底静脉大出血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收集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研究的相关论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3篇对照研究,共144例患者;肝脾联合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组(HSP)与肝脾联合切除组(HS)围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肝功能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肝脾联合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肝脾联合切除在围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白细胞、血小板、肝功能方面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方法对31例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切除术,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1例,患者术前肝功能Child C级,术后并发肝肾功能衰竭,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余病例并发肝性脑病1例,左膈下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3例,均治愈,随访1~3年,无再次大出血发生。结论彻底的断流术对于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