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小贤  李晋 《中外医疗》2013,32(7):143-143,145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手术室加强的护理管理,并与2010年1月—2011年1月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及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45%,对照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8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3.1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刘桂兰 《吉林医学》2014,(15):168-3365
目的:探讨在医院实行护理管理对防控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护理管理措施,对照组未实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护理管理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4%,对照组未经护理管理,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3%,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施行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几率,从而提高医院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控制血液科医院感染的相关护理管理措施。方法我院2011年采用护理管理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统计院内感染率,并与2010年的院内感染率比较。结果 2010年医院感染率为33.45%,在进行护理管理后,2011年医院感染率为22.09%,2011年感染率显著低于2010年,P<0.05;血液科医院感染主要发生部位为呼吸道,2011年各部位医院感染发生率均较2010年降低。结论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的制度、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抗生素管理和控制、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管理等护理措施的落实,是减少血液科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对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分院(以下简称"我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相应措施,建立和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完善相关的护理管理制度,做好医务人员医院预防和控制感染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12月我院烧伤、新生儿病房及手术室等感染管理相关科室的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消毒灭菌物品进行采样与检测,评价2010年与2011年两年合格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年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表面、消毒灭菌物品等监测指标合格率分别为96.69%、94.52%、97.72%,与2010年(92.24%、83.33%、91.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2、6.53、7.81,均P〈0.05);2010年医院感染率为5.80%(8/138),2011年医院感染率为4.10%(6/1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5);全院无感染性病例暴发流行;2010年医护人员满意度为89.86%(124/138),2011年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5.21%(139/1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P〈0.05)。结论通过对医院护理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医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整体意识提高,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医疗服务整体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提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以2008年各系统疾病249例为观察组,采取完善护理人员职责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医院感染管理措施;以2007年住院患者20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医院感染患病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8年医院感染患病率为7.6%,与2007年的1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8年各系统疾病发生医院感染患病率与2007年比较除泌尿系统外均有降低(P〈0.05)。结论:加强护理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老年病房各系统疾病医院感染的发生,对有效控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医院感染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对神经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我院2010年采用护理管理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统计院内感染率,并与2009年的院内感染率比较。结果我科2009年医院感染率为13.13%,在进行护理管理后,2010年医院感染率降至7.58%,2010年感染率显著低于2009年(P〈0.05);医院感染主要发生部位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2009年个部位发生率均较2010年高。结论护理管理能有效地控制神经内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7.
李学凯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417-2418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管理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普通管理,研究组实施护理管理,分析2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加强护理管理,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未进行护理管理时接收的4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经过护理管理后接收的4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在医院内发生感染的情况;比较护理管理前后各项目的感染监测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3.9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29.27%);同时护理管理后各项目的总合格率(91.79%)明显高于护理管理前各项目的总合格率(64.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可以明显降低医院患者的感染率,提高医疗器械卫生、医护人员卫生、空气质量等项目感染监测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9.
付贤云 《中外医疗》2012,31(18):151-151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的门诊患者360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对该组患者加强护理管理,另选取我院2007年9月-2008年4月收治的门诊患者360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护理质量满意度和医患纠纷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院内感染率、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护理质量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加强护理管理有利于控制门诊感染,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患安全。  相似文献   

10.
精神病院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中外医疗》2011,30(10):189-189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的200例住院患者按全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分析感染原因。结果在20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8例,医院感染率为9%,其中上呼吸道感染率最高(占62%),40岁以上感染者多于40岁以下者,住院100d以上的发病率高于住院少于100d的,发病率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秋冬季为感染的高发季节,随着住院日期增长感染发生的机会增大。结论精神科患者院内感染率较高,加强长期住院患者的生活护理,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改善精神科病房管理,开展户外活动,宣传防病意识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门诊口腔科感染控制中进行护理干预,评价其效果,为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0年两年口腔科医院感染情况,设为对照组;选取2011-2012年两年医院感染情况为实验组;对实验组实行护理管理,包括制定规范护理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消毒灭菌、加强环境卫生监控、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五个方面,比较两组间医院感染情况。结果:2009年感染率为19.6%,2010年为17.14%,2011年为5.83%,2012年为5.32%。实验组年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护理环境,促进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2.
刘宇清 《中外医疗》2013,(31):59-60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处理对策,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在该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306例,其中发生医院内部感染的102例患者资料作为临床探究依据。结果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患者病情均有关系。患者年龄越大感染几率越高,其中年龄为6~35岁者的感染率为20.16%,36~55岁者为33.65%,56~87岁者感染率为51.80%;住院时间少于1周者,感染率为12.35%,住院时间在两周内者感染率为29.47%,住院超过2周患者感染率为51.63%;病情越重感染几率越高,GCS评分3~5分,感染率为43.31%,GCS评分6~8分,感染率为25.58%,以上各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要比未接受此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要高,各侵入性操作治疗措施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有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全面贯彻无菌化操作,操作过程规范,对患者加强前瞻性治疗护理检测,才能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戴明循环(plan-do-check-action cycle,PDCA)在医院感染护理管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2年遵循计划(plan,P)、执行(do,D)、检查(check,C)、处理(action,A)4个阶段程序进行医院感染护理管控,并将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指标及医院感染率指标与2011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2年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指标合格率高于2011年,医院感染率低于201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是提高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调查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54例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从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分析,发生在呼吸系统部位的患者占160例(63.0%),发生在泌尿系统部位的患者占45例(17.7%),发生在消化系统部位的患者占21例(8.3%),发生在皮肤软组织部位的患者占4例(1.6%),其他部位感染患者占22例(8.7%);住院时间在8d以上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比住院时间在7d以内的高(P〈0.05);住院患者中年龄在60岁以上感染率明显高于年龄低于60岁的患者(P〈0.05)。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主要和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有关,应该给予重点监控。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6年12月 ̄1997年10月住院的197例糖尿病(DM)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3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医院感染病例大多发生在住院3W后,感染率随住院时间延长而增高(P〈0.05),同时提示病程越长,感染率越高(P〈0.025)。从而,应积极控制血糖,加强高龄,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各种侵袭性操作无格无菌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DM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在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以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的4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为改进前组,将2011年2月~2012年2月改进护理管理后为改进后组,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系统规范的"强化院内感染管理理念"的相关培训,对两个时期护理工作的内容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①改进后组急救药品和器械、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合格率(99.79%、99.67%、98.99%),医生总满意率(100.00%),患者总满意率(99.13%)均高于改进前组(93.17%、95.16%、96.05%、95.19%、9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改进后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范知晓率(100.00%)、相关知识考核合格率(98.23%)、规范操作合格率(98.19%)、手卫生合格率(98.76%)、机器及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100.00%)、分机分质量用物合格率(100.00%)、感染阳性区域护士考核合格率(98.41%)均高于改进前组(81.13%、87.26%、88.54%、88.32%、97.24%、89.17%、89.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强化院内感染管理"的相关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对实际工作有显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监控及护理管理的有效措施,总结护理管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出生后转入病房的新生儿146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新生儿病房感染中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感染监控和护理管理,并与2011年~2012年间新生儿病房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012年~2013年阶段,146例新生儿中,有1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6.85%,与2011年~2012年间医院感染发生率14.67(22/150)对比明显降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8923,P〈0.05);2012年~2013年间发生医院感染新生儿平均胎龄和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32.7±2.6周和1743.3±602.3g,未发生感染新生儿平均胎龄和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38.6±1.9周和3190.8±520.9g,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7209,2.59481,P〈0.05)。结论:新生儿病房作为新生儿主要集中场所之一,也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区,临床上应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护理技能,加强基础护理,针对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强化护理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这对提升护理人员责任心、保证护理服务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助于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加强护理管理措施在降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1月我院住院患者248例,依据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依据不同病种、病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制定防控管理制度、完善反馈制度、加强护理培训以及提高监管力度等综合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术后发生各类感染12例(9.7%),满意度为79.0%(98/124);而研究组发生感染2例(1.6%),满意度为96.8%(120/124)。经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可有效控制院内各类感染危险因素,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管理对医院门诊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 (1)选取2011年开展强化门诊感染控制工作前后门诊医护人员手、检查治疗器械及诊室空气作为观察对象;(2)选取2011年开展强化门诊感染控制工作以来的3 253例门诊患者作为观察组,2011年之前的3 117例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强化门诊感染控制工作前后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检查治疗器械消毒及诊室空气质量和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强化门诊感染控制工作前手部卫生、空气质量、器械、消毒液卫生检查合格率分别为84.00%、79.58%、81.47%、81.68%,强化门诊感染控制工作后分别为97.13%、97.67%、97.14%、98.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门诊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医院门诊感染,提高患者的就诊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玉红 《中外医疗》2013,32(3):137+139-137,139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手术室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2月该院住院时间在2d以上患者400例为该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4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给予手术室流程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管理下的医院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手术室流程管理下,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卫生监测、消毒合格率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流程管理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消毒合格率,进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