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胃癌高发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胃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扬中地区系胃癌高发区,本研究用呼气试验方法调查当地人群Hp感染现状,现就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甘肃天祝与兰州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肃河西地区是我国的胃癌高发区。我们选择河西地区的天祝县及兰州市进行了历时2个多月的幽门螺杆菌(Hp)流行病学调查,旨在了解Hp感染的流行病学状况及相关流行因素,为建立有效的Hp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云南汉、白、纳西族人群幽门螺杆菌基因型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过去的调查中发现,云南地区自然人群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为51.1%,属高发地区。因此有必要对我省不同民族人群Hp感染菌株的基因型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感染是慢性胃病发病和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确定有无Hp感染是对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进行有效治疗的前提条件之一。多数Hp早期感染患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内镜下的表现也较轻。我们通过对自然(家庭)人群的Hp-IgG免疫印迹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初步发现,无症状Hp-IgG抗体滴度通常较高。  相似文献   

5.
鲜大蒜对农村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幽门螺杆菌 (Hp)是上消化道的重要致病菌。经流行病学调查和体外试验发现 ,大蒜有防治Hp感染的作用[1,2 ] 。在此基础上通过健康教育和食用鲜大蒜 ,对云南部分农村人群Hp感染的防治进行前瞻性研究。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2 0 0 0年 11月~ 2 0 0 1年 8月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择云南玉溪地区小石桥乡响水村和洛河乡把者岱村(两乡分别位于玉溪地区的东西方向 ,相距较远 )的自然人群。纳入标准 :年龄 14~ 70岁 ,定居当地 (≥ 5年 )。排除以下人群 :近 1个月内曾用抗生素、铋剂以及近 2周内用质子泵抑制剂、H2 受体阻滞剂 ;长期服用非甾体…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普通人群中成人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空腹血糖浓度之间的关系,作者从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对象名册中随机选择了20岁以上的女性173例,男性165例作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部队官兵胃病患病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并寻求一种可靠的应用于Hp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方法应用细菌培养法、荧光抗体方法、直接涂片法、Hp诊断卡4种方法对242名官兵的胃液、口腔牙菌斑进行Hp检测,并与临床调查结果及血清学方法相比较。胃液采集采用胶囊采样法。结果临床调查242名官兵患胃病人数为62人(25.2%)。血清学方法检测Hp感染率为35.5%。4种方法胃液Hp检出率分别为7.43%、21.9%、28.1%、17.4%;口腔牙菌斑中Hp检出率分别为5.79%、32.2%、66.9%、42.6%。几种方法中以荧光抗体法与临床复合率最好。结论应用荧光抗体法检测牙菌斑Hp可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使用,而荧光抗体结合胶囊采样法检测胃液Hp作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并确认现胃病患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西安地区Hp感染及cagA+亚型Hp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对胃癌高发区(西安地区)城市及农村自然人群中Hp感染及cagA+亚型Hp感染状况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各年龄段Hp感染及cagA+亚型Hp感染状况及其与胃癌等胃疾病的关系.方法①自然人群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西安地区(胃癌高发区)城市及农村自然人群进行普查.共计2134例,其中男971例,女1063例.②病例组为西安市中心医院1998-03/1998-12经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连续病例,共525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12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18例,胃溃疡100例,十二指肠溃疡100例,胃癌85例.③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居住地、Hp感染及CagA阳性Hp菌株感染等因素进行现况调查.问卷完后采集末梢血100μL,分离血清后20℃冷藏备用.④检测方法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同时检测Hp-U-IgG及Hp-CagA-lgG抗体.⑤统计分析方法Hp感染率及CagA+Hp感染率用百分数表示,做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结果①西安地区0岁~60岁人群Hp及CagA+Hp感染率的分布西安地区农村及城市在<1岁年龄段、1岁~4岁年龄段Hp感染率比较,差异分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各年龄段Hp感染率及CagA+Hp感染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不同胃疾患中CagA+Hp感染状态不同胃疾患中CagA+Hp感染率分别与健康人群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结论①西安地区自然人群具有较高的感染率(约60%),而且Hp感染年龄明显前移,这可能是本地区胃癌发病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②胃炎、胃溃疡、胃癌等Hp相关性胃疾患的发生与CagA+亚型Hp菌株的感染密切相关,因此对无症状的CagA阴性Hp感染者可以随访观察,没有必要盲目地给Hp感染人群行除菌治疗.③儿童中Hp感染的获得率是形成不同地区和国家间感染率差异的基础.儿童的Hp感染直接影响到成年期的健康状况.对中年以上胃病患者行干预治疗虽然有效,但为时过晚,已不能逆转Hp感染所造成的胃粘膜萎缩肠化生等病理过程,对Hp感染的预防及干预治疗要从儿童做起,特别是Hp-CagA-IgG抗体阳性有症状的儿童提倡积极地除菌治疗,以期减少成年人Hp相关性胃疾病的发生,特别是胃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西宁地区2 730例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情况。方法 2021年5月—2021年12月,通过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仁济医院、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总院等14家医疗中心对西宁市新、老城区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共纳入2 730例西宁地区健康体检者,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评价受试者Hp感染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人群Hp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2 730例受试者Hp感染率为54.5%(1 488/2 730)。不同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的Hp感染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民族健康体检人群Hp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2,P=0.003),藏族人群Hp感染率显著高于汉族(P<0.05)。与居住于老城区的健康体检人群相比,居住于新城区者Hp感染率更高(P<0.05)。与无相应习惯的健康体检人群相比,吸烟、喜食手抓羊肉者Hp感染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0~<36岁、回族、藏族、吸烟、居住于新城区是西宁地区健康人群Hp感染的独...  相似文献   

10.
KLGoh 《胃肠病学》1999,4(2):69-70
亚太地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形式和分布对这一疾病的可能传播模式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总的来说,这一地区的Hp流行率是高的。然而,在这一地区的各个国家和社区之问,流行率存在显著不同,没有一个地区能比东南亚的多种族国家具有更好的显示力。东南亚,特别是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这些地区亚洲三个主要种族: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生活在一起——流行病学显示出一个重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的主要病因,Hp亦可能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但是其直接关系尚难确定。在成功应用“中国1号小型猪”建立Hp相关性胃炎动物模型基础上,研究了Hp感染对猪胃粘膜上皮PCNA表达和NDA倍体的影响,以表明Hp与猪胃粘膜上皮增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大约为54%,其中东部为59.16%,南部为50.08%,西部为58.27%,北部为46.84%,中部为66.26%。Hp感染的主要因素为人群的卫生情况,以河水和池水为饮水源的人群感染率明显高于以井水和自来水为饮水源的人群感染率;农村人群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市人群;并且大家庭成员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小家庭成员;农民、教师和医务工作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工人和公务员。  相似文献   

13.
大量研究表明,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我们通过调查,分析老年胃病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地区差异与老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老年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状况和地区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人户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北京不同地区(城区、郊区、山区)60岁及以上的老人2006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Hp-IgG抗体。结果山区老人Hp的感染率为91.1%。城区为82.6%,郊区为77.2%,山区明显高于城区和郊区(P〈0.001)。结论北京城区、郊区和山区老年人群中的Hp感染率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地理因素不是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Hp)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根除Hp治疗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近年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Hp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好发困素,因此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抗Hp治疗,效果已得到了肯定。然而在肯定其治疗作用的同时,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其胃肠功能的减退,肠道副作用更应引起重视。笔者对我院自2003年2月~2004年2月收治的40例抗Hp治疗患者出现的5例腹泻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校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山东大学离退休教职工人群幽门螺杆菌(Hp)及其亚型(CagA,VacA)感染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入户问卷调查山东大学3个校区60岁及以上的离退休教职工865名,应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HpCagA,VacA和尿素酶(Ureas)抗体。结果老年人群Hp总感染率为83.4%,其中Ⅰ型Hp菌株感染率为56.0%;以素食为主的老年人Ⅰ型Hp菌株感染率显著高于以高蛋白饮食为主的老年人(P〈0.001)。结论山东大学老年教职工人群Hp感染率较高,以Ⅰ型Hp感染为主,其亚型分布在年龄和饮食习惯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产细胞毒素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率在正常人群中为50%~60%,而在胃癌患者中达70%~80%。Hp中具有产细胞毒素能力者,其相关基因蛋白(CagA)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的发生有关。可能在产细胞毒素Hp感染作用下,细胞因子IL-2、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生长因子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济宁地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 180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利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 180例受检患者中,Hp感染139例,感染率为77.22%。浅表性胃炎组、癌前病变组和胃癌组Hp感染率分别为66.67%(10/15)、76.19%(16/21)和82.64%(119/144)。Hp感染率浅表性胃炎组与胃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P<0.01);Hp感染率20~29岁人群为66.67%,≥60岁年龄人群为82.25%,不同年龄人群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P<0.05)。结论济宁地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感染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从循证医学观点看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根除却可促进溃疡愈合,明显减少溃疡病的复发。随着研究的深入,Hp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中的作用受到了重视。一种观点认为np感染增加胃酸分泌,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致病因素,应该根除Hp,同时减少长期抑酸治疗可能导致的胃黏膜萎缩;另一种观点认为根除Hp可能诱发GERD或者使部分人群的GERD症状加重。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研究、干预治疗试验等方面一直存在争议。循证医学为解决临床争议提供了更加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学术会议纪要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学术会议于2005年9月3日至5日在长沙召开,参会400余人,参会论文178篇。会议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专题讲座,另一部分为论文大会宣读。专题讲座介绍了有关幽门螺杆菌(Hp)基础及临床研究国内外的最新进展,还请了国外David Graham等知名专家作专题演讲,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张万岱教授和胡伏莲教授分别总结和汇报了由中华消化病学分会Hp学组组织的我国自然人群hp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我同Hp对抗生素耐药的流行病学调查两项大规模的多中心协作研究:全国自然人群的Hp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历时3~4年,涉及全国19个省、10个城市、39个中心。其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是一个Hp感染率相当高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