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在孕妇期间自身血与胎儿羊水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30例妇女进行羊水及血清中AFP测定的数值进行测定。结果检出异常者7例,其中无脑儿4倒、脊柱裂1例、双胎及死胎各1例。结论孕妇血清及胎儿羊水AFP的检测在临床上对优生优育、防止畸形的出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铁蛋白(SF)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同时测定诊断明确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8例)及肝炎、肝硬化患者(36例)血清AFP及SF含量。并计算血清SF和AFP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SF值高于肝炎肝硬化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及SF平行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89.9%,特异性为69.5%。串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49.2%,特异性为93.6%。结论:血清SF和AFP联合检测能提高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及游离雌三醇(uE3)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正常妊娠期妇女,在孕18-2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β-hCG、AFP 和uE3水平。结果血清中的β-hCG、AFP 和 uE3水平在正常组和早产组有显著差异(P ﹤0.05)。单胎妊娠孕妇血清中的β-hCG、AFP 和 uE3水平浓度均低于双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清中的β-hCG、AFP 和 uE3水平可预测早产,减少早产的发生。正常双胎妊娠和单胎妊娠孕妇血清标志物水平差异明显,可用来建立双胎妊娠模型预测,因此值得推广试行。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预后与甲胎蛋白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符小波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81-2681
甲胎蛋白(AFP)是胚胎早期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PHC)常用的检测指标,但其增高也可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现就1998年1月~2003年12月的乙型肝炎患者113例作血清AFP检测,就其临床意义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129例原发性肝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对129例原发性肝癌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分析,探讨AFP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 AFP测定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结果 原发性肝癌AFP的阳性率为78.29%,AFP含量〉300μg/L者为55%。结论 说明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也存在局限性,有些原发性肝癌的AFP阴性或浓度较低,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故应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资料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孕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及游离雌三醇(uE3)水平与妊娠期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2月产科住院待产的产妇240例,其中有妊娠高血压80例,妊娠糖尿病60例,健康产妇100例。对所有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收集病史资料并检测血清β-hCG、AFP及uE3的水平,分别比较其与妊娠期高血压及糖尿病间的相关性。结果产妇血清AFP升高、β-hCG升高及uE3降低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均高于该三项指标正常的产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β-hCG升高较正常水平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血清高水平AFP、高水平β-hCG及低水平uE3是导致妊娠并发症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20,(1):217-220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血清标记物检测在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中唐氏筛查孕妇,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的妊娠中期孕妇,分别检测其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游离雌三醇(uE3)与甲胎蛋白(AFP)含量,之后依据孕妇的年龄、孕周、单双胎情况、吸烟史、体质量、糖尿病患病情况、既往有无异常妊娠史等情况,使用Prisca系统对孕妇的妊娠风险进行评估。观察不同年龄段高风险筛查率情况、不同年龄组妊娠中期孕妇高风险确诊情况、染色体异常胎儿母体血清内标记物检测情况、妊娠15~20+6周孕妇血清内标记物检测情况。结果 200例唐氏筛查高风险妊娠中期孕妇进行无创DNA检测,6例被检测出筛出染色体异常,结果 4例孕妇被诊断为唐氏综合征(DS),1例孕妇被诊断18-三体综合征,1例孕妇被诊断为其他胎儿染色体异常类型。与正常孕妇比较,DS孕妇的AFP、uE3含量明显较低,HCG含量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8-三体综合征孕妇的AFP、uE3与HCG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孕妇的妊娠风险越高;同时随着孕周的不断增加,AFP含量水平明显提升,HCG含量明显减少。结论对妊娠中期孕妇的血清标记物进行良好的检测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胎儿的染色体畸形情况进行预测,并依据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宋萍  戴延恩 《云南医药》1989,10(5):316-317
以往,血清甲胎蛋白(AFP),血清铁蛋白(FT),血清甘胆酸(CG)(以下简称三项)在肝病诊断中,单一项目检测多,三项联合检测应用不多。肝脏具有极复杂的生理功能,患各种肝病时均能产生代偿,导致常规肝功能试验不能灵敏地反映肝脏的病情。若建立灵敏、特异的放射免疫分析联合检测方法、协助临床诊断,实属众望。我院  相似文献   

9.
陆雁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306-3307
对51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浓度对存活者与死亡者进行AFP变化的对比,分析了AFP在重型肝炎患者升高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汩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6):83+85-83,85
目的:讨论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原发性肝癌50例,肝硬化70例,给所有患者检测AFP、CEA及GGT,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原发性肝癌的AFP、CEA及GGT明显高于肝硬化。结论: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鉴别与诊断有很大意义,联合检测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的表达水平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包括AFP、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酞转肤酶(GGT)等的水平检测;比较AFP阳性患者(>20ng/ml为阳性)与AFP阴性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并追踪观察AFP阳性者的AFP变化与肝功能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对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甲胎蛋白(AFP)和肝功能检测,并进行肝组织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结果伴随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增加,AFP阳性例数和数值也在增加,AFP阳性者的ALT、GGT较AFP阴性者高(P<0.01或<0.05)。随着肝功能的恢复,AFP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AFP与血清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及炎症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本实验室健康人群血清甲胎蛋白(AFP)含量的正常参考区间。方法结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C28-A2文件推荐方法,采用化学免疫发光仪及其配套试剂、标准品、质控品对4500名健康者血清进行AFP含量的检测,检测结果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建立AFP的参考区间结果AFP95%正常参考区间为男性<8ng/mL、女性<11ng/mL。结论实验室正常参考区间的建立,对于临床诊疗提供了更有意义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邢建军  苗阳 《中国实用医药》2014,(20):248+243-243
主要阐述血清甲胎蛋白(AFP)在肿瘤诊断中的鉴别意义。说明AFP对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价值为各种诊断方法中专一性仅次于病理检查的诊断方法,为目前最好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对年轻男性,前纵隔肿块伴AFP或/和HCG水平升高者,可诊断为纵隔非精原细胞瘤。睾丸癌AFP检测的价值在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的诊断程序相结合时,诊断非精原细胞瘤睾丸癌。AFP是开放性神经管缺陷及唐氏综合征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血清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PHC)最常用的指标之一,临床作为诊断及预后观察重要指标。但研究表明PHC患者AFP的阳性率为24.7%-76%,差异大,是否与不同原因所致肿瘤比例有关,甲胎蛋白(AFP)在诊断非乙型肝炎病毒所致原发性肝癌意义如何,国内报道较少,本研究就我院173例肝癌住院患者进行检测AFP,对肝癌所致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重庆地区6个月~2岁儿童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及性别差异,确定不同年龄段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418例健康儿童并采集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血清中的AFP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8例儿童按年龄分4组,各组间AFP测定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5~2岁组与成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性别进行比较,各年龄组男女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庆地区6个月~2岁儿童血清AFP参考值范围为6~9个月组<42.04 ng/mL, >9~12个月组<15.13 ng/mL,>1~1.5岁组<9.50 ng/mL, >1.5~2岁组<7.25 ng/mL。结论:健康儿童血清AFP水平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1岁6个月后接近成人水平,男女之间无性别差异;不同实验室宜根据环境及自身条件制定不同年龄段的AFP参考值范围,诊断相关疾病时宜参考本地区儿童AFP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6.
邢艾文  高红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757-175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癌抗原(CA125)、糖链抗原(CA19-9)及甲胎蛋白(AFP)的含量在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病情检测的意义。方法:检测卵巢癌患者5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8例及健康妇女59例的血清样品,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CA125、CA19-9及AFP含量。结果:卵巢癌患者的CA125、CA19-9及AFP含量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健康妇女组(P〈0.01);在早期卵巢癌患者中,CA125、CA19-9及AFP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较单独检测CA125高(P〈0.05);卵巢癌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CA125、CA19-9及AFP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9-9及AFP对卵巢肿瘤的良恶性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可以提高早期卵巢癌的阳性率。同时对卵巢癌的疗效观察和术后监测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评价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血清铁蛋白(SF)及β2-微球蛋白(β2-MG)对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0例肝外恶性肿瘤患者,30例良性肝癌患者,40例正常对照者,联合检测AFP、CEA、SF及β2-MG。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97.5%)与AFP检测阳性率(60.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AFP、CEA、SF及β2-MG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正>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2周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AFP的含量尚不到20μg/L。目前,临床上广泛认可AFP可作为肝细胞癌的诊断以及疗效观察指标,但AFP属于胚胎性蛋白,对诊断肝癌有局限性[1]。因部分良性肝病、生殖系统和胃肠道的一些恶性肿瘤中AFP也升高,且部分肝癌患者AFP始终持续低浓度阳性。因此,肝癌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9.
甲胎蛋白(AFP)是开放性神经管缺陷较经济、简便的筛查项目,我国卫生部于2005年12月1日颁布实施了由四川省临床检验中心袁红等人起草制定的<甲型胎儿球蛋白检测产前监测和开放性神经管缺损诊断准则>(WS/T247-2005),根据标准要求,各医院监测实验室应建立自身的.AFP中位值用于胎儿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监测和诊断,因此我们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建立了实验室妊娠14~20周孕妇血清.AFP中位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甲胎蛋白(AFP)对唐氏综合征(DS)和神经管缺陷等先天缺陷儿的筛查状况,最大程度地降低先天缺陷儿的出生。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验法对孕14~20周的孕妇进行血清HCG和AFP检测,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利用配套软件计算风险率。对唐氏高危孕妇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确诊,神经管缺陷高危孕妇行超声检查。结果812例接受筛查的孕妇,诊断DS 2例,开放性神经管畸形(NTD)2例,其他胎儿异常4例,胎死宫内1例。结论孕妇血清HCG联合AFP进行唐氏综合征及神经管畸形的产前筛查经济、有效、简单易行,对降低唐氏儿和神经管缺陷儿的出生,达到优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