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吴××,男,72岁,因反复喘急50年,复发伴胸痛6月入院,咳嗽、咯痰、胸痛。20天前上述症状明显,伴鼻出血,经治疗后稍缓解出院。3天前上述症状复发加重而入我院。入院时T30℃,P 96次/分,R 21次/分,BP 16/kPa,皮肤无发绀、无瘀斑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腹平满、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扪及。血液检验:WBC 12×109/L,中性分叶0.48,淋巴0.16,中性杆状0.10,单核细胞0.05,幼稚细胞0.23。RBC 345×1012/L,Hb90g/L,PLT70×109/L。骨髓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例11∶1。粒系增生,以嗜酸粒细胞为主占0.8,原粒和嗜酸早幼粒占0.68…  相似文献   

2.
1病历报告患者,男,64岁,以发热5d,咽部不适,用青霉素及激素治疗效果不佳于2004年12月25日来我院就诊。查血常规:WBC1.0×109/L,RBC3.52×1012/L,Hb105g/L,PLT6×109/L。当日收入院。既往史:患者有冠心病史,于2004年9月16日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一直服用肠溶阿司匹林(300mg,1/d),齐洛(0.25g,2/d),硝酸异山梨酯(10mg,3/d),立普妥(10mg,1/d)。查体:T39℃,P108次/min,R20次/min。神志清,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咽部红肿,扁桃体一度肿大,胸骨无压痛,右上肺可闻及哮鸣音及湿性啰音,余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腹腔…  相似文献   

3.
郑诗华  杨健 《海南医学》2001,12(1):81-81
患儿 女,2岁,汉族,因反复皮肤紫癜一年半入院。于入院前一年半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散在紫癜,且皮肤损伤后出血难止,时伴鼻衄,紫癜可自行消退,但反复出现,曾在外院拟“血小板减少紫癜”予强的松治疗,效果欠佳。家族中父母近亲结婚,其兄有相类似病史,5岁时因出血不止死亡。体检:生长发育尚可,颜面部可见散在针尖样出血点,四肢,躯干可见散在瘀斑,心、、腹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8.8×109/L,红细胞4.34×1012/L,血红蛋白111g/L,血小报168×109/L,凝血四项示PT14.8秒,TT16.6秒、APTT28.2秒,纤维蛋白原288mg/L,均正常,…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0岁,工人。因不规则发热半年余,近廿天持续不退于1988年8月13日入院。体检:T38℃,P80次,R20次,BP14.1/10.7kPa。一般情况可,皮肤及粘膜无皮疹及出血点,两下肢胫骨前内缘及腹股沟皮下扪及4枚黄豆大小结节,有压痛,无红肿。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巩膜无黄染,心肺(—),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WBC 9×10~9/L,N 0.76,L 0.24,RBC 2.78×10~(12)/L,Hb85g/L,肝功能正常。ASO<500u,ESR60mm/1h,RF(—),IgG2.2g/L,IgA5000mg/L,IgM5000mg/L,血培养(—),肥达反应(—),胸片及心电图正常。骨髓检查提示感染伴缺铁。治疗经过:入院  相似文献   

5.
<正> 例1 女,7岁。以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10d入院。体检发现全身皮肤散布瘀点,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无肿大,实验室检查Hb110g/L,WBC7.5×10~9/L,NO.60,LO.40,PL28×10~9/L。骨髓象: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丹那唑等治疗,住院2周,血小板数升至100×10~9/L出院,1个月后激素渐减量停药。门诊随访,血小板数波动在110~175×10~9/L。10个月后因皮肤出血点,颜面浮肿及关节疼痛再度入院,体检发现轻度贫血貌,面部浮肿,颊部见红斑,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cm,脾未触及,躯干皮肤散在出血点。实验室检查Hb90g/L,WBC3.5×10~9/L,NO.35,LO.60,  相似文献   

6.
刘玉芳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470-47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但重症ITP易出现严重出血,威胁生命,为内科急症。现就我院3年来收治的4例重度ITP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女,17岁。以皮肤瘀斑1个月入院。1个月前无诱因双下肢散在大片瘀斑伴口腔血疱,牙龈出血,间断服中、西药无效,入院。血常规:WBC7.1×109/L,HGB107g/L,PLT21×109/L。骨髓镜检: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为0.2∶1,巨核系统中全片巨核细胞77个,原始巨和幼巨占70%,未见成熟巨核细胞,血小板散在、罕见。诊断:ITP。治疗:强的松50mg1/日。5天后瘀斑消散,PLT39×109/L,9天后PL…  相似文献   

7.
胡霄飞 《上海医学》2003,26(6):346-346
病例摘要患者女 ,2 5岁。于 2 0 0 1年 12月 4日因阴道大量出血10d伴高热 7d入院。体检 :神清 ,无发热 ,皮肤黏膜无淤点、淤斑 ,肝、脾、淋巴结不肿大 ,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WBC) 86.9× 10 9/L ,血红蛋白 (Hb) 5 5g/L ,血小板 (Bpc)10 0×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0 1,淋巴细胞 0 .0 3 ,幼稚细胞0 .96;骨髓穿刺涂片示 :细胞增生 ,巨核细胞偶见 ,早幼粒细胞 0 .97,中幼红细胞 0 .0 0 5 ,淋巴细胞 0 .0 2 5 ;过氧化物酶染色 :白血病细胞呈阳性反应 ;α 酯酶 :呈强阳性反应 ;氯化醋酸…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45岁。2008年8月曾因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脾亢脾大住院治疗;2011年4月15日因乏力、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少尿3d入院,临床诊断为上病再发并伴自发性胸腹膜炎。实验室检查:WBC 20×109/L、N0.817、L0.130、Hb100g/L、RBC 3.3×1012/L、PLT 43×109/L。  相似文献   

9.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 41岁,因反复皮肤出血 4年,加重 10个月于2003年 12月 30日查血小板 15×109 /L,住我院。患者 1999年 5月因皮肤出血点,查血常规示血小板 15×109 /L,白细胞、血红蛋白正常;骨穿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曾先后予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琥珀酸氢考、地塞米松、环孢素A、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及中药、脾切除等治疗,用药后血小板大多可一过性上升至正常,停药或药物减量后渐降至 10×109 /L以下。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可见出血点、瘀斑。满月脸,牙龈出血,口腔黏膜血泡。肝脾未触及。骨髓涂片:全片巨核细胞总数 669个;血清蛋…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病例1,男,42岁。因皮肤红斑、双下肢疼痛1个月于2013年9月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腹壁皮肤可见2处类圆形红斑及皮下结节,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脾不大。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3.65×109/L;血红蛋白(HBG):61g/L;血小板计数(PLT):239.00×109/L;嗜碱0.003。骨髓象:呈急性白血病象,形态学  相似文献   

11.
王旭  余华  陈帮伟 《四川医学》2003,24(10):1012-1012
患儿 ,男 ,5岁。因面色苍白 ,伴神萎 ,纳差 ,乏力 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 :T 36 6℃ ,P 90次 /min ,R 2 0次 /min ,体重 2 0kg。急性病容 ,面色苍黄 ,神稍差 ,无发绀。双肺呼吸音稍粗 ,无明显干湿音 ,心音有力 ,律齐。肝肋下未扪及 ,脾肋下 5cm ,质中 ,缘钝。血常规 :WBC2 9× 10 9/L ,RBC 2 87× 10 12 /L ,Hb 72g/L ,PLT 82×10 9/L。B超提示脾肿大 ,有占位性病变 ,骨髓穿刺提示缺铁性贫血 ,CT示脾大 ,脾内多个结节状低密度实质性占位 ,提示淋巴瘤可能。经儿科、血液科及肝胆外科会诊 ,诊断脾亢 ,脾恶性淋巴瘤 ,于 2 0 0 1…  相似文献   

12.
杨琪玫  洪少杰 《广东医学》2006,27(6):941-941
患者,男,41岁。因肛周红肿疼痛伴发热4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 d无明显诱因始出现肛周红肿疼痛,发热,大便带少许血丝,鼻出血,头晕,乏力,神疲,纳差,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血WBC 2·1×109/L,RBC 3·0×1012/L,Hb 85 g/L,Plt59×109/L,经抗炎等治疗无效,转至我院。体查:T 38·0℃,P 114次/min,R22次/min,BP 80/40 mmHg,中度贫血貌,双前臂皮肤紫癜。肛周截石位12点到6点可见红肿触痛,波动感(-),表面溃破,渗液,局部见2个痔核。查WBC0·4×109/L,NE 2·9%,Hb 71 g/L,Plt 9×109/L,Ret 0·1%。生化:胆红素正常,ALB 27·4 g/L,ALT 76·0 U…  相似文献   

13.
张兵 《广西医学》2005,27(3):430-430
1 临床资料患儿 ,男 ,8岁 ,因皮肤反复出现紫癜伴腹痛 10个月入院。10个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皮肤出现紫癜 ,以四肢为主 ,分批出现 ,伴脐周阵发性疼痛 ,曾到多家医院就诊 ,均诊断为过敏性紫癜 ,予地塞米松等抗过敏治疗 ,病情缓解。否认有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查体见 :四肢皮肤密布紫癜 ,大小不等。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 ,脐周压痛 ,无反跳痛 ,未扪及包块 ,肠鸣音活跃 ,血常规 :RBC 4 0× 10 12 /L ,Hb 12 0g/L ,WBC 7 8× 10 9/L ,N 0 6 4 ,L 0 2 6 ,E 0 10。大便常规 :蛔虫卵 (++)。诊断过敏性紫癜。考虑是由于肠道…  相似文献   

14.
男,67岁。因尿黄、大便发白50天于1988年9月15日入院。体检:皮肤、粘膜重度黄染。腹部平坦,未扪及肿块,肝脾均未扪及,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8g/L,白细胞8.1×10~9/L。  相似文献   

15.
周淑亚  曹琰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0):1353-1354
目的: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患者输注血小板的阈值。方法:回顾分析180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血小板数值大小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患者在接受诱导缓解化疗、巩固化疗及强化化疗期间血小板计数<20×109/L、10×109/L、5×109/L的出血表现。结果:血小板≤5×109/L组与血小板小板≤10×109/L组及血小板≤20×109/L组比较无出血事件发生率减少,轻微出血事件及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升高,最长中位存在时间为7d。结论:血小板等于5×109/L做为AML的血小板输注阈值是安全的。部分伴发热、高白细胞血症的AML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指征可定为10×109/L或更高。  相似文献   

16.
病例:女,38岁,因月经多,发现皮肤粘膜出血点、瘀斑9月于2001年12月27日入院。查体:神清,贫血貌,皮肤、粘膜无黄染,双下肢密布出血点及瘀点、瘀斑,面部、双上肢、腰腹背部、舌尖及咽后壁散在出血点及瘀斑,大小约0.1×0.1~3×2cm,压之不褪色。心、肺、腹无异常。入院后查骨髓象巨核细胞增多,成熟障碍,血小板少见,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液分析示WBC 7.9×10~9/L,RBC 1.85×10~(12)/L,Hb 72g/L,BPC 10×10~9/L;尿常规示BLD+++,PRO++。腹部B超示脾轻度肿大,右输尿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3岁,因反复胸痛5个月,加重10 d于2015年4月18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痛,休息5 min可缓解.近10 d休息时亦觉胸痛,拟急性冠脉综合征收入心血管科.入院后全血细胞减少,肝脾肿大,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遂转入血液科.既往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病史10余年,规律服用药物,血压、血糖控制可.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11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4/79 mmHg;全身皮肤、黏膜苍白,中度贫血貌,下颌及右侧腹股沟触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最大约2 cm×1.5 cm.腹饱满,腹软,肝肋下4 cm,脾肋下4 cm.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69.00 g/L、血小板计数 53.00×109·L-1、网织红细胞计数百分比1.95%;白细胞计数2.42×109·L-1;β2-MG 4.30 mg/L;免疫球蛋白:κ-轻链0.656 g/L、λ-轻链0.896 g/L、κ/λ 0.732;IgA 0.50 g/L、IgG 2.82 g/L、IgM 0.15 g/L;血免疫固定电泳λ-轻链(+);尿免疫固定电泳阳性;尿本周蛋白:阳性.余项无异常.腹部B超:胰头旁低回声光团,考虑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梁益  邓成莲  贺天禄 《四川医学》2005,26(2):172-172
患者 ,男 ,34岁。因确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2年多 ,牙龈出血 10d。再次于 2 0 0 4年 1月 30日收住院。 2年前患者因皮肤出血点、紫癜入院。结合外周血象、骨髓及组化等检查确诊APL ,又称AML M3a。经全反式维甲酸 (ATRA) 4 0mg/d× 4 5d ,诱导缓解治疗 ,复查骨髓CR。继之DA与HA交替巩固化疗 4个疗程。以后未坚持治疗。 10d前上述症状再次出现 ,病情复发。查体 :中度贫血貌 ,牙龈出血 ,皮肤针刺后出血不止 ,胸骨下段压痛 ,双肺阴性 ,肝脾肿大。血常规 :WBC 5 8 4× 10 9/L ,幼稚细胞 0 4 8,Hb 6 6g/L ,PLT2 8× 10 9/L。…  相似文献   

19.
骆瑗 《华夏医学》2000,13(4):432
患者,女性,16岁。因大小便失禁10d于1999年7月1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d睡觉时感会阴部胀痛、麻木,继而大小便失禁,无发热、无关节痛、无牙龈及皮下出血。核磁共振:骶椎管内异常信号影。诊断:骶尾部损伤。予营养神经、理疗等治疗效果不好,拟“马尾神经损伤”收治。查体:BP14/9kPa,皮肤、粘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神经系统:会阴部感觉麻木,肛门反射消失。外周血象:WBC52.6×109/L,RBC1.55×1012/L,Hb47g/L,PLT66×109/L,幼稚细胞占0.71。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91.5%、原始细胞5%、早幼粒细胞60.5%;…  相似文献   

20.
例1男性 ,41岁 ,因突发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胸闷2天于2002年9月11日入院。入院体检 :体温38.2℃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瘀点、瘀斑 ,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胸骨无压痛 ,两肺未闻及干湿音 ,心率92次/min,律齐,心音低钝 ,未闻及杂音。腹平软 ,无压痛 ,肝脾肋下未及。既往体健。实验室检查 :血肌酸磷酸激酶703U/L(正常38~174U/L),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17U/L(正常2~25U/L)。心电图检查 :Ⅱ、Ⅲ、aVF导联均可见异常Q波伴ST段弓背样抬高。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数5.4×109/L,血红蛋白112g/L,血小板数60×109/L。入院后复查心肌酶谱 :天门冬酸氨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