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丁毅 《北京中医药》2018,37(4):305-306
国医大师柴嵩岩临证注重舌诊。嫩淡舌,以脾肾阳虚证为主要病机,治以温补肝肾、健脾益气;淡暗舌,以脾肾不足、气虚血瘀、血海亏虚诸证为常见,治法健脾益气、补肾养血、祛湿化瘀;嫩红舌,以脾肾不足、脾虚湿盛、气血两虚、血虚有热等证为主要病机,治以滋阴养血、健脾益气化湿;肥红舌,以邪热伤阴伴脾肾不足为主要病机,治以健脾补肾清热利湿;红绛舌,以阴血耗伤、血热伤阴为主要病机,治法清热养阴;暗红舌,需同时观察其他伴随舌象,分别施以活血化瘀、清热养阴、健脾益气、补肾活血法。  相似文献   

2.
论心与肝的相互关系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心肝病理关系:心肝血热,治宜平肝熄风,清心开窍,心肝血寒,治宜温经散寒,祛瘀通络,心肝血虚,治宜益气养血,心肝两补,心肝气虚,治宜益气振阳,补心养肝,心肝阴虚,治宜滋阴清火,宁心柔肝,心肝气乱,治宜泻肝宁心,清火涤痰,心肝气郁,治宜疏肝清热,宁心安神,心肝血瘀,治宜行气活血,通阳开结。  相似文献   

3.
麻木是因阴阳气血俱微,邪入血分,血不畅行,筋脉失其所养,而引起的一种肌肤麻木不仁的病证。因其体质强弱,邪气多少,发病部位不一,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笔者抓住虚实两纲,辨证论治。(一)虚证 1.气虚血少:凡气血不足者,临证务必分清气虚、血虚之主次。偏气虚者,证见麻为主,木为次,并伴有面色(白光)白,气怯神疲,乏力,舌淡,脉微弱,法当补气,佐以养血,方用四君子汤加补血通络之品。气阳虚再加生黄芪、附子、肉桂;气阴虚加沙参、麦冬。气虚挟痰湿用六君子汤,气虚血滞宜投补阳还五汤。偏血虚者,证见木为主,麻为次,兼有面包苍白,目眩,心悸,舌淡白,脉细弱;法应补血少佐益气,以四物汤为基本方,加补气药,如党参、黄芪之类,以补气生血。  相似文献   

4.
朱文锋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0):440-441
症码 症状名 辨证定性定量月经带下精30 9 月经提前 热 15,阴虚 19,气虚 2 1,寒 - - 19,血热2 9,胞宫 4 3310 月经推迟 肝 15,阳虚 19,气滞 11,血瘀 12 ,寒38,胞宫 4 2311 经期错乱 肝 38,气滞 2 1,胞宫 4 0312 月经量多 热 10 ,阴虚 6,气虚 2 0 ,血瘀 12 ,血热2 1,胞宫 4 2313 月经量少 肝 30 ,阴虚 11,气虚 10 ,血瘀 2 2 ,寒10 ,胞宫 4 2314 经闭 肝 38,血 2 2 ,气滞 2 0 ,血瘀 2 2 ,寒 2 1,胞宫4 8315 阴道出血淋漓 肝 19,脾 2 1,肾 2 2 ,气虚 2 2 ,动血4 8,胞宫 4 0316 阴道出血如崩 气虚 2 0 ,血瘀 2 8,动血 55,血热…  相似文献   

5.
推按与中药结合治疗老年虚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虚便秘者,大便不一定干硬,虽有便意而临厕努挣乏力,难于排出,挣则出汗,短气,便后疲乏,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嫩,苔白,脉弱,均属气虚之象。治宜补气健脾,方用黄芪汤。黄芪峻补肺脾之气;麻仁、白蜜润肠通便;陈皮理气。气虚下陷脱肛者,可加升麻、柴胡、桔梗、人参,协同黄芪益气升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气虚日久,服上方不效者,宜兼补肾,可用大补元煎加味。 血虚便秘者,大便干结,面色淡白无华,心悸健忘,头晕目眩,唇舌淡白无华,脉细涩。均为阴血不足之象。治宣养血润燥。方用润肠丸。本方重在补血润下,方中…  相似文献   

6.
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证治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好发于老年患者。中医理论认为,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正气虚馁,邪气留于肌肤,以致脉络瘀阻,不通则痛,或血虚阴亏,不荣而痛,病属本虚标实。脾虚湿滞、阳虚寒凝、阳虚痰阻、气虚血瘀、血虚、阴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中医辨证将其分为脾虚湿滞、阳虚寒凝、阳虚痰阻、气虚血瘀等型,用药强调温通、补益,注重活血化瘀、通经止痛药物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从瘀论治老年性眩晕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亢海荣 《陕西中医》1994,15(9):398-398
采用辨证将老年眩晕分为肝火血痪型、阴虚血瘀型、气虚血瘀型、血虚血瘀型、阳虚血瘀型、痰饮血瘀型6类,治疗120例,总有效率89.1%。提示从瘀论治是治疗老年性眩晕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及规律,分析其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制定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中医临床症状分级量化观察表等临床调查表,逐一询问、检查、记录调查对象的情况。结果98例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证素的分析结果显示,涉及的病位证素依次为肾、脾、肝、心、胃、心神、肺;其中以肾、脾、肝为主。病性证素依次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湿、痰、热、阳亢、血瘀、气滞、血热、寒、水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脾与湿、痰、气虚相关,肾与气虚、阴虚相关,肝与阳亢、阴虚有关,湿与脾、痰、气虚相关,痰与脾、湿相关,阳亢与肝、热、血虚相关,气虚与肾、脾、血虚、阳虚相关,血虚与热、气虚,阳虚与气虚,阴虚与肾、肝、血虚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病性特点为本虚标实,病位主要涉及肾、脾、肝。初步总结出本研究98例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中,出现的主要证型为肾气阴两虚证、肝阳上亢证、脾肾阳气虚证、肝肾阴血虚证、痰湿困脾证、脾虚湿困证、气血两虚证、阳气虚证,还可见血瘀、气滞、水停等兼证。  相似文献   

9.
症码 症状名 辨证定性定量疼痛性质10 0 胀痛、串痛 气滞 4 910 1 绞痛 气滞 50 ,血瘀 2 1,闭 3510 2 固定痛 气滞 15,血瘀 4 1,寒 2 110 3 刺痛 气滞 7,血瘀 6 510 4 游走痛 风寒 52 ,痹 1110 5 闷痛 痰 19,湿 15,气滞 2 010 6 空痛 血虚 2 010 7 灼痛 热 2 1,阴虚 1110 8 冷痛 阳虚 39,寒 4 110 9 酸重痛 湿 2 5,气滞 2 1,表 2 0110 隐痛 阳虚 12 ,气虚 11,血虚 13111 疼痛喜按 ,按之觉舒 阳虚 15,气虚 15,血虚 15112 疼痛拒按 ,触压痛甚 气滞 2 1,血瘀 17,闭 2 0113 阴雨天疼痛加重 湿 15,风寒 15,寒 15,…  相似文献   

10.
子宫肌瘤中医证素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中医证素规律。方法:选择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子宫肌瘤患者的病位主要存在于胞宫、肝、肾、脾。②子宫肌瘤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虚积分显著高于血虚、阳虚积分(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血瘀、气滞、痰、寒、湿;血瘀积分显著高于气滞、痰、寒、湿积分(P0.05~P0.01)。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病源于血瘀,病性以实为主,日久可见虚实夹杂;实证证素以血瘀、气滞为主;虚证证素以阴虚、气虚为主;病位以胞宫、肝为先。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减少症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的“虚劳”、“温病”等病证范畴。其病机变化虽多,但不外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心、肝、脾、肾机能受损,其中脾肾两虚为其发病关键,虚、热、瘀、湿为其主要病理表现。依据临床证候,四诊合参,结合八纲、脏腑辨证,分为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毒瘀互结四型辨证论治,气血两虚、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为本,正虚不固,六淫外袭而反复发热、感染为标,其中脾肾两虚为其发病关键,故治疗当以扶正兼祛外邪为基本法则。治疗上以补气养血、健脾补肾为本,以虚、热、瘀、湿为标,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有机结合,中西医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2.
张崇泉教授治疗中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崇泉教授认为中风的主要病机有了3个方面:气血亏虚,痰瘀阻络;气虚及阴,气阴两伤;阴阳逆乱,脏腑失调.据此拟定了治疗中风的4种方法: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益气活血,清肝泻火法;益气养阴,平肝潜阳法;益气活血,健脾养心法.并附临床验案资证.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48-449
陈荣焜认为,咽喉癌多为久病气血亏虚,痰瘀癌毒凝结而成。早期的病机主要是肝气郁滞,气结咽喉所致,一般宜采用疏肝理气、解郁散结之法;中期气滞痰瘀最为常见,治宜理气化痰祛瘀为主;晚期多因正气衰败,形体消瘦,或为阴液大伤转化为阴虚阳衰,或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而致脾肾阳虚,治疗应当分阴阳虚实。临床上一经发现多为中晚期,故临床上常用自拟扶正抗癌汤加减治疗此病。  相似文献   

14.
风湿病发热的中医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急性发作期、撤减激素反跳期、慢性活动期三期来探讨中医论治风湿病发热。急性发作期发热按卫、气、营、血辨证,治以疏风清热、清气分热、清营透气、凉血清营、清热解毒;撤减激素反跳期发热按气虚、脾肾阳虚辨证,治以益气养阴、清热温散、清营温通;慢性活动期按阴虚、血瘀辨证,治以滋阴清热,清热散瘀。  相似文献   

15.
辛开苦降法为中医临床常用治法。本文通过探析辛开苦降法的源流和内涵,总结辛开苦降法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辛开苦降法以苦辛之药配伍应用,具有燮理阴阳、平调寒热、调运气机、清利湿热、清化瘀热之功。慢性肾小球肾炎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病机特点,以机体阴阳失衡、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以气机不调与湿热、瘀血阻滞为标。辛开苦降法可调补肺脾肾三脏之虚平燮阴阳,又可调运气机以清湿热、化瘀热,颇合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机特点。辛开苦降法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最后附典型病案1则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情况,为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分型的统一提供参考,更好地协助临床诊疗。方法:通过对近年来临床医家诊治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规律。结果: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本虚以肝、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湿、热、瘀、毒为主。虚证常见证型为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实证为水饮型、湿浊型、湿热型、血瘀型、浊毒型。结论: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为虚实夹杂之证,多从气虚、阴虚、阳虚、湿浊、瘀血、毒邪等方面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认为营卫失和、阴阳失调是失眠的主要病机,临床上运用桂枝汤合酸枣仁汤治疗营卫不和、肝血亏虚之失眠,既能外调营卫又可补虚养肝,使血虚得养,阴阳和合,经络大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切中失眠病证的主要病机特点,契合“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之法,与《黄帝内经》提出的以半夏秫米汤通调营卫、内达阴阳的治法有异曲同工之处,符合营卫生化理论对失眠病机的认识。笔者结合《黄帝内经》论述失眠的相关理论,从营卫生会的观点出发,试述失眠病机及运用桂枝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病证的证治机理,并附验案一则以佐证,以期在临床上有所发挥。  相似文献   

18.
气络承载元、宗、卫气,脏腑经络之气,是络气升降出入的网络通路,以气络学说的核心理论"承制调平"为指导,将"络以通为用"治疗原则与气络时空特点及病机特征相结合,提出"通、补、升、降、固、开、温、清、化、和"气络病变治疗十法。络气郁滞者流气畅络以通络气,络气虚滞者补中兼通以畅络气,络气虚而下陷者治以升气举陷,络气逆而乖乱者治以降气和逆,元气虚而外脱阳气虚而致亡阳者治以敛气固脱回阳救逆,神昏窍闭者治以醒神开窍,温阳化气以散寒、温阳化气以利水,清气以泻火、解毒以通络,或见痰湿内蕴、血瘀阻络、络息成积者治以化湿祛痰、化瘀通络、散结通络,贵在络以通为用,使气络恢复运行络气、温煦充养、防御卫护、自稳调控等正常功能。调既是治疗总则又包涵气络病变的具体治法,如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脏腑、调和阴阳等,均为临床之常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分期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为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可能的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初步探讨不同分期中医症状及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结果: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以脾肾气虚为主,兼有血瘀。3期以肝肾气阴两虚为主,可兼有不同程度的阳虚、血瘀证。4期以肝肾气阴两虚为主,兼脾肾阳虚、血瘀证及湿浊证。5期虚实夹杂,气血阴阳俱虚,阳虚证表现突出,兼挟湿浊、水气、血瘀证。结论: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血瘀证贯穿疾病的始终;本虚证从早期的气阴两虚证,逐渐发展到晚期的阴阳俱虚,标实证以血瘀证、湿浊证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证候要素及单证分布规律,为中医治疗乳腺癌奠定基础。方法:收集709例乳腺癌患者的四诊信息,保留出现率≥10%的四诊信息,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由2名中医肿瘤专业主任医师对公因子辨证,作为乳腺癌的证候要素。结果:经因子分析提取出19个证候要素,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为7个:肝、脾、肾、心、络、肺、胃;病性类证候要素为12个:气滞、热、血瘀、湿、气虚、湿热、痰热、阴虚、阳虚、精亏、血虚、风湿。相对应的单证有21个:湿邪困脾、肝气郁滞、肝热、血瘀、风湿阻络、痰热阻肺、胃热、心火亢盛、湿热、脾气虚、肝阴虚、肾阴虚、肾精亏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肾虚(可能为肾阴阳精气虚)、肾阳虚、心血虚、肝血虚。结论:乳腺癌的发病与肝气郁滞直接相关,在肝气郁滞的基础上发展为肝热、血瘀、痰湿阻滞、进而损伤肝肾阴阳精血,同时肝木克土则产生脾虚、胃热等证。所以治疗乳腺癌总以疏肝解郁为基本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