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心力衰竭以心脏收缩、舒张功能严重异常为主要表现,是各类心脏疾病最终发展的结局,面对这种对心脏类疾病患者生命威胁较大的病症,其临床治疗研究一直未曾停止,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以心之气阳亏虚为本,血瘀、水饮为标。本虚(心阳气亏虚)是心衰的病理基础,贯穿整个病理过程的始终,治疗应注重辩证论治,标本兼顾,故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是其重要治则。现代医学随着血流动力学和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也经历了几个重要发展阶段,目前治  相似文献   

2.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脑心之间生理病理关系紧密,临床病证相互影响,病理机制复杂。临床研究表明,脑部疾病如卒中多并发心脏疾病,心脏疾病如心心房颤动动也会引发脑部疾病,甚至加重患者脑萎缩,出现认知障碍等。中医也认为“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发于心”,元神在脑,识神在心,心脑息息相关。脑之神明伤,累及于心,心之神明伤,累及于脑。因此,脑病及心,心病及脑,脑心互损的病理机制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结合脑心疾病相互影响的临床研究现状,对脑心互损的病理机制进行了总结,从炎症反应、自主神经调节紊乱、细胞凋亡、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等几个方面的整理和分析,阐述了各种机制的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药对脑心功能的认识,以及中医药防治脑心疾病的整体观念,提出需要重视脑心同治的防治理念,并概述了以脑心通胶囊为代表的中医药防治脑心同病的研究进展。该文综述脑心互损的病理机制及其中医药防治的研究现状,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及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韩苏 《西部中医药》2006,19(7):26-27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及其他脏器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引起的心脏功能失代偿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食少乏困、水肿等.笔者认为在临床上慢性心力衰竭其证大多为心气虚衰,故用黄芪茯苓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双心疾病即心血管病变合并心理障碍,目前发病率逐年上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该病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团队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创新性提出“畅络调神”论治双心疾病,并总结出“气络之心”与“脉络之心”概念,认为“络不畅、神不安”核心病机观贯穿双心疾病病程始终。BDNF与其核心病机密切相关,能够调节神经及血管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损伤、介导多种信号通路,进而促进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的存活和修复,发挥显著情绪调节、心脏保护作用,是临床治疗双心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之一。“络不畅”主要以“脉络之心”瘀阻郁滞,致气络、脉络不畅,具体表现为络虚瘀滞、络气郁滞。“络不畅”易导致双心疾病患者出现炎症反应、自由基生成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改变等引起氧化应激损伤,影响BDNF水平,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出现焦虑或抑郁等情绪改变。“神不安”主要以“气络之心”受扰,致心神、肝魂不安,具体表现为心神失养、肝魂不宁。“神不安”则易引起焦虑或抑郁症状的发生,这与BDNF水平引起的神经回路异常激活,神经损伤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该文试从BDNF角度阐述“畅络调神”论治双心疾病的理论内涵和病理机制,为双心疾病络病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心脏神经症属于躯体神经障碍中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主要表现为心血管循环系统异常,属于中医学的心悸、怔忡、郁证等范畴,病机可归为心阳不足、气血亏虚等虚证以及心火炽盛、心脉瘀阻等实证,主要病位在心。中医对"心"的功能从"主血脉"和"主神明"两个方面认识,可对应器质层面的心脏器官及心理层面的精神活动,前者为物质基础,后者为功能体现。对于心脏神经症,心的气血生化运行功能失调则会出现心失所养,有心悸、胸闷、胸痛等表现,继而其他脏腑功能紊乱,引发气短、失眠、出汗、乏力等。若因心阳不足而致的心脏神经症多表现为抑郁,而心火旺盛为主要病机时多表现为焦虑,这对指导心脏神经症这一表象为心脏之心发病、实为心理之心异常疾病的临床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蒙医心刺痛是突发性的在心前区剧烈的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心脏病。蒙医心刺痛的临床症状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脏各瓣膜疾病、心脏神经症等疾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胆心综合征是指胆系疾病引起的心脏症状及心电图改变的综合征,其无冠状动脉器质性改变。当胆系疾病经手术治疗后心脏症状及心电图改变明显改善或正常者,即可确诊为胆心综合征。临床上可见胸痛呈针刺样或紧缩感,可由上腹部放射至心脏部位、左肩或左上肢,或伴有胸闷、心慌、口干、口苦等症状。笔者随张老师门诊,见张老师以茵陈四物汤加味治疗胆心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医经典理论,从心主血脉而通神明、心为君火以镇阴邪、心损不复须和营卫等角度出发,结合现代研究及临床经验,系统阐述桂枝茯苓丸治疗心系疾病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体会。认为心主血脉,内通神明,“神明之心”与“血脉之心”异常所致的形神合病是慢性心系疾病的重要特征。桂枝茯苓丸既可化瘀,又兼安神,具有双心同调之功。心系疾病,若久虚不复,血脉壅塞,可发展为心损“。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桂枝茯苓丸通过调和营卫、畅达血气的方式,达到气血资生、经脉通畅、伏邪外透之效,则心损可复。灵活化裁桂枝茯苓丸,可更好地发挥其活血通脉、宁心安神、温阳利水、调和营卫之功,以适用于多种复杂性心系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心脏疾病 ,如胸痹 (心痹 )、心悸、心衰等与中焦脾胃肝胆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现代医家通过心胃同治、心肝同治、心脾同治、心胆同治、调理中焦脏腑功能 ,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焦脾胃肝胆与心病生理上相关 ,病理上相随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焦 (脾胃肝胆 )与心脏疾病的关系。从五行生克关系来看 脾土为心火之子 ,心火为脾土之母 ,肝木为心火之母 ,与胆为表里 ,肝胆内藏相火 ,心内藏君火 ,“相火炽则君火亦炎 ,君火衰则相火亦败” ,五行中木克土 ,临床常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四者在生理病理方面关系密切。心居于胸腔 ,膈膜之上为神…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发病涉及肝脾肾三脏,与胆密切相关。心主血脉,位于胸中,推动血液运行,以濡养全身;胆病及心、心病及胆为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胆属木,为少阳之府,木性条达而主升发,“少阳之气,内行三焦,外行腠理,为荣卫之枢机”,心居上焦,主血脉,血凭气运,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胆气郁结实邪壅滞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病机。心脏及胆道均由植物神经支配两者在胸脊神经有重叠交叉,故胆道疾病可通过心脏大神经纤维牵涉至心前区导致心绞痛,同时胆道疾病常伴感染可导致心脏小动脉痉挛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产生心绞痛的症状,还能导致心脏自律性和传导功能异常从而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临床证型有胆郁气滞、胆火灼心、痰瘀血滞、胆寒凝心。治疗应标本同治,在疏利肝胆的同时加用化湿降浊,活血化瘀之品,降低血液高粘状态及改善冠脉循环,运用胆心相通、胆心同治理论,对研究及治疗心脏疾病,丰富其理论和治法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规律,以期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集680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复杂系统熵聚堆、复杂网络展示方法对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680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中核心症状为:胸闷、舌质紫暗、脉细、咳痰、咳嗽、喘憋、胸前区胀痛、气短、心悸、苔黄、脉滑、苔腻、脉弦、眩晕、苔白、失眠、倦怠乏力、舌质红、口干、脉沉。此症状主要分为血瘀、气虚、痰浊3 类;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的研究发现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常见证候(> 6.6%)为:痰瘀互阻171例(25.1%),气虚血瘀62例(9.1%),阴血津虚51例(7.5%),脾虚气滞49例(7.2%),痰浊阻滞46例(6.7%);证候要素靶位居前3位的是:脾465频次(68.4%),心463频次(68.1%),肺298频次(43.8%)。结论 血瘀、气虚、痰浊为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核心证候要素。中医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可以抓住痰、瘀、虚3个主要证候,治法以化浊(化痰、活血)、益气(行气、理气)为主,主张从脾论治,兼顾心、肺。  相似文献   

12.
"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也"。痰浊血瘀,心脉痹阻不通为基本病机,新病多以邪实为主,久病多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实证有痰阻心脉、气滞心胸、心血瘀阻证、寒凝心脉证;虚证包括心气亏虚、心阴不足、心肾阳虚证,以痰浊血瘀为主,并伴有阳虚。方剂治疗有归脾汤、袁氏镇心痛、邓氏冠心胶囊、调脾护心法等。  相似文献   

13.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烦躁等。其病程缠绵,症状时轻时重,日久可见面色晦黯,唇甲青紫,心悸,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症状。是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通过学习四大经典并结合临床实践,认为肺胀临床表现每多虚实互见,寒热夹杂,主脏在肺,并与脾、肾、心密切相关,脾虚贯穿肺胀整个病程。临床常见外寒内饮、外寒内热、肺脾气虚、肺肾气阴两虚、肺心气阴两虚、阳虚水泛、痰蒙神窍7个证型。治疗主张祛邪顾脾胃、固本健脾胃、健脾以安肺、脾、肾、心。即从脾胃论治肺胀。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属消渴变证,冠心病是主要并发症,由消渴日久而发。"消渴重,心中痛",为本虚标实之证,本为气阴两虚,标为痰浊内停、瘀血阻滞,虚在心脾肾,实在痰瘀阻络。气虚与阴虚互为因果,瘀血与痰浊既为气阴两虚病理产物,又是消渴导致胸痹主要机理。脾虚失运是发病关键,运脾是治疗根本。益气养阴,化痰祛瘀,都应在健脾基础上进行。中医药治疗擅用调理脾胃之方药。  相似文献   

15.
胸痹以胸膺部疼痛为主证,包含了心、肺、食管、胃、胸膜及胸壁等疾患,其主要病机是"阳微阴弦"。阳微是寸脉微弱,指阳气亏虚,主要为心肺胸阳不足;阴弦是关、尺脉弦,指脾肾阳虚而阴寒、痰浊阻滞。胸痹辨证特点是本虚标实,治疗原则是祛邪以散寒、豁痰、活血、行气为主;扶正以益气助阳、滋阴养血为主。  相似文献   

16.
胸痹病位在心,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最早见于《灵枢·本脏》篇,又称“心痛”、“心痹”,病因病机乃寒邪侵袭、热邪犯心、饮食不节、七情内伤、痰瘀阻滞、他脏病变及心;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创胸痹辩证论治,提出胸痹纲脉:“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首次明确指出瘀血可致胸膈满痛(即胸痹),“胸中瘀血,胸胁槽满,膈痛”;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为“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更强调寒邪为患;宋金元时期出现易水学派,有“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张元素《医学启源》认为“心虚则恐悸多惊,忧思不乐,胸腹中苦痛”,李东垣指出“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明清时代对胸痹心痛病的认识趋于完善,《冯氏锦囊秘录·方脉·q.2脾病合参》云:“因于怵惕思虑,伤神涸血,于是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以致食饮风冷热悸虫疰之九种,乘虚侵凌也”,高奉先《医宗释疑·胸痛》日:“胸者,锁骨之下,两乳中间膻中是也。膻中为气海,心肺所居之地,清阳升降之路也,稍有阻碍,胸痛生焉”。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内伤咳嗽的病位虽然在肺,但与心、肝、脾、肾四脏亦有密切关联。其在心者,多因心火亢盛,上炎犯肺致咳,治以清心泻火、宣肺止咳。其在肝者,多因肝郁不舒,肺气上逆致咳,治以疏肝降火、顺气止咳。其在脾者,多因脾失健运,痰湿壅肺致咳,治以健脾燥湿、理气化痰。其在肾者,多因肾阴亏虚,肺失濡润而咳,治以滋养肾阴、润肺止咳。  相似文献   

18.
中医认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发病以久病肺虚为主要内因,由于反复感邪而使病情进行性加重,病位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心。其主要病理基础是痰浊与瘀血交阻为患,痰浊、血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正气不足,外邪与之胶结的致病因素。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贯穿疾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19.
益气温阳利水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候特征,认为本病为心肺气虚、脾肾阳虚、瘀血内停、水邪泛滥的本虚标实证,自拟益气温阳利水汤治疗,并阐述分析组方配伍之理,后附验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30例和对照组100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Gensini积分来分析胸痹患者各中医证候的分布情况。结果:冠心病组中以气虚、血瘀、阴虚、痰湿、心虚及肾虚为主要证候,对照组中以气虚、阴虚、心虚及脾虚为主要证候。冠心病组不同组别中低积分组以气虚、血瘀、阴虚、心虚及肾虚为主要证候;而高积分组中以气虚、血瘀、阴虚、痰湿、心虚及肾虚为主要证候;其中血瘀、痰湿、阳虚及肾虚证候明显多于低积分组。结论:冠心病心绞痛中具有气虚、血瘀证候的病人比例最高,气虚血瘀型是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基本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