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方薯蓣丸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通窍鼻炎片组、辛芩颗粒组、经方薯蓣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OVA复制AR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治疗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薯蓣丸浓缩水煎液(3.2、1.6、0.8g/0.1kg)灌胃。治疗14天后,比较治疗前后各组大鼠行为学积分变化情况,检测各组大鼠鼻黏膜AQP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行为学积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各组行为学积分较模型组均有降低(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平均光密度值(MOD)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除辛芩颗粒组外,各治疗组MOD值较模型组均有升高(P0.01);高、中剂量组MOD值高于低剂量组及通窍鼻炎片组(P0.01),而高、中剂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方薯蓣丸对AR大鼠疗效显著。上调鼻黏膜中AQP5蛋白的表达可能是该方治疗AR良好疗效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欧博鼻炎冲剂和辛芩颗粒对IL-2、IFN-γ和IgE含量的影响,对比欧博鼻炎冲剂及辛芩颗粒对变应性鼻炎大鼠的疗效。方法: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成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总IgE、IL-2和IFN-γ的水平。结果: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与辛芩颗粒血清中的IFN-γ、IL-2和IgE测定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剂量与辛芩颗粒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欧博鼻炎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比辛芩颗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通窍止鼽汤对变应性鼻炎sD大鼠鼻黏膜及外周血中EOS数量、血清IgE和组胺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纽、模型组、对照纽和通窍止鼽汤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蛋白和热灭活百日咳杆菌为致敏原,对大鼠进行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造模。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2mL/只;对照组灌服辛芩颗粒6g/kg;通窍止鼽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服中药液8.75g/kg、17.5g/kg、35g/kg;以上用药均1次/d,共14d。测定大鼠鼻黏膜和外血中EOS数量、血清IgE水平和组胺含量。结果:通窍止鼽汤各剂量组和对照组均能减少EOS数量;降低血清IgE水平和组胺含量,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通窍止鼽汤能有效抑制EOS活化,减少IgE合成与组胺释放,减轻鼻黏膜炎症浸润,从而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1):184-187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参芪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经腹腔注射基础上,致敏加滴鼻强化致敏的方法诱发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随机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复方参芪鼻炎颗粒0.9、2.7、8.1 g/kg组,灌胃给药一周后,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评价鼻黏膜通透性,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中免疫球蛋白E(IgE)和T辅助细胞-1(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IL-4)/干扰素-γ(IFN-γ)含量;选用RBL-2H3细胞评价复方参芪鼻炎颗粒对肥大细胞的脱颗粒作用。结果:行为学评价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挠鼻、喷嚏的次数显著升高,鼻粘膜通透性增加,血清中IL-4、IgE含量显著升高,IFN-γ含量显著降低,RBL-2H3细胞中β-氨基己糖苷酶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参芪鼻炎颗粒各剂量组大鼠挠鼻、喷嚏的次数显著降低(P<0.01),同时降低了AR模型大鼠的鼻黏膜通透性。复方参芪鼻炎颗粒各剂量可以降低AR大鼠血清中IgE和IL-4的水平,0.9、8.1 g/kg组提高了IFN-γ的水平(P<0.05或P<0.01);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复方参芪鼻炎颗粒50、100、200μg/mL可以抑制RBL-2H3细胞释放β-氨基己糖苷酶(P<0.05或P<0.01),从而抑制了脱颗粒反应。结论:复方参芪鼻炎颗粒可能通过免疫调节作用逆转了AR中IL-4/IFN-γ的比例失衡,以及抑制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反应,从而发挥抗AR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脾通窍丸治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方法:按参考文献复制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观察健脾通窍丸对大鼠鼻部症状、血清总IgE、IL-4含量的影响。结果:健脾通窍丸对大鼠鼻部症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总IgE、IL-4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健脾通窍丸对变应性鼻炎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抑制血清总IgE、IL-4值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薯蓣丸对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Foxp3的影响。方法: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薯蓣丸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通窍鼻炎片组,每组各10只。在造模成功后分别按相应剂量灌胃各组动物14d,薯蓣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1.89g/kg、3.77g/kg、7.54g/kg,通窍鼻炎片组为0.56g/kg,空白组、模型组为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流式细胞法检测各组Foxp3水平。结果:Foxp3百分比空白组为(2.00±0.09)%,模型组为(1.06±0.10)%,通窍鼻炎片组为(1.53±0.20)%,薯蓣丸高剂量组为(1.65±0.07)%,薯蓣丸中剂量组为(1.43±0.07)%,薯蓣丸低剂量组为(1.12±0.06)%。其他5组与空白组比较,空白组、通窍鼻炎片组、薯蓣丸高及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薯蓣丸高、低剂量组与通窍鼻炎片组比较,薯蓣丸中、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薯蓣丸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薯蓣丸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薯蓣丸高、中剂量对豚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的Foxp3具有调节作用而低剂量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薯蓣丸对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IgE和IL-17的影响。方法: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薯蓣丸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和通窍鼻炎片组,每组10只。在造模后分别按相应剂量灌胃各组动物。检测各组豚鼠血清IgE和鼻腔灌洗液IL-17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白组、通窍鼻炎片组、薯蓣丸高剂量组IgE值均低于薯蓣丸中、低剂量组及模型组(P0.05);薯蓣丸中、低剂量组IgE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薯蓣丸低剂量组和模型组IL-17值均高于空白组、通窍鼻炎片组、薯蓣丸高、中剂量组(P0.05)。结论:薯蓣丸高、中剂量可调节豚鼠动物模型的IgE和IL-17,高剂量效果更佳,低剂量对IgE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通窍止鼽汤对变应性鼻炎SD大鼠血清中IL-4、IL-5和IFN-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健康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蛋白和热灭活百日咳杆菌为致敏原制备SD大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2mL/只;对照组灌服辛芩颗粒6g/(kg·d);通窍止鼽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服中药液8.75g/(kg·d)、17.5g/(kg·d)、35g/(kg·d),共14d。ELISA法测定大鼠鼻黏膜血清中IL-4、IL-5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通窍止鼽汤不同剂量组和对照组均可以降低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中IL-4、IL-5的表达(P0.01),提高IFN-γ的表达(P0.01)。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通窍止鼽汤通过影响IL-4、IL-5和IFN-γ水平,纠正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促进Th1/Th2比值恢复平衡,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气通窍方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和补气通窍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余组大鼠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与氢氧化铝[Al(OH)3]联合致敏建立AR大鼠模型。补气通窍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14.38 g/kg、28.76 g/kg、57.55 g/kg的剂量灌胃给予补气通窍方药液,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纯净水,各组灌胃容量均为4 ml/d,连续给药7 d。给药后每天观察大鼠喷嚏、抓鼻的次数及流涕情况,末次灌胃24 h后处死各组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E(IgE)的浓度,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病理学检查鼻中隔和鼻腔外侧壁呼吸区黏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行为学积分、IgE水平明显升高(P<0.01),鼻黏膜组织损伤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补气通窍方中、高剂量组第2 d~第7 d的行为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补气通窍方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gE水平(...  相似文献   

10.
鼻鼽合剂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测中药鼻鼽合剂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血清免疫球蛋白IgE、IL-4、IFN-γ含量等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方法复制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治疗组给予中药鼻鼽合剂进行干预治疗,并设辛芩颗粒平行对照组.治疗14天后,测定各组模型大鼠血清IgE、IL-4、IFN-γ含量,检测鼻分泌物中EOS含量,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玉屏风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2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102)和治疗组(n=118);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结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治疗组口服玉屏风胶囊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7.29%)显著高于对照组(68.63%),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鼻甲体积评分(1.79±0.36)显著低于治疗前(2.51±0.48),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鼻甲体积评分(1.79±0.36)显著低于对照组(2.13±0.38),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L-4(109.53±38.64 pg/mL)、IgE(139.07±50.38 IU/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IL-4(147.47±47.29 pg/mL)、IgE(178.53±53.08 IU/mL),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L-12(67.84±12.36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46.81±14.94pg/mL),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玉屏风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敏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机制。方法:将自由喂养1周大鼠,按雌雄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肺气虚型AR模型组、鼻敏颗粒组、阳性药物辛芩颗粒组,每组15只。用刨花烟熏的基础上,以卵清蛋白致敏造成肺气虚型AR大鼠模型,予以鼻敏颗粒(10g·kg-1)、辛芩颗粒(10g·kg-1)治疗2周,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血清IL-4、IL-10的含量。结果:1)正常组与各组比较,血清IL-4和IL-10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造模后血清IL-4和IL-10水平有明显升高;2)正常组、模型组在观察期前后比较,血清IL-4和IL-10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辛芩颗粒组、鼻敏颗粒组干预前后比较,血清IL-4和IL-10水平差异有意义,(P0.05),IL-4与IL-10水平均迅速下降,3)治疗后辛芩颗粒组与鼻敏颗粒组比较,IL-4与IL-10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鼻敏颗粒可降低肺气虚型AR大鼠血清IL-4、IL-10水平,可能是治疗肺气虚型AR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付文洋  谢慧  熊大经 《中医药学刊》2010,(12):2486-2489
目的:观察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2,4,6(IL-2,4,6,)mRNA的表达,探讨脾气虚与变应性鼻炎的病理相关性。方法以卵清蛋白法和卵清蛋白加饮食不节法分别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AR模型组)和脾气虚变应性鼻炎模型(脾虚AR模型组),分别取鼻黏膜组织,RT-PCR检测IL-2,4,6,mR-NA表达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IL-2mRNA的表达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鼻黏膜组织IL-2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IL-4mRNA的表达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模型组鼻黏膜组织IL-4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脾虚AR模型组升高更明显。IL-6mRNA的表达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模型组鼻黏膜组织IL-6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但AR模型组升高更明显。结论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组织IL-2表达明显降低,IL-4,6表达明显升高,脾虚AR模型组升高更明显。说明IL-2,IL-4,IL-6活性表达水平可能是脾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辛芩片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余彦  杜俊蓉  况国成  张蓉  白波  李欣 《中成药》2004,26(5):401-404
目的:研究辛芩片剂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抗血清致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和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组胺致大鼠鼻粘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模型,研究辛芩片剂(细辛、荆芥、抗风、白芷等)对过敏性鼻炎的影响,并与辛芩颗粒剂进行同步比较.结果:与空白溶媒组比较,辛芩片剂(3g生药·kg-1)能抑制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小鼠耳肿胀和组胺致大鼠鼻粘膜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P<0.05),而辛芩片剂(6g生药·kg-1)能明显抑制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小鼠耳肿胀和组胺致大鼠鼻粘膜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P<0.01),同时辛芩片剂与辛芩颗粒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没有差异(P>0.05).结论:辛芩片剂具有明显的抗过敏、抑制炎性水肿和拮抗组胺的作用,可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实验研究儿茶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从而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药物及思路.方法 80只清洁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24只)、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24只)和儿茶素(EGCG,24只)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在开腹后仅翻动胰腺后关腹;急性胰腺炎模型组采用逆行十二指肠胰胆管注射5%牛黄胆酸钠溶液制备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儿茶素组在模型制备成功后即刻经尾静脉注射30mg/kg的儿茶素单体成分EGCG.各组大鼠分别在建模成功后6h、12h、24 h采集血液、肠道标本;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急性胰腺炎模型组术后6h、12 h、24 h血浆DAO浓度分别[(4.23±0.51)μ/L、(5.13±0.32)μ/L、(7.83±0.76) μ/L]、血淀粉酶浓度[(3158.64±218.25) μ/L、4277.24±231.35) μ/L、5842.76±248.18) μ/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DAO:(2.32±0.48)μ/L;血淀粉酶:(2074.11±101.56) μ/L]、假手术组[DAO:(2.24±0.43) u/L、(2.27.53) μ/L、(2.33±0.41) μ/L;血淀粉酶(1885.27±103.89)μ/L、(1778.57±98.94)u/L、(1935.24±105.87) μ/L].儿茶素组血浆DAO[(3.59±0.57) μ/L、(3.98±0.67) μ/L、(6.44±0.71)μ/L]、血淀粉酶浓度[(2576.70±123.43) μ/L、(2783.77±155.53)μ/L、(2902.32±176.25)μ/L]高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但低于模型组.②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肠道MDA、NO水平3个时间点依次升高[MDA:(2.28±0.35) μmol/g、(3.02±0.41) μmol/g、(3.78±0.48) μmol/g; NO:(16.80±0.60) μmol/g、(18.23±0.78) μmol/g、(20.14±0.82) μmol/g];儿茶素组MDA:(1.67±0.14) μmol/g、(1.75±0.16) μ.mol/g、(1.84±0.22) μmol/g; NO:(9.09±0.31) μmol/g、(9.32±0.44)μmol/g、(10.15±0.52) μmol/g较急性胰腺炎模型组肠道MDA、NO水平均明显降低.③重症急性胰腺炎组肠道iNOS表达水平(1.8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10)、假手术组(0.25);儿茶素治疗组肠道iNOS表达水平(0.66)低于模型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P<0.05).结论 儿茶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具有保护作用,机制与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及下调iNO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宋阳  肖春艳  何燕萍 《吉林中医药》2014,(12):1292-1294
目的观察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对女性免疫性不孕患者IL-6、β-EP和ENK的调节,以及患者妊娠率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36例患者分为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组和加减归肾丸组,每组各18例。加减归肾丸组采用归肾丸加减治疗,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组在加减归肾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取穴次、关元俞、肝俞、肾俞、三阴交、太冲。结果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组妊娠率为38.87%,加减归肾丸组妊娠率为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组治疗前IL-6[(429.12+123.20)pg/m L]、β-EP[(18.93+8.33)pg/m L]和ENK[(23.92+8.41)pg/m L]与治疗后IL-6[(359.13+81.71)pg/m L]、β-EP[(13.84+4.96)pg/m L]和ENK[(17.62+2.97)pg/m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组治疗后IL-6[(359.13+81.71)pg/m L],与加减归肾丸组IL-6[(429.93+84.96)pg/m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归肾丸结合针刺治疗可通过对免疫性不孕女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从而改善机体免疫环境,增加其妊娠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脂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抗炎抗氧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1例UAP患者(UAP组)服用血脂康前后和4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Ot(TNF—α)血浆浓度。结果UAP组血浆IL-6、TNF—α水平为(25.03±6.31)pg/L和(21.35±4.39)μg/L,与对照组(19.87±5.98)pg/L和(16.67±4.29)μg/L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服用血脂康4周后UAP组血浆IL-6及TNF—α水平明显下降。结论血脂康在抑制UAP患者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方面可能有-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