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青海省不同类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前后医保相关数据分析,了解改革后医保基金压力和居民个人就医负担变化,为稳妥推进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整群抽取医保资料,对比分析就医费用变化。结果:改革后参保城镇职工住院患者总费用和次均费用、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总费用和次均费用的实际报销比例均下降;门诊次均费用增长,药品次均费用下降、医疗服务项目增长。不同类型医保在不同类型医院费用变化不同。结论:改革初步实现了医保基金能够承受改革带来的压力、患者就医负担总体不增加的预期,但受医保实际报销比例下降的影响,患者实际就医负担增加,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实际报销费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还需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安徽省阜南县医共体改革对住院费用的影响,为医疗控费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阜南县2012-2018年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数据,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县域医共体改革前后住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医保基金负担、个人负担及医保实际报销比例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阜南县医共体改革前住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医保基金负担及个人负担持续增长,改革后次均住院费用与个人负担呈下降趋势,医保基金负担仍呈增长趋势,医保实际报销比例在改革前逐年降低,改革后呈上升趋势。[结论 ]县域医共体改革对住院费用的控制成效显著,但住院费用中医保基金负担仍持续增长。建议应多管齐下控制医疗费用,促进医防融合,建立针对县域医共体的长效监管与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3.
介绍浙江省推进药品零差率改革的做法.对试点县医院在改革前后的医院经济运行、患者医药费用负担、财政补助和医保基金支出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量、医疗收入、财政补助等大幅增长,药品收入所占比例下降,医疗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患者门诊和住院平均费用增长得到控制,药品费用下降显著;医保基金支出虽增加但运行基本平稳;医保补偿比例提高,患者自负费用与县外就医比例均下降.同时也指出仍存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到位、财政补偿机制不够明确并缺乏可持续性、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快支付制度改革,科学、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明确财政补偿办法,优化医院内部管理,加快形成能够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收入分配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东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患者疾病负担的影响,为政策动态调整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分析评价广东省516家医院2018年上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各项费用的变动情况。[结果]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2019年上半年广东省公立医院医疗收入、次均门诊费用、次均门诊技术劳务费、次均住院费用、次均住院技术劳务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患者次均住院费、省内异地职工医保患者次均住院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广州市省内异地和本地职工医保住院患者次均自负医疗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改革后,患者医疗费用支出结构有所优化,医保患者疾病负担总体平稳,医疗收入增长较快,省内异地医保患者负担较高。建议继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规范诊疗行为,进一步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综合改革针对降低病人医疗费用和新型补偿机制实施的效果。方法查阅某医院会计报表,比较综合改革前后患者医药负担。利用数据测算,分析医疗服务收费的增加和政府专项补助是否能够弥补药品差价收入。结果门诊费用略有下降,住院费用略有上升,患者医疗负担未能降低。医疗服务收入的增加弥补了药品差价收入的减少,新型补偿机制发挥作用。结论药品零差价降低了患者药品费用,但是病人总医疗费用不降反升,加强医疗总费用控制才能减轻病人负担。政府对医院药占比的考核,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患者总体医疗费用的增加。医院对于医药价格调整有着灵活的适应能力,区域医疗市场的医疗价格对于医院具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天津某医院靶向药进入医保前后癌症患者住院费用和医保支付情况,为政策的制订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资料分析,对靶向药进入医保前后各7个月医保患者的费用明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靶向药进医保后住院次均药品费、手术费、检查费增长,其余无变化,次均总费用增长;费用构成上药费占比大幅度上升,手术费比例小幅上升;医保基金支出增加,医保支付比例升高,自费比例下降。结论住院次均费用增加,考虑到纳入医保后医院有靶向药,不需要再单独自费购买,这部分负担住院数据无法体现,总体上靶向药进医保使患者负担有所下降。靶向药进医保后价格依然昂贵,靶向药用药条件严格,部分用药检查随之增加,患者负担还较重,医保资金支出增加,基金压力增大;政府应多种途径促使靶向药品进一步降价,规范用药前相关必要检查,对必要检查纳入医保,降低癌症患者负担;医疗机构住院次均总费用、药占比上升;管理部门考核医疗机构时要考虑靶向药带来的实际影响,不能一刀切,剔除靶向药对药占比的影响、医保基金要单独核算,确保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广西县级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对医院收入和医疗服务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对照设计,2009—2012年为干预前,2013年为干预期,试点县级公立医院为干预组,非试点县级公立医院为对照组;数据来源于2009—2013年医院统计报表和新农合报表、2010—2014年广西统计年鉴;采用基于回归的倍差法进行分析。结果:医药分开改革包括取消药品加成、提高诊查费和护理费项目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项目价格和增加财政补助;在医院收入方面,相对于非试点医院,试点医院药品收入减少332.6万元、医疗收入增加1 075万元,财政补助没有显著变化;在医疗费用方面,相对于非试点医院,试点医院次均门诊药品费用减少3.51元、次均门诊诊查费用增加2.23元、次均住院药品费用减少133.50元、次均住院诊查费用增加62.01元、次均住院护理费用增加69.72元,门诊和住院人次、平均住院日、次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县级公立医院住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弥补了取消药品加成带来的损失,门诊需通过政策外项目费用调整来弥补损失。医药分开改革没有减少试点医院业务收入,但对医院和医生的激励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前后某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职工医保住院费用变化情况,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试点医院2014年和2016年66746份职工次均住院费用、次均医保支付费用、个人支付费用的变化进行研究,利用EXCEL表格进行纵向描述分析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职工医保住院次均费用增加1.21%,患者个人支付费用减少0.31%;次均药品费减少13.83%,劳务性技术性收入提升25.21%;手术病例个人支付费用增加0.87%,非手术病例个人支付费用下降0.81%;60岁以下病人个人支付费用下降,60岁以上病人个人支付费用增加;男性病人个人支付费用增加,女性病人个人支付费用减少。[结论]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后职工医保住院次均费用有所增加、个人支付费用略有下降,次均药品费下降,劳务技术性收入提升;但改革对不同性别、年龄及是否手术病例的费用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城乡医保一体化模式下,2012—2014年长春市朝阳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患者的就诊和医疗费用流向情况,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2012—2014年长春市朝阳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在各级医疗机构的住院人次构成比、次均住院费用、次均个人自费和基金使用构成比等进行比较。结果:2012—2014年分流到省级和市级医院的住院人次、费用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费用逐年增加,2014年省级和市级医院住院人次分别为38.11%和42.51%。2012—2014年各级医院住院人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市级、省级、区级和乡级。参合农民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个人自费由高到低依次为省级、市级、区级和乡级医院。2012—201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分流数额由高到低依次为省级、市级、区级和乡级医院。结论:城乡医保一体化模式下,长春市朝阳区参合农民的住院人次、住院费用和住院补偿费用分流到区级和乡镇级医院的比例逐年减少,次均住院补偿比在省级医院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通过对新医改下山东省职工医保住院费用运行规律分析,提高职工医保综合治理和改革水平。方法:采用描述统计分析,运用Excel2021工具分析费用支出规模、结构、分布等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结果:住院费用持续增长,主要集中在三级医疗机构。药品费用呈下降趋势,诊疗项目费用占比较大,并逐年增长。个人负担较重,老龄化加快,导致费用支出不断加大。结论:医保基金运行存在潜在风险,需要不断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医疗费用持续上涨,需要建立更加合理的控费机制。住院费用呈现聚集性分布,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医疗机构的管控。医疗费用结构呈现新特点,需要重点加强诊疗项目价格管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广西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支出和待遇保障基本情况,为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广西2017—2019年报数据,分析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和待遇保障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保险的次均住院费用差距有所缩小;3年内两保险的住院总费用持续增长,且占医疗总费用比例较高;虽然3年来二者待遇差距有所缩小,但城镇职工医保的住院统筹支付比例和次均补偿费用更高。结论:住院控费效果不明显,两保险待遇仍存在差距,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负担较重,应控制住院费用增长,改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机制,注重医保基金开源节流,遏制过度利用住院服务的行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管理》2004,(5):51-54
目的 通过比较新疆某三级医院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老年人住院费用及报销水平的差别,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医保相关政策提供建议。方法 选取两种医保住院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及医保报销费用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医保老年人住院费用及其医保报销的差别。结果 两种医保老年人的住院疾病都以慢性病为主,次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医保统筹基金报销,个人负担等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老年人住院费用高,医院应从住院天数、药品费用方面重点监控;医保部门应重点监管医保药品目录外药品的使用,在报销政策上要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适当提高老年人慢病的门诊可报费用标准;提高居民医保的报销水平,以减轻居民医保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河南省DRG试点医院实行DRG付费方式的控费效果进行评估分析,为河南省医改的推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河南省某DRG试点城市2017—2021年公立医院医保结算系统数据,选取某DRG试点医院为实验组,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同期未实行DRG的一家医院为对照组,比较2017—2021年实验组和对照组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采用双重差分法对DRG控制医疗费用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DRG支付实施当年实验组的住院费用总额和个人负担费用由上升转为下降,降幅分别为6.4%和12.8%。DRG支付实施1年后实验组的住院费用总额、医保基金支付费用和个人负担费用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22.6%、25.6%和16.9%。结论 DRG试点医院的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控费效果显著,DRG试点城市付费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为河南省DRG付费改革的推进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长沙市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儿童患病住院及其医疗费用情况. 方法 对湖南省儿童医院2008年1-12月收治长沙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儿童患者1 279例住院情况及其医疗费用的构成状况进行分析,即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疾病、人均住院费用、床日费用、药品比例、完全自费比例、个人自付比例、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医保儿童患病住院的床日费用、次均费用、药品比例低于医保政策的规定,病人满意度增加. 结论实施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给城居儿童患者带来福音.医院通过全面加强医保管理,督促医保制度的落实,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技术水平.真正做到了减轻患者住院医疗费用负担,保障医保患者的切身利益,提高城镇居民儿童参保的积极性,促进医院稳步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三明市三医联动改革中医保制度改革的效果。方法:梳理2012年以来三明市医保制度改革的政策并描述分析2015—2018年三明市医保基金的运行数据。结果:三明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实施市级统筹后,收入较低的县区医保基金使用率和医疗服务利用率更低。2015—2018年三明医保患者次均住院费用下降,但自付次均住院费用增长;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患者住院实际补偿比分别约为60%和50%;职工医保患者利用三级医院和统筹区外住院服务的比例分别约为41%和21%,利用一级医院的比例不足7%;职工医保基金流向统筹区外的比例超过30%。居民医保患者和资金流向比职工医保合理。结论:三明医保门诊和住院的起付线不断调低、封顶线和补偿比例不断调高,但群众实际负担并未明显减轻;市级统筹存在穷帮富问题;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比例过高,医保基金互助共济能力减弱;职工医保患者就医秩序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农村居民医保统筹地区为分析对象,研究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农村居民医疗费用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半对数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居民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重点关注人口老龄化因素。结果人口学因素、居民收入水平、医保政策等均对农村参保居民的医药费用水平有显著性影响。其中:统筹地区人口老龄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当地的次均住院费用水平将提高17元。结论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医保基金的需求将产生一定影响,应在城乡医保统筹时充分考虑人口学因素的变化,科学测算,调整和完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地市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情况进行跟踪调研,评价不同阶段性实施效果,为深化和完善医药价格体制改革补充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市级5家医院相关医药价格改革前后运营指标,运用对比研究方法进行改革效果研究。结果样本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增长,药占比有所下降,运行正常;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不同程度增长;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未能有效弥补减少的合理收入,传统内科、肿瘤专科受冲击大。结论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增加政府财政投入;逐步建立有利于费用控制、以合理成本定价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医务人员绩效激励机制;探索政府财政对公立医院分类补偿办法;推动DRG付费改革,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效果,为完善医疗改革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利用多来源数据,分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对医院服务提供能力、收入与支出以及次均费用影响。结果开展了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资源增加,床位数、医务人员数以及设备数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未开展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组县级公立医院门诊、住院等服务量明显增加,增幅大于对照组。改革组县级公立医院的次均住院、日均住院费用均略大于对照组。结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有效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效率,但是在费用控制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新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施前后三甲公立医院住院收入结构、医疗效率指标及医保支付情况变化,分析新的医疗服务价格实施的效果。方法:获得样本三甲公立医院2015年1月—2018年7月住院收入数据及医疗效率指标,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其变化趋势及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新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施后,药品收入下降25.3%,床位收入、治疗收入、手术收入、护理收入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开放床位数增加了20.71%,平均住院日减少了0.36天,床位使用率下降了23%。医保统筹支付比重下降了5.27%。结论:改革后大幅降低了药品费用,床位供给量的提升,提高了医院收治住院患者的能力,改善了患者住院环境。手术、治疗、护理收入的增长,体现了医护人员的劳务价值。但医保支付比重的下降,一定程度加重了患者的负担,需要进一步完善探索更加合理和行之有效的医疗政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江苏省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对医院经济运行、医疗服务提供、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有关改革政策、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6年江苏省卫生统计资料,提取关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江苏省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医院经营风险不断增加;药占比明显下降,门诊与住院医药费用增幅逐年降低,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趋势放缓;技术劳务性费用占比有所提升,医务人员价值得到体现;财政补助水平仍然较低,科学、合理、可持续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患者就医负担并未有效减轻。结论在制定有针对性的财政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深化比价研究,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适时动态调整,建立起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医药、医保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联动,促进各部门间政策衔接顺畅,进一步完善"三医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