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胆道镜技术在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46例有胆总管切开指征的胆道疾病患者,术中切除胆囊后,经胆囊管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发现结石者,用取石钳或取石网篮取出或经胆总管开口推入十二指肠腔内,探查胆总管(取石)后I期缝扎胆囊管。结果 46例中探查阴性22例(47.8%).胆总管结石18例(39.1%).胆管炎6例(13.O%),经胆囊管取石成功16例,因胆囊管口撕裂或者结石过大中转胆总管切开探查、T型管引流7例。39例I期缝扎胆囊管,未做T型管引流.术后恢复良好。平均术后住院8.7d。随访1-7年无残余结石。结论 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和治疗,安全、方便、有效.可以部分取代传统的胆总管切开探查.减少胆道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日本OlympusP20型纤维胆道镜对40例患者于术中实施经胆囊胆总管探查和治疗。结果 19例探查阴性,21例胆总管结石(其中13例合并胆囊结石),12例单纯胆囊结石。全组术后无胆漏和黄疸发生,全部病例恢复顺利。随访半年无残余结石。结论 有胆总管探查指征者均可经胆囊管行纤维胆道镜探查。降低胆道残石的发生率和胆总管切开探查率。手术操作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间23例采用二镜联合经胆囊管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2例因胆囊管较细,胆道镜无法插入,改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余2l例均顺利完成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二镜联合经胆囊管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正>对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采用经胆囊残端进镜的方法,可保持胆总管的完整性且无创伤,同时不须放置T管引流。我院自2000年开始,开展了经胆囊管行术中胆道镜胆管  相似文献   

5.
胆总管探查术是治疗胆道系统疾病的一种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已被广大的普外科医生所熟练掌握。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既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费用,又免去术后留置T型管带来的不便及各种并发症。2003年4月-2006年10月我们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泰州市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55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术(LTCBDE)组(26例)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术(LCCBDE)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的临床指标和术后消化道症状分级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TCBDE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LCCBDE组(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LCCBDE组(P值均<0.05)。两组间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TCBDE组术后消化道症状分级评分总分为(2.65±1.41)分,显著低于LCCBDE组的(4.24±2.06)分(P<0.05)。LTCBDE组食欲差、便秘、硬粪的评分均显著低于LCCBDE组(P值均<0.05),两组间腹泻、脐周痛、下腹胀、排气增多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CCBDE组术后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入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Olympus CHF p20胆道镜经胆囊管入路施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7例,其中直接置入胆道镜19例,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处微切开胆总管侧壁置入胆道镜8例.结果 27例均痊愈出院,无胆漏、腹腔感染、结石残留、出血、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住院时间5~10d.结论该术式对有适应症的患者,可避免和减少胆总管完整性的破坏和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为部分胆总管结石患者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性结石病变者,采用胆囊切除后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结果:59例结石经胆囊管取出,2例胆总管结石被推入十二指肠.全组病例均未置管,术后恢复顺利,术后随访半年无残余结石.结论:经胆囊管探查取石避免了常规的胆总管切开T形管引流,尤其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的应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留置管的痛苦与不便,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及术后常规住院日缩短等优点,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吴明明 《吉林医学》2010,31(31):5634-563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术的护理配合,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方法:从术前、术中、术后等环节对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术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本组4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结论:熟练的掌握腹腔镜器械和胆道镜器械的使用以及积极的配合和良好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于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取石的应用价值和常见问题。方法:回顾分析48例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取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总管结石者42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术后住院平均7d。结论: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取石,避免了胆总管的切开,提高了胆道结石诊断准确率,是一种安全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胡红书  韩威  金岚  李建设  张忠涛 《北京医学》2010,32(11):903-905
目的总结开腹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完成胆道探查取石的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开腹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进行适应证筛选后,全组患者均成功完成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全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72.2±29.4)min,术中经胆囊管取石时间(9.8±6.8)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8±10.8)d。结论经过合理筛选的病例可以通过胆囊管途径完成胆道探查取石,治疗效果较胆道切开留置T管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单盲将10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分为研究组53例(A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对照组50例(B组)行常规开腹术,对比两组病人术中、术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A组与B组相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肠功能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微创、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开腹手术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树雄  詹庆华  蔡旌槐 《吉林医学》2011,(19):3873-387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组的术中失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术中失血少,肠功能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的特点,最主要是具有微创的特点,随着腹腔镜手术经验的积累及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必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两组患者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残石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切口显著缩小(P<0.01),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术后通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术中失血量显著减少(P<0.01),而住院总费用增加(P<0.01)。观察组切口感染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术后并发症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残留结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周春  范耀刚 《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088-4090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1aparoscopictranscysticcommonbileductexplorationwitllcholedochoscope。LTCBDEC)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7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性结石或可疑病变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治疗。结果157例手术成功(91.2%),发现胆总管结石103例,阴性探查54例,7例改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5例改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I期缝合术,3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用时95rain(65min-240min)。术后出现胆管残石2例,胆痿7例,戳孔感染3例,出血1例。术后2d~5d拔除腹腔引流管,平均住院时间5.1d(4d-7d)。结论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9年7月15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患者与同期122例常规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残余结石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腹腔镜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分钟)、术中失血量(毫升)、肛门排气时间(小时)、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天)少于或者短于开腹组患者(P<0.05)。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腹腔镜组患者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是一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恢复快及结石复发少等特点,值得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15例在胆道探查术中发生胆道下端穿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为术中发现,行胆总管T形管引流并十二指肠侧后腹膜间隙引流,平均住院16d,均痊愈;6例为术后发现,4例再次手术引流,住院8—12周痊愈,2例因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胆道穿通伤于术中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充分引流,可获痊愈;术后早期发现,施以有效引流也可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天数、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胆汁漏、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肯定、安全可靠、患者恢复迅速且并发症少,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背景 ]明确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在治疗胆总管残余结石中的应用价值 .[病例报告 ]对 6例胆总管术后残余结石患者施行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 .[讨论 ]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治疗胆总管残余结石是一种安全、先进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9年4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和开腹取石手术患者400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273例)和开腹组(127例),对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胆漏例数及残石例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中7例中转开腹;术后出现胆漏2例,其中1例在术后4周拔除T管出现胆漏性腹膜炎;273例均痊愈出院,无术后腹腔严重感染、出血并发症发生。术后2个月通过胆道镜复诊、探察,发现残石27例,并通过胆道镜取尽结石。开腹组中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胆漏6例,未出现胆漏性腹膜炎,均痊愈出院。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胆漏例数及残石发生例数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提高了结石取出率和取净率,具有微创、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只要经过系统的腹腔镜手术训练就能掌握,并确保手术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