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该院所收治的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5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案,乌司他丁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腹腔内高压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等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乌司他丁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分别为65.38%和96.15%,而无效率明显降低,仅为3.85%,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腹腔内高压情况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腹腔内高压情况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在显著提高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对患者的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也起到了积极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洪涛 《华夏医学》2021,34(3):103-107
目的:探究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免疫球蛋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5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免疫球蛋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  相似文献   

4.
贺丽萍 《中外医疗》2013,(35):113-114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和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住院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每次剂量为20万U静脉滴注,2次/d,连续应用10 d.测定血乳酸水平改变情况,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乳酸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疗效评定为治愈13例(治愈率为50.0%)、有效11例(有效率为42.3%)、无2效例(无效率为7.7%);对照组治疗后疗效评定为治愈7例(治愈率为26.9%)、有效12例(有效率为46.1%)、无效7例(无效率为17.0%).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腹痛中较为常见的疾病,随着国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急性胰腺炎根据其严重程度分轻度、中度及重症3类,目前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亦趋于成熟;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在整个病程中表现出两个死亡高峰期,其中,第二死亡高峰期被认为与肠道黏膜屏障受损、肠道菌群失调易位有关。肠道菌群被认为是人体的第二大基因组,是肠道黏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后者功能的建立与完善,近年已成为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在代谢性、心血管等疾病中也发现肠道菌群的改变,但目前对于这类慢性疾病发生肠道菌群改变的始动因素及前后关系仍不明确。SAP 作为一种急腹症,起病急,肠道菌群的改变多认为发生在起病后的一段时间内,并伴随有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改变。本文就目前肠道菌群与 SAP 之间可能的联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6月-2018年6月信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100)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n=160)采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将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肠道功能、炎症因子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腹痛及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内毒素(ET)、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奥曲肽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肠道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 46例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 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整个疗程中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恢复较对照组快 (P <0 .0 5 ) ,血、尿淀粉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尿素氮、血清肌酐下降较对照组明显 (P<0 .0 5 )。治疗组出现急性肾衰和胸水的比率也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疗效 ,且可减少部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对症处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可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的水平的影响及治疗机制。方法随机将78例SAP患者分成乌司他丁治疗组及非乌司他丁治疗组;在患者入院24h内以及治疗7d后检测其血清中TNF—α、IL-6水平。结果SAP患者TNF—α、IL-6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7d后两组SAP患者TNF—α、IL-6均降低(P〈0.05),但乌司他丁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SAP患者前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动脉血乳酸和预后的影响.方法: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2例)进行一般治疗,B组(26例)加用乌司他丁,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血乳酸平均水平和30天内死亡率.结果:A组患者住院期间动脉血乳酸平均水平和死亡率均高于B组.结论:加用乌司他丁可以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乳酸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王晓飞 《当代医学》2021,27(2):78-80
目的 分析奥曲肽联合白蛋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奥曲肽,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奥曲肽+白蛋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黏膜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血行感染患者与肠道屏障的临床相关性研究,并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血行感染和术后感染之间的联系。方法对我院40例接受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并确诊为血行感染的患者进行临床分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肠屏障早期保护措施,比较两组胃肠功能评分和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内毒素水平(LPS)、尿乳果糖,甘露醇值(UM),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一般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CRP、TNF—-α、LPS均较治疗前有硅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进行肠屏障功能保护能有效提高患者胃肠功能,降低肠屏障通透性和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朱维铭  黎介寿  屠伟峰  李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2,15(5):408-410,426,T002
目的 :观察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对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时肠粘膜损伤以及细菌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 方法 :采用胰管内注射牛磺胆酸钠 胰蛋白酶的方法诱导猪SAP ,对照组用等渗盐水代替牛磺胆酸钠 胰蛋白酶进行胰管内注射。为了解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的特异性拮抗剂BN5 0 739对SAP肠粘膜损伤的影响 ,在诱导SAP之前 30min静脉注射BN5 0 739。测定肠粘膜血流量、肠粘膜内髓过氧化酶 (MPO)和丙二醛 (MDA)含量 ,观察肠粘膜的病理改变 ,并测定门静脉血的内毒素含量和门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结、胰腺的细菌数量。 结果 :诱导SAP以前给予BN5 0 739能够增加肠粘膜血流量 ,减少肠粘膜MPO和MDA含量 ,降低门静脉血的内毒素浓度和移位细菌数量。 结论 :SAP时合并有肠粘膜损伤 ,用BN5 0 739拮抗PAF能够增加肠粘膜血流量、改善肠粘膜微循环、减轻肠粘膜的炎性细胞浸润和降低MDA和MPO含量 ,减轻肠粘膜损伤的严重程度 ,减少内毒素和细菌移位的数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生长抑素,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并对两组间的治疗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为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白蛋白、白细胞计数(WBC)、血淀粉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更明显,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天数、并发症及病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重,危险大,生长抑素和乌司他丁联合使用可有效地减少炎症,治愈率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其适合于老年人,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机制。方法 61例AP患者按病情程度分为重症组(n=31)和轻型组(n=30),另选肠镜检查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30),电镜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变化,比较血清内毒素、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肠黏膜ZO-1、Occludin的变化。结果对照组ZO-1和Occludin蛋白为棕黄色,染色较强,成点状聚集;轻型组和重症组患者肠黏膜ZO-1和Occludin蛋白的染色变浅。轻型组和重症组患者肠黏膜ZO-1和Occludin蛋白光密度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0.01)。与轻型组比较,重症组患者肠黏膜光密度水平降低(P<0.05)。轻型组和重症组患者肠黏膜ZO-1、Occludin基因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0.01);重症组患者肠黏膜ZO-1、Occludin基因水平较轻型组下降(P<0.05)。轻型组和重症组患者内毒素和IL-1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重症组患者肠黏膜内毒素和IL-18水平高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内毒素、IL-18水平与ZO-1蛋白和Occludin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r=-0.79、-0.64、-0.71、-0.61,P<0.05)。结论 AP患者早期肠黏膜受损,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内毒素和IL-18可能协同或单独参与肠黏膜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保护肠屏障功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SAP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65例在此基础上实施肠屏障保护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后胃肠功能评分和APACHEⅡ评分、L/M水平、CRP和TNF-α水平,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5、7d的胃肠功能评分、APACHEⅡ评分、L/M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内毒素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TNF-Ⅱ水平均呈先升后降趋势,观察组治疗3、5、7d的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实施肠屏障保护措施有利于SAP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及控制全身和局部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时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异常与肠黏膜屏障损伤之间的关系,观察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胰腺炎组及甲状腺素组,均应用牛磺胆酸钠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腹腔注射给予假手术对照组及胰腺炎组大鼠生理盐水2 mL/kg,给予甲状腺素组大鼠甲状腺素15μg/kg.于给药12 h时检测外周血FT3,FT4,促甲状腺激素和门静脉血内毒素及血清淀粉酶水平,并观察肠黏膜形态学变化.[结果]胰腺炎组大鼠血清FT3,FT4值显著降低,血浆内毒素及血清淀粉酶水平显著升高,肠黏膜损伤评分升高,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甲状腺素组大鼠内毒素水平与胰腺炎组比较显著降低,血清FT3,FT4值显著升高.[结论]胰腺炎时补充外源性甲状腺素对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合并肠漏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 Pancreatitis,SAP)术后并发肠漏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1例SAP患者术后并发15例肠漏的临床资料,分析肠漏的诊治方法。结果:71例SAP患者并发肠漏15例,肠漏发生率21.1%。其中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漏8例,上段空肠漏1例,上段空肠漏+升结肠漏1例,结肠漏5例。8例患者经过肠内营养支持、腹腔局部冲洗引流+负压吸引等保守治疗措施治愈。7例患者因引流不畅,通过手术改善引流。其中1例结肠漏患者因再次手术后引流不充分,感染加重,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6例实施各型手术治疗,其中2例十二指肠漏患者同时于再次腹腔引流术中行胃造口及双空肠造口术;1例空肠漏患者行漏口段局部空肠切除空肠对端吻合术;2例结肠漏患者行末端回肠造口、腹腔引流术;1例上段空肠漏+升结肠漏患者行经口放置空肠营养管,并行末端回肠造口、腹腔引流术。再次手术患者术后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治疗,同时行腹腔冲洗、负压引流,均治愈出院。结论:SAP术后并发肠漏是常见并发症之一,诊断主要通过消化道造影。处理重在预防。治疗应充分考虑原发病的状况,并根据肠漏的位置、局部炎症的情况、早期通过加强营养支持,保持漏口周围引流通畅.多数肠漏可自行愈合,后期少数不愈合肠漏可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含复合膳食纤维(DFC)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5%的牛黄胆酸钠(0.1 mL/100 mg)逆行注射入胰胆管法制备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60只随机分为三组:SAP+肠内营养乳剂(瑞素)组(A组),SAP+瑞素加复合膳食纤维(20 g/L)1组[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2∶1,B组],SAP+瑞素加膳食纤维(20 g/L)2组(SDF∶IDF=1∶2,C组),于术后48 h处死动物,比较各组肠黏膜病理改变,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以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变化。结果 B组与C组大鼠肠黏膜损伤相对于A组较轻(P〈0.05),C组大鼠肠黏膜损伤相对于B组较轻(P〈0.05)。B组与C组大鼠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以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分布表达相对于A组增高(P〈0.05),且C组oc-cludin及ZO-1的分布和表达高于B组(P〈0.05)。而C组MLCK的分布和表达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添加DFC的肠内营养在SAP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中起重要的保护作用,且适当加大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的比例更有助于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改善受损的肠屏障功能。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以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分布和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健脾益气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 年12 月—2019 年7 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6 例,随机分 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3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常规治疗+ 健脾益气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 免疫功能、炎症反应、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中医证候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 Ⅱ) 及Balthazar CT 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CD4+、CD4+/ CD8+ 及Treg 的差值低于对照组,而CD8+ 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 IL-6 及CRP 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和血清DAO、D- 乳酸及淀粉 酶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 治疗前后APACHE Ⅱ、Balthazar CT 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健 脾益气方治疗疗效明显,可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