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连地区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缺乏率,阐明血清维生素D水平在CKD患者营养状况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84例肾内科病房确诊为CKD并自愿参加调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肾功能状态进行分期,分为早期(CKD1-2期)组(n=115)、中晚期(CKD3~5期)组(n=131)和透析组(n=38),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 D]水平和维生素D缺乏率。根据K/DOQI指南,按照血清25(OH) D水平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n=196)、维生素D不足组(n=76)和维生素D充足组(n=12),比较各组患者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血肌酐(Cr)、尿素氮(BUN)和尿蛋白(U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进行血清25(OH) D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分析指标包括RBC、Hb、Hct、MCV、Cr、PA、Alb和Up;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血清25(OH) D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纳入分析的指标包括Hb、MCV、PA、Alb、Cr和Up。结果:早期组、中晚期组和透析组患者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77.4%、66.4%和52.6%;早期组患者血清25(OH) D水平明显低于中晚期组和透析组(P<0.05);早期组患者维生素D缺乏率明显高于透析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患者RBC计数、Hb水平和Hct明显低于维生素D不足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和维生素D不足组患者血Cr水平明显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患者Alb和TP水平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患者Up水平明显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法,血清25(OH) D水平与患者RBC计数、Hb水平、Hct、MCV、Cr、PA、Alb和T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199,P=0.01;r=0.232,P<0.01;r=0.232,P<0.01;r=0.131,P=0.028;r=0.147,P=0.013;r=0.277,P<0.01;r=0.696,P<0.01;r=0.677,P<0.01),与Up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03,P<0.01)。以25(OH) D为因变量,以RBC计数、Hb水平、Hct、MCV、PA、Alb、TP、Cr和Up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由于Hb与Hct和RBC计数呈正相关关系(r=0.974,P<0.01;r=0.943,P<0.01),Alb与TP呈正相关关系(r=0.874,P<0.01),为避免共线性,最后选择Hb、MCV、PA、Alb、Cr和Up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lb和Up是25(OH) 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大连地区CKD患者维生素D缺乏现象严重,这一现象在早期CKD患者中尤为明显。过低的血清25(OH) D水平与CKD患者贫血、低蛋白血症及尿蛋白丢失有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MHD患者116例,检测血清25( OH) D水平并分为三组:维生素D缺乏组( n=31)、不足组(n=61)、正常组(n=24)。检测各项血生化指标,包括白蛋白(Alb)、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EPO)、血钙(Ca)、血磷(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 )等,并统计分析。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和不足组中男性比例显著高于正常组。维生素D缺乏组TG、LDL显著高于正常组( P 均<0.05)。缺乏组hsCRP 和NT-proBNP 显著高于不足组和对照组( P均<0.05),其余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逐步回归分析发现hsCRP(β=-0.496,F=8.128,P<0.001)、LDL(β=-0.315,F=4.42l,P=0.015)、TG (β=-0.065, F=3.542,P=0.032)是影响25( OH) D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MHD患者中存在明显的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hsCRP、LDL、TG是血25( OH) D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对严重缺乏维生素D的MHD患者酌情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3.
吕群  王勇  王治国 《广西医学》2013,(12):1691-1692
目的了解婴幼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为防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提供参考。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0~6岁健康婴幼儿l030例血清25-(OH)D水平。结果1030例婴幼儿血25-(OH)D为(103.01±59.38)nmol/L。血25.(0H)D;缺乏64例占6.21%,不足264例占25.63%,充足693例占67.28%,潜在中毒9例占0.87%。1030例中血25-(OH)D缺乏或不足共328例占31.84%。653例男孩中血25-(0H)D缺乏或不足215例占32.92%,377例女孩中血25.(0H)D缺乏或不足113例占29.97%,男、女血25.(OH)D缺乏或不足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组血25-(OH)D缺乏或不足109例占27.8l%,1~2岁组106例占30.03%,〉2-3岁组36例占33.03%,〉3—6岁组77例占43.750k,〈1岁组、1~2岁组血25.(OH)D缺乏或不足者比例明显低于3~6岁组(P〈0.05)。结论婴幼儿25一(OH)D缺乏或不足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的水平与糖脂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44例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对照组为41例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绝经年限匹配的健康绝经后女性。ELISA测定血清2S(OH)D3水平。结果:T2DM组血清2S(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372);正常绝经后女性血清25(OH)D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BMI与2S(OH)D,呈独立负相关关系(r=0.372,P〈0.05);所有绝经后女性研究对象中有84.7%存在维生素D缺乏,其中对照组中有80.5%存在维生素D缺乏,T2DM组中有88.6%存在维生素D缺乏。T2DM组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2)。在所有绝经后女性研究对象中,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5(OH)D。不是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T2DM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25(OH)D,缺乏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但在校正BMI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绝经后女性中,维生素D下降与肥胖及血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与糖尿病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CP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变化,分析25( OH) D3与ALT、AST、HA、LN、CPⅢ、C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临床上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7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肝功能,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25( OH) D3、HA、LN、CPⅢ、CⅣ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HA、LN、CPⅢ、CⅣ、ALT、AST、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25(OH)D3、白蛋白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血清ALT、AST、HA、LN、CPⅢ、CⅣ水平均呈明显负相关(r=-0.745、-0.582、-0.694、-0.644、-0.474、-0.503,P<0.01)。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降低,且与肝纤维化、肝功能指标呈明显负相关,提示25(OH)D3可能是慢性丙型肝炎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和免疫球蛋白E(IgE)在细支气管炎儿童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43例细支气管炎儿童血清中25-(OH)D3、IgE含量,并以同期的上呼吸道感染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结果细支气管炎组血清25-(OH)D3水平[(17.03±4.51)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45.92±3.7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支气管炎组血清IgE含量[(139.4±38)IU/ml)]高于对照组[(62.55±25.29)IU/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支气管炎组血清25-(0H)D3含量与IgE水平呈负梢关(r=-0.584,P〈0.01),对照组血清25-(OH)D3含量与IgE含量无相关性(r=-0.051,P〉0.05)。结论血清25-(OH)D3的缺乏可能是导致儿童细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血清25-(OH)D3浓度叮以预防并治疗儿童细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的血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25-羟维生素D、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以及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并探讨FGF-23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35例健康者(对照组)、34例CKD 1期、35例CKD 2期、34例CKD 3a期、33例CKD 3b期、38例CKD 4期和32例CKD 5期患者。检测各组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肌酐、钙、磷、25-羟维生素D、iPTH、FGF23水平及baPWV。结果 对照组及CKD各期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及BMI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CKD 3a~5期组和CKD 2~5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P?<0.05);CKD各期患者的24 h尿白蛋白定量升高(P?<0.05),CKD 3a~5期组患者的血肌酐、血磷、iPTH水平升高,血清白蛋白、血钙水平下降(P?<0.05);CKD 2~5期组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下降,CKD 3a~5期组患者的FGF-23水平升高(P?<0.05);7组不同水平25-羟维生素D例数所占比例比较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及CKD 1期组分别比较,CKD 3a~5期组患者的baPWV加快(P?<0.05);所有CKD患者中血清FGF-23与血钙(r?=-0.175,P?=0.000)、25-羟维生素D(r?=-0.130,P?=0.000)呈负相关,与血磷(r?=0.236,P?=0.000)、iPTH(r?=0.249,P?=0.000)呈正相关。结论 CKD患者血清iPTH、FGF-23水平的变化先于血钙、磷的变化。随着eGFR的降低,25-羟维生素D的下降时间早于iPTH和FGF-23水平的升高。在CKD的早期即出现血管僵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朱巧红 《实用医技》2007,14(33):4648-4650
目的:探讨血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水平的检测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10名健康人(对照组)和42例CKD患者,检测其血清Cystatin C、血肌酐(Scr)水平及肌酐清除率(Ccr)。以^99mTc—DTPA清除率测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为标准,比较Cystatin C.Scr,与Ccr的相关性及CysC与Scr敏感度。结果:18例CDK1期患者,其BUN、Scr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Cys、β2-MG、24h尿蛋白、尿Cys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ysC与Ccr相关性系数r为-0.45.P〈0.05.而SCr与Ccr无显著相关性(P〉0.05),24例CKD2、3、4、5期患者CysC,Scr与Ccr都成显著负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88、-0.75;CKD 1期、2期患者CysC阳性数与SCr阳性数两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KD3、4、5期患者CysC阳性数与Scr阳性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ystatin C是理想的反映GFR的血清标志物,对慢性肾脏(CKD)患者诊断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常规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不同的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态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血液透析组),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40例(腹膜透析组),透析时间均≥12个月。记录2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龄;在透析治疗12个月后随访记录2组患者血色素及血生化指标:血尿酸、血浆白蛋白、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25-(OH)D、尿素氮、肌酐,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基础疾病的构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膜透析组血浆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低值,与血液透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组患者血25-(OH)D水平均低于正常值,且血液透析组高于腹膜透析组〔(19.23±1.62)vs(12.37±1.29)ng/ml,P〈0.05〕;患者血25-(OH)D水平与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1=0.347,P1〈0.05;r2=0.413,P2〈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维生素D缺乏的程度重于血液透析患者,而维生素D缺乏与营养不良相关,提示腹膜透析患者长期预后可能较血液透析患者为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不同亚型患者中的改变及与相关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MS组和无MS组,MS组分为4个亚组。血清CRP采用ELISA法测定,尿蛋白/肌酐(Alb/Cr)采用DCA2000测定。结果MS组血清CRP和尿Alb/C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P〈0.05)。血清CRP和尿Alb/Cr随着代谢组分的增加而升高,各亚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J)。MS组大血管病变显著高于无MS组(39.4%VS283%P〈0.05),且随着代谢组分数目的增多而增加(分别为12.5%、35.1%、47.2%、51.2%,P〈0.05)。血清CRP与尿Alb/Cr和MS组分聚集程度之间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217,P=0.05;r=0.220,P=0.01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RP与尿Alb/Cr(r=0.211,P=0.042)、BMI(r=0.215,P=0.033)、LDL—C(r=0.212,P=0.037)、HbAlc(r=-0.333,P=0.001)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检测糖尿病患者CRP和尿Alb/Cr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MS及血管病变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维生素水平的变化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2021年5月—2022年3月于我院肾病内科就诊的173例CKD患者,包括非透析CKD1-3期组59例、CKD4-5期组79例及血液透析组35例,比较各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分析14种维生素水平变化特点及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88%的患者血清维生素B2、B3、B5、B6(吡哆醇)、B9、B12、25(OH)D2、25(OH)D3、E浓度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随着肾功能恶化,未透析患者维生素A浓度逐渐升高(P<0.05),且透析患者高于非透析患者(P<0.05)。94%的患者存在维生素B1的不足,且透析患者维生素B1浓度低于非透析患者(P<0.05),CKD4-5期组维生素B1水平低于CKD1-3期组(P<0.05)。所有非透析患者均存在25(OH)D的不足或缺乏,但CKD1-3期和CKD4-5期之间无明显差异,透析患者25(OH)D水平高于非透析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维生素A、B2、B3、B5、B7、B12、25(OH)D、E水平与eGFR均存在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与CKD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CKD 3~5期患者120例,其中CKD 3期、CKD 4期和CKD 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的差异,分析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为病例组,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05例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血清1,25(OH)2D3水平,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相关临床及生化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血清1,25(OH)2D3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明显(P < 0.01),血清1,25(OH)2D3与空腹血糖呈显著负相关(rs=-0.696,P < 0.01)?结论:血清1,25(OH)2D3在2型糖尿患者中明显低于正常人?空腹血糖越高,血清1,25(OH)2D3越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维生素K水平与慢性肾脏病(CKD)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CK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血管钙化分为钙化组(n=50)和对照组(n=30),对比两组血钙(Ca)、血磷(P)、钙磷乘积(Ca×P)、碱性磷酸酶(ALP)和骨保护素(OPG)水平,检测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甲状旁腺激素(PTH)、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MGP)、维生素K2水平及血管钙化评分,分析影响CKD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同时对比不同血管钙化程度患者血清K2及上述指标水平,分析血清K2与血管钙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钙化组血清P、Ca×P、ALP、OPG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Ca低于对照组(P<0.05);钙化组血清hs-CRP、IL-6、PTH、FGF、MGP和血管钙化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K2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Ca、MGP、hs-CRP、FGF-23、K2水平是影响CKD患者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管重度钙化组与轻中度钙化组比较,血清Ca、K2降低,MGP、hs-CRP、FGF-23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血K2水平与血清Ca呈正相关,与MGP、血管钙化积分、FGF-23呈负相关(P<0.05).结论 CKD患者存在的血管钙化与血维生素K水平有关,血维生素K2是影响CKD患者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蒙古高氟地区血清维生素D含量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为临床合理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均选择本地居住10年以上居民,其中2型糖尿病75例,对患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3]含量、血清钙磷、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C肽、血脂谱、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和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c)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同时选取51例健康人的血清25(OH)D3含量作为对照。结果: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25(OH)D3水平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为(2.87±2.83)、(14.38±14.01)nmol/L,两者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和国家最低标准(50 nmol/L);血清25(OH)D3水平和HbA1c、BMI和空腹血糖(FBG)呈负相关(r=-0.240、-0.231、-0.392,均P〈0.05);血清25(OH)D3水平和HOMAβc呈正相关(r=0.274,P〈0.05)。结论:内蒙古高氟地区维生素D水平较其他地区和国家明显降低;维生素D水平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给予本地区居民补充维生素D,一方面可以减少高氟损害,另一方面可以延缓2型糖尿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 D[25(OH)D]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3名(DM组)其中男74名,女49名。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清25(OH)D 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根据25(OH) D 不同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即维生素 D 缺乏组:25(OH)D <20n g/ml(n =43);维生素 D 不足组:20 ng/ml ≤25(OH)D <30 ng/ml(n =68);维生素D 充足组:25(OH)D ≥30 ng/ml(n =12)。分别检查各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分析各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及血清25羟维生素 D 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G 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25(OH)D 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保护因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25(OH)D 呈显著负相关(P <0.05),与 TG 和 HDL -C 呈显著正相关(P 均<0.05)。结论:25(OH)D 为 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病人营养、炎症指标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营养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维持性血透病人127例,检测其血清25(OH)D3及炎症指标和营养指标,结合营养评定(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法)结果,分析不同维生素D3水平与炎症、营养指标以及临床营养状态的关系.结果:127例病人按照检测的血清25(OH)D3水平结果分为3组:正常范围者19例,不足者90例,缺乏者18例.方差分析显示3组血透病人中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和总胆固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25(OH)D3与总蛋白、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钙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呈负相关关系(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是25(OH)D3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维生素D不足及缺乏在维持性血透病人中发生率较高,炎症状态和营养状况与血透病人维生素D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4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7例CKD 1~4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IMT增厚、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增厚与年龄、收缩压、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血尿酸及血清磷呈正相关,而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颈动脉斑块与年龄、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血尿酸及血清磷呈正相关,而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提示,颈动脉IMT增厚与CKD分级、血尿酸分级、纤维蛋白原分级、年龄分级、收缩压分级相关;颈动脉斑块与CKD分级、纤维蛋白原分级、年龄分级相关。结论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纤维蛋白原、收缩压、年龄是早中期CKD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