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叶制剂对老年高脂血症脂质、脂蛋白代谢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64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8例,口服银杏叶片、阿司匹林;对照组126例,口服复方丹参片.结果: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α(LPα)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改善动脉硬化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改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叶制剂具有调节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脂质和脂蛋白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向前  田繁胜 《河北医药》2010,32(17):2380-2381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叶制剂对老年高脂血症血脂脂质、脂蛋白代谢以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64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8例口服银杏叶片、阿司匹林;对照组126例口服丹参片。1个疗程后监测血清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改善动脉硬化指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2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叶制剂具有调节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脂质和脂蛋白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阿司匹林抵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阿司匹林1897年问世,最初主要用于疼痛或炎症的治疗,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其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之后,开始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及某些选择性患者的一级预防。抗血小板聚集实验者协会回顾分析了超过10万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者和未接受治疗者的资料,证实了阿司匹林能使高危血管性疾病患者的病死率、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25%,血管移植、动脉阻塞发生率减少48%,肺栓塞发生率减少67%,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减少23%。然而不幸的是,并非所有的患者均能获得一致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制剂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银杏叶制剂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 5 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人分为 2组 ,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 ,治疗组 32例给予银杏叶制剂 2片 ,每日 3次 ,同时口服阿司匹林 0 .1g ,每日 1次 ;对照组 2 4例 ,加用阿司匹林 0 .1g ,每日 1次 ,2组均治疗 3mo。观察治疗前后的眼底变化及血胰岛素、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2 %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血糖 ,胰岛素、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 (均P <0 .0 1) ,2组治疗后血糖 ,胰岛素 ,TG ,HDL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银杏叶制剂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阿司匹林是临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和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等血管疾病的基础用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用药,其疗效已获得广泛肯定.但临床上,部分按照推荐剂量常规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仍会发生心血管事件,这种现象称为阿司匹林抵抗.本文就阿司匹林抵抗的定义、发生机理及处理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阿司匹林最早用于止痛抗炎治疗,历史悠久,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其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及脑出血。服用过程中出现心脑血管事件称为临床阿司匹林抵抗。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阿司匹林抵抗心肌梗死1例,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7.
尹钊  郭小梅  明章银 《医药导报》2013,32(8):981-984
阿司匹林被临床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阿司匹林抵抗(AR)现象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AR的研究越来越多。该文综述AR的临床检测方法、发生机制及防治策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董文燊  瞿发林 《海峡药学》2012,(12):119-120
目的介绍银杏叶制剂联合治疗脑梗死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银杏叶制剂在动物实验与临床联合治疗脑梗死研究中取得的进展。结果银杏叶制剂中天然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具有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作用,还有抗氧化,清除、抑制自由基作用,阻止脑缺血造成的细胞膜离子转运紊乱,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缓解脑缺血造成的脑水肿,保护大脑。其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一用药。结论银杏叶制剂为我国传统中药,通过介绍银杏叶制剂联合治疗脑梗死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患者尽管服用阿司匹林,但缺血性血管事件仍时有发生,故认为可能与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有关.阿司匹林抵抗有临床定义和实验室检测血小板活性定义2种,可分为3种不同类型.AR不仅存在于健康人,也可发生在不同疾病患者中,发病机制有多种可能.不同类型AR患者,可以通过增加阿司匹林剂量或通过使用其他抗血小板制剂获益.  相似文献   

10.
银杏 (GinkgobilobaL)是古代孑遗植物 ,我国是其主要起源地和产区。祖国医学认为银杏具有补气养心、敛肺平喘等功效。 2 0世纪 60年代开始 ,国内外学者对银杏尤其是银杏叶的开发和药理及临床研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银杏叶中最重要的药理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类内酯。已发现黄酮类化合物 30余种 ,其中包括黄酮苷元类、黄酮苷类、双黄酮类以及桂皮酰衍生物。黄酮类化合物与银杏叶的心脑血管活性、自由基清除性能有关[1 ] 。萜类内脂包括银杏内酯A、B、C、M、J(分别称为BN52 0 2 0、BN52 0 2 1、BN52 0 2 2、BN52 0 2 3和BN52 0 2 4 )与白果内脂。银杏内酯具有强烈的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阻断药活性[2 ] 。除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类内酯外 ,银杏叶中尚含有脂类化合物和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银杏叶制剂的药理作用可由某一活性成分产生 ,也可能为多种活性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3 ] 。1 调节血管活性 ,增加血流量动物及人体实验均证实 ,银杏叶制剂具有较强的血管活性[3 ] 。Peter等发现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能使豚鼠离体的冠状动脉扩张 ,并...  相似文献   

11.
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阿司匹林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药物之一,临床上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但阿司匹林抵抗(AR)却使得部分个体对阿司匹林反应不良,限制了其疗效。笔者对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分型、发生机制、发生率、检测方法、临床意义和应对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阿司匹林,在临床上应用已有上百年应用历史,早期是作为抗炎、解热药物,数十年来小剂量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发挥抗栓作用。阿司匹林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它的研究发现,尽管一些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仍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栓事件,目前它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现将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每天给予100mg的小剂量阿司匹林,在连续服用两周后,对血小板的凝聚情况进行检测,观察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情况。结果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有5例(5.0%),影响因素分析为高血压、糖尿病和不吸烟。结论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不吸烟的患者应选用合适、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王林 《华夏医药》2009,(5):342-345
1 阿司匹林的历史 1934年,德国费利克斯·霍夫曼在其上司阿图尔·艾兴格林的指导下第一次合成了构成阿司匹林的主要物质,宣布了阿司匹林的问世。  相似文献   

15.
<正>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ogo biloba)的干燥叶。银杏叶主要含有黄酮类、萜内酯类以及少量的多酚类、生物碱、长链醇、酮类和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前二者为其主要有效成分。目前银杏叶制剂具有抗氧化活性、抗自由基活性、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记忆力,减轻脑损伤,保护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提高神经可塑性、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药理作用[1-2],在临床广为应用。为此,笔者对银杏叶的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银杏制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寻找其发生规律,探索发生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8年11月—2022年11月上报的44例银杏叶制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银杏叶制剂不良反应报告中,年龄集中在50岁以上;多在1 h内发生;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器官,涉及皮肤及其附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损害,过敏反应占比较高。结论:临床用药时应严格掌握本药的适应证,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史和过敏史,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可能机制及其临床治疗策略。方法: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阿司匹林抵抗的可能与用药剂量,药动学,环氧化酶,血小板糖蛋白基因多态性,旁路激活途径,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结论: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因素以及临床治疗策略等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制剂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液粘滞度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周军 《中国药事》2000,14(4):269-270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表明 ,银杏叶制剂由于内含黄酮苷和银杏苦内酯等 ,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改善血管脆性 ,高效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微血栓形成 ,改善体内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特性 ,改善冠状动脉循环 ,增加冠脉流量 ,降低心肌耗氧量等 ,可用于动脉硬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和脑血管痉挛等治疗[1~ 5] 。为探讨银杏叶制剂在治疗冠心病患者时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作用 ,本文检测了 76例冠心病患者用“天宝宁” (银杏叶制剂 )治疗前后的红细胞压积 (H)、血浆粘度 (ηp和切变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9.
银杏叶制剂与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志平 《中国药师》2002,5(10):621-622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植物药越来越受人们青睐,其应用也日益普遍。银杏即是目前使用最普及的植物药之一。银杏在我国的药用历史已有约3000年,其果实传统上用于治疗哮喘和其它呼吸系统疾病。近30多年来,各国对银杏叶提取物的治疗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德国和法国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了数百个试验,开创了银杏现代药物研究的先河。研究涉及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包括手足发绀、Alzheimer’s病、脑动脉硬化、脑功能不全、耳聋、痴呆、抑郁、更年期综合征、外周和脑循环障碍、外周血管性疾病、Raynaud’s综合征、视网膜病、衰老、短期记忆丧失、耳鸣、血管疾病及眩晕等。由于银杏叶制剂被广泛宣传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并对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等而且安全可靠,因而日益受到世界医药学界的关注,各种银杏叶制剂、保健品等产品形成热销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银杏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制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