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围术期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针对高危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对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116例原发性高血压需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58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压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干预前血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稳定患者血压,提高手术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茂镕 《当代医学》2014,(14):159-160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行为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300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n=150),其中轻度、中度、重度高血压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对影响患者血压的一系列行为因素进行控制,对比干预行为因素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和血压控制的有效率,评估干预效果,了解观察组中不同病情的高血压患者接受行为因素干预后对血压的影响情况。结果治疗干预前2组患者血压水平相差不大,治疗干预后2组患者血压均一定程度下降,但观察组血压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P〈0.05);干预后轻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幅度最大,重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幅度最小,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对影响患者血压的一系列行为因素进行控制能够有效控制血压、稳定病情,对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和保证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斐 《大家健康》2016,(11):19-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疾病认知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该院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高血压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行为与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1)两组护理前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 <0.05)。(2)两组护理前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护理后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疾病认知率与护理干预治疗密切相关,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高血压患者不良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亚莉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5):1932-1933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在出院高血压患者减少脑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出院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出院时实施出院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遵医行为等针对性指导,并给予护理干预。对2组出院患者血压控制及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出院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稳定在正常值,其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出院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文化层次和个性特征采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血压控制水平和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结果:干预组通过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了遵医行为,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4、6周末,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控制疾病症状,防止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方法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2年的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提高服药治疗依从性、饮食控制、行为干预和心理干预.结果 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危险因素、行为比较差异有显著差性(P<0.001),说明护理干预后高血压组病人服药率、血压控制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控制和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透析前护理干预对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除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外,还进行透析前护理干预:包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知干预,情绪干预,行为干预和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对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和焦虑评分的观察来了解护理干预对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的影响。结果与入院时比较,干预组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焦虑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少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心率波动,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提高透析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方法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2年的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提高服药治疗依从性、饮食控制、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结果 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危险因素,行为比较差异有显著差性(P<0.001),说明护理干预后高血压组病人服药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和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79)和干预组(n=17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焦虑状态、血压水平及体质指数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半年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生活信念及总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干预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半年血压水平及体质指数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半年SAS和SDS评分显著下降(P0.05),且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状态,有效降低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0.
高玲 《中国伤残医学》2012,(11):176-17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我收治的340例高血压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每例患者采取问卷方式进行干预前评估,再采用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在血压控制、知晓情况、健康行为采纳、认知水平、用药情况、自我监测血压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个性化综合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记录、比较及分析、且于护理干预后随访。结果:340例患者对高血压病防控措施的认知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体重、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有显著的降低。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度,改善其相关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对干预组患者展开为期6个月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干预、健康行为干预、服药行为干预、遵医行为干预,对照组患者则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前后检测两组的舒展压和收缩压水平,干预结束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两组患者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完成各自的干预之后,进行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的舒展压和收缩压水平较之本组干预前均出现显著下降的情况。且干预后进行组间比较,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在干预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经评分和比较,在总得分以及各项指标得分方面,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无明显变化(Pa >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b <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于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宁坠 《中外医疗》2014,(9):181-18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9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7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护理组患者再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均衡饮食、正确用药、并发症预防、遵医行为、戒烟戒酒人数明显高于常规组沪〈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相应的健康教育及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及定期随访对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0月140例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并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定期随访。2组患者均以干预后1年为观察疗程,比较2组患者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评分、健康行为依从性达标率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遵医嘱用药、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等方面健康行为依从性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及定期随访,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有效促进日常生活健康行为的养成,对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社区高血压患者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社区综合健康教育,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干预前、干预中和干预后均测量两组患者血压,同时干预前、后用WHOQOL-100量表测量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干预前血压相比,两组干预方式均能有效降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P〈0.05),总体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干预后对照组,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血压逐渐趋于平稳;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总体生活质量以及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和生活信念5个领域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独立性领域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50名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心理、行为、服药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组在坚持规律服药、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控制体重等方面与对照组存在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干预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彭婕 《中外医疗》2014,(15):179-18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该院于2012年1月-12月间收治的21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遵医行为的调查,将所有例入调查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两组遵医行为评分。结果老年患者在护理前健康教育方面得分低于其他四因子得分,护理后各因子得分均有显著提高,但干预组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锻炼、合理用药以及自我监测等遵医行为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治疗、运动锻炼、合理用药及自我监测等方面的遵医行为较好,健康教育方面相对薄弱,根据患者遵医行为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各方面遵医行为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68-71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有效防治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登记的96例高血压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性的健康教育方法,而干预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进行干预。通过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有效率、高血压防治知识了解情况来评价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的作用。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有效控制率、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患者在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是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防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健康教育应用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01月至2016年01月我院收治的4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干预组(n=26例,施以健康教育);常规组(n=22例,施以常规护理),对两组血压改善状况进行对照。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改善状况、护理满意度96.15%均优于常规组68.18%(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施以健康教育护理,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状况。  相似文献   

19.
冯晓玲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281-2282
目的:探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血压达到稳定水平的时间及行为改变情况、自我护理和保健意识提升程度。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行为改变、自我护理和保健意识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可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缩短血压控制所需时间,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142例高血压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并进行干预效果分析。结果: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结论:开展高血压的综合干预,对于帮助高血压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意义重大,可以有效提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