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小明 《中外医疗》2014,(21):124-125
目的:探讨铁剂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择该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6例缺铁性贫血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97.69±18.46) g/L、血清铁蛋白(17.59±3.98) g/L、以及血细胞比积(37.59±6.68)%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红蛋白(81.32±16.11) g/L、血清铁蛋白(14.16±3.21) g/L、以及血细胞比积(28.35±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剂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儿的缺血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曾巧  黎琦  钟庆荣  石宏斌 《海南医学》2013,24(23):3457-3459
目的观察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MHD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EPO皮下注射,治疗组静脉给予100 mg蔗糖铁注射液,每周2次至完成补铁预计量。对照组不使用铁剂。观察12周,比较两组患者观察前后贫血、铁代谢指标、CRP变化,并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年龄、透析龄、体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C反应蛋白、Kt/V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29例患者完成治疗,总有效率为75.86%。治疗后两组患者H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分别为[(93.77±20.12)g/L vs(70.47±12.46)g/L,P〈0.01]和[(78.65±11.50)g/L vs(72.01±7.88)g/L,P〈0.05],而治疗组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CRP较观察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蔗糖铁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疗效确切,但可加剧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应尽可能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余伍中  高国胜 《当代医学》2010,16(36):58-59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维持性血透患者(MHD)贫血的疗效及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的影响。方法将55例维持性血透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血液透析治疗后皮下注射r-HEpo,剂量100~150u/kg,分为2~3次注射,当Hb≥100g/L,RBC压积(Hct)≥30后逐渐减量,治疗组每次透析后予以左卡尼汀1.0iv,疗程三月。结果两组Hb、Hct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维持量少。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贫血的治疗疗效,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脉用蔗糖铁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度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度贫血患者52例,给予静脉滴注蔗糖铁和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时间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等指标及两种药物的临床副作用。结果:52例患者经治疗后上述观察指标均有明显的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蔗糖铁联合促红素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度贫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6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规律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治疗组每周给予0.9%生理盐水100 mL+铁剂(科莫非)100mg静脉滴入,而对照组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6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血清铁蛋白(SF)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Hb、HCT、RBC、SF值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且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肾性贫血可有效地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铁缺乏,有效地改善贫血症状,具有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住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生血宁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贫血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贫血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贫血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对照组贫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高于治疗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所使用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较为良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潘海霞  邓春美  任刚  朱学强  邓颖  杨兰  敖睿  胡洪林  刘浩 《四川医学》2011,32(10):1522-1524
目的本课题研究我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状况及药物干预治疗。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化疗前血红蛋白正常的肿瘤患者82例,统计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率,贫血的程度,含铂与非含铂方案对贫血的影响,对发生贫血的患者分为两组,单药组单用促红细胞生成素10000U,皮下注射,每周3次,连续8周治疗36例;联合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10000U,皮下注射,每周3次,和蔗糖铁0.2g,静脉滴注,每周2次,连续8周治疗37例,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82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率为85.37%,其中轻度贫血37例(45.12%),中度贫血22例(26.83%),重度贫血9例(10.98%),极重度贫血2例(2.44%),无贫血12例(14.63%)。单药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平均升高(20.1±3.3)g/L,联合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平均升高(22.1±3.5)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贫血发生以轻到中度为主(71.95%),含铂方案贫血发生率90.63%,非含铂方案贫血发生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蔗糖铁的明显不良作用。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率高,含铂方案的化疗导致贫血的发生率更高。促红细胞生成素、蔗糖铁能纠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贫血,两者联合使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王颖 《吉林医学》2013,34(24):5051-5051
目的:探讨铁剂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铁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两组的护理方法相同,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Hb、Hct、RBC、Ret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铁剂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满意,治疗期间应该增加患者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罗贞 《右江医学》2012,40(2):199-200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铁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一个疗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及血清铁蛋白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三个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较好,可迅速改善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0.
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灼辉  张海红  周伟峰 《四川医学》2010,31(9):1319-1320
目的探讨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er,CHF)合并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洋地黄、利尿剂、美托洛尔等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定期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达110g/L后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继续其他治疗,其他患者继续原治疗方案,疗程为4个月。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总有效率提高(P〈0.01),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升高(P〈0.01)。结论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铁剂是治疗CHF合并贫血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效果,分析适合需补充铁剂的人群。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0例接受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组)与口服铁剂组(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每周(100—150)IU/kg。同时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蔗糖铁100~200mg,连续治疗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8周后治疗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减少,而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无明显改变。结论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优于口服铁剂组,且治疗费用降低,适合维持性血液透析(HD)且铁缺乏的需长期补铁患者。  相似文献   

12.
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彩芳  郭井娟 《中外医疗》2011,30(29):90-90,92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A组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虹细胞生成素,每周100~150U/kgI待血细胞比容(Hct)上升至30%后战量。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甩左卡尼汀1.0g,静脉注射,每周2次,观察12周。结果B组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客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B组于治疗后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A组促虹细胞生成素用量无明显改变。结论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可提高促虹细胞生成素疗效,减少其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除药物治疗外,透析方式的选择如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HD)及血液透析滤过组(HDF),60例患者均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叶酸及铁剂治疗贫血,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及血清铁蛋白(S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血液透析滤过组(HDF)患者Hb、HCT、Sf改善程度优于血液透析组(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改善贫血药物治疗下,血液透析滤过在改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贫血方面作用优于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旋肉碱对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内皮素(ET)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尿毒症患者伴肾性贫血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旋肉碱治疗,观察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浆内皮素(ET)、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的改变值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b[(33.10±3.29)g/L vs(25.10±3.02)g/L]、HCT[(6.35±1.64)%vs(3.49±1.10)%]、ET[(107.10±19.62)pg/mL vs(52.32±10.54)pg/mL];观察组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LAD[(32.54±3.62)mm vs(35.43±3.62)mm]、LVDs[(31.29±2.65)mm vs(34.15±3.61)mm]及LVDd[(54.23±3.86)mmvs(59.75±4.32)mm],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旋肉碱对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明显,且能有效调节ET的水平,降低左室重构,在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原因。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治疗)和对照组37例(给予适量输血),分析两组患者的贫血原因。结果:4例患者发生贫血的原因中,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占第一位,达到了89.19%(66/74),铁剂不足居于第二,达到了64.86%(48/74),另外还包括红细胞丢失、透析不充分、血透过程失血等原因。结论:血液在透析的过程中容易被破坏消化掉,导致患者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的不足,及时对患者进行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的补充有利于改善患者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16.
杨俊生  王军  覃学勇  刘莉莉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1):1357-1358,1361
目的 观察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均采用相同血液透析方式进行透析,且血透后每周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 100~150 U/kg皮下注射,但治疗组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丁1 g,而对照组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疗程12周.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rhEPO用量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症状发生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显著提高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同时左卡尼丁能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卞霞 《中外医疗》2009,28(35):80-80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原发性肝癌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原发性肝癌采用每次10000单位,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26例可评价患者,其中17例Hb上升20g/L或Hb≥100g/L,HCT、RET%也有极明显上升(P〈0.01)。未见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明显副作用。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原发性肝癌性贫血患者Hb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维持性肾性贫血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60);研究组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照组予低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成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血常规指标、肾功能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Hb(70.03±2.8)g/L,Hct(42.57±18.69)%,对照组Hb(50.15±2.03)g/L,Hct (145.86±47.31)%,研究组的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cr为(780.13±119.67)μmol/L,BUN为(1.88±0.32) mmol/L,对照组Scr为(325.52±116.80)μmol/L,BUN(为3.47±0.57)mmol/L,研究组的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67%,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肾性贫血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海辉  徐敏 《浙江医学》2016,38(12):959-961,1018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规律血液透析3次/周,4h/次,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口服铁剂、叶酸、甲钴胺等),均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治疗量为每周100~150U/kg。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方案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针1.2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3次/周(透析后用)。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RBC、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浆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反应蛋白(CRP)、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BMI、腰臀比、钙(Ca2+)、钾(K+)、钠(Na+)改善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其中治疗组总有效32例,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26例,总有效率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Hb、RBC、HCT、SF贫血指标水平升高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SOD、GSHPx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升高更明显,MDA、CR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BMI与对照组比较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腰臀比、TSF、Ca2+、K+、N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贫血,临床疗效确切,症状及生化指标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少,且费用相对低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病人采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病人,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红细胞比容以及铁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均高于治疗前(P < 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 0.01);用药后2组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发热和肝肾功能异常,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能改善病人临床贫血症状,缩短疗程,同时促进生化实验室指标恢复,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