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不断改进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的方法,提高采血质量.方法:采用A、B两种不同的采血方法采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血标本,观察采血的一次成功率,血标本的合格率及采血时间.结果:两组比较: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采用B组采血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采血的一次成功率,缩短采血的时间,提高血标本的合格率,减少新生儿足跟部损伤,提高采血质量,患者及家属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顺利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探讨采集足跟血的有效方法.提高采血技术和患者的满意率。方法:观察组为2009年10月~11月出生的150例新生儿采用三合一定位斜刺法。即充足的母乳喂养后采血法、热水袋保暖后采血法、足部按摩后采血法三种方法结合健康宣教和定位斜刺采血方法。对照组为2009年8月~9月出生的新生儿按常规要求采集血液。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采血方法容易。容易率达99.33%,平均采血时间2.84分钟,标本合格率与家属满意度达100%。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及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三合一定位斜刺采血法新生儿疾病查血样采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应用止血带采血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筛查小儿遗传代谢病300例,随机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足跟采血,实验组应用止血带进行足跟采血,比较两组采血耗时。结果:实验组平均耗时59.2±2.9s,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4.5±7.3s(P〈0.05)。结论:小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应用止血带可充盈毛细血管,加快出血速度,缩短采血时间及小儿哭闹时间,家长愿意配合采血和接受筛查,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有效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成功率。方法:抽取符合筛查条件的新生儿100例。50例为观察组(足部38—39℃热水浸泡按摩后采血),50例为对照组(足部用38—39℃毛巾热敷后采血)。结果:观察组成功率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筛查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简单、方便、一针成功率的采血方法。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采血方法采取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血标本,观察其采血的一针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这种改进的采血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采血穿刺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提高采血标本质量,缩短新生儿哭闹时间,局部血供恢复较快,减少新生儿损伤,提高工作质量,增加服务满意度,减少医患冲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改进足跟血的采集方法,从而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中足跟血采集的一次性成功率和血标本的合格率,减少采血给新生儿带来的痛苦。方法:选取新生儿1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600例。A组采用定位斜刺采血法和单手挤压法采集血样,B组采用传统的直刺采血法和双手挤压法采集血样。比较两组采血一次性成功率、血标本的合格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A组采血一次性成功率达99%(594/600),B组采血一次性成功率达87.5%(525/600)。A组血标本采集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P值0.01);A组血标本合格率高于B组(P值0.01)。结论;应用定位斜刺采血法和单手挤压法采血,一次性成功率高、速度快、血标本合格率高、减轻新生儿痛苦,减少新生儿皮肤受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分析对负责新生儿疾病筛查护士进行团队式管理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3月在医院进行先天疾病筛查的4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足跟采血进行新生儿疾病的筛查,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团队式护理,比较两组采血成功率和新生儿母亲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采血的一针穿刺成功率和新生儿父母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中实施团队管理,可提高新生儿父母的配合度,提高新生儿采血的一针穿刺成功率,提高新生儿父母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有效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的1 000例采血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6~12月的500例采血新生儿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1~6月的500例采血新生儿为观察组。对照组中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管理基础上加行安全隐患自查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筛查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采血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家属(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家属(P0.05)。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筛查制度、血涂片质量等方面上,科学应对可以增加血标本合格率和筛查率,提高新生儿家属对采血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采用足跟采血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采血方法,研究组采取改良采血方法,比较两组临床采血效果。结果:研究组采血一次成功率为98.18%、血标本合格率为9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9%和82.72%(P<0.05);研究组采血时间为(33.2±8.9)S,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6.3±8.7)S(P<0.05)。结论:足跟采血方法一次成功率高,采血时间短,且血液标本合格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有效可行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方法。对2006年6月1日~2009年5月31日500例新生儿足跟采血方法,从健康教育、人员管理、采血时间、部位、进针深度、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使采血合格率达到100%,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减少了新生儿家长的精神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新生儿股静脉斜刺法采血的成功率。方法:新生儿股静脉采血采用斜刺法,观察成功率、采血标本的质量、所用时间及局部并发症。结果:斜刺法一次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采血法,所用时间及局部瘀斑显著低于传统采血法。结论:新生儿股静脉斜刺法采血具有安全性高,成功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不同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足跟采血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进行足跟采血的新生儿2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40例,在采血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研究组140例,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种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足跟采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行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新生儿疼痛情况、新生儿家长满意度要明显优于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进行足跟采血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沐浴、非营养性吸吮、抚触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新生儿的疼痛,促进足跟采血的顺利性,提高新生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应用不同护理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5月新生儿疾病筛查80例,根据入院先后时间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传统管理措施,研究组39例,采用集束化措施,比较两组采血情况。结果:研究组采血时间、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采血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无淤血出现;血斑质量在0.7~1cm例数少于对照组,而血斑大于1cm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足跟血采集过程中,为小儿开展集束化采血管理护理有助于降低疼痛,提升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新生儿痰病筛查血片合格率,降低假阳性率及复查率。方法:抽取符合筛查条件的新生儿200例,100例以改进的方法进行采血,100例以传统采血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改进组来血时间短,一针采血成功率高,血片合格率高。结论:改进后的采血方法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对小儿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需经桡动脉采血患儿120例,根据采血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采血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穿刺采血法,对比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6.7%明显较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8.3%高,观察组穿刺操作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明显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3%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穿刺采血法行桡动脉穿刺,可有效提高小儿桡动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减轻患儿家属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理工作负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以2011月7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的8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进行人性化护理的干预组和常规的对照组各400例,对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干预组的新生儿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结果。结果:对照组的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达到83.75%(335/400),而干预组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达到了93.75%(375/400),两组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结果即通过率经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的听力筛查通过率,同时提高了听力筛查的质量,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动脉采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穿刺采血法,观察组采用外周动脉采血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一次成功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使用外周动脉采血较静脉穿刺采血更安全、可靠,且成功率高,新生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2种新生儿筛查采血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筛查采血是用来及早发现苯丙酸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多种隐性疾病的方法。其主要是喂足母乳6次72h以后,28d以内进行筛查采血。因新生儿的体质量轻、出生日期短、皮下血管不发达等,针刺足跟后,经常出现针眼,出血量少,标本量不足,导致二次采血或需要热敷,反复挤压来满足标本需要量的现象,冬季尤甚。2004年8月-2005年2月,笔者根据针刺角度采用直刺法和斜刺法为新生儿筛查采血,发现斜刺法明显优于直刺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我市新生儿疾病筛查10年筛查情况。方法:2004年10月-2013年10月所有在我市内出生的活产新生儿经其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国家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进行采血,统一递送至山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苯丙氨酸浓度(PKU)和促甲状腺素水平(CH)检测。结果:10年我市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逐年提高,可疑阳性召回率现已达100%。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减少残疾儿发生的有效手段,应加大筛查力度,使更多的新生儿和家庭获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推拿在促进妇女产后缺乳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探索推拿在治疗妇女产后痰病的组方原则,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后缺乳妇女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13.1版统计软件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选用罗凛教授主编的康复推拿手法,对照组选用猪蹄通草汤。观察新生儿人工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容量、新生儿大小便次数及体重、产妇泌乳量的改善程度、乳房的充盈程度、泌乳素等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干预妇女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法治疗组与传统护理治疗组均能有效改善新生儿人工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容量、新生儿大小便次数及体重、产妇泌乳量的改善程度、乳房的充盈程度,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泌乳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推拿促进产后泌乳疗效肯定,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