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吴秀玉 《光明中医》2016,(16):2411-2412
目的观察研究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方案对心衰患者症状改善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衰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同时应用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方案。观察两组心功能变化、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与护理总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BNP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观察组BNP水平改善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应用于心衰患者的效果确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心功能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方案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症状改善的疗效。方法:98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级各项体征指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92%、77.5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体征,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景衣安神散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景衣安神散治疗组38例进行穴位贴敷治疗,麸皮贴敷对照组32例进行穴位贴敷治疗,舒乐安定对照组34人进行口服治疗.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医症状量表并对比分析.结果:景衣安神散对改善失眠的有效率为68.4%,舒乐安定的有效率为67.6%,麸皮穴位贴敷的有效率为18.7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景衣安神散穴位贴敷能有效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改善伴随症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江武 《光明中医》2007,22(12):80-81
目的:观察通痹散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各型的疗效.方法:将99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以通痹散穴位贴敷加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型、心梗型、心律失常型、心衰型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6.7%、86.7%、81.2%;对照组各型总有效率分别为71.4%、50%、76.4%、68.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通痹散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冬病夏治配合护理,观察穴位贴敷法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选用穴位贴敷。结果: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4%。结论:冬病夏治配合护理,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哮喘较单纯西药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刘宝咸  李宏燕 《河南中医》2016,(11):1934-193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变腹胀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肝硬变腹胀脾虚气滞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和护理,观察组在西医常规疗法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5.0%,优于对照组的72.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下降(1.45±0.28),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症状改善起效时间为(4.6±3.1)d,对照组为(6.3±3.4)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变腹胀脾虚气滞证疗效显著,可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光明中医》2021,36(6)
目的 分析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治疗癌性腹水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0例癌性腹水患者,将其分2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及护理,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临床指标包括腹水的控制率、生活质量、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能显著提高癌性腹水的控制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老年重症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4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7.0%,对照组为6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关症状积分组间以及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重症肺炎老年患者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痛贴膏穴位贴敷及中医调护胸痹心痛病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我科2013.1~2014.1收治的患者中,选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心痛贴膏穴位贴敷治疗。7d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体征、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心电图、舌象、脉象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胸痹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心痛贴膏贴在改善胸痹各项症状如胸痛、胸闷、憋气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基本接近。观察组较对照组舌脉改善较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痛贴膏穴位贴敷治疗胸痹心痛病疗效满意。其机理是通过药物贴敷特定穴位,达到温阳活血,温通心脉,祛寒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情志护理对偏头痛患者状况改善的疗效。方法:将11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配合情志护理,对照组采用口服止痛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情志护理能有效缓解偏头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脉通贴散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心脉通贴散穴位贴敷,每日1次,每次30 min,两组疗程共8周。观察心绞痛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并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价生存质量。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57.5%)及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IB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TIB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IL-6也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和MMP-9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治疗组改善的更为明显(P<0.01)。结论心脉通贴散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可靠,且可明显改善心肌供血、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心衰患者选择中医护理+穴位贴敷方法进行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1月—2018年7月收治的62例心衰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心衰患者护理模式的研究;对照组(31例):选择基础护理模式展开;观察组(31例):选择基础护理模式+中医护理模式+穴位贴敷方法展开;最终就两组心衰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以及BNP水平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心衰患者护理总有效率(64.52%)对比,观察组(96.77%)提升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心衰患者BNP水平对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于心衰患者选择中医护理+穴位贴敷方法进行干预,在提高护理效果以及降低BNP水平方面,效果确切,从而可为心衰患者早期康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娟  牛静虎  马振 《中国中医急症》2014,(10):1895-1896
目的 观察院内制剂冠通贴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营养心肌、调脂稳定斑块及扩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通贴穴位贴敷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心电图变化等.结果 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发作及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心电图改善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 冠通贴穴位贴敷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胃肠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泌素水平、生长抑素水平及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中医症状与胃肠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日在河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住院部收治的60例盆腔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接受盆腔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综合护理包括穴位贴敷和中药灌肠,观察分析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4. 27±1. 32)分低于对照组症状积分(5. 65±1. 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 33%)优于对照组(73. 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土家药通肠散穴位贴敷改善心衰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将120例心衰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心衰的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护理干预与手法腹部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土家药通肠散外敷于神阙穴,每日1次,每次6 h,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的变化、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便秘症状评分、满意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土家药通肠散穴位贴敷治疗心衰患者便秘的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稳定型心绞痛基础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疗法,观察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中医症状总积分及心绞痛积分。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使用穴位贴敷配合子午流注法治疗咳嗽的疗效。方法将6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使用穴位贴敷配合子午流注法并使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只使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一周后进行反馈,观察患者的咳嗽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子午流注法对肺癌患者的咳嗽有较好的疗效,可以用于临床并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益胃散穴位贴敷预防中风后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中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益胃散穴位贴敷法治疗,对照组30例施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33.3%,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胃散穴位贴敷能有效预防中风后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开穴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联合穴位贴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灵龟八法开穴针刺疗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灵龟八法开穴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DPN,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