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QRS碎裂波(fQRS)在心肌梗死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QRS破碎波检查分为3组,其中A组46例,无fQRS波,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正常;B组37例,患者伴fQRS波,LVEF正常;C组45例,伴fQRS波,LVEF<50%.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冠状造影结果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结果 :C组患者的多支病变的发生率为91.11%,显著高于A组的41.30%和B组的78.3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的完全性闭塞发生率为48.89%,显著高于A组的8.70%和B组的16.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Lown分级 Ⅰ 级、Ⅱ级分别为9例(19.57%)、21例(45.65%),B组的Lown分级 Ⅰ 级、Ⅱ级分别为4例(10.81%)、8(21.62%),C组的Lown分级 Ⅰ 级、Ⅱ 级分别为0例(0)、2例(4.44%).C组患者Lown分级Ⅲ 级以上43例(95.56%),显著高于A组的16例(34.78%)和B组的25例(67.5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伴fQRS波且LVEF下降患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完全性闭塞,以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极高,超声心动图联合fQRS在心肌梗死的诊断中效果显著,具有显著的预警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QRS碎裂波诊断心肌梗塞的临床意义以及应用价值. 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的102例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心肌梗塞类型进行分类,分为急性心肌梗塞组(AMI),以及陈旧性心肌梗塞组(QMI),每组患者均有51例患者.在观察过程中分别对于两组患者进行超声心电图联合心电图QRS碎裂波进行诊断,将两组患者诊断后的结果进行记录,以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结果:超声心动图对于AMI组以及QMI组的诊断准确率满足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MI组的准确率明显高于QMI组.并且通过检查结果我们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高危患者组、中危患者组以及低危患者组,每组均有34例患者,其中高危患者组中患有多支血管病变者较多,明显多于其他两组,满足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塞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黄晓梅 《河北医学》2016,(5):803-80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QRS碎裂波( fQRS)诊断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0例心肌梗死患者,均给予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其中36例左室射血分数( LVEF)下降合并fQRS,列为A组,35例单纯LVEF下降,列为B组,25例单纯表现为fQRS,列为C组,24例LVEF正常并无fQRS,比较四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等级分布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①A、B、C、D组患者多支血管累及率分别为69.44%、57.14%、52%、37.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管完全闭塞发生率分别为69.14%、51.43%、36%、1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A、B、C、D组患者Ⅲ~Ⅴ级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分别为94.44%(34/36)、71.43%(25/35)、72%(18/25)、29.17%(7/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LVEF下降合并fQRS心肌梗死患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完全性闭塞发生率较高,LVEF联合fQRS对高危心肌梗死预警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运伟  张廷训 《中外医疗》2021,40(21):41-45
目的 探究对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应用心电图QRS碎裂波(fQRS)与超声心动图联合诊断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98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以fQRS、超声心动图表现分为A组、B组、C组,特征分别为左室射血分数(LVEF)≥50%且无fQRS,LVEF≥50%且有fQRS,L...  相似文献   

5.
包健敏  王氡  吴琼 《四川医学》2019,40(9):916-9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RS碎裂波(f QRS)的发生与患者病情、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确诊的AMI患者120例(AMI组)、同期非AMI住院患者12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f QRS波检出率、超声心功能指标,按照是否检出f QRS波将AMI患者进行分层,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肌酶学指标、超声心功能指标、冠脉病变支数。结果 AMI组的f QRS检出率、LVEDd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AMI组患者的LVEF%测定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检出f QRS波的AMI患者的LVEDd测定值显著高于未检出f QRS波的患者,检出f QRS波的AMI患者的LVEF%测定值显著低于未检出f QRS波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检出f QRS波的AMI患者的血清c Tn I、CK-MB、CK、LDH、MYO测定值显著高于未检出f QRS波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检出f QRS波的AMI患者的单支冠脉病变检出率显著低于未检出f QRS波的患者,检出f QRS波的AMI患者的三支冠脉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未检出f QRS波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AMI患者f QRS检出率高于非AMI患者、心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检出f QRS的AMI患者较未检出的AMI患者可能心肌损伤程度、冠脉病变程度、心功能受损程度更加的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心电图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94例,其中AMI患者103例,非AMI患者91例.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对照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碎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诊断AMI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fQRS波)在陈旧性心肌梗死(O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明确诊断或疑似OMI病人心电图与超声心电图对比研究,来分析病理性Q波以及fQRS波对OMI的诊断价值。结果:OMI病人两种心电图指标在不同部位OMI时的发生率比较fQRS波均大于病理性Q波。在下壁OMI中fQRS波组以及病理性Q波和/或fQRS波组与病理性Q波组比较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fQRS波的发生率下壁>前壁>侧壁。fQRS波在敏感度、准确度以及阴性预测值均优于病理性Q波,病理性Q波在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优于fQRS波,而二者联合所有参数最高。结论:fQRS波在敏感度、准确度以及阴性预测值均优于病理性Q波,二者联合将提高对OMI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诊断中采用心电图碎裂QRS波的临床应用价值,以便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借鉴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了ST段抬高组(44例)和ST段未抬高组(44例)。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并对两组患者的病理Q波及碎裂QRS波的发生率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ST段抬高组Q波发生率高于ST段未抬高组(P0.05);ST段抬高组碎裂QRS波发生率低于ST段未抬高组(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诊断的实践过程中,心电图碎裂QRS波对于患者病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曹昕 《中原医刊》2014,(11):29-31
目的:探讨心电图中碎裂QRS波( fQRS波)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136例符合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电图中有无fQRS波分为fQRS波组( n=92)与无fQRS波组( n=44),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狭窄数量以及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病理性 Q波、室壁运动异常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40%的发生率。结果136例患者中fQRS波92例,占67.7%;病理性Q波65例,占47.8%。fQRS组冠状动脉狭窄2支或3支数量明显多于无fQRS组,而无fQRS组单支病变多于fQ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02,P〈0.01);fQRS组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壁运动异常例数均明显多于无fQRS组,且左室射血分数≤40%的例数明显多于 fQRS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8.7% vs 36.4%,χ^2=5.943,P =0.015;60.9% vs 36.4%,χ^2=23.416,P=0.000;67.4% vs 43.2%,χ^2=7.243,P=0.007;68.5% vs 50.0%,χ^2=4.336, P=0.037);而两组间病理性Q波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9% vs 45.5%,χ^2=1.586,P=0.208)。结论fQRS波可作为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17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诊断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病理性Q波、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合并碎裂QRS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特异性与敏感性,另比较碎裂QRS波在前壁、下壁和侧壁等不同部位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性Q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敏感性为44.05%、特异性为69.32%,与碎裂QRS波的敏感性53.57%、特异性72.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Q波联合碎裂QRS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敏感性为73.81%,与单纯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的诊断敏感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两种单纯检测方式的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碎裂QRS波对前壁急性心肌梗死的检出率为47.06%、下壁心肌梗死的检出率为44.44%、侧壁心肌梗死检出率为53.13%,病理QRS波对前壁急性心肌梗死的检出率为57.14%、下壁心肌梗死的检出率为50.00%、侧壁心肌梗死检出率为56.25%;联合诊断方式对前壁、下壁和侧壁心肌梗死的检出率分别为82.35%、88.89%和90.63%,与两种单独诊断方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式对同一部位的诊断价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碎裂QRS波是临床进行急性心肌梗死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与病理性Q波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86-88
目的探讨心电图应用于诊断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比较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40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与40例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首发症状、心电图特征、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检测结果及诊断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首发症状和心电图特征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 Tn I、CK、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但观察组患者c Tn I、CK、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心电图诊断: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联合心肌酶谱诊断:两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效果良好,但对于不典型心肌梗死需联合心肌酶谱检测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余兰英 《中国民康医学》2021,(6):109-110,12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87例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测,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单一及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的效能。结果: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两者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高于超声心动图、心动图单一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碎裂QRS波(fQRs)在心肌梗死心肌瘢痕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开通冠状动脉循环,于发病后4、8周应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观察fQRS,结合心脏多普勒超声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瘢痕及心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本组患者于发病后4、8周fQRS阳性导联数随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有效开通而减少,组间fQRS阳性导联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LVEF对心肌瘢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5%、92.0%和97.4%。结论fQRS对心肌瘢痕的诊断价值在纽间结果中得到充分肯定,“罪犯”血管开通越早,抗栓治疗越充分,心肌微循环结构和功能损害越轻,则心肌瘢痕形成越局限,fQRS阳性比率越低,以溶栓再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及急诊PCI组最理想。  相似文献   

14.
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探讨碎裂QRS波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中的价值.4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心梗组,两组大鼠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手术,心梗组开胸并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接扎.记录结扎(或穿线)10 min和60 min及术后4周大鼠心电图并分析碎裂QRS波及Q波变化规律.术后4周留取心肌梗死区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梗组大鼠在10、60 min及术后4周出现碎裂QRS波次数明显增多(P<0.01).HE染色显示,心梗组部分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出现空泡变性.通过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显示,碎裂QRS波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梗诊断及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QRS波终末变形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张金鳞 《疑难病杂志》2002,1(4):207-20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QRS波终末变形(TQRSD)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AMI的首份心电图,根据有无TQRSD分为TQRSD阳性和TQRSD阴性2组,分析其与肌酸磷酸激酶(CK)峰值、心脏功能及住院期间的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 TQTSD阳性组的CK峰值、Killp分级Ⅲ级以上心功能、住院期间死亡率及QT离散度(QTd)均高于TQRSD阴性组。另外,TQRSD阳性组中以超声心动图评价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TQRSD阴性组低。结论 AMI心电图TQRSD阳性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ST-T段改变与离子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心电图ST-T段改变的离子基础,为临床理解分析心电图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12例典型AMI患者不同阶段全导联心电图进行监测,分析心电图ST-T段改变的离子基础;同时与另12例非AMI患者心电图进行比较,从差异的结果分析离子的变化。结果AMI患者心电图ST-T段在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并逐渐恢复到基线水平,与心肌细胞离子的变化理论分析相符;而非AMI患者除2例变异型心绞痛外,余均变化不明显,与其相关离子的变化一致。结论熟悉AMI离子的改变对理解心电图及深入分析病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理性Q波与碎裂QRS波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整群选取2013年7月—2015年9月之间该院收治的7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根据入院3 d内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碎裂QRS波32例,病理性Q波12例,以及单纯ST段改变者30例,对NSTEMI患者的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敏感性、特异性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该组患者中碎裂QRS波发生率为43.2%,显著高于病理性Q波的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碎裂QRS波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43.2%和94.2%,与病理性Q波的16.2%和89.5%相比,碎裂QRS波的敏感性更高(P﹤0.05),但两者的特异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中,碎裂QRS波可作为心电图诊断的一个新指标,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fQR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对比观察fQRS与病理性Q波在AMI的发生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在AMI的诊断中,fQRS的敏感性略低于病理性Q波,而其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比病理性Q波高.结论 在有AMI诊断的其他证据时,fQRS可作为AMI诊断的心电图的一个新指标,且可考虑为非透壁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