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恩庆  陈孝银 《陕西中医》2003,24(3):279-279
《备急千金要方》中有四十一首治痰饮病方剂。其方既宗经旨 ,又有创新。选方用药注重实效 ,独具特色。兹将其治痰饮病的用药规律探析如下 ,供临证参考。1 痰饮者 ,温药治之 孙思邈先生遵经旨“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根据痰饮病的病位及病情的轻重 ,灵活运用温热药。在所  相似文献   

2.
《备急千金要方》中治咳嗽方的组方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备急千金要方》中治咳嗽方的研究,总结出其寒者温而散之、其燥者甘以润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气逆者降而止之的用药规律,以期对临证咳嗽的治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备急千金要方》书中面药一章共81首方剂,药物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依次为:白芷、白附子、川芎、葳蕤、土瓜根、茯苓、杏仁、猪胰、藁本、白术、冬瓜仁、鹰屎白、商陆、白蔹和桃仁.药物用法可分为外用和内服,以外用为主,此外还有热瓦熨法、冻凌熨法和炼脂法.使用频次5次以上的药物以温性、平性居多,其次为寒性药,无热性药.药效多为消肿...  相似文献   

4.
《备急千金要方》是唐初医学的代表作,其内容广博,影响甚远。其中的灸法内容,代表了唐以前及当时灸法的最高成就,对后世针灸的临床运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备急千金要方》的论灸特点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学手段,对《备急千金要方》汤剂中吴茱萸的成人剂量加以分析。结果显示,吴茱萸成人一次量的剂量区间为1~139克;使用频率较高的一次量集中在9~23克。不同的剂量下,吴茱萸的功效可发生改变,以适应多种病证。采用小、中、大剂量段的方式来描述吴茱萸的功效更为合理,这有助于吴茱萸临床用药剂量的细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6.
《备急千金要方》是唐代医家孙思邈所著的一部大型方书,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不仅注重药剂方面的治疗,更结合了针、灸等多种治疗方法,放血疗法在书中也多有记载。本研究对《备急千金要方》中关于放血的作用和临床应用、放血的部位、放血的工具、放血的禁忌以及放血的应用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更好地将放血疗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对《备急千金要方》中的方剂进行了探讨 ,总结出书中所用方剂的特色为①以论统方 ,方证相应 ;②寒温同用 ,相反相成 ;③补泻并施 ,全面兼顾 ;④主药分明 ,善用药对 ;⑤注重理气 ,调整气机  相似文献   

8.
《光明中医》2021,36(18)
目的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备急千金要方》热痢篇中的方药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孙思邈治疗热痢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备急千金要方》热痢篇中的方药,进行药物标准化,使用Excel、SPSS Modeler对药物的频次、功效、性味归经以及关联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备急千金要方》治疗热痢的方剂26首,涉及中药54味。在中药功效类别方面,清热药居首,所占比例为31.13%,其次为补虚药(23.18%)、温里药(10.60%)、收涩药(7.95%),药性、药味分别以寒、苦为主,黄连使用频率最高(10.59%),当归(5.96%)、阿胶(5.29%)、甘草(5.96%)。进一步通过关联分析发现,黄连与黄柏、阿胶、当归、赤石脂、甘草等联用频率较高。结论孙思邈治疗热痢病,主要以清热燥湿为主,尤其重用黄连、黄柏,同时兼顾正气,应用当归、阿胶补血止血,干姜、附子、艾叶等辅助阳气,龙骨、赤石脂等固涩止泻,体现了孙思邈清补兼施、寒温并用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消渴病探讨,总结出其对消渴病的证治规律是:强调清热养阴,临证喜用桥楼根;深谙阴阳互根,虚热不忌温肾阳;主张防治结合,重视痈疽并发症;节慎胜于治疗,三禁酒面及房劳。并分析了其组方用药规律,希望对消渴病的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对针灸有专门和散在的论述,该内容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本文从6个方面对其针灸学术思想进行探析:①遵从<内经>旨意,提倡防病早治②注重诊脉施术、提高临床疗效③临证灵活选法、针灸药物并重④丰富艾灸疗法、临证讲究权变⑤重视奇穴、首创阿是⑥辑录针灸处方、指导后世临床  相似文献   

11.
孙思邈作为隋唐时期医学家中的集大成者,对儒、道、释均有涉猎。若对三家做一比较,儒家是入世的,强调的是仁义道德,道教是出世的,追求的是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佛教是超世的,突出的是慈悲为怀。相对于儒家的入世,孙思邈无疑是超脱于世外的,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是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孙思邈可能是想出世的,他向往着闲云野鹤的清修生活,丝毫无意于功名利禄,但他放心不下天下的劳苦大众,苦口婆心的讲述着"无为而无不为"的养生之道;孙思邈是绝对没有超世的,但毫无疑问,他的思想是超世的,他秉持着慈悲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是睿智的,他博采众家之长,将三者融合进《备急千金要方》中,以诠释他的大医之道,生命之道。总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命"这一最终目的,用孙思邈《千金方·序》中的话来总结,那就是"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相似文献   

12.
孙思邈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医学家,《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为其代表作,书中不仅载有各科疾病处方,亦记载了大量针灸学内容,其主要针灸学术特点反映于这两部书籍之中,为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主要从经穴理论发挥、针灸治未病、灸有生熟说、针药结合及针脉结合、完善刺灸法、辑录针灸处方、擅用外治法七个方面来阐述孙思邈之针灸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孙思邈代表作《千金方》中艾灸治疗妇科病的应用规律。方法:通过对《千金方》中有关艾灸治疗妇科病的条文进行提取,根据艾灸方法、疾病种类、病名、选取穴位、归属经络、穴位分类、所在部位、灸量等各要素进行归类,构建孙思邈艾灸治疗妇科病的应用规律数据表。结果:发现艾灸治疗在妇科病应用广泛,治疗疾病主要以赤白带下和不孕为主;腧穴以特定穴为主,其中以交会穴、五输穴和募穴居多;经脉以冲任二脉、肝经和肾经为主;在部位上主要应用于下腹部;在灸量上,单用艾灸以一百壮应用频次最多,其中募穴和交会穴都以一百壮为主;针刺与艾灸合用的艾灸壮数多为三壮。结论:孙思邈《千金方》艾灸治疗妇科疾病与现代既有差异,又有共性,其应用规律对现代临床及科研具有借鉴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梁玲君  李良松 《河南中医》2016,(8):1471-1473
阿是穴是疼痛性疾病病变部位或附近医生触诊的感觉和患者的反应为依据选取的针刺部位,没有固定的部位和穴位名称,依据疾病的不同性质可选取多种治疗方法的腧穴。阿是穴的名称首见于唐代孙思邈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发现大量有关针灸的记载,后代医家也有人认为此时才是阿是穴及阿是之法产生的根源。《黄帝内经》是阿是穴提出的重要理论依据,医家对以痛为腧的认识有助于阿是的提出。孙思邈在不断继承前人的理论知识、收集总结社会实践经验并反复临床的基础上,创立了阿是之名,其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进行了记载,可以视作是对阿是的定义。反阿是穴是基于《黄帝内经》的理论原则,建立在现代解剖穴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反阿是穴的提出反倒可以提醒医家重新审视阿是穴丰富的内涵,突出了痛丰富的引申意,反阿是穴的提出恰恰可以弥补医家对于以痛为腧理解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千金要方》广泛收集唐以前医家有关治疗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认为此书是从广义角度来理解伤寒,即可指疫病,具有传染性。仲景之书用药痕迹保留在《千金要方》中,隋唐时期丰富的医学文献对于伤寒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邴守兰 《河南中医》2012,32(6):687-688
孙思邈在其著作中反复强调医家临证须“知针知药”,这一思想融贯于各篇具体病证的论冶当中,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善于用意者不拘于一法一方,针、灸、药并重亦非机械的合用,须权衡诸法之长,取长补短,方能达到整合运用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17.
《千金要方》推拿保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千金要方》中的推拿保健部分 ,分别从成人推拿保健、小儿推拿保健、老子推拿保健、天竺国推拿保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反映该书推拿保健内容对祖国医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瘙痒的用药规律。方法:以瘙痒为主题词,检索《中医方剂大辞典》,收集止痒方,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中医药治疗瘙痒方共1 515首,涉及827味中药,总用药达10 355次。所用止痒中药以功效、药味、药性和归经分类频率分别为91.02%、85.97%、91.23%和85.59%;止痒中药以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攻毒杀虫止痒药、理气药、安神药、拔毒化腐生肌药、化湿药、驱虫药为主,占用药频数的91.02%;药味以甘、苦、辛为主,累计频率达85.97%;药性以寒、平、温为主,累计频率达91.23%;归经以肝、脾、肺、胃、肾、心为主,累计频率达85.59%。结论:临床以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攻毒杀虫止痒药、理气药等中药运用较多,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甘草、防风、当归、川芎、地黄、荆芥、矾石、白芷、黄连、苦参等。  相似文献   

19.
王新彦 《河南中医》2015,35(2):249-250
孙思邈以象论天人相应,以象论寿夭,善于借梦象来诊断脏腑的疾病,以望面色来诊断五脏病证,擅于透过脉象、脉形等判断机体状态,据象选方择法,还运用象思维发明导尿技术,用于尿潴留的急症处理,运用苇筒灸治中风口歪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