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触有机溶剂生物监测的干扰因素AkioSato生物监测是通过测定生物样品中化学物及其代谢物的含量,反映所接触化学物吸收入体的数量的方法。影响化学物质的吸收、分布、代谢或排泄的任何因素都能影响接触监测的结果。应用在接触三氯乙烯(TRI)研究中得到的生理...  相似文献   

2.
从危险度管理角度谈生物监测的质量保证不言而喻,在生物监测的实际工作中,测定生物材料中的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必须要求一定的准确度。本文目的在于考虑质量保证所需的程度和如何利用有一定准确度的资料,对接触化学物的工人进行危险度管理。一、职业接触限值安全性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为了正确反映工人工作时接触工业化学物的污染量,一般都对接触者进行生物学监测,借以测定他(她)们的血液或排泄液及呼出气中存在的有关化学物的量,为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的防治以及研究接触化学物的剂量与反应的关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但生物学监测常因接触者自身体内的生化反应而受到各种影响,今对若干代谢反应与生物监测有关的问题,分别作一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评价生产场所化学物的接触水平,传统的方法是测定空气中化学物质浓度。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当化学物质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时,会造成错误的评估结果。由于空气中化合物的浓度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的作业点并不相同,加上接触者的工作习惯不同,即使在同样的空气浓度下,从空气中吸收化学物质的量也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在上述情况下与环境监测相比,生物监测能较好地表示化学物的吸收量。已开展的生物监测项目和动态芬兰赫尔辛基职业卫生研究所生化实验室和地区实验室,开展近40种生物监测指标的分析研究工作。详见表1。经典的生物监测是测定接触工人血、尿中化学物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卫生工作中,通常强调化学物经呼吸道接触的途径,很少开展皮肤接触的定量评价。然而,在通风良好的生产环境中,挥发性化学物的皮肤吸收途径也可能是重要的。全面评价化学物的接触水平,应同时估测传统的呼吸道和皮肤接触。直接估测皮肤接触的化学物较呼吸道接触更为复杂。由于挥发性化学物很快从皮肤表面消失,以往采用的直接监测皮肤接触方法,不适用于监测挥发性化学物的皮肤接触,例如,挥发性较大的甲苯25μl吸附于16层纱布垫上,10分钟后只存留0.1%的甲苯;甚至挥发性较低的化学物对硫磷,在现场条件下暴露3小时,仅有30%保留于纱布垫  相似文献   

6.
呼出气中工业毒物的生物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关于接触若干挥发性工业化学物后的呼出气中原化学物的测定,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对有关测定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生物监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监测在劳动卫生上,是用以检测工人的血、尿、呼出气、头发等样品中存在的有关接触化学物(或它的代谢物)的量,借以了解他们平日接触化学物的危害程度,倘遇测定结果过高,则应进一步检查,如有必要还应住院治疗;另外,通过剂量与反应的关系,又可进一步制订或修改车间空气毒物的允许浓度。所以生物监测是劳动卫生中一项重  相似文献   

8.
前文已讨论了关于化学物在体内的代谢情况,今再就其他生化方面的有关问题与生物监测的关系,分别讨论之。 1.在特殊情况下排出被检化学物的量不是公认的接触水平 通常测定生物样品时,有时样品中的被检化学物可能不是新近接触的,或不是按预期排出的。显然,这些因素在任何特殊的个体分析中是不宜存在的。下列情况,应予考虑。 治疗用的药物,在体内往往可以动员已储存的或循环的化学物,故对生物监测的化学物来说将会产生令人怀疑的水平。例如,应用青霉胺治疗威尔逊氏病或精神分裂症或应用四乙秋兰姆化二硫(tetraethyl-thiuram disulfide)治疗醇中毒时,将引起铜的排泄量升高,但铜与其经常性的职业接触是没有关系的。因此,任  相似文献   

9.
建议把纯co:4o0PPm浓度作为该厂保持空气质量的指示量.同时.co:水平间的相比关系与特定工厂中操作条件的功能成正比.本法仍然能起到监测柴油发动饥运转中修理厂空气质量荃础的作用。(卫守字译李万丽校)2346研制感觉刺激及其在建立职业接触限度中应用的数据库〔英于Miehel一。s:A.。一nd HygA;-soe J.一1993.54(9).一488~544 用前人提供的生物检定法研究了化学物的感刺激性质.井且建立了化学物数据库。使小接触气载化学物.井且测定其在呼吸模式中的变化.对多种所试化学物来讲.得到能引起50%增加呼吸率(RD。。)的浓度并建立相对效力。新近…  相似文献   

10.
皮肤是环境毒物或药物进入机体的重要途径。无论是职业接触或环境接触,人们多数接触多元化学混合物。此外,用作治疗的皮肤给药或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皮肤化妆品,也是多种化学物的混合制剂。许多研究表明,皮肤接触两种以上的化学物,主要化学物和共存物之间可发生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外对职业或环境接触化学物而引起的神经行为功能改变,进行了大量的人群研究,且有些研究成果已用于卫生标准的制定。据报道,美国NIOSH现有五分之一的作业环境中化学物建议阈限值的提出依据,引用了神经行为毒理学研究的资料。纵观国内外文献报道,发现目前化学物对神经行为功能改变的研究,大多数侧重于长期和低浓度水平的接触,且重点研究神经行为改变(效应/反应)评估,而忽视研究接触评估,从而影响接触-反应关系的分析,最终影响有关管理机构对某些化学物的管理作出科学及合理的决策。目前,国外在研究职业接触化学物…  相似文献   

12.
生物监测的产生是弥补空气监测的不足。生物监测指测定化学物在机体体液或组织中的浓度,其测定可代表吸收的剂量,能较真实地反映工人的实际接触情况;为了判定接触水平能否接受,ACGIH首先提出了有关此类数据,称为生物接触指数(BEI_s)。至今已制订了10  相似文献   

13.
近代合成化学的发展,工业生产中化学物大量增加和使剧,导致化学物污染生产环境日趋严重。预防化学物的危害,已成为劳动卫生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卫生部门而言,保护劳动者健康的首要职责,为制订能防止危害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卫生标准。当今预防医学的发展,认识一个化学物的毒性与危害,并据以制订卫生标准的主要手段不外有二,即动物实验以及对接触者的健康监护和对接触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可以预测化学物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但从动物实验结果推论到人,当需在人群中进行验证。对接触者的健康监护系通过检测人体接触的毒物的量,以及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寻找化学物在人群中所致危害的现象,两者使人们从现场直接观察到化学物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表明工业化学物经皮肤吸收的可能性,各国均在工业化学物车间空气接触限值(TLV或MAC)的法定名单中,标上“皮肤”这符号,提示职工接触该化学物应注意皮肤防护。但是,近年已有文献指出,不同国家权威机构所制订的安全标准中,标上“皮肤”符号的化学物差异甚大。其主要原因:(1)各国对工业化学物的皮肤吸收缺乏系统研究;(2)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的皮肤吸收资料无法进行比较;(3)化学物的皮肤吸收率决定于接触和环境条件;(4)工业化学物皮肤吸收的意义缺乏标准。因此,如果没有简单有效的方法去评价化学物的经皮吸收,没有建立皮肤吸收的生物学标准,就不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接触指标(BEI)代表了对化学物的生物学反应的警告水平,或者代表了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工人的组织、体液或呼出气中的警告水平,而不论化学物是被吸入,食入还是经皮吸收。BEI 的采用是 TLV 概念向前发展了一步。BEI 给卫  相似文献   

16.
接触化学物的危险度评定中作为毒性终点的生物标志物的应用M.J.Mercier,A.E.Robinson一、前言本文拟检查一些概念、原则和机会,如何通过适当选择和应用生物标志物以改进因接触化学物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危险度评定过程。与化学物诱发毒性改变有关的...  相似文献   

17.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通过各种途径与大量化学物密切接触。为了保证人类安全,必须对化学物进行安全评价。要做出正确的评价,首先要判断在不同条件下化学物对所接触的各种生物体的毒性;其次要估测在特定的接触条件中,人的安全度及/或危险度。  相似文献   

18.
在工作场所中,为了得到人群与各种化学物质的接触情况,传统的做法是测定作业工人呼吸带水平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浓度。但是,测定呼吸带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浓度无法确保全体作业工人不受危害。一种化学物质,可能产生的健康损害效应与该种物质通过各种途径在体内的实际负荷量有更为直接的关系。通过呼吸道吸入、经皮肤或消化道吸收等途径摄入车间化学物以及非职业性接触该  相似文献   

19.
朱进平  顾思 《职业与健康》2008,24(16):1700-1702
人在职业活动中接触化学物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吸入,其次是经皮肤接触。控制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是预防职业中毒的关键。2002年,我国颁布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规定了329种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MAC)、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然而在化学事故中,有毒化学物的浓度往往远高于该标准,  相似文献   

20.
尿肌酐和比重对尿中马尿酸浓度校正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职业接触化学物的生物监测中,常需测定尿中毒物或代谢物浓度,在监测实践中,尿液的稀释和浓缩可明显地影响测定结果。因此,在尿样分析时需对其浓度进行校正。目前,较常用的校正参数有尿比重或尿的肌酐浓度,两者的实用性和可靠性的研究尚少。本文旨在通过对职业性甲苯接触工人不同时间尿样中马尿酸的测定,探讨尿肌酐和比重对其浓度校正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