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左、右足甲襞微循环异同点,为足甲襞微循环检测在临床上正确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其图像处理系统,对60例健康儿童分别检测左、右足拇趾甲襞微循环19项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左足甲襞微循环形态、血液流态、血管周围状态各项指标与右足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健康儿童双足间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临床检测微循环对,可任意选择左足或右足拇趾甲襞。  相似文献   

2.
体位改变对儿童足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微循环显微镜和微循环图像处理系统,对52名年龄均为6岁的健康儿童行左足甲襞微循环观测。受试儿童取仰卧位、坐位及站立位.分别观测三种体位下的足甲襞微循环十九项指标,并进行三种体位下微循环两两比较,探讨体位改变对儿童足甲襞微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儿童足甲襞微循环管襻数目、输入校和输出枝长度、输入枝和输出枝及襻顶直径、微循环血流速度等随体应改变出现显著性变化,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变。指出观测儿童足甲襞微循环时,特别是动态监测的病例,应固定在同一体位下观测,以减少观测误差,提高足甲襞微循环的研究水平。认为仰卧位是儿童足甲襞微循环观测的最佳体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体生理状态下足甲襞微循环的血管构型,为探索病理状态下的足甲襞微循环形态学变化提供定量化的参考依据。方法使用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THI-SHARP CCD 137型摄像机频系统、XG—8型多媒体微循环图像处理系统,对40名健康儿童、40名健康青春期青少年、40名健康成人,行左足拇趾甲襞微循环观察,详细记录足甲襞微循环第一排管襻的形状,对各种类型管襻进行统计分析,求出每一类型管襻占总数的构成比。结果本组共观察120个拇趾甲襞共5719根管襻,平均每趾甲襞观察47.66±15.04根管襻,其中发夹型最多,有2146根,占总数37.5%;其次为交叉型,有1224根,占总数 21. 4%;麻花型有 759根,占总数 13. 3%;扭曲型有817根,占总数14.3%;枝生型有346根,占总数6.0%;纤细型有172根,占总数3.0%;扩张型有157根,占总数2.8%;尖状型有98根,占总数1.7%。结论足甲襞微循环管襻存在多种构型,标准构型以发夹型为主,交叉型次之,也是足甲襞微循环管襻的基本形态,其余构型出现率较低,可视为异型管襻。健康人足甲襞微循环管襻异型率为41.1%。本研究表明,足甲襞微循环构型与手甲  相似文献   

4.
足甲襞微循环管襻构型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人体生理状态下足甲襞微循环的血管构型,为探索病理状态下的足甲襞微循环形态学变化提供定量化的参考依据。方法 用微循环显微镜及其图像处理系统,对120名健康人(儿童40名、青春期青少年40名、成人40名)行左足拇趾甲襞微循环观察,详细记录足甲襞微循环第一排管襻的形态,对各种类型管襻进行统计分析,求出每一类型管襻占总数的构成比。结果 足甲襞微循环管襻以发夹型和交叉型为主,分别占37.5%和21.4%,麻花型占13.3%,扭曲型占14.3%,枝生型占6.0%,纤细型占3.0%,扩张型占2.8%,尖状型占1.7%。结论 足甲襞微循环管襻存在多种构型,以发夹型为主,是足甲襞微循环管襻的标准构型,交叉型次之,也是足甲襞微循环管襻的基本形态。其余构型包括麻花状、扭曲、枝生、纤细、扩张、尖状等,出现率较低,可视为异型管襻。健康人足甲襞微循环管襻异型率为41.1%。  相似文献   

5.
通过120例健康人足、手甲襞微循环检查并对比,发现足甲襞微循环管襻排列、数目、长度、管径、形态、乳头等指标与手甲襞微循环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得出足甲襞微循环正常值。指出足甲襞微循环与手甲襞比较有自己的特点,为足甲襞的临床微循环应用提供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观测100例健康儿童足甲襞微循环,得出儿童足甲襞微循环十七项指标的正常数值,提出了儿童足甲襞微循环的检测方法;将该组儿童足与手甲襞微循环比较,指出足甲襞微循环的特点,为儿童足甲襞微循环的临床应用提供观测方法和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体左右足大趾甲襞微循环,探索其与脑部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用专用变倍显微系统对比观察了三组27人脑疾不同惠者和健康者的左右足大趾甲襞微循环、左右手甲襞微循环状态。结果:不同脑疾患者可见足大趾甲襞微循环状态改变,并且左右足有差异;足与手的甲襞微循环形态反映差异极大。结论:实验初步提示足大趾甲襞微循环与脑部可能相关,分析认为与中医经络一足厥阴肝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精神分裂症甲襞微循环改变,对精神分裂症有临床意义的甲襞微循环异常指标,精神分裂症与甲襞微循环的关系。方法应用WX—9C型台式多部位微循环显微仪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按照田牛教授1984年提出的甲襞微循环规范化综合定量评价方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64例)与正常人对照组(23例)进行观测。结果乳头下静脉丛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乳头形态改变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形态积分、流态积分、管周积分、总积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管襻数、输入枝管径、输出校管径、交叉管襻数、畸形管襻数、流速、血管运动性、红细胞聚集、白细胞数、白微栓、渗出、出血、汗腺导管、襻长、襻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存在甲襞微循环障碍,形态方面呈现襻长较正常人短,襻顶较正常人宽,提示为慢性病的改变。乳头下静脉丛的出现是微循环障碍的代偿结果。表明在乳头下静脉丛出现之前有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它的出现使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得到改善。乳头形态改变在慢性精神分裂症十分显著。为确定其临床意义,需增加一些观测指标,如:襻顶与乳头间距,襻顶宽度与乳头形态改变的关系等,动态地综合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120例健康人足、手甲襞微循环对比检查,发现足甲襞微循环管袢排列、数目、长度、管径、形态、乳头等指标与手甲襞有显著差异(p<0.01)。指出:足甲襞微循环有其自身特点,为足甲襞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谢波  邓有安 《中国微循环》1998,2(4):244-246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甲襞微循环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用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和WIS-Ⅱ型血流测速仪,对65例再障患者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再障甲襞微循环管襻形态、血液流态、襻周状态和总积分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重型再障上述各积分值均显著高于慢性再障;肾阴虚型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最高,肾阴阳两虚次之,肾阳虚最轻;证型转化时甲襞微循环也随之变化;再障甲襞微循环异常程度与外周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再障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程度与中西医分型、病情变化、外周血细胞数、药物疗效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儿童与成人足甲襞微循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足甲襞微循环(FootNailfoldMicrocirculation,简称FNM)的影响。方法;采用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图像处理系统,对52例健康儿童(1~12岁)和52例健康成人(18~30岁)左足甲襞微循环进行观测,并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儿童组FNM清晰度低于成人组,管标长度短于成人组,直径小于成人组,血流速度慢于成人组,乳头下静脉丛出现率较成人大,真皮乳头平坦者较成人多,汗腺导管数较成人明显少。结论:儿童与成人FNM存在明显差异,临床检测FNM时,儿童和成人应该有各自的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2.
通脉胶囊对糖尿病足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信义 《中国微循环》2000,4(2):113-114
目的 探讨通脉胶囊对糖尿病足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作用。方法 28例糖尿病足患者,在降糖,抗感染等基础治疗时,口服通脉胶囊,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及甲臂微循环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较治疗前的高粘血症有明显改善,微循环障碍显著减轻。结论 通脉胶囊能改善微循环,缓解和阻止糖尿病足微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3.
正常人足趾甲襞微循环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丹丹  李玉珍  刘凤英  刘秀华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2):31-33,102,7,11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足趾甲襞微血管,分析国人正常足趾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的特点,为临床足趾甲襞微血管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用微循环检测仪及其图像分析系统,观测正常人双足趾甲襞微血管形态、流态、袢周指标。结果:正常人双足趾甲襞各项指标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其中管袢数目和长度范围分别在4.33~5.67条/mm和70.94~155.92μm之间;输入支管径、输出支管径和袢顶直径范围分别在5.50~10.50μm、8.03~12.41μm和7.64~12.66μm之间。84.61%的正常人双足趾血流速度≥400μm/s,15.39%的血流速度在300~399μm/s之间;88.46%的正常人双足趾红细胞聚集和渗出为无或轻度,11.54%的红细胞聚集和渗出为中度;所有正常人双足趾的血管运动性为0~4次/min,乳头下静脉丛≤2排,皮肤乳头为波纹状或浅波纹状,且均未见白微栓和出血。结论:足趾是活体微循环观测的良好部位,其左、右足趾微血管形态、微血流流态、微血管袢周状态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腰交感神经损毁术(LS)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患者微循环和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运用LS治疗20例ANFH,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足甲襞微循环、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a)的水平变化,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NFH患者治疗后足甲襞微循环各项积分、ET和TXB2含量均明显下降,CGRP和6-Keto-PGF1a含量均明显上升(P均<0.01),接近正常值水平。结论:LS能有效改善ANFH微循环障碍,纠正ANFH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失衡,有利于改善股骨头的缺血缺氧状态。  相似文献   

15.
对84例周围血管病(脉管炎68例,静脉炎16例)和25例正常健康人进行了足甲襞微循环的对比观察。结果:患病组足甲襞微循环的血管形态、流态、管周状态均较正常健康组有明显差异(P<0.01)。提示:更接近病变部位的局部微循环观察更能代表病变的程度,对临床医生判断病情、选择用药和疗效观察都有很大帮助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