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春蕾 《中级医刊》2013,(12):100-101
目的 观察眩晕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的疗效及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方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采用眩晕宁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8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51例,有效26例,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显效36例,有效27例,有效率为7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前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经眩晕宁治疗后胆固醇、三酰甘油、全血比黏度(高切变值和低切变值)、血细胞比容、血沉、血浆比黏度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后治疗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眩晕宁能够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府逐淤汤联合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服血府逐淤汤和静脉滴注川芎嗪120 mg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川芎嗪120 mg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疗效、TCD、血液流变学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府逐淤汤联合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眩晕症的发生与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关系,本文对50例典型眩晕病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血脂(胆固醇、甘油三脂、β-脂蛋白)和HDL-C检测并与正常对照值作了比较分析.男24例,女26例,年龄20~66岁.结果表明,眩晕症组各血脂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1);全血比粘度、红细胞电泳、血小板电泳、女性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血沉方程K值均较对照组高(P<0.01);HDL-C较对照组低(P<0.01).提示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眩晕症的发生及转归有密切关系,它可作为临床诊断和观察病程以及判断治疗效果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991060老年男性颈性眩晕与血液流变学关系探讨/张荔…//中原医刊一1999,26(2)一 对60例颈性眩晕、3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老年男性患者和40例正常老年男性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颈性眩晕患者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及血清胆固醇均高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和正常人(尸<。.01)。而神经根型颈椎病组与正常人组比例则无明显差异(尸>。.05)。提示,颈性眩晕与血液粘度增高有关。表1参3(邓富明) ”1。“老年人眩晕症32例临床分析/杜根茂//新疆医学一1999,29(1)一29 32例年龄60,一80岁。主诉身体倾倒感9例,头…  相似文献   

5.
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文军  沈华 《华夏医学》2003,16(6):848-849
颈性眩晕亦称椎动脉型颈椎病 ,现已公认本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研究发现 ,许多颈性眩晕患者特异性检查及手术证明 ,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症状并非骨赘直接压迫引起 [1 ]。本组资料通过对颈性眩晕患者用川芎嗪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观测 ,旨在探讨血液流变学与颈性眩晕的关系。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标准76例颈性眩晕均为 1 995年 5月至 2 0 0 2年 1 1月在我院诊治的患者 ,年龄 38~ 6 8岁 ,男 4 6例 ,女 30例 ,均符合 1 984年 5月在桂林召开的颈椎病专题座谈会通过的颈椎病 (椎动脉型 )诊断标准 [2 ] ,排除合并其它疾病。1 .2 临…  相似文献   

6.
陶平德  范荣兰 《中医学报》2016,(7):1056-1058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脑外伤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外伤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每天30 mg,静脉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每次200 mg,每天2次,肌肉注射;4 d为1个疗程,休息2 d后行下1个疗程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眩晕程度采用欧洲眩晕评价量表评价,在治疗前、治疗后14 d和治疗后30 d分别测评;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和舒服期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P0.05);治疗组治疗后14 d、治疗后30 d欧洲眩晕评价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均显著下降,并低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麻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能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微循环,降低颅底动脉血流速度,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血液流变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临床应用亦日趋广泛。为探讨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我们对49例腑梗塞患者(患者组)血液流变学诸指标进行测定,并与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81例健康者(对照组)配对研究,以探讨血液流变学测定对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应用,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患者组49例,脑血栓形成19例,腔隙性脑梗塞30例,均经 CT 扫描及多普勒检查,按1986年  相似文献   

8.
李莲香 《广东医学》1995,16(9):633-633
72例脑梗塞血液流变学临床分析广州风机厂医疗所(510430)李莲香近10余年血液流变学进展很快。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测对脑梗塞病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均有较实用的价值。本文对72例脑梗塞患者发病时作了血液流变学检查,并与89例45岁以上健康人血液流变学对...  相似文献   

9.
吴延佳 《医学文选》2001,20(3):325-326
血液流变学作为检测人体血粘度的医学检测项目进入临床医学范畴至今已有 10余年 [1 ] ,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为了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病的发病机理 ,从而指导高血压病的治疗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人测定了 5 2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高血压患者共 5 2例 ,男 40例 ,女 12例 ,年龄 45~ 73岁 ,平均 5 9岁。其中高血压病 期 17例 , 期 2 1例 , 期 14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符合 WHO的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选择相近年龄健康人 40例为对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变化及通心络胶囊对其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72例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并与63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其中69例患者于通心络胶囊治疗30天后再次检测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观察通心络的治疗作用。结果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均较健康老年组高(P<0.01);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健康老年组高(P<0.05或P<0.01)。经通心络胶囊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参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ACI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参数的明显异常;通心络胶囊可改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11.
悦安欣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悦安欣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悦安欣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对照组30例予丹参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及TCD检查等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悦安欣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盐酸培他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 4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静滴“丹参”,观察组每日静滴盐酸培他啶 2 0 mg,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 2 0 mg,每日 3次 ,疗程为 2周。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及经颅多谱勒超声 (TCD)、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观察组在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及 TCD、血液流变学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0 .0 5~ 0 .0 1 )。结论 :盐酸培他啶治疗 VBI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但老年再发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初发者是否存在差异尚无人报道。我们于2004年6月-2005 年2月对老年初发与再发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了观察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老年再发脑梗死(第2次)患者(再发组)31 例,男24例,女7例。年龄60-73岁,平均(66.25±4.85)岁。为根据脑梗死诊断标准确诊,经CT或MRI证实,发病后无经任何治疗入院,且抽血前2周内未服用或静脉注射任何影响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心、肝、肾功能基本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力定眩片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V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Vm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 我们通过检测脑出血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观察了血液流变学和脑出血的关系,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其治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发病组:病人的选择按全国诊断标准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者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8岁。对照组:选择临床排除高表1 发病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比较  相似文献   

16.
曾盛  曾芬柳  曾珺 《吉林医学》2012,33(11):2303-2304
目的:探讨中药防眩汤加味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氟桂利嗪10mg每晚1次口服,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中药防眩汤加味,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评估及血液流变学的对比检测。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同时患者血液流变学亦有所改善,而治疗组在上述方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防眩汤加味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1987年1月至8月对临床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症(AS)合并高粘度血症患者100例,采用肝素和胞二磷胆硷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本组病例均系临床诊断AS住院患者,男71例,女29例。年龄35—75岁,平均55岁。治疗指征:①有头晕、头胀、困倦、疲劳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者;②血液流变学检验有高凝现象者。  相似文献   

18.
精神病患者血液粘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我们应用LIANG-100型血液粘度计,检测精神病患者血粘度,以探讨血液流变学对精神科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1.材料和方法 受检对象:560例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经明确诊断的各类精神病患者。男、女各280例,年龄18~54岁,既往身体健康,经心脑电图及实验室常规检查排除心脑血管等疾患。测试仪器:LIANG-100型血液粘度计,上海医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同位素锝~(99)m TcO_4~-动态闪烁显象法,对20例(18~55岁)颈椎病性眩晕患者进行颈脑血流量测定。其中14例显示脑区供血减少。作者认为颈性眩晕与脑区供血量减少有关。该14例因颈椎病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所致颈性眩晕,经过牵引治疗,眩晕症状消失。故从中得出两点结论:①颈牵治疗法可以改善颈性眩晕时的脑区血供;颈牵可以治疗颈性眩晕;②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事实说明,颈性眩晕原因不仅是颈椎器质性病变,还包括由颈椎器质性病变导致位置病变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导致脑供血不足。这一新方法,对于研究椎关节错位和颈椎关节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实用价值。特别是应用在椎动脉供血不足性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就诊的11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西药长春西汀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给予通窍活血汤联合长春西汀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欧洲眩晕评价量表(EEV)评分、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IMT、EEV评分、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优于单用西药,能够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